英语中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辞格对比分析

2011-08-15 00:50朱德红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明喻辞格修辞格

朱德红

(枣庄学院 外语系,山东 枣庄 277160)

□语言学

英语中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辞格对比分析

朱德红

(枣庄学院 外语系,山东 枣庄 277160)

修辞格是英语修辞学的重要内容。按照其不同特点,可将修辞格分为三类:语义修辞格、结构修辞格和音韵修辞格。明喻、隐喻、类比和讽喻都是语义修辞格中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辞格,体现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极易产生混淆。另外,四种辞格彼此之间又存在细微差别,正确把握这些差别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和翻译能力有很大地促进作用。

修辞格;相似;区别;翻译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修辞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在人类社会交往中,人们不仅要满足信息传递的清楚、完备和通顺,还要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做到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深刻、具有感人的力量,以期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修辞学便是以语言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而修辞格是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语言结构格式。

英语中的修辞格有很多,按照其不同特点及其特点的相似性,人们将其分为三类:语义修辞格(semantic figures of speech)、结构修辞格(syntactic figures of speech)和音韵修辞格(phonetic figures of speech)。所谓语义修辞格是指主要借助语义的联想和语言的变化特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类比(analogy)和讽喻(allegory)是语义修辞格中被应用的最多,使用最广泛的辞格。这几个辞格的共同点在于本体(被比体)和喻体(比体)之间都存在相似性,但是它们又各自有自己特点。本文将以上述四个辞格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相似点的同时,着重指出其区别,希望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在实际的英语交流和写作中更好的把握和运用它们。

一 明喻、隐喻、类比、讽喻之“相似性”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相似性”在这里的双关意义:一方面它指四个辞格的共同点;另一方面又旨在说明四个辞格的共同点在于它们所涉及的要素具有相似性。这里的“要素”是指辞格的主要构成。我们知道明喻和隐喻都要有两个构成要素:本体(subject)和喻体(reference)。其它两个辞格虽然没有固定的英文术语来指称,但也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与明喻和隐喻对应,我们不妨称之为被比体和比体。下面我们将结合四个辞格的不同特点,对“相似性”这一概念进行深入阐释。

(一)明喻(simile)

Simile是英语中最活跃、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式,它与汉语的“明喻”基本对应,其实质是在两种事物之间确立一种相似关系,用人们熟知的喻体进一步刻画、说明和阐释本体,使读者对本体有一个更加形象、直观和深刻的认识[1]。Simile要有三个要素构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引导simile的比喻词有很多,常用的有like,as,seem,as if等。以下将结合例句具体说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是如何体现的。

1)Marriage islikea beleaguered fortress:those who are without want to get in,and those within wantto get out.(P.M.Quitard)[2]

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2)Beauty is as summer fruits,which are easy to corrupt and cannot last.(Bacon)

美丽犹如夏季蔬果,易腐难留。

两个句子都运用了很典型的明喻修辞。在例1)中比喻词 like将本体 marriage(婚姻) 和喻体 a beleaguered fortress(一座围城)连接起来,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找到了两者的相似点,通过具体、直观的“围城”这个意象来说明抽象概念“婚姻”。在围城外的时候,人们出于好奇和想尝试新鲜感,都争先恐后想进入围城;一旦进了围城,人们又不堪围城的禁锢和束缚,于是纷纷想要逃出来。人们对待婚姻也是如此,没结婚时渴望婚姻的美好,结婚之后,却又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甚远,于是又想摆脱婚姻的束缚,期待解脱。通过这样一个相似点的联系和比较,我们对于某些人之于婚姻的态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例2)用夏季蔬果来比喻美丽,用比喻词as来连接。夏天的蔬果容易腐烂,不易储存;同样,美丽很短暂,美丽易逝。

(二)隐喻(metaphor)

Metaphor跟汉语中的“隐喻”或“暗喻”基本对应,它是比明喻更加肯定也更加复杂的比喻形式。明喻必须由比喻词(simile marker)来连接,而隐喻则不露比喻痕迹,它常常“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所以它的修辞效果比明喻更加肯定、有力,所强调的相似点也更加鲜明和突出”[3]。隐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喻体直陈式、喻体半隐式、喻体全隐式和本体全隐式。下面让我们结合每种形式的具体例句来体会在隐喻中相似性是如何体现的。

1)College is a comma of sentence of life.

