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明,潘 宇
(钦州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高校大学生跳高运动员比赛焦虑症分析及对策
蒋晓明,潘 宇
(钦州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常见的焦虑症表现,以及影响大学生跳高运动员比赛焦虑的情绪状态、目标期望和客观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基础上提出了克服比赛焦虑症的比赛心理训练方法和日常训练方法.
大学生;跳高运动员;比赛焦虑症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体育运动水平也不断在提高,不断提高的体育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跳高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技术水平、心理素质要求都很高的项目,不仅是比助跑技术、起跳技术以及摆腿技术,也是运动员心理技能的较量与对抗.大学生跳高运动员由于没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激烈赛场、高手如云的比赛现场和观众的狂呼乱叫,比赛成绩往往容易受到干扰.培养大学生跳高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运动员运动焦虑症是赢得比赛的关键所在.
1.1 大学生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如果出现脉搏加快、内心焦躁、紧张、惊恐、激动、胸闷气急、心慌心悸、口渴、手脚发软、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或者虽然表面上表现得若无其事,但内心惶恐不安,不断的向别人打听比赛的人数、打听对手的实力等现象则视为比赛焦虑症的表现.如果在比赛中出现这样的焦虑状况,运动员就会神经紧张度增高、肌肉发僵、肢体活动不便和运动协调能力下降等,比赛成绩势必会受到影响.
1.2 运动员赛前出现焦虑症的表现还体现在准备练习比较草率,情绪差,对声音敏感,意志也比较消沉,头脑一片空白,缺乏责任感.甚至有的运动员会感到全身软弱无力,昏昏沉沉,甚至出现想睡觉的感觉.
1.3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比较慢.脸色发生变化,说话声调不同往常,有时口吃,语无伦次.对教练的忠告漫不经心,心不在焉等.
大学生跳高运动员的比赛环境与他们平时训练所熟悉的环境是有差异的,这种的差异性使得运动员在比赛时容易敏感,比赛场上的细小变化都容易使他们不安,加上他们普遍的求胜心切,高度敏感地关注着一切与比赛有关的信息,使得运动员的神经比较紧张,敏感度上升,比赛成绩往往不理想.
赛场的严肃紧张的气氛对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的刺激明显的大于平时,它导致运动员的情绪很容易波动起伏,特别是赛场上的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和意外情况的出现,更容易使运动员情绪紧张、意外频发.大学生运动员在赛场情绪变化是有差异的,但是年轻人之间容易产生一种“共振”的连锁反应.这种现象多半出现在比赛准备开始的阶段,如看到对手有非常完美的过竿动作或轻松弹跳等,都会造成运动员的不良情绪反映,使自己的心理过度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点扩散过度兴奋,导致平时熟练的动作变型,肌肉僵硬,感知思维能力下降等.
但运动员在某一次比赛中由于没有很好发挥好或因为伤痛在比赛过程中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比赛结果,那么在他的心理上就会留下一定的阴影,这种症状我们叫它“期待性神经机能症”,它是指运动员由于偶然一次比赛失利,引起心理和生理某方面机能的暂时性失调,继而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动作产生怀疑,临赛时感到极度的紧张、不安、焦虑的现象.
有的教练员对运动员及运动员自己的要求极高,在训练过程中及赛前就给队员规定:“这次一定要拿第一名”.但实际上过高的要求队员,无形中给队员增加心理负担,添加压力,从而使队员在比赛的时候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总是担心害怕自己达不到预定的目标,结果心理压力过大,引起赛前心理焦虑,影响自己正常水平的发挥.
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运动员对一切的环境和一切训练的人都是比较熟悉的,根本就不会存在有心理的压力.教练员也只是在乎运动员的技术能力的训练,忽略心理方面的训练.平时训练的时候观众也是极少,气氛比较单调.在比赛的时候场外观众的起哄、比赛场上的气氛、比赛的激烈程度和比赛规模的大小等都是运动员平时训练所没有经历过的,这些因素都会加深赛前运动员心理因素向不良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比赛中镇定自如,处变不惊,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旺盛的斗志,使每个大学生运动员必备的素质.因此,重视与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自我心理调节的训练,将有利于解决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症,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利用呼吸来调节是运动员临场处理情绪波动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通过深呼吸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暂时稳定下来,当情绪低落时,可以长而有力吸气和呼气的练习,能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水平;当运动员情绪比较激动和紧张的时候,可以利用缓慢的吸气和呼气的练习,可以达到放松情绪和降低紧张度的目的.
回想过去失败的比赛,会使人产生心理阴影,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可以再现当时的情景,回味当时成功的自信,愉快的体验,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励,得到力量,变得相当自信,从容.
赛前导向如果以成绩、名次为目标,目标的实现将会很难.同时,领导、教练员、队友、家庭朋友等的过高期望,以及本人试图让自己达到一个从未出现过的较高水平,都会使运动员背上想赢怕输的精神负担,从而患得患失.因此,运动员比赛目标定位要切合实际;引导运动员不要过多地考虑名次和别人的期望以及期望的结果,应把精力集中在如何使技术、战术全面发挥出来.
在初学阶段过程中,(以跳高的助跑起跳为例)通过教练员讲解,示范和运动员的练习,体会动作要领,使运动员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由于运动员刚接触这个动作,大脑皮层处于泛化阶段,技术动作不协调,缺乏控制能力,动作会时好时坏.例如:在跳高的助跑,起跳中由于紧张和害怕,会出现多次“虚跑”,不敢过杆.这不仅浪费体力,还会导致思想更加紧张,从而妨碍训练的正常进展,这时,教练员应该让运动员反复练习这一动作,直至大脑皮层形成这一动作的正确概念.还要严肃的指出,运动员要集中注意力,坚定信心,大胆果断,一经助跑就要尽最大努力完成动作.教练员还可以用改变训练手段和方法来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如,把横杆换成橡皮筋,这样就可以解除运动员怕碰掉横杆砸到自己的顾虑.还可以在运动员助跑时给一定的助跑节奏,迫使运动员跟着节奏跑,来改变运动员的助跑技术,为起跳做准备,同时还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心.
运动员初步掌握动作以后,心理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把注意力指向动作的个别要素上,思维的分析概括活动是把个别动作联合成为整个练习.这时教练员要反复讲解,示范动作,注意分析动作特点,把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到练习的个别要素上,同时要对运动员进行引导分析,把动作的个别要素概括为整体的动作系统.通过继续练习,大脑皮层的内抑制过程逐步发展巩固,兴奋不断集中,动作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不断加深,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定型.例如:跳高中,在一般高度上,运动员会完成的非常自如.但当高度升到一定高度后,运动员往往就会表现出犹豫不决,速度减慢,动作紧张,僵硬,节奏紊乱等,已经形成的动力定型被破坏.这就是对过杆缺乏信心和意志薄弱所致,它是进一步提高成绩的极大障碍.这时教练员就应该对运动员进行有目地的心理训练.教运动员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要有战胜每一次高度的信心,要把精神高度集中到每一次试跳中,以最少的试跳次数越过每一个新高度.
大学生跳高运动员的比赛焦虑症已经成为提高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的关键条件之一.通过自我暗示、表象训练、目标定位和调节呼吸等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方法与初学阶段和巩固阶段的各项日常的心理训练方法,针对个人的性格特点、技术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跳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目标,来增强大学生跳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心理应变能力,对克服比赛焦虑症有重要的作用.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刘宝山.影响运动员比赛情绪的心理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3〕王强.影响田径运动竞赛心理变化及心理训练方法[J].上海学院学报,2000(12):61-63.
〔4〕王钜亮.谈运动员赛前情绪的调适[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6(3):20.
〔5〕施小菊,张华光,张璐斐.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J].南京体院学报,2004,3(3):53.
G823.1
A
1673-260X(2011)10-01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