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我见

2011-08-15 00:47郭向云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晋城晋城市旅游区

郭向云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

晋城市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我见

郭向云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

晋城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着发展转型。文章着重分析了晋城市的旅游开发历程,主要做法以及相应的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旅游开发;环境保护;晋城市

1985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城成为山西省第一个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省辖地级市。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基础,靠小冶炼、小矿山、小煤矿、小机械、小化肥—“五小工业—”起步,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成为全省煤电能源重化工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但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煤炭资源逐渐枯竭,晋城市出现了许多乡镇、村因无矿可采而返贫的现象。煤挖完了怎么办?经过市委、市政府的深思熟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晋城市开始探索由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旅游强市转型发展的路子,开始把目光盯在了地面丰富、最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旅游资源上来,走出了煤炭促旅游的新路子,旅游业已成为晋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产业,通过培育,未来有望成为晋城城市转型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1 晋城市旅游开发的主要做法

1.1 政府主导,强力推进旅游发展

多年来,晋城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发展旅游的思路。全市上下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晋城市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于2006年1月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成为山西省继太原、大同之后第三个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级市。政府主导有力地促进了晋城旅游的发展。

1.2 坚持保护性开发利用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晋城市在旅游开发和文物利用上坚持“保护第一,规划先行,科学开发”的原则,将保护贯穿于旅游开发和文物利用的全过程,指导企业在开发中加强对景区原生态环境和原生文化氛围的保护,监督文保单位在确保文物不被损坏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保证了旅游文物业的健康发展。

1.3 坚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旅游

近年来,晋城市市委、市政府以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形成了社会力量尤其是煤炭企业踊跃投资旅游景区建设的良好态势。上市公司兰花集团投资王莽岭景区、市煤运公司投资棋子山景区、陵川县煤运公司投资黄围山景区、泽州县三八煤矿投资珏山景区、阳城县竹林山煤矿投资蟒河景区、晋煤集团王台铺煤矿投资丹朱岭景区、北京亿信通公司投资凤凰欢乐谷景区、北京八亿时空公司投资历山景区等,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1.4 坚持开放,促进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以外地市场、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的产业,我们始终坚持开放,不仅向游客开放,而且向企业开放;不仅向本地企业开放,而且向外地企业、外资企业开放;不仅向公有制经济开放,而且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总之,我们坚持让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参与到晋城旅游业的发展中来,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5 整合资源,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文化

近年来,晋城市根据资源特点,依托主要景区,采取以点带面、连片开发的战略,启动了资源整合工作,初步培育了五个配套成型、各富特色、具有规模效应的综合性旅游区。一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整合市区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和晋城博物馆、怀覃会馆、古书院等文博单位,以及城郊珏山、青莲寺等景区,大力提升城市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集中体现城市历史文脉的城郊旅游区;二是以王莽岭、陵川县礼义镇古建筑景区为重点,形成体现太行绝顶风光、围棋文化和宋金古建文化的太行绝顶旅游区;三是以皇城相府为龙头,形成了体现沁河流域古城堡文化和水域风光的沁河旅游区;四是以炎帝陵景区和长平之战古战场为重点,形成体现始祖文化和军事文化的丹河旅游区;五是以原始生态为特色,形成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历山旅游区。此外,根据人文与生态资源相互交叉、彼此辉映的旅游资源特点,从2008年开始,由市政府牵头的晋城文化旅游月活动持续举办了三届,将中国古堡旅游节、太行风光旅游节、炎帝文化旅游节等整合起来的旅游品牌,已成为晋城定位城市旅游的主题形象。

2 晋城市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当前,晋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每一个旅游景区的开发都伴随着旅游设施的建设,晋城旅游开发也不例外,为兴建度假村、休闲中心、停车场及其他旅游设施,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大面积的地表植被被剔除、移除,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有些甚至为符合工程要求,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这无疑是对植物的严重破坏。而餐厅、宾馆等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造成了水体的污染。同时,旅游区的开发还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

2.2 对旅游资源的过度性、掠夺性开发

旅游景区开发投入高、周期长,“投入无底洞、回报马拉松”是业内盛传的口头语。旅游开发商投资旅游产业,最大的担忧就是怕所投资的景区名气低、影响力小、发展潜力不够,资金回笼慢。为了短期内实现最大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旅游开发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只依据“因地制宜”、“市场导向”原则,为扩大景区面积,提高景区知名度,大规模的开发旅游资源。而很少有人或根本没有人去考虑这些旅游项目将来的运营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2.3 粗放式的景区管理

任何一个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在景区开发的初期或旅游淡季,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对环境的破坏不明显;但在旅游旺季,大量游客蜂拥而至,因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使旅游地不堪重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2.4 盲目开发破坏旅游环境

在晋城市旅游开发过程中,一方面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许多旅游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不当或开发过度,使原有的景观环境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原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这种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内涵,而进行的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

3 晋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策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晋城奇妙绝伦而绰约丰姿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开发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3.1 提高环保意识、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

一方面旅游环境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反映当地历史、文化、民族气息的人文环境共同烘托出来的,只有当地居民参与开发的旅游,才是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相互补的旅游,是原汁原味的旅游。另一方面群众本身就是利益的主体,只有让当地群众参与,并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才能把资源破坏的力量转变为资源保护的力量、建设的力量。资源的开发保护才比较容易进行。因此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无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对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加强旅游环境保护

保护旅游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旅游区的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寻求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实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重于治”的管理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对正在开发的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的新的旅游区,晋城市政府、旅游管理部门都应事先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等各个阶段。只有在保护、利用的双重原则下,旅游资源才有可持续利用的可能,否则,山青水碧将不复存在,我们将陷入自然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3.3 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旅游者渴望有一个绿色的旅游环境。生态旅游作为“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旅游”应时而生。生态旅游是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晋城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如崦山风景区、王莽岭景区、黄围景区、红叶区、历山景区、凤凰欢乐谷景区等都是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通过开发,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3.4 研究旅游环境承载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旅游的资源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的特质和空间规模能够容纳的旅游活动量。旅游的生态环境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接待地区的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的旅游活动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这种限度一旦被突破,旅游资源所处的自然环境就会被破坏。为了顺利地发展晋城市的旅游业,实现晋城市旅游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承载量的研究,根据每个风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控制一个接待上限,不要竭泽而渔。但如果旅游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则显示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3.5 加强治理,合理规划旅游环境

要建设一个舒适、优美、有益于人类健康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就要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对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并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条件下,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如《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合理规划旅游环境,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严格控制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的数量,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重建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晋城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总之,我们不应把发展旅游同环境保护敌对起来,环境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在晋城市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注意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晋城市转型发展的的一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1]肖洪根.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71-74.

[2]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106-112.

[4]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7.

X2

A

1673-2014(2011)02-0095-03

2011—01—23

郭向云(1978— ),女,山西晋城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研究。

(责任编辑 单麦琴)

猜你喜欢
晋城晋城市旅游区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晋城市:农民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辽宁朝阳“安晋城”略考
晋城市举办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展演
浅析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公共艺术
马不停蹄找到你
着力推进禅文化旅游区建设
建设开封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