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忠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杨 忠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实践教学是艺术专业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播音专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使得实践性非常强的播音专业人才的培养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确定播音主持专业技能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本文依据省市县级广播电视影视制作单位对行业人才的素质需求和岗位分析,有针对性地确定播音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探讨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调研实践;保障系统;校台合作
播音员主持人是具有坚实的播音和新闻技能受到严格行业训练的专门人才。从目前的媒体用人状况来看,出色的主持人多半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而是从实践中不断打磨出来的。而另一方面,目前教育界的情况是:短短几年内国内300多个院校迅速开办起了的播音主持专业,对这个专业而言,实践性教学活动是非常关键性环节,它必须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口能力,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在话筒前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播音专业教学的特点和根本所在。完善的是教学体系是培养合格播音主持人才的必要前提,这是目前开办这一专业的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因为多种原因在实践教学上存在很大缺口,大家普遍感到播音教育体系亟待完善。而完备的教学体系是由足够的硬件设备投入、双师型师资、配套的管理措施以及考评制度构成的。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教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方案及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由点到面、由内到外、由校园到社会的步骤,以及以所在城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思路,对实践教学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进行探索。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素质及严谨的学习态度,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实践性教学的环节中,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逐步成为能够承担相应播音主持岗位职责、符合媒体职业要求的人才。
播音主持不象其他学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有声语言艺术,是话筒前的的艺术,它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获得真实能力的。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话筒、镜头前的艺术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符合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实际需要和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合格人才。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应采用全新的实践教学理念,使实践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内容的验证与演示,而且能够真正成为理论教学环节的有效延伸,引导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实际运用,在加深对课程内容充分认识的同时,使所学知识技能能够彼此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岗位适应性、专业能动性和研究创新性。
2.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本身所包含的实践教学构成的课程实践体系。
专业课程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为3:1,这些课程之间相互关联,按照由浅入深、一对一小课实训技能课程集中消化大课理论的指导思想,构成课程实践体系。
2.2 在课程实践体系之外,强化主持与播音专业职业特色认知与技能实践。
在校内以院电台、电视台为依托,采用小组学习模式、辅助于600平米左右的演播厅、专业讲座、明日之星模拟频道、频率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通过在校内建立仿真实践平台和到媒体实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媒体运作环境中锻炼成长,逐步在实践中调研总结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并把普通话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正式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2.3 实质性地推进“校企合作、前堂后台、工学交替”的运行,以媒体真实工作环境为依托,让学生参与媒体节目运行。
在校外广泛联系校企合作单位,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采用走出去(媒介参观、校企合作单位实践周、顶岗实践),请进来(建立校中企业)的方式,切实培养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意识的播音主持人才,我们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际及社会需求等条件,设计出如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体系由课程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等环节组成。
1、主持与播音专业基本技能实践体系:由各种技能性课程为主构建;
2、主持与播音专业技能实践体系:由形式多样的短期社会实践构成。如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
3、主持与播音专业实践调研:由毕业论文(设计)等毕业实践类项目构成。
4.1 实践课程体系
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实践体系共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技能层、职业技能层和职业拓展层。
4.1.1 基础技能层
(1)教学目的:全面培养学生应具有的扎实的基本实践技能、科学有序的良好实践素质和进行科学实践训练的兴趣,具有基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实践过程严格遵循实践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必需按要求撰写实践技能教案、指导学生实践学习 、批改实践作业、撰写课程学习计划与总结等。
(3)学习领域:
课程名称 学时 开课学期 课程性质语音测试 72 第一学期 专业考试播音发声 30 第一学期 专业考试创作表达 72 第二学期 专业考试即兴口语 60 第二学期 专业考试公关礼仪 18 第二学期 专业考查
4.1.2 综合提高层
(1)教学目的与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音、发声、表达水平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增进、增强技术技能与理论的结合,初步具有独立分析作品内容和自我指导学习的能力。
(2)教学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高层次技能实践方法;为由“基础”到“综合”承上启下;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和难度的文学作品以及常用的表达技巧,并学会为一般的作品编配创作节目。
(3)时间安排:
课程名称 学时 开课学期 课程性质新闻播音 72 第三学期 专业考试广播主持 94 第三学期 专业考试电视主持 110 第三、四学期 专业考试影视广告配音 54 第四学期 专业考试活动会议主持 68 第四学期 专业考试
4.1.3 职业拓展层
(1)教学目的与目标:通过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研究能力,通过实践拓展新领域的驾驭能力。带领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学习,以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打破专业设置的限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教学要求:按照教师指定实践方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两个层次,逐步推动艺术实践的深入开展;学生要求撰写专业实践方案报告或小论文。
(3)学习领域:
专业实践第3学期(演出)第4学期(演出)第5学期(演出)课程名称 学时 开课学期 课程性质文博解说 24 第五学期 专业考查声讯传播 24 第五学期 专业考查营销主持 24 第五学期 专业考查网络主持 24 第五、六学期 专业考查18第三、四、五学期 专业考查18 18
4.2 综合实践体系
4.2.1 目的
通过各种形式的短期实训,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实践能力,充分认识学习本专业的意义,加强自我反思和专业反思,为未来的职业定向及职业实践奠定基础。
4.2.2 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和劳动的能力及意识;
(2)对媒体一线的运行状况能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及反思;