大学是人生长句中的一个逗号。

2)Some special interest groups hijack the people through uncontrolled profits and inflation.

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团通过获取无休止的利润和制造通货膨胀来祸害民众。

3)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一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书则要囫囵吞下,只有少数的书才值得咀嚼和消化。

4)But while we cannot close the gulf between us,we can try to bridge it so that we may be able to talk across it.

尽管我们无法消除我们之间的隔阂,但是我们要尽力去缩小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跨越鸿沟,实现对话。

四个例句分别体现了Metaphor的四种表现形式。例1)属直陈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在句中清晰体现,中间一般有系动词连接,表现为“甲是乙”的形式,而不是“甲像乙”的形式,所以在语气上比明喻更加直接和肯定。此句中,作者把大学比作一句话中的逗号,旨在说明大学只不过人生中的一站,或者说是人生中的一个路口,前面还有新的开始,路还很长。例2)属于喻体半隐式,此式中的“喻体词语通常是由名词转化而来的动词。通过这个动词对动作或状态的描述,来发现这个名词所具有的喻体的特征”[4]。这句话中,动词hijack对应的名词形式hijacker便是喻体。作者把“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团”比作“劫机者”,旨在强调这些利益集团的无理和残忍。例3)可以说是喻体全隐式的最好体现,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喻体不出现,而是以适应喻体的词充当喻体。所谓“适应喻体的词”,是指这些词一般用来修饰、解释或者说明喻体。此句中的 tasted,swallowed和 chewed and digested很明显都是用来修饰食物的,所以这句话的喻体应该是food。作者通过间接涉及food这个喻体来说明,对待不同的书我们要有不同的态度,有的知道大致梗概即可,有的只需快速浏览,还有一些书需要我们仔细品读和思考。第四个句子属于本体全隐式。顾名思义,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喻体,读者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和语义暗示才可以猜出本体。这句话中,喻体gulf(海湾)很明显是指两国之间的分歧和隔阂。

(三)类比(analogy)

Analogy比simile和metaphor着眼点更加宽泛,描述和论证也更加充分,它是就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几个共同的特征或相似点进行平行比较,从中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得出针对性极强的结论。所以,对于analogy我们要记住两个关键词:“平行结构”和“义理相通”。“平行结构”是指比体和被比体在形式上的分布特点;“义理相通”是指比体和被比体在阐述的义理上是相似的。例如:

1) For answers successfully arrived at are the solutions to difficulties previously discussed,and one cannot untie a knot if he is ignorant of it.

制定成功实现目标的方案需要我们对实现目标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和解决;同样,打开一个结需要我们反复地观察和尝试,而不是凭空想象。

2)Before you reprehend another,take heed you are not culpable in what you go about to reprehend.He who cleans a blot with blotted fingers makes a greater blur.

我们在指责别人的不足之前,要确保自己没有类似毛病,要知道,我们用沾满污渍的手来清理污点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通过以上两例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比体和被比体平行分布的特点,当然,比体和被比体的顺序没有固定要求,谁在前都可以。例1)中,以and作为分界线,之前为被比体,之后为比体。作者用大家的日常经验“打开一个结需要我们反复地观察和尝试”来说明“制定成功实现目标的方案需要我们对实现目标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和解决”,论证鲜明而深刻。例2)的义理相通关系也很明显:我们在挑别人毛病的时候,要注意自己不要有这个毛病,就好比我们用脏兮兮的手去擦拭污渍的时候,只会把事情搞砸。

(四)讽喻(allegory)

Allegory跟analogy相似,其基本形式是以具体形象来说明复杂、抽象的概念,通过浅显易懂的道理来说明一个相对抽象、深邃的道理。讽喻的喻体大多是一些谚语、格言、神话和寓言故事等。比如:

1)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foul.

