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彬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311231)
民富的政治诉求及其建构路径*
胡洪彬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311231)
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改善民生、实现民富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提升政府公信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在改善民生过程中还面临着观念束缚、能力不足、制度缺位和职能滞后的政治障碍,因此,当前要继续解放思想,强化科学发展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完善相关体制,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民富;民生;政治诉求;建构路径
长期以来,实现国家的强盛与繁荣是历史上许多统治者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所谓国强则民富,国弱则民衰,这种“国先于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2010年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民富”一词则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新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也将追求“民富”摆在了突出位置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重大。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格局,转变发展方式,为维护社会公正作出更大努力。在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下,这一转变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然,更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诉求。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而言,追求民富与国强一直都是其终极理想和长久的奋斗目标。简言之,国强即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意味着国家有能力保卫领土完整、抵抗外来侵略,并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来保护国民,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社会中找到合理的位置。而民富则主要指人民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这里“民”即“众”,“富”则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充裕等,也就是说,民富主要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和提升。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对重要命题,民富与国强绝非对立无关,相反二者是相互依赖、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国是民的前提和保障,民是国的基础和目标。民不富则国不强,国不强则民不富。二者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国强是实现民富的前提和保障。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其根基都是以国家的稳定和强大为先在条件的。只有首先维护国家权威,并积极发挥国家的作用,保持社会政治环境的稳定,人民富裕的实现才有可能性。可以说,国家的强弱每时每刻都反应着社会的盛衰程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社会主义的时候便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只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完成消灭阶级和向无阶级的时期过渡。在此意义上,建设强大的无产阶级国家,积极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当代中国的发展同样如此,没有国家的强大,就不会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就不会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及多数人的幸福生活。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不断提高军事、科技等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声望,才有可能增进民族团结,逐步提高多数人的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对此,邓小平曾把“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2]372作为衡量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并反复强调:“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2]348因此,要真正实现民富,国家的强胜与稳定必然要先行。
不仅如此,国家的发展壮大,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提供了坚实保障。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实现优良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一些西方思想家对此也进行了深入剖析,洛克对国家范围的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进行了严格区分,认为国家以为公众谋福利的重要价值为依归。卢梭则依其契约理论,认为国家作为一切财富的主人,其政治机构的一切活动,永远都是为了共同的幸福为目标的。事实上,作为社会治理的机构,国家的存在为人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一切所需的基本元素。国家职能的转变为人民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家体制的改革则为公民权利的彰显奠定了根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充分证明,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富裕,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和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得来的结果。正是有了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和相关法制等构成的综合保障体系,才为民富的实现开辟了广阔天地。
另一方面,民富则是国强的基础和目标。国强推动和保障了民富,但民富的实现对国家强盛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从现代系统论的视角看,任何国家都是由人民所构成的,国家是一个整体,人民就是其中的要素之一。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国家也就成了一个无意义的空壳。因此,只有人民实现富裕了,国家才能稳定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财富是人民自己创造的,强大的国家也是人民建设起来的,人民的赋税直接决定了国富与否,离开了人民,国家根本不可能有财富的积累,更别奢谈强大了。列宁针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指出,劳动群众是全部国家生活的“根本和基础”。可见,民富对国强具有决定性的价值。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众走向富裕的时代,也必将是国家实现强大的时代。可以说,民富构成了国强的根基。
从国家的价值取向看,民富也必然是国家存在的目标。国家机器的运作要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共同利益而行动。在孟子看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人民得到实惠,在此基础上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从最本源的意义来讲,国家就是人民的共同组织,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取向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富裕。在实践中,国家强大主要依赖于公正的制度体系、稳定合理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三个方面,而这三者最终都以为全社会“共同富裕”为终极价值关怀。如果国家富裕了,而社会的大多数人没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没有真正实现“民富”,或者造成社会的“贫富差距”,结果必然会消解社会对国家的信任和凝聚力,甚至颠覆国家的核心价值和理想。如此,“国强”必将无从谈起和没有意义。因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让每个公民能够过上富裕的美好生活。简言之,国强之根本目的在于民富。
国强与民富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在推进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二者关系处理好,努力谋求二者之间的双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GDP总量迅速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人均GDP依旧排在100位之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且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国强与民富之间的不对称不仅给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国家的进一步强大,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会产生破坏性。在当前转型期内,将民富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仅对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实现民富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前进的本质要求。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保障。民富理念的提出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新的资源。事实上,实现人民富裕本身就是党一直追求的价值目标。早在建国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把反对两极分化,实现人民富裕视为自身执政的重要使命。在1955年《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便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理念,他号召全党要带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超越以前。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则直接把发展生产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摆在了初级阶段的首位,他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在实现民富的道路中实现了纵深发展。此后,无论江泽民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阐述还是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解读,均传达出了党中央对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实现人民富裕的价值要求。因此,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改善民生,实现民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策略与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的执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其必将能为提升执政能力提供理论指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其次,实现民富是各级党政领导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促进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使其体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是领导干部始终做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保障。而转变政府职能,促其向公共服务型治理模式的转变,则是当前各级政府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民生的坚实根基,这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由于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促使各级政府官员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府行为模式和管理方式。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才能保证政府职能转变的合理到位。将民富的发展取向摆在突出位置,能够促使各级政府官员坚持统筹兼顾,努力从大局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注重重点,又不忘整体,重视社会公正,关心发展条件和成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以此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大小的重要标准。在此基础上,自觉促进政府转变职能,通过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为维护社会公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做出积极努力。[3]