(3)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专业理论参加媒体实践。
4.2.3 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综合实践环节。
4.2.4 时间安排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数实践活动 各学期 各3天微格教学 1 18模拟公司 6 36学时综合实习 7 8周
4.2.5 校内实践创新训练的组织与管理
专业技能训练由专业教研室统一组织,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各实训过程均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和专业指导。
4.2.6 校内实践创新训练的考核
考核内容分日常考核和训练成绩考核两部分,以全面衡量学生的专业训练能力。
(1)日常考核
实训期间,学生必须遵照学校正常作息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实训;学生必须按实训计划分阶段保质保量地完成实训任务;考察其协作能力和互助能力。
(2)训练成绩考核
训练成绩的考核工作由教研室安排教师负责进行。根据学生的实训成果,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单独计入学生的学习成绩。
4.3 校外扩展体系
4.3.1 目的
通过校企合作、前堂后台、工学交替等方式,坚持德技并重的原则,增强学生职业素养,使之掌握和应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职业学习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基本形成坚持职业训练的习惯;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媒体人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的职业传播责任感,初步形成健康的职业拓展方式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3.2 目标
通过学生真实练兵,使其初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搜集资料及论证提高的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进入工作单位进行进一步的职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4.3.3 内容
(1)认知实习
为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由系教师带领学生到媒体单位、专业公司、相关单位等参观,学习新的节目设计、节目理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打下基础。
(2)合作节目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系学生在校其间组织利用课余时间直接到媒体单位的节目中当主持人,进行社会实践,在为媒体单位提供真实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3)顶岗实训:顶岗实训包含暑假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
①顶岗实习的目的
顶岗实习是整个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毕业后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②顶岗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要求学生实习过程中,能独立制作节目和内业资料;了解和掌握节目制作的全过程;了解节目设计的编制过程和内容;了解策划方案和策划措施;了解节目创新方法;了解节目安全运行的过程,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③顶岗实习的组织
实习由专业教研室组织和管理,实习单位的落实由系统一安排和学生自己解决相结合;由实习单位安排具有一定资质的人员担任现场指导,并由系指派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具体检查、指导和协调工作。
顶岗实习时间为500学时,在每学期暑假和第六学期进行。其中毕业顶岗的前五周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最后一周进行实习过程的总结,撰写实习报告。
④顶岗实习的考核
实习考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过程的表现
要求学生每日记载实习情况,包括实习内容、实习体会等,实习结束后应按实习大纲的要求做实习总结。毕业实习时根据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及实际业绩,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作出鉴定,并由主管部门签章。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组成实习考核小组,根据上述资料给出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单独记入学习成绩。
(4)毕业设计(时间240学时)
①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踏实、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播音员主持人必备的新闻素质、语言功力和节目制作的全局意识。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节目创作环节遇到的实际问题。
②毕业设计的要求
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题设计,时间3周;第二阶段为结构设计,时间为12周;最后1周让学生总结并准备毕业答辩。
③毕业设计的组织与管理
毕业设计由专业教研室组织和管理,并指派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辅导。毕业设计题目由专业教研室统一拟定。(专业指导教师可提出具体意见及建议)
④毕业设计的考核:分日常考核和设计成果考核
日常考核
毕业设计期间要求学生遵照学校正常作息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毕业设计;必须严格遵照时间安排分阶段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
设计成果考核
应按毕业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定完成设计工作量,考核由专业主任和专业指导教师根据设计期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设计成果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
4.3.4 要求
(1)论文选题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通过师生之间的双选,实现研究的优化;
(2)毕业论文的选题到写作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执行,成立系级论文答辩委员会,指导、检查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及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坚决杜绝抄袭现象,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不断提升学院毕业论文质量。
4.3.5 时间安排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数毕业论文(设计) 第六学期 240
5.1 基础实验室
5.1.1 语音教学实验室
5.1.2 多媒体教室
5.2 专业教学实验室
5.2.1 音频实验室
5.2.2 视频活动实验室
5.2.3 视频实验室
5.2.4 配音实验室
5.2.5 广播直播实验室
5.3 校外实训基地
5.3.1 所在市的省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
5.3.2 省内地级市广播电台、电视台
5.3.3 多数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
5.3.4 周边有关文化传播公司、配音公司、客服公司
很多学校在教学软硬件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实行开门办学,以媒体真实工作环境为依托,让学生参与媒体节目运行,干中学、学中干。利用当地电台、电视台的技术力量和节目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实是一项借船出海、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技术岗位播音专业的所有成果体现在话筒前,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旨在提升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话筒前的综合技能。所以通过宽基础活模块、前堂后台、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以及 “亦师亦傅、亦生亦徒”双重角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使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1]王诗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0).
[2]赵晓雨,刘灿国,陈晓耘.基于“城校互动”模式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孙占学,周林图.高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之构建[J].教育评论,2007,(1).
责任编辑:陈 凤
G642
:A
:1672-2868(2011)01-0144-05
2010-10-22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gjky200902)
杨忠(1968-),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任播音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