未雨绸缪。

2)He who would gather honey must bear the stings of bees.

不吃苦头,哪来甜头?

以上两例很好体现了讽喻的特点:意义双重性。讽喻孕育着表层(字面)意义和深层(隐含)意义两层涵义,字面意义反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道理浅显易懂,而其深层涵义往往寓意丰富深刻,具有很强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所以,在一些道德或者道理讲授的文章中我们会经常讽喻这种修辞类型。例1)字面上是说天好的时候我们要为天气糟糕的时候作准备。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只顾眼前享乐,要有长远打算,要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临危不乱,得心应手。同样的道理也在例2)很好的体现:要想采得蜂蜜,我们要准备可能忍受蜂蜇;也就是说收获首先要付出,成功需要付出代价。讽喻中的比体(表层涵义)和被比体(深层涵义)即在此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 明喻、隐喻、类比、讽喻之区别

以上我们分别论证了明喻、隐喻、类比和讽喻都是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辞格,但是仔细考查之后,我们会发现,这四个辞格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明喻和隐喻的区别

在英语中,有人把隐喻称作浓缩的明喻(a condensed simile),原因是隐喻不像明喻那样必须要有比喻词,而是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所以在修辞效果上更加肯定、有力,所强调的相似点也更加鲜明和突出。另外,隐喻除了其基本形式之外,还有两种变式:博喻(sustained metaphor/simile)和延伸隐喻(extended metaphor)。博喻的特点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也就是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同时阐释和说明本体,加强描写和说明力度,以强化人们对本体的认识。延伸隐喻的特点可用“一个主题,多次设喻”来概括。例如:“Laws… are like cobwebs,where the small flies are caught and the great break through”.此句中,喻体是cobwebs,而where引导的从句是作为喻体cobwebs的延伸部分,其作用是辅助喻体cobwebs进一步描绘或者说明本体。

(二)明喻、隐喻和类比的区别

明喻和隐喻都属于英语中的比喻范畴。类比不同于比喻主要体现为两点:首先,在形式上,类比表现为平行结构,也就是说比体可以脱离被比体而单独存在,两者的关系为并列关系。而在比喻中,喻体不能脱离本体单独存在,否者,读者将不明白喻体的阐述对象,也就不容易找出其中的比喻义。其次,从修辞效果上来看,比喻重在通过描写和联想达到生动、形象的修辞效果,使读者对本体有了一个更加鲜活、生动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比体的印象。而类比则是通过说理、阐释等手段来表明观点,旨在解释、分析,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所阐释的道理。

(三)类比和讽喻的区别

类比和讽喻在内容上都是通过浅显的、大家熟知的道理来阐释和说明抽象、深邃的道理。但是,类比的比体通常表现为具体事物或者日常的生活经验,而讽喻的喻体大多是谚语、深化或者寓言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类比的比体和被比体必须同时存在,而且呈平行分布,而隐喻则往往只出现被比体,比体需要读者透过表层结构去揣摩和体会。

(四)讽喻和比喻的区别

讽喻虽然也有比喻的性质,但它不同于比喻,主要体现在:讽喻的比体往往是一句话,一个段落,甚至是一篇文章,用一个具体的、形象的、浅显的道理来阐释或者介绍一个深刻的道理,其作用旨在启发、教育或者谴责、讽刺;而比喻往往体现在一个句子中,用喻体来喻指本体,使读者获得对本体更加直观、形象和深刻的认识。

三 明喻、隐喻、类比、讽喻之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比喻,但由于东西方在地理位置、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从而造成了在认知经验、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比喻的取向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涉及两种不同类型语言中比喻的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其隐喻设譬的差异性。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1)The bad news is a dagger to his heart.

