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浅论

2011-08-15 00:47:36娄彦刚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三国志孙权巢湖

娄彦刚

(巢湖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安徽 巢湖 238000)

曹操浅论

娄彦刚

(巢湖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安徽 巢湖 238000)

文章希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文献资料和考察辨析等方法,论证判断曹墓真伪的标准、草船借箭的正宗原创、“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以及对曹刘孙的评价等几个重要问题。

四越巢湖;曹墓真伪;以人为本

巢湖是曹操和孙权剧烈争夺的接壤地带,笔者是今天巢湖的一名平凡的古稀以上老人。现不揣浅陋,就当前社会上的两个热点话题——曹操文化与曹墓真伪,谈一点个人鄙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1 “四越巢湖”与孙权“借箭”

“四越巢湖”,是说曹操在其一生征战的最后五、六年中,曾四次渡越巢湖的事。“借箭”,是指曹操在第一次渡越巢湖时,和孙权发生的一次真实而十分重要的事件。

“四越巢湖”一语,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有人疑非诸葛亮亲笔,但是真实存在)。它是裴松之注《诸葛亮传》时所引《汉晋春秋》一书中“张俨默记”的话。原文是:“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另一版本是“四越巢湖无功”,那是从文字的对仗平仄上说的,意思完全相同)。

“四越巢湖”的缘由和具体史实是:建安13年(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三国鼎立的形势初步形成。但曹操并不甘心,总想寻找时机,不断进击,在他手中完成统一大业。5年之后,曹操选择了离孙权腹心地带建业(今南京市附近)不远的巢湖。希图从此打开通道,直下江南,一举扫灭东吴。于是,曹操不顾天寒年老(建安17年,他已59岁),便亲自挥师南征孙权。

四越巢湖的具体时间是:

(1)(212 年)“冬十月,公征孙权”。(建安)“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那是巢湖水出入口处,今巢湖东岸15公里处的“东关”)攻破权江西(今称江北)营,获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持节策命公为魏公”。

(2)建安十九年,“秋七月,公征孙权”,(冬十月)“公自合肥还”。

(3)(建安)“二十一年,天子进公爵为魏王。”……“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醮”。(即今亳州)

(4)“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即现名巢湖市居巢区所在)。二月,屯军郝溪(今巢湖市无为县境)。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 (即今东关所在地)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淳,曹仁,张辽屯居巢。”以上“四越”,摘自《三国志·魏书·武帝记》,即“曹操传”。 但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也即“孙权传”中,其详略和侧重点,又各有所不同。为了说明问题,现只将其“四越”中的第一次渡越,即建安十八年春(213年春)的一段正文和裴松之注中的相关引文,一并摘引于后,以供比较:

《吴主传》正文:“(建安)十八年春,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娄按“相拒月余”,“曹传”中未说)曹公望权军,叹其整肃,乃退”。

双方也正是在这场“相拒月余”的对峙中,曹操发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式的感叹;孙权却干了一件为后世传为天下美谈的奇事。其具体详情,据裴注引《吴历》一书载: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余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娄按:曹操精明)权行五六里,回环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乃撤军还”。

裴注同时还引了《魏略》中的一段话:“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娄按:即接上引“回环作鼓吹”之后),箭著其船,船偏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这就是后代一切草船借箭故事的正宗原创和源头所在。而古今一切所谓三国文学艺术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都是它的盗版。此事,十几年前,我曾在《新安晚报》发过一篇“随笔”式短文。题目就叫《寻访“草船借箭”》。其中有一段,专门指出它的真伪所在,现抄在这里,供诸位参考。“借箭的事,发生在建安十八年春正月,也就是赤壁大战后五年的公元213年春天。曹操带领大军渡越巢湖,驻扎在东关锥子山(又名东关山),七宝山一带。孙权的水军驻扎在北面濡须山周围。两边群山之间是浩瀚的湖水。双方各有许多战船,停靠在自己山前的湖面上。一次,孙权亲乘大船,驶到锥子山下曹操的军营前,探看虚实……就这样,孙权不费事,得到了无数支箭,谈笑着,率领船队,驶回濡须山前自己的军营。

这就是‘草船借箭’的真正史实。裴松之注《三国志》所引《魏略》一书有明确记载。而在所有三国史籍中,没有一句提到诸葛亮借箭的事。诸葛亮借箭,是罗贯中为了塑造他心目中理想的英雄——诸葛亮智慧超人的形象,而采用移花接木手法,加以夸张想象写成的。我们则错把作为文学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当成真正的历史教科书来读了。”

上面这段文字,是我当时的看法。现在也依然坚持这一认识。

此外,在这次较量中,曹操所发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的喟叹!也成了一句爱慕和赞美人的千古名言。宋代抗金派人物、词坛高手辛弃疾和现当代老一辈革命家叶剑英元帅,都曾写有专门诗词赞颂。

