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霞
(山东工商学院 社科部,山东 烟台 264005)
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浅议及运用
汤晓霞
(山东工商学院 社科部,山东 烟台 26400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加大,而各种心理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和接受,表达性艺术治疗就是当下非常受欢迎的治疗形式.艺术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一般的心理治疗都是以语言作为沟通和治疗的主要形式,艺术治疗则主要强调视觉符号或意象是人类经验最自然的交流形式.艺术治疗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要使之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发挥应有的效果,需要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音乐治疗;绘画治疗;舞蹈治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加大,而各种心理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和接受,表达性艺术治疗就是当下非常受欢迎的治疗形式.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出现文字甚至语言之前,就懂得在山洞的岩壁上用图画来描绘所看到的事物或表达对自然及宇宙的看法,在绘画的想象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表达性艺术治疗就是当下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 therapy),是透过音乐冥想、艺术涂鸦与创作、身体雕塑、演剧、重新创作等过程来经验自己的生命故事,是一个从抽象概念转化到生活具象的过程,藉此展现艺术的穿透力,也将开展个人自发与创作的能力.它试用了一定的精神分析的观念——在人类的艺术创作中会流露出自己本身潜意识的动机,也就是说在对艺术创作的分析中,我们能分析出实验合作参与者心中的潜意识动机.同时,其中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我们每个人的艺术创作都能展现出这样一个独立个体的思想.[1]
Robbing(1980)认为表达性艺术治疗强调当事人的创作过程,假定个体的内在事实(reality)能够以外在的创作媒介具体呈现出来.因此,整个表达性创作过程能够让当事人经历到:人类经验的扩增、自动平衡(self-balancing)、生活整合、渐增的自我认识及达至难以接触的内在世界等感觉(Reynolds,1990).从艺术创作中,可以达到沟通、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之效果.
艺术治疗最早发源于西方,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艺术治疗已经形成了音乐、绘画、舞蹈、文学、心理剧等多种形式.艺术治疗是以各种艺术的媒介来表达个体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这些媒介可能是游戏、声音、身体、故事文本、书写、绘画、舞蹈、音乐等等.与其它治疗方法相对比,艺术治疗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艺术治疗具有非语言的沟通特质,个体可以采取看、听、唱、跳等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因此,艺术治疗突破了来访者的年龄、语言、认知范围与艺术技能的限制,尤其对于无法或者不善于进行言语交流的人具有独特的优势.
(2)艺术活动为来访者创造了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降低来访者的内心防御,从而呈现真实的自我.同时,艺术表达能够将一个人内心的情绪或意念具体地表现在作品上,帮助其认知这些情感和意念的存在,从而促使来访者进行自我整合.
(3)艺术的表达具有时空整合性.个体能将所表达的思想和情绪关联到过去及现在的事件,甚至投射到未来,来访者可以将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事件,甚至相互矛盾的情感在同一个作品中展现.
(4)艺术疗法的实施便捷有效.艺术治疗具有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其材料和操作条件的要求都不高,可以在所有日常情景中开展.艺术疗法不会给来访者带来压力,趣味性强,而且操作简单易行.
(1)艺术治疗在西方的发展
艺术治疗是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电影、雕塑等艺术媒介影响来访者,协助来访者在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式.
最初的艺术疗法源于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19世纪30年代,美国一群艺术家在一所精神病院当义工,教精神病患者画画.后来发现,这些画画的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从而引起了精神科医师的极大兴趣.于是,艺术家与心理医师进行合作,艺术治疗开始在精神病患者中展开.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纳姆博格建立了运用艺术的表达作为治疗的模式,鼓励在心理治疗中运用各种艺术材质来处理个人内心的恐惧、矛盾等情绪.至此,艺术心理治疗成为了一种基本的心理治疗疗法.1961年,美国创办《美国艺术治疗杂志》,并于1969年创办了“美国艺术治疗协会”.随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设立了艺术治疗研究生教育,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艺术治疗体系.如英国德比大学入学考生需加试艺术特长(才艺展示和面试),学习的课程有人体解剖学、心理学、病理学、按摩、劝导和咨询学以及各类艺术.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或在医院、心理诊所从事艺术治疗工作.
(2)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艺术发展历史的国度,艺术活动在我们国家从来不是纯粹的娱乐消遣.它从诞生以来总是与人生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每个时代人们总是创造性地发挥艺术活动的社会功能.从史前岩洞壁画到古代祭祀活动,从《庄子》中用冥想超越自我,到隋炀帝观画治病,处处留下了艺术治疗的痕迹.
在人类的远古时代,针药知识很少,主要的治病方式是心理治疗,当时以歌舞形式为主,后来绘画、曲艺等亦同时得到发展,这些艺术的养生和疗疾作用,普遍得到人们的公认和赞赏.艺术治疗不仅仅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手段,更是人类心灵自我净化、自我调节、迫求和谐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艺术治疗在我国开始引起关注,并展现出了相当大的适应性,国内出现了不少研究艺术治疗的专著和学术论文.现将研究现状总结如下:(1)艺术治疗的形式多样化,目前研究的焦点聚集在音乐治疗、舞蹈治疗以及绘画治疗三方面,探讨的问题主要在于三种治疗形式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2)音乐治疗的作用机制及治疗形式:治疗机制主要通过音乐的物理作用、生理作用和心理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治疗形式包括聆听疗法、即兴疗法和表演疗法;(3)舞蹈治疗的理论基础及治疗形式:学者们从表情动作分析系统的研究及现代舞理论方面对舞蹈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治疗形式有支持性舞动治疗、内省舞动治疗和心理分析舞动治疗;(4)绘画治疗的作用机制及操作过程: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不知不觉中就会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更快地释放出来,并且开始重建过去.绘画治疗中较受欢迎的是“房树人”测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
艺术治疗是一门以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的治疗形式,其中心理学基础和艺术教育理论共同奠定了艺术治疗的理论构架.
