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学院 张 帷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三者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一定的联系。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有效运营,企业资源能否进行有效的配置。国有企业以国有产权为主导的治理结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普遍,股东大会的决策权主要集中于国有股东,董事会主要代表大股东的利益,经理层大多是通过行政或行政干预产生的。当国有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管理层可能通过与大股东之间进行的关联交易掩盖经营上的问题,以保持公司的再融资能力。这样,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形同虚设往往可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此外,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基本特征,使得委托代理问题十分突出。从所有制和出资者的构成来看,国有企业绝大多数是由国家和国家管理的各级政府或控股的资产管理机构出资形成的。事实上国有资产形式上的“国家”所有,极易形成无人所有。因为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是一个产权极为模糊、难以操作的概念,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中,实际上造成出资人“虚位”,容易导致管理层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低下。
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之一。国资委于2009年末颁布第22号令,要求自2010年1月1日,即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三任期考核开始,全面推行EVA考核体系。EVA(EconomicValue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国外企业用得较多的绩效评价指标,此次引入央企考核,不仅标志着国资委对中央企业业绩考核从以利润为核心上升到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重大转变,还意味着中央企业的管理模式将由战略管理转型为价值管理,中央企业将由此进入价值管理新阶段。这种管理模式的转变,由于EVA指标的引入,对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而引发的矛盾有所裨益。
(一)EVA概述 EVA是指从税后净营运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其本质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传统的会计利润。其基本计算公式为:EVA价值=NOPATWACC×TC。式中:NOPAT为税后净利润,它本身是由会计利润经过调整得来的;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包括了债权成本和权益成本,债权成本根据债券利率或借贷利息率就可以确定,而权益成本一般借用资本成本定价模型来确定;TC为投入资本总额。经济增加值作为度量公司业绩的指标,关注于真正的价值即经济利润而不是账面利润,只有当公司收入在弥补了投资人的全部成本之后仍有剩余,公司才创造了真正的价值。EVA越高,意味着股东财富的持续增加。为追求更高的EVA,企业管理者必须关注顾客、员工、供应商、金融支持者、监管机构等企业利益相关者,这样才能创造价值。因此EVA并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衡量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还是一种包含战略规划、预算控制、业绩评价、管理报酬、内部沟通、外部沟通等因素在内的一种价值管理体系。同时,EVA还显示了一种新的企业价值观。为了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经营者在资本运作上获得的收益必须超过其他风险相同的资本所提供的报酬率。如果完成了这个指标,企业投资者的资本就会获得增值,投资者就会加大投资,其他的潜在投资者也会把他们的资金投向这家公司,从而导致公司股票价格和企业的市场价值的提升。
EVA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企业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带来价值。这一理念强调对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的扣除,是以股东价值为核心且符合经济现实的。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使用EVA作为公司业绩度量指标,与其他度量指标不同之处在于EVA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EVA是建立在会计利润调整基础上的对经济利润尽可能真实的模拟,与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相比,EVA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有利于指导、激励和控制企业的价值创造行为。
EVA的目的不是追求一种理论上的利润指标,而是改变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方式。基于EVA的价值管理激励机制,将企业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利益完全统一起来。经济增加值越大,股东财富增加越多,管理者与员工所获得的报酬也就越多。EVA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趋同化,有利于代理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达到“多赢”的效果。
(二)EVA考核指标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在:
第一,EVA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传统业绩评价方法只是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而忽视股权资本成本,这实际隐含着一个假设,即股东的钱是可以无偿使用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并未揭示使用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而EVA则是从股东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利润,认为股东将资本投入到企业时要考虑机会成本,只有当企业的盈利超过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时,股东的财富才真正地增加了。反之,股东的财富就是在减少。因此,用EVA来衡量企业经营业绩时,就会发现一部分名义上盈利的企业,由于其利润率小于总的资本成本,实际上正在破坏股东财富。如果不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实质上是虚增了企业的利润,从而有可能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第二,EVA连接了业绩评价和资本市场价值,使得公司业绩的评价能与资本市场的表现相一致。传统的央企考核体系是依据以往的业绩表现来做出评判,而非根据将来的业务所能创造的价值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公司内部的业绩评价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估值之间存在差异,往往会导致尽管经理人具有很好的业绩评价,实际上正在毁损股东的价值。因为传统考核体系的计算基础都是会计利润,而会计利润只扣除了资本成本中的债务利息,完全没有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因而它们并不反映股东财富的创造,并不真正体现公司的经营业绩。
第三,EVA能够为经理人基于价值的评价指标,作出符合于股东利益的决定。EVA促使企业管理者更为有效地使用各项资本,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而言,股东的资本金和留存收益不会再是免费的,它们也具有得到应有回报的权益。因此,管理者应积极的考虑如何追求经济利润的不断增长,更为明智地使用资本,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缩短决策时间,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运作效率。
(一)改善委托代理问题 EVA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它可以改善委托代理问题,改变管理者的行为模式,使公司治理结构中经理人与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公司将EVA作为业绩评价系统和管理体系的核心指标,能够帮助经理人从股东的角度考虑和评估经营投资活动,一切从增加EVA即增加股东财富出发。既提醒他们要谨慎利用资本,又鼓励他们一旦有好的投资机会就必须果断,引导他们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公司的发展。EVA指标不仅仅是要扣除股权资本成本,其更大的效用在于还需对会计指标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企业正确决策,即引导企业做出有利于使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决策。比如,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等,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再比如,引导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形成核心竞争力。传统的利润指标常常使公司经营者为了当期利润不受损失而不愿进行某些方面的投入,特别是投入大、风险也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等。因此容易掩盖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损害股东的长期利益。EVA原理认为,公司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广告促销、员工教育与培训等都是能够给公司带来未来收益的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支出应该予以资本化。EVA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的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也就是不鼓励诸如削减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行为;而是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鼓励公司的经营者进行能给公司带来未来收益的投资决策,积极维护股东的长远利益。从这一点来说,EVA使公司治理结构中经理人与股东的委托代理矛盾得到缓和。
(二)缓解内部人控制问题 内部人控制一直是公司治理问题中的一个难题。我国国有企业的情况比较特殊,公司股份被人为割裂为不能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和可以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其中非流通股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但国家股股东代表事实上的缺位往往容易造成公司由“内部”控制: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过分的在职消费,为追求“形象效应”的盲目扩张,资产负债表上堆积着没有效率的资产,预算数字的无限膨胀等等。结果是,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企业业绩的增长赶不上资金成本的增长。EVA指标能迫使经营者的决策更具理性,促使社会资本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而化解内部人控制的资源浪费。根据EVA的定义可知,公司EVA业绩持续地增长意味着公司市场价值的不断增加和股东财富的持续增长,这就为经营者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正确的评价标准。EVA不仅是一个考核指标,它更是一个管理体系。EVA管理体系就是使EVA和激励机制挂钩,从而可以让管理人员能像股东一样思维、一样行动。EVA有个特点便是能在部门层次上进行计算。如果衡量公司从其持续经营中获得的税后利润、投入资本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已知,任何经营实体,包括部门、车间、生产线、地区经营分支机构等的EVA都可以计算出来。因此,使用EVA可以考察到部门层次的绩效。这有利于引导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鼓励他们为股东的最大利益工作,将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是将企业的“内部人”变成股东的“自己人”。这样就可以通过EVA指标约束内部人控制的弊端,发挥出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
总之,EVA指标能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解决,协调经营者及员工与出资人的关系,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可操作性方案,使国有企业出资人代表、董事会、管理者与职工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自我约束,共同提升公司价值,实现多赢的局面。
[1]史富莲:《基于EVA的电力上市公司绩效与内部治理关系实证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10期。 (编辑 杜 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