噩耗传来,如利刃穿心。

2)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He’s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他出了什么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3)The water of the pool was too dirty,and what was more,the swimmers were packed like sardines.

池塘里面的水很脏,更糟的是,游泳的人就像罐头里面的沙丁鱼一样,拥挤不堪。

4)TV football has turned many people into couch potatoes.

电视足球赛使很多人都变成了电视迷。

英语汉译的方法非常多样化,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下面我们结合上面四个例子逐一分析:

其一,等值法。英汉双语中喻体相同、意义对等时,我们可以直接套用汉语已有比喻格式,这种方式既保留了原文的修辞效果,又不影响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比如例1)所示,汉语中形容噩耗对人的打击时,我们会使用比如比如“利剑穿心”、“当头一棒”、“晴天霹雳”这样的表述,所以此例中我们采取直接传译的方式。但是,我们同时也应意识到,英汉比喻意象对等的情况很少,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变通的方式。

其二,替换法。原文中的比喻形象翻译成汉语时会产生不解或误解,我们需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用汉语中的固定说法来替换原文比喻形象,也就是说,比喻意义相同,但形式完全不同。如例2)所示,原文中直译“热砖上的猫”会给汉语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若换译成汉语习语“热锅上的蚂蚁”,原文的比喻义就能很形象很鲜活地传递给了译入语读者。

其三,引介法。也就是说,直译原文中的比喻形象虽然会给译语读者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针对英语中某些特有的带民族特色的比喻,如将其移植到译语中,既可以向中国读者介绍西方特有的语言文化,又可以丰富译文语言。比如例3),起初在接受上可能有一些困难,但是反复尝试之后,我们就会接受这种语言形式,从而丰富了我们的本族语。

其四,省译法。针对一些特殊文体的需要,面对英汉两大民族文化上的极大差异形成的比喻形象上的空缺,我们需要忠实传达原文内容而舍弃某些比喻形象。比如例4)所示,如果我们将原文中的“couch potatoes”翻译成“沙发上的土豆”,译文读者很难理解原文意思。所以,我们需要抛开这个习语的形式,而只传递其意义就可以了。

关于类比和讽喻的翻译,具体翻译策略跟比喻类似。我们要么采取直译的形式,保留原文文化形象,丰富译文语言;要么从译文读者的理解出发,替换原文比喻意象,帮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原文。当然很多特殊情况还需要我们灵活来处理,这里不一一赘述。

四结语

英语中的明喻、隐喻、类比和讽喻都是基于“相似”基础上的辞格,但它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在英语修辞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在把握共同点的同时,重点掌握其区别,只有这样,我们在平时的写作和交流中才可以做到运用自如。英语修辞的翻译,尤其是对特定的文化信息的翻译,需要我们采取灵活的处理方法,既要考虑译文读者的理解,又要有传播异国文化、丰富译文表达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完美履行语言和文化传播者的使命。

[1]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56.

[2]张秀国.英语修辞学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60.

[3]吕 煦,实用英语修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7.

[4]黄 任.英语修辞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3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Based on Similarity

ZHU De-ho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Zaozhuang University,Zaozhuang,Shandong 277160,China)

Figures of speech are highly evaluated in English rhetoric.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semantic figures of speech,syntactic figures of speech and phonetic figures of speech.Simile,metaphor,analogy and allegory are all included in semantic figure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similarity”,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one from another.Besides,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them,a good command of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enhancing our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bilities.

figures of speech;similarity;difference;translation

H315

A

1674-3652(2011)03-0065-04

2011-02-12

朱德红(1980- ),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外语系教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雪 豹]

猜你喜欢
明喻辞格修辞格
从语言符号象似性比较隐喻和明喻
中国文学“译出翻译”的修辞研究
——以《三体》明喻翻译为例
论修辞格的本质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隐/明喻的恰当性-规约度-熟悉度多维择选实证研究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初中语文修辞格教学初探
浅议广告语言的辞格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