再次,民富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客观要求。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众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不断趋于和谐化,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综合国力飞速提升。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下,由于新旧体制之间的断裂与失衡,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集中凸现,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也开始增多。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5,已超过国际公认0.4的警戒线,贫富悬殊之大显然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且有继续扩大之势;另据亚行2007年8月的研究报告,中国的贫富差距成为亚洲之冠,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与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率达到11倍,这一格局已经对社会稳定形成了巨大挑战。[4]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摆在突出位置。由于民富理念本身强调的就不是两极分化,更不是权贵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因此,按照民富的价值理念,客观上就会要求各级政府把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行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以此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因此,把实现民富摆在发展的优先位置,可以说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最后,民富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基,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引导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前提。然而,作为一种主流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真正被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接受并转化为群体意识,其根本前提就是看人民群众对其以及建构者是否有足够的政治信任。信任是公共生活的润滑剂和粘合剂,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建构的重要根基。诚如哈贝马斯所言“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特有的忠诚心。”[5]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把建构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摆在首位。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民生、民富,主张社会协调发展,大力维护公平公正,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这对于政府而言,可以使其更多地了解群众所需,重视群众呼声,真真切切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则意味着有了更多的知情权,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积极态度。因此,其必然能够拉近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心理差距,提高政府执政的信誉度,增强政府对公民的号召力、凝聚力,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奠定坚实的根基。
要确保“改善民生、实现民富”的目标得到贯彻执行,我们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总结其制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将其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当前在政治领域必须着力破除以下四方面的障碍:
其一,观念束缚。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不对路,行动就会出现偏差,就会给民富目标的贯彻落实带来难度。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党员干部的观念和作风建设,强调全党要积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长期以来,经过全党同志共同努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作风状况得到不断改进,总体上是良好的。但同时必须看到,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片面思想观念的惯性影响,当前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难度。一方面,过度看重GDP增量的观念没有得以有效改变,受片面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地方官员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GDP增长,而对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却无足够动力,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给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巨大不利。另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力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看法,在实践中,因循守旧、脱离群众、好大喜功、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追名逐利、以权谋私等问题一定程度还存在着,既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也给社会和谐发展与民生的改进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要切实实现人民富裕,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凝聚改革共识,坚定信心和决心,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其二,能力不足。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着力破除其领导能力不足的障碍,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民普遍富裕的关键环节。当前,在社会转型期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任务艰巨,无论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还是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有突出的领导能力和业务能力,以发挥其坚强的组织领导作用。新时期以来,经过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我国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结构也不断走向优化。但与此同时,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中依然存在着素质和能力与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不相适应的情况,如有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工作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工作招法不多、办法不灵;有的缺乏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抓工作、谋发展,力不从心;有的缺乏全局意识、战略意识,洞察能力、预见能力不强,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纷繁变幻的现象中揭示规律、在发展变化的形势中认准方向和把握关键;有的则不善于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基层群众的鲜活实践升华为理性认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应对思路,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等,导致一些工作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可以说,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必然会给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民富裕带来不利影响。
其三,体制缺位。制度是稳定、受重视的和反复的行为模式,“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6]在当前我国转型期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之所以出现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差距较大等与民生改善不相适应的问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还在于体制上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具体而言,其一,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财产所有权制尚未最终确立,延缓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并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其二,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由于社会体制的不健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此起彼伏,导致社会矛盾和纠纷等失范现象一定程度上出现增多趋势。其三,改革在各领域、各层面进行的不平衡。由于缺乏体制保障,改革滞后于开放,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社会变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生态保护滞后于经济建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复杂性,导致社会发展走向协调化依旧任重而道远。