2 “曹墓”真伪与判断标准

近年来,争夺历史名人成风。2010年,争夺“曹墓”之战又特别激烈。实质上,都是在争夺名人的文化、旅游资源,背后受着某种潜在的经济利益驱动。

我以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作为一种学术研究,首要的,是先分清真假。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对名人遗址的保护、修缮和合理的开发,从而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繁营发展。这方面,亳州市委、市政府这次主持召开的高档次曹操文化研讨会,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

有鉴于此,笔者最近又集中翻阅了一些三国史料。查考结果,我的基本看法是,河南安阳方面目前对外界媒体公布的曹操墓,不可能是真的。理由是:

①安阳方挖到的那几件作证文物,是真的吗?

②退一步说,即使那几件东西是真的,又怎么能证明它就是原曹操墓中的陪葬品呢?

③这一切都不能凭主观认定,必须靠事实说话。

当然,否定安阳提出的“依据”,也要有充足的道理。对此,双方都不能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为此,我想到了一条判定曹墓真伪可能有效的方法。它就是逻辑学范畴中的排除律。也就是运用排除法,将不是的(假的)一个个排除掉,最后寻找出一个正确的。(这个方法,有点类似高考题目中的“选择题”,考生有时拿不准而采取比较聪明的一种做法)

回到曹墓真伪判定上,具体操作可分三步:

①对挖出文物真伪的检测。如果是假的,即当排除。

②对文物年代的检测,如果是真文物,看它是隋唐以后,还是汉末三国的。(测定年代技术不复杂,用碳14即可)如果是六朝和隋唐以下的文物,也就可排除其真的可能性。

③对墓主身份的测定。如果墓主身不能确认,即使挖出的文物是汉三国时代的,也不能马上就能认定是真曹墓。因为,你既然要硬性认定,别人也同样可以借此说属他所有。结果,还是争持不下。

因而必须要有一两件能确定墓主身份的标志性文物,作为判定标准(判定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其他三国名人墓同样如此)不然,人们就无法解开这个谜。或者,最多只能证明它是(或不是)一座汉墓而已。

那末,什么是这种标志性的文物呢?还是让史实说话。

先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二十五年正月”,“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珠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再看裴注引《魏书》中两句:“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予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

这是曹操临死前对他死后有关葬礼规定的遗言(即交待)。不要用金玉珠宝陪葬,一切从俭,随身衣服,也只是四小箱而已。也就是说,今天不能以挖到的“金玉珠宝”来作证。

再看继承了曹操的王位,又为他送终安葬(时隔不久又做了魏文帝的),他的长子曹丕的态度。他在坐了“魏文皇帝”三年之后,也为自己做了死后的规定:“冬十月甲子,表寿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曰:‘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为棺槨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

曹丕也和他父亲一样。因为,他看到:“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刑,岂不重痛哉”。他严令,如果有敢违反他的诏令,定将(对厚葬者)施以重刑:“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这也就是说,挖到“金玉珠宝”和“金银铜铁”,同样不能作曹墓(曹操或曹丕)的证据。①《三国志·魏文帝纪》

四年后,曹丕四十岁去世,葬礼规格,“自殡及葬,皆以终制从事”。

这里要说的是,曹操父子对死后的安葬,为什么能这样做呢?我分析后认为:一是由于他们的明智;二是汉末乱世那种挖坟、盗宝和焚尸的惨痛教训,太普遍、太深刻了。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考虑,要想坟墓能长久保存下来,就必须从俭、薄葬。

要知道,像这样明智对待后事的三国名人还有,如诸葛亮就是。他也做出了同样通达的决定:“亮遣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从以上三人的葬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相同的倾向,但不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也就是说,从他们自身规定的陪葬品中,哪一件都还不能确认是墓主身份的标志性文物。这告诉我们,还得要用排中律的方法,去寻找选择。据此,我查出一条个人认为,可以算作标志性文物的选择项。这就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失利后的第三年(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冬十二月”的 “求贤”、“明志”令中透露出来的。在明志令中,曹说他“初,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徵为都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董卓之难,兴举义兵。”③裴注引《魏武故事》

这里,“然后题墓道言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一句极为重要。它是曹操当年有意透露给后世的难得信息;也是曹操本人留给后人能解开曹墓迷宫的一把宝贵钥匙。凭着这种信息和这把钥匙,我们就能推断,他在66岁临终前,极有可能要求,在他的墓道上刻写[汉故魏王曹公之墓]的墓志碑石。而且,还非常可能这个墓志碑上的字,就是他生前自己书写,又令刻工刻在墓道上的。因为,曹公非常喜爱书法,而且书法极好。现还有“滚雪”二字隶书存世。①裴注引卫恒《四体书势·叙》

