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惠,徐文杰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辽宁大连116021)
解析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
赵国惠,徐文杰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辽宁大连116021)
高校学报编辑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其原因在于自我身份的困惑、自我价值的背离和自我提升的迷失。预防与消除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策略在于建立健全人事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学报编辑;职业倦怠;激励机制
中国人力资源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的编辑出现了职业倦怠(占38.3%),而在高校,学报编辑不仅承担着由编辑工作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压力,还面临着整个教育观念、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反思与重建,以上因素及其累加效应使高校学报编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和挑战,职业倦怠现象大量存在。[1]
关于职业倦怠的表述有两种重要的说法:一是“因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而产生的体力、脑力与情感疲劳的状态”(Ayala Pines&Elliott Aronson);二是“全力以赴于工作或者生活却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从而产生灰心沮丧的失望情绪”(Herbert J Freudenberger)①。这两个定义都表明了职业倦怠的本质,但前者强调“疲劳的状态”,后者强调“失望的情绪”。研究人员发现,疲劳可以引起倦怠,但引发倦怠的决定性因素却是失望的情绪。近年来,职业倦怠已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视野。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形成有其特殊性,对工作有非常消极的影响。分析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寻求消除倦怠的方法对于我国高校学报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较为枯燥,并且编辑在工作中要承受各种压力,面临着各种矛盾,包括用稿方面、与作者沟通方面、协调外审与作者关系方面、学报质量与个别稿件质量的矛盾,长期处于这些压力中,编辑内心就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包括自我身份的困惑、自我价值的背离和自我提升的迷失,而这些最终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目前,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待遇与工作性质使得他们的身份存在着边缘化的倾向,既非教师又非机关人员的身份困惑,不仅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消减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还引起了他们内心的自卑感与困惑。
1.权威话语引发自我身份的困惑。虽然教育部一再明确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2]但许多高校做了相应的解读或者过多的干预,把学报编辑人员的待遇调至教师与机关管理人员的中间位置,这种权威话语暗示了学报编辑人员无法与高校教师处于平等地位。还有的高校对教育部的要求置之不理,学报编辑人员的待遇基本等同于机关管理人员。这种权威话语对学报编辑人员身份的界定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报编辑自我身份的困惑。
2.公众话语加剧自我身份的困惑。在现实的工作中,由于学报工作的特殊性,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流程与学校内部各机关部门联系并不紧密,与机关同事工作交流并不多,因此,学报编辑人员成为游离于机关各部门的“独立小分队”,无人问津。在学报编辑流程中,编辑常与外审专家、作者、校对、排版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这些人员既有校内人员又有校外人员,既有专家学者也有普通教师,但接触大都是个体行为,也就是说与部门接触较少。在学报出版过程中,虽然与财务部门在经费支出时需要进行上报与审批,但基本上各期的财政支出各项大体相同,因而,也只是一个工作程序。在发行过程中,学报除了要报送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省市新闻出版局和相应的学术机关外,基本上是同全国各高校的学报编辑部与图书馆利用学报相互交流,大多编辑部把学报直接送到本校的图书馆上架,供院内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由此可见,在编辑、出版和发行这三个阶段中,学报基本上与校内各机关部门业务上的联系少之又少。另外,期刊的工作流程与高校的学期安排并不同步,大多学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假期和休息日,为了赶流程,编辑们往往要周末和假期加班。这种工作流程在客观上把他们排斥在机关组织的各种活动之外,久而久之,学报编辑人员变成大家眼中的另类,成为不合群一族。这种公众对学报编辑人员身份的界定一方面更加孤立了学报编辑,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编辑人员身份的困惑。
目前,高校学报编辑的人员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来自于教师,一部分是一直在从事编辑的人员。而后一部分中的多数青年编辑具有硕士和博士的学位,[3]他们在工作中承受着低人一等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很难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甚至把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归罪于编辑的工作本身,因而容易引起倦怠的情绪。
学报编辑在工作中常常陷于自我价值的背离中。编辑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其创造性一方面体现在组稿时要挑选稿件,“慧眼识珠”。许多学报的编辑承担着栏目组稿的艰巨任务,他们每天要从大量的来稿中不断甄选,不断将可用的稿件送往编委审议,还有的编辑为求一篇高质量的稿件,不但要绞尽脑汁通过多种关系找名家求稿,还要一次次地与作者沟通,将组稿意图巧妙而清晰地传达给作者,保证稿件与栏目、与学报特色相符。另一方面,创造性也体现在对稿件的完善与规范上。大到学术观点、文章框架的商榷和调整,小至一个表格,一个标点、数字的规范用法,编辑都要倾注心血,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关于编辑规范,国家出台了一整套规范标准,单是语言文字规范就有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厚厚的一大本《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加上中国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编辑都熟记于心,随手拈来,这些硬性的规定是学报编辑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也是学报创造性工作的保障。学报里的每一篇文章的发表都倾注着编辑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凝结着他们为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劳动,凝结着他们专业的创造性劳动。