其四,职能滞后。政府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掌舵者,要改善民生,政府首先就要积极促进自身职能转变,以完善工作方法,提高行政效率。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多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已发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以及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理顺,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远远未能适应民生改善和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并在实践中暴露一系列不尽人意的问题:(1)政府失灵。由于体制缺失和管理方式的落后,政府机构重叠现象严重,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不高,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在职能设定与履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该管的事情没管好,不该管的事情却管过了头。(2)政府规模过度膨胀。虽经过多次机构精简,但依旧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在膨胀”的怪圈。由于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和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热衷于兴办各种事业,以及过多地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其结果是造成政府规模过于庞大和人浮于事。(3)权力寻租。职能定位的不明确,也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利益的驱动,在经济发展中宏观、微观一把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结果不仅限制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也给少数人的“权力寻租”和腐败滋生了土壤。
民富的政治诉求及其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表明,当前各级政府必须做到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找到一条有助于实现人民普遍富裕的发展道路。对此,笔者认为,当前要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执政能力。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改善民生、实现民富是各级党政官员的首要职责,因此,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及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强化相关研究,领会其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其深入人心,真正为各级领导干部所接受,从而提高在各项工作中对其加以贯彻和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当前,一方面,要积极通过政治理论的宣传,使其不断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发展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和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准确地把握广大群众的期待和要求,通过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价值观,通过树立准确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改善民生奠定理念根基。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相关的执政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依法执政、为民执政的现实能力,使其在执政实践中,坚决从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的消极应对中解脱出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真正以出色的执政能力做到为群众的利益多办好事、多办实事。
其次,转变社会治理模式,为实现人民富裕提供根本保障。政府是社会发展的领航人,赋有维护人民权益,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责任。当前,地方政府要真正做到把实现人民富裕放在首位,其在治理模式上就必须实现三大转变:(1)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单一地强调管理不利于与民众友好接触,也极易引发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地方政府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就要主动放下“身段”,倾心民众,树立起为民服务的姿态。在实践中把始终关注民生放在首位,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来缓解各类矛盾。同时,还要大力完善公共事业,为社会公平公正做出积极努力。(2)从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是导致地方政府脱离群众,走向合法性缺失的重要根源。提升地方政府维稳的实效性,迫切需要促其确立责任理念,实现权力与责任的有效衔接,从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从暗箱型政府向阳光型政府转变。暗箱操作是导致地方少数官员权力腐败的重要根源。地方政府必须实行政务公开,通过公共媒体将政府的决策、程序等及时传达给公众,切实保障公正知情权和监督权,如此才能切实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的产生。
再次,推进制度构建,完善有利于实现民富的体制机制。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东西,诚如亨廷顿所言:“制度就是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组织与程序与其制度化水平成正比例。”[7]各级政府要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改善民生做出贡献,必须努力强化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建设:(1)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机制。既要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努力调动市场主体生产积极性,同时在广泛的公共服务领域内,也要积极通过强化医疗卫生体制、教育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为更多的人民群众谋实惠,真正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民生的切实改善。(2)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要切实破除地方政府官员唯GDP是尊,“见物不见人”,决策不讲科学、民主的片面政绩观、权力观的顽症,必须建立起科学政绩考核制度,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注重眼前的“显绩”,又注重利于长远的“潜绩”。(3)完善民众利益整合与表达机制。当前,地方政府要积极通过完善制度,构建民众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如通过民主恳谈会、听证会及网络媒体等途径,切实满足民众的利益诉求,在实现社会利益协调和整合的基础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最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范围。实现民富,除了要转变治理模式和完善相关制度外,也不可忽视人们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实现富裕的直接关涉者,民富的追求如果只是党和政府的独角戏,而没有民众的广泛参与,缺乏其普遍监督,那么其最终实效也必将大打折扣。因此,追求民富应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切实发展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范围,使其积极配合政府决策,为不断谋求自身发展做出努力。要达到这一点,在政治领域内,就必须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民政治参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8]当前在实现民富的过程中,必须积极通过完善政治体制的途径,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理清党和行政组织、群众团体的关系,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范围,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奠定坚实根基。同时,还要积极加大对民众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培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努力使广大人民在提升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和民生状况的切实改善。
[1]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郭华茹,张 健.改善民生的政治视角 [J].学术论坛,2010(9):42-44.
[4]李宝怀.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贫富差距[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2):5-8.
[5]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6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7][美]塞谬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M].上海:三联书店,1996:12.
[8]张 健,蒋 霞.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功能[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4):9-11.
Political Aspiration of“Bringing Prosperity to the Chinese People”and Its Construction Path
HU Hong-bin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Hangzhou 311231,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ays stres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bringing prosperity to the Chinese people in a prom inent position i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s Seventeenth,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olitics and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enhance the people’s trust in the government and achiev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Currently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there exist such political obstacles as the constraint of concept,lacking of adm inistrative capacity,system vacancy and the delay of government functions.It is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to continue to emancipate them ind,intensif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improve the analytic ability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f each leader at all levels,perfect the relevant system and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bringing prosperity to the Chinese people;people’s livelihood;political aspiration;construction path
D691.9
A
2095-042X(2011)01-0009-06
2010-11-22
胡洪彬 (1981—),男,浙江临安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刘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