现在,不论安阳和亳州,只要能在本土范围内的墓坑里,发掘到[汉故魏王曹公之墓]的墓志碑石,则此墓必是曹操真墓无疑。这是一条判定曹墓真伪的标志性文物,也是一块真正的试金石。否则,就是假的。

此外,我又意外地发现一条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可贵的线索。这就是晋代著名大文学家兼书法家陆机(陆士蘅),36岁时,在收藏皇家文献的秘阁中,亲眼目睹到已死了近80年的曹操 “遗令”原文后,所作的《吊魏武帝文》提到的。他在“吊文”里直接援引了“遗令”中如下两小段极为重要的几句:“吾婕妤妓人,皆着铜爵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惠帐,朝脯,上脯饭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最后,还是分了)其中,铜雀台上所设的祭祀灵床、灵帐和干肉干饭等祭品;和要求原台上的女官、歌妓,于每月初一十五进行歌舞祭祀活动等。这些东西不可能保留到今天。而且,铜雀台(“雀”同“爵”)也根本不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而是在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当时的邺城内西北角。所以,证明不了曹墓真假(原就不是墓)。其中,最重要的,是“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十字。它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他(曹操)历次所任官职爵位,而得到的印绶(绶是系印玺的绶带。同“吊文”结尾的“信简礼而薄葬,彼裘绂”的绂字意思一样。)要好好收藏在墓中。这系印玺的绶带,虽然同样会腐烂。但以金玉质材料刻制的印玺埋藏地下,却是万古长存的。而它也就最能辨别墓主的身份,从而确定墓的真假的了。

我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其一,它是曹操临终前“遗令”中的原话。其二,它和曹操在“明志令”中所说的“昔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意思完全一致。(前文已说)而且包含他几十年“吾历官所得绶”中的不同档次和种类。其三,还有旁证。诸葛亮死后薄葬,后主刘禅就专门诏策吊祭,并命左中郎将吴琼为特使,持使节前往追封“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正传原文)。其四,这种以印来判断墓主和年代的,在巢湖上世纪80年代古墓发掘中,就因其有一枚“吕柯之印”,而最终定为汉墓的(此印现藏巢湖汉墓博物馆)。以上事实,有力地证明,只有曹操本人的印玺(和署名墓志),才是最终判断曹墓真伪的真正试金石。其他一切都不能算数。

3 掳掠民众与“以人为本”

笔者在本文第一部分曾提到,南宋辛弃疾在其《南乡子》词中,写有“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的两句词。曹操自己也直接对刘备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原话。然而,他们两人在对待共同遇到的极为重要问题上——广大民众(老百姓)上,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俩当时所处的境况,又恰恰相反。一个是统帅大军、摧屋折木的征讨者;另一个是兵少势弱、失败辗转的逃难者。而更令人料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行为,又完全颠倒了过来。

请看事实。还是先读曹操:

“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靳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唯有皖城”。(娄按:这“征令内移”的“十余万户”举措,是曹操干的“为渊驱鱼,为林驱雀”的一件蠢事,它反帮了孙权的大忙(虽然此事在赤壁之战前或稍后)。②《三国志·蜀书·刘备传》

再看刘备:事情的背景和经过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公南征(刘)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清降。先主(刘备)不知,曹公卒至,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劝)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车甾重千辆,日行十余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披甲者少(按:即能打仗的兵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据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投靠)我,吾何忍弃去!’”③《三国志·蜀书·刘备传》

“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长坂。……”这就是当时这一事件的整个来龙去脉;也是我们今天几乎日日要讲的“以人为本”这句话的最早出处和正宗原创。(虽然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两者意思有点近似。但角度不同,思想内容也不完全一样)。这和曹操相比,刘备就得人心多了。想不到,曹操那样极善于审时度势,而具有雄才大略之人,在这个方面,会有此失策。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今天也得感谢一下刘备。

当今国家大发展之际,为政者更应当铭记“以人为本”这句话的历史渊源,并以此自省、自重。

注释:蒲圻赤壁的历史沿革,有人10多年前也曾写短文说到过。如熊辛喜先生就是。

责任编辑:陈 凤

K82

:A

:1672-2868(2011)01-0107-04

2010-10-13

作者介绍:娄彦刚(1938-),男,安徽含山人。巢湖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猜你喜欢
三国志孙权巢湖
Fraud detection on payment transaction networks via graph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①
称象
大话三国志
巢湖颂歌
孙权:“包邮”好有说服力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PHOTO FINISH
汉语世界(2017年2期)2017-07-05 14:54:46
任用拆台的人
环球人物(2017年11期)2017-06-10 02:25:53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巢湖玉卮意蕴长
大众考古(2014年7期)2014-06-26 08: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