创造性的工作中体现了编辑的自我价值,也孕育着编辑的职业理想。学报编辑为自己所编辑的稿件忙碌而快乐着,因为那里也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发现优秀稿件、编辑优秀稿件是每个编辑的职业追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情稿泛滥、关系稿盛行,这让老编辑无可奈何,年轻编辑也不知所措。编辑的自我价值在现实中出现了背离,编辑的创造性无法体现,编辑的权力话语失声。编辑一面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保证学报的质量,以提高学报质量为己任,一面又要应对为数不少质量不高的稿件;一面要应对领导转送的人情稿,一面又要认真对待专家的审稿意见。因而许多学报的编辑常常为修改稿件而加班加点,甚至有的编辑感叹,修改一篇文章耗费的精力要远远大于写作一篇文章。但就投入和产出关系而言,这种劳动是无效的,它没有体现学报编辑的创造性,也没有体现编辑人员的自我价值,更没有提升学报的质量,而正是这种无效的工作却耗费掉编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编辑长期处于这种“无效”的工作状态,极易引发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职业倦怠也随之而来。
虽然关于学术编辑的职业化还是非职业化一直都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课题,但有一点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学报作为一种学术刊物,其编辑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4]因而,学报编辑人员需要在专业方面实现自我提升,包括专业知识、编辑业务和职称三个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报编辑人员处于自我提升的迷失中。
1.专业提升无法实现。编辑人员大都有自己的专业,专业的提升一方面可通过学历教育,如攻读硕士和博士来实现,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进修等形式来实现。但目前,学报编辑部大都处于人员超负荷工作状态中,许多学报编辑部只有3~5个人,有的编辑部可能会更少,经常是处于缺编运行状态。每个编辑都负责大量的稿件,从组稿、初审、送外审、按外审意见与作者沟通、复审、按复审意见与作者沟通、终审,按终审意见与作者沟通、编辑、校对,到文稿发表,过程极其繁琐;从微观到宏观、从方法到观念、从内容到技巧,涉及文稿的方方面面。有的编辑部里没有专门的编务人员,编辑们还要分别承担繁杂的编务工作,负责稿件的登记、打印、稿费的发放、作者信息的收集以及发行邮寄和外联工作,还有的编辑部为了节省有限的经费竟然自己排版。学报的工作环环相扣,既要独立开展工作,又要相互合作。一个编辑的外出学习意味着编辑部里其他的编辑要承担更大的工作量,这无疑是在超负荷的基础上再加压,因此,编辑专业提升的愿望很难被提及。并且,如前文提及的许多高校编辑人员并不属于教学科研人员,因而专业提升的名额里根本不予以考虑。专业提升无法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编辑的工作热情,学报编辑人员往往会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态度来对待工作。
2.业务学习缺少时间。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各省市的新闻出版局、期刊协会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外出培训与交流,内容既有政策法规方面的解读,也有针对学报发展的行业动态。很多编辑部出于工作的考虑,除了是强制培训的学习外,基本上都是抱着“能不去就不去的态度”。另外,由于学报是高校的非创收部门,花每一分钱都要向学校要,成了名副其实的“花钱部门”,因而,申请外出培训与交流仿佛成了奢侈和过分的要求。知识不更新意味着工作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徒劳。这种状态一方面会影响学报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也给编辑带来更大的工作阻力。
3.职称评定面临困境。学报编辑人员的职称评定具有一定难度。许多高校具有评审教师、工程师系列从初级到副高级的权力,而编辑系列的评审则是通过各省新闻出版局进行。从2002年开始,国家人事局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将编辑人员纳入了职业资格考试范畴,实行以考代评的制度,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获得中级的职称。几年来的过级率虽呈上升趋势,但过级率总体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青年编辑对学报工作的信心与热情。高级职称则是考评结合,纳入新闻出版系列,与图书编辑一起参评。学报作为是学报编辑人员的主要工作业绩,与“五个一工程奖”、“省级图书奖”、“优秀期刊奖”等重要奖项注定无缘,因而,学报编辑人员在评职中往往只是安隅一角。许多学报编辑部把晋升为副编审当作最高理想,而把编审当作梦想。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学报编辑人员的工作态度。
通过分析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职业倦怠是由于学报编辑的自我身份、自我价值和自我提升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没有得到认同和满足,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厌倦感和失望情绪。这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体现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消极互动关系。因此,预防与消除职业倦怠就是要在建立一种个人与环境间积极的互动关系,使编辑的自我身份能够得到认同,自我价值能够得到体现,自我提升能够得到满足,为此,社会层面尤其是高校管理者应做出积极的反应,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学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学报编辑人员的工作性质。学报是高校的学术窗口,是高校提高知名度的媒介,学报之间的交流也是高校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学报编辑人员不是简单的校对工作,他们的工作中具有创新性和专业性,他们是高校科研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建立健全学报编辑人员人事制度,依据教育部文件的精神,将学报编辑人员纳入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对于长期从事学报编辑工作,爱岗敬业,为办刊做出突出贡献的主编、副主编或骨干编辑,应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计划,为其提供从事科研的条件和给予必要的奖励。从制度上承认学报编辑人员的合法身份。
