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民俗价值解析

2011-08-15 00:50李淑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布朗族民俗民族

李淑娟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

□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布朗族民俗价值解析

李淑娟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

布朗族是居住在我国云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布朗族人民在其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布朗族民俗研究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布朗族的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这里以介绍布朗族主要民俗文化为基础,旨在对其民俗的主要特点及布朗族民俗对其社会的重要价值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利于我们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态度来看待布朗族的民俗。

布朗族;民俗;特点;价值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群众在其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发展并沿袭下来的一种民间文化形式,它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涵盖了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层面,还包括婚姻丧葬、