人类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分别负责不同区域的活动.左半脑主要负责理解、记忆、语言、判断、逻辑、书写、推理等活动;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直觉、情感、身体协调、美术、音乐、灵感等.因此,左半球被称为科学半球,右半球被称为艺术半球,与艺术创作相关的绘画、音乐、情绪等心理的机能都属于右半脑的功能.艺术治疗认为,以言语为中介的心理治疗在矫治由不合理信念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时有效,但在处理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对艺术家创作的精神病倾向的研究对艺术治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荣格也鼓励患者将梦中意象以绘画形式记录下来.两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成为艺术治疗的理论奠基人,他们所强调的潜意识和象征作用,使精神分析成为艺术治疗的主导模式.
分析心理学还认为投射是一个主动的、无意识的表现活动,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防御心理较少,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潜意识中备受压抑的情绪、冲突、价值观、愿望等投射到他所创造的作品上.
艺术治疗比起其他心理治疗方式能更大程度的降低来访者的心理防御,有利于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在艺术治疗中,不仅可以帮助来访者潜意识中受压抑的情绪、欲望以及早期经历宣泄出来,来访者也可以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对于治疗师而言,通过艺术治疗能获取到尽可能多的真实信息,便于对来访者进行分析和治疗.
关于艺术治疗的作用机制,国外学者进行过一些研究和论述.比如,让·罗尔·布约克奥尔德指出音乐之所以能够引发我们的情绪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作品通过人脑的认知评价系统,结合个体的需求,产生了脑的激荡作用所致.此外,罗宾对绘画治疗的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他认为人们的思维大多是视觉的,因此通过可视的绘画更有利于认识和解决问题.
艺术治疗所具有的心理治疗意义与艺术本身的特征有关,艺术活动的目的就是将精神转换成一种具体的客观的产物,是心灵的表现.而且艺术心理治疗还结合了现代医学,为艺术的治疗作用找到了生物学的依据.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总结了艺术治疗有效的因素:
艺术创作的过程是自发的、自控的,个体的情绪可以得到缓和;
治疗师可以通过治疗过程安全地获得个体的潜意识的信息,这样就可以绕过心理防卫,还可以不必直接触及潜意识的危险地带;
艺术作品可以作为一种心理诊断的指标,可以评估来访者症状的发展;
在艺术治疗的过程中个体能够直接体验到心理能量的改变,同时可以释放创造的潜能.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艺术治疗已经形成了音乐、绘画、舞蹈、文学、心理剧等多种形式.
音乐对于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声音,而且是一种有一定意义的声音的组合,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工具.音乐治疗在我国的应用最为广泛,关于音乐疗法的论述也较多.音乐治疗又称为音乐疗法,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来访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音乐经历及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症状,恢复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音乐治疗师的努力,而且也需要来访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绘画治疗是以绘画活动为中介的一种治疗方法.当事人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媒介,自然地呈现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并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对呈现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治疗.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随意的涂鸦,内容不受限制,来访者自由地表现其最渴望表现的内心世界,治疗师可考察出来访者最主要的情结、被压抑最深的情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另一种是规定内容的创作,如房—树—人测试,画树测验,以及伯恩斯和考夫曼的动态家庭图.
现代的舞蹈治疗是艺术治疗的分支之一,起源于美国.美国舞蹈治疗协会(ADTA)把它定义为“一种运用舞蹈或动作过程以促进个体情绪、身体、认知和社会整合的心理疗法”.我国舞蹈心理治疗的第一人伏羲玉兰女士认为:舞蹈心理治疗是运用动作和有节奏的表情动作来帮助个人建立整体意识和正常行为操作功能.舞蹈心理治疗的特殊之处在于身体与心智并重、语言与非语言兼用,而且以起动人性的健康潜能为主,不偏重于处理病状问题.作为医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相交叉的产物,舞蹈治疗弥补了传统谈话心理疗法的不足.
艺术治疗独特的治疗方式,适合各种人群,尤其对身处高校的大学生们,他们面对的压力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此很多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有时候仅仅依靠语言,还是达不到最佳效果,这时候更需要艺术治疗.这种运用音乐、舞蹈、戏剧、诗词、绘画、雕塑、电影、书法等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式,更能让学生得到放松和缓解各种压力.
艺术治疗有其独特的理论背景和操作方式,是一门结合了艺术创作与心理治疗的新科学,是一种正在逐渐成熟的心理治疗方式,它的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展到学校、医院、社区、戒毒中心、监狱、企业、军队等机构.艺术治疗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大陆地区出现,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相信通过结合本土的心理学,最终会发展出更适合中国人自己的艺术治疗方式.
〔1〕曹一心,吴颖.艺术治疗:从创作走向心灵[J].大家,2010,(22).
〔2〕郑璇,徐建红,龚孝淑.音乐疗法的进展和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42-43.
〔3〕郑玉章,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4,(3):91-94.
B849
A
1673-260X(2011)12-0199-03
山东工商学院青年基金资助(2011QN 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