学校还应针对学报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建立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激发学报编辑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由于学报的编辑流程与高校的日常教学并不同步,除了正常的教学周要工作,寒暑假也要工作,学校应建立适合学报编辑人员的劳动纪律考核制度,淡化出勤率,实行项目责任制,把各期的编辑、出版和发行作为项目考核指标。针对假期和周末加班要给予一定的补助,保证学报编辑人员的付出与回报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学报作为高校的学术阵地,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学校的政策扶持。高校管理者应重视本校学术水平的提高,鼓励本校教师与科研人员潜心学术研究,这既是高校学术提升的根本,也是发展学报最重要的支持。本校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能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障学报的发展,这是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最重要的方面。
学报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平台,不仅要立足于本校,服务于本地,还应该为整个高校的学术科研服务,不排斥异己,打破单位的界限,发现更多的优秀作者和优秀作品,体现学术的公正性与独立性。每个学报的发展都是几代学报编辑不断进取、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结果,也是学报编辑人员不断创新、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结果。应该说,学报作为一个特殊个体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与高校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一些高校的学术科研水平并不高,但其学报的学术质量却独树一帜,很有影响力,如沈阳建筑大学只是一个刚刚划入本科的院校,而《沈阳建筑大学学报》却是建筑类期刊中的核心期刊。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学报发展的独立性。因而,高校管理者在扶持学报发展中要尊重学报独立的学术精神,给予学报发展的空间,允许学报按照自我的发展轨迹不断调整、不断进取。也就是说,高校管理者对学报既要“管”也要“不管”。管是指要管理学报编辑部的硬件环境,提供职业方面的管理,如方针大计的指导,学报编辑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的管理等,而对学报编辑在如何组稿、策划、编校等专业领域的问题,应更多地放权“不管”,不能以行政的力量干预学术的发展,要把权力下放给学报编辑部,允许学报编辑人员从学术、从学报发展角度加强管理。这种管理既有利于学报编辑拥有专业权力,保证学报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报编辑的专业责任感,激励他们追求自我价值。如果学校通过行政的手段过多地参与学报的组稿审稿工作,不但给编辑工作带来阻力,加大工作难度,还会导致学报编辑专业责任感的降低,甚至相互推诿责任。高校管理者要认识到,本校教师是学报最稳固的作者群,但学报不能为了迁就本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就降低或者放弃学报质量的标准。学报编辑人员应该有权取舍稿件,在不断完善稿件的过程中体现自我的价值。
学报编辑工作是一项既要“坐得住”,又要“想得开”的工作。“坐得住”是指学报编辑要能静下心来认真地策划栏目、精选稿件、编辑文字;“想得开”是指编辑要能遵循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专业角度深入其论述,发现其创新与不足,能够提出较为专业的修改意见,帮助作者完善作品。编辑工作每天都要面对新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编辑工作的流程又是一项周而复始的工作,每一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疏漏,编辑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对此,高校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学报编辑人员自我提升。
高校要给予学报编辑参加培训和深造的权利与责任。鼓励编辑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业务培训,以提升业务能力;支持编辑在职深造,鼓励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实现学历提高和专业提升;鼓励编辑开展编辑学主学科研究,重视学报人员的科研意识,尊重他们参与科研的热情与努力,由此促进编辑学术水平与编辑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学报的编辑质量和学术质量,以形成特色学报、品牌学报。高校可建立“栏目责任制”、“项目责任制”等方式,努力培养优秀编辑,实现在学报事业发展中成就自己的双向效应。高校还应建立科学的奖酬机制,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应按绩付酬,精神奖励应大力表彰和宣传优秀编辑。奖酬机制要与编辑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体现效益优先,按劳分配原则。建立良好的奖酬机制,不仅能满足编辑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还能促使编辑确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有了工作目标,通过奖酬就可排除影响编辑工作的不利因素,使之产生忠于职守、为学报事业奋斗的动力。
注释:
①原文见http://www.mindtools.com/stress/Brn/StressIntro.htm.著者译.
[1]谭华.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及人本管理策略[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43-1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EB/OL].(2002-09-13)[2009-02-14].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6/info516.htm.
[3]赵国惠.学报的精品意识[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4):79-80.
[4]张友树.学报编辑的角色定位:编辑职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1):196-198.
[责任编辑:贺春健]
G238
B
1671-6531(2011)10-0017-03
赵国惠,女,满族,辽宁辽阳人,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