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130052)
聚焦大学生恋爱问题
王 宇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130052)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憧憬,他们具备了成熟的生理机制;也正处于择偶尝试期,一旦发现自己倾心的对象,容易产生排他心理,愿意沉浸在两个人的小世界中。而大学校园内宽松的环境下,远离家庭,内心孤独的他们的也容易快速成双成对。
爱情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部分。大学生谈恋爱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价值失范、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学生的恋爱观的现状令人堪忧,功利化、物质化、婚前同居行为、情杀等刺眼的名词越来越多的与大学生恋爱联系起来。大学生恋爱问题备受关注,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研究讨论也日益增多,部分高校已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是由于大学生恋爱问题迄今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教育指导体系,使得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仍然处于本能的自发状态。导致高校的情殇事件高发。
2006年南京3所学校联合千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恋爱现状”的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4.5%,21.6%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26.8%的大学生“原来谈过”。2011年某在线问卷调查网站公布了200名大学生的恋爱现状调查,“已经谈成”的为29.5%,“原来谈过”的为28%,55.5%的同学愿意发生婚前性行为。时隔5年,节节攀升的统计数字再一次提醒我们,大学生婚恋教育不容忽视!
交往观念不纯洁,注定爱情的短命。有些研究把大学生恋爱界定为几个类型:比翼双飞型、生活实惠型、时尚攀比型、玩伴消费型、追求浪漫型和功利世俗型。在这些分类中,爱情与门第、财产、攀比、消遣等负面的词语相关性很大,传递出大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功利心理、消费心理。校园中出现了“快餐式”恋爱,不以结婚为前提,只求丰富大学生活,这一代很少有恋爱了就必须结婚的想法。“爱情和结婚是两回事”这句话更能得到认同。
交往方法不得当,加速爱情的夭折。这种恋爱,很少考虑实际问题,十分的理想化,在恋爱过程中过分地追求所谓的自由,随意、盲目,不善于控制情感,不分场合表达情感。人们常说相爱容易,相处难。很多情侣相处一段时间,便以性格不合、对方不适合自己等“外交辞令”宣布分手,敷衍自己在感情方面的交往障碍。尤其是初恋者,不了解双方在恋爱状态下的心理反应、情绪波动,遇到小摩擦,便不知所措,不会解决。往往在冲动中或非理性的情况下,让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决裂。
现实生活的抉择,制约爱情的寿命。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是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正因为和社会生活有距离,所以象牙塔的爱情才显得不食人间烟火;也正因为阶段性的特点,终究难逃劳燕分飞的结局。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分手率高达81.7%,而且多半发生在毕业前后。
交往的角色意识,制造爱情的冲突。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很多女生经济上不再依附男生,媒体上更有关于大学生谈恋爱坚持AA制的报道。正处于时代变化中的这一代,观念是多元的,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互相冲击。男女生对于花费的分歧,无疑是发生矛盾的重要隐患。
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于大学生恋爱中的负面因素,却很少顾及大学生爱情的正面意义。这样顾此失彼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生理上的极端行为,同样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爱情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大学生总是在争取爱的权利,却缺乏爱的能力。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大学生恋爱问题,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提高大学生爱情受挫的承受力。在恋爱中,可以学会爱别人、爱自己,进而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人性中需要尊重的方面。只有平衡好大学生恋爱中的利弊关系,趋利避害,才能够科学地建设大学生婚恋教育体系。
学习国外先进的婚恋教育经验。国外的婚恋教育、性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从小学起就开设了相关课程。目前,美国正大力倡导“禁欲教育”,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经验,制定适合国情的对策。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入婚恋教育。把婚恋教育纳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认识、了解婚恋问题,形成成熟、稳定的婚恋态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把婚恋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完善恋爱观、婚姻观等问题的建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婚恋知识。揭开爱情这层神秘的面纱,明晰婚姻的责任和意义,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提高恋爱受挫的承受能力,达到两性关系的和谐状态。
发挥好家长的重要作用。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同时,社会也应该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加强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强大的合力,保障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平安顺利地走向社会。
重视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问题。女性在心理上可以做生活的强者,但生理上的弱势使女性常沦为恋爱的牺牲品,付出惨重的代价。因此,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问题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教育女大学生独立、自尊、自爱,不依附于任何人,懂得自我保护。
高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最后一块阵地,让大学生懂得如何守护爱情,拒绝不负责的恋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项责任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的长期努力。
[1]蔡闽,王兵,左绿化.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念和性观念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7,(1).
[2]王永贵.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及疏导[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3]于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成功,2011,(3).
[责任编辑:何 岩]
王宇,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