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2011-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生

明 哲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132101)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明 哲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132101)

本文就目前高校学风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学风,简单来讲就是学习的风气。狭义的学风,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面貌、行为风尚,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的综合反映;广义的学风,“是一所大学中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1],是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文化风气以及所形成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2]。

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精神和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良好的学风,是高校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加强学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社会荣誉,关系到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成才和就业。

因此,本文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目前高校学风状况,对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具有实际价值和深远意义。

一、目前高校学风状况

当前高校学生的学风从主流情况上看尚好,大多数学生有理想,有追求,学习刻苦,有较强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并涌现出了一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但是也应实事求是地指出,目前高校学风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自我校2004年升本及2008年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学校一直很重视学风建设,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层次的多样化和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使我校的学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呈现出了一些比较突出的不良学风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影响较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读书只是为了“混日子”,混一张文凭“装门面”;有的大学生虽然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把学习成绩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联系起来,还有的学生学习时很茫然,完全机械地应付以图“过关”。

(二)自律性较差,纪律涣散,作风拖沓

许多学生缺乏组织纪律观念,自立意识较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相对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学习模式。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往往会茫然失措,迷失方向,而心理素质不高的学生容易受挫消沉,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学习纪律松弛,自由散漫、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时有发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看课外书等现象普遍存在,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生活、工作、恋爱、娱乐、休息等方面的关系。我校一直在努力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但学生违纪现象屡见不鲜,在校内考试,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影响和破坏了校园学习风气。

(三)学习被动,专业意识淡薄,补考、重修现象严重

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很多同学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认为所学专业没用,导致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学生中普遍存在挂科补考,重修,欠学分的现象。

(四)集体观念淡薄,班风建设滞后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到成长就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关心和呵护,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很少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淡薄,集体观念较弱,导致班级的凝聚力下降。

二、目前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当前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不足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一)对新时期新问题的认识不足

学风建设既有一些很传统的问题,也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如高中阶段的竞争更加激烈、网络的出现、职业与专业不对称、自主就业、经济危机等。学生工作者对新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和深入研究,大大地影响了学风建设工作。

(二)认识有待提高,部门间协作性不强,全员育人的氛围尚未形成

高校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在上基建、上规模、增设备等方面抓得比较紧,而“学生工作队伍师资短缺、专业化程度偏低、各方面保障不够,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3]。因而对学风建设机制、制度探索等方面却抓得比较松,忽视加强学风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学质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学校政务、教务和学务尚未形成有机的统一,造成在学风建设的具体工作上,部门间的协作性不强,没有形成合力。相关部门,如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图书馆、网络中心等没有真正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只是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显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教师责任意识不够

学生的教育培养责任在于教师,教师的风貌在于师德,师德的提升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现在很多管理教师包括辅导员老师忙于事务性工作,而忽视了学生思想教育不能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及心理困惑,致使不能解决学生实际思想问题。有的教师对学生管理不严,对学生旷课、迟到不闻不问,学生上课交头接耳、睡觉、听耳机视而不见。有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呆板、照本宣科,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等问题。使学生对其所教课程失去了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风气,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这些都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建设[4]。

(四)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高,高校对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比以前更高了。但是涉及到具体怎么抓、如何搞方面,缺乏长效的系统的机制和措施,很多流于形式。只是停留在做动员报告、开会、搞讲座、开座谈会、搞学风调查等等,最后草草了事。缺乏整体规划、系统安排,从而达不到预期期望的效果。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研究

对于高校,加强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和部门,必须在认真分析、充分认识学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和长期坚持。既要领导高度重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解决好高校学风建设问题。

(一)加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学习目的与需求、学习动力与行为态度的问题,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己要学”。为此可以通过形势政策报告会、座谈会、个别交流思想、学生自我教育、建立学习园地(宣传板报、广播)、典型事例或反面教材剖析等多种方式,以正面教育为主,启发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抓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注意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问题,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平等的竞争观,强化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以教风带学风

教学改革和学风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相辅相成的,学风建设不好,教学改革的措施就会落空;而不进行教学改革,良好的学风难以形成,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电子教案评比、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等教学活动,大力倡导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促进教师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教材、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要必须抓教师的师德师风、文化素养,倡导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培养敬业精神、严谨态度和求实作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5-6]。

(三)加强部门协作,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学生工作部门应主动加强与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图书馆、网络中心等部门的联系,使他们都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克服学生工作部门“单打独斗”,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有在学生建设上形成了合力,真正做到全员育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学校有关部门要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籍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办法,建立起完备的激励机制和纪律约束机制。在执行规章制度进行激励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断改革奖学金评定、发放和表彰办法,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奖励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执行规章制度进行纪律约束的过程中,对各类违纪违章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批评教育,并能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绝不姑息,在严肃处理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学生的同时,教务部门也要对不负责任、出现教学事故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精神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风蕴涵于一定的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要致力于校园人文景观建设,通过建筑、雕像、园林等实物打造文化校园品牌,培养广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向学生传授各学科的最新信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学校要积极支持、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竞赛、科学竞赛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锻炼学生的能力,营造学术氛围,增加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使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和文化的熏陶,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总之,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如何标本兼治,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我们坚信,只要学校领导重视,举措有力,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必然会是高校的学风建设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1]陶洁等译.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及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9.

[2]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曹文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美国借鉴[J].中国高等教育,2007,(8):62.

[4]尹明荣.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238.

[5]周凯,方年根,陈昱宁.影响高校学风建设时效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5):681-682.

[6]周全.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2):73-74.

[责任编辑:郭一鹤]

G415

B

1671-6531(2011)05-0064-02

明哲,满族,吉林永吉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教学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学生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赶不走的学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生写话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
学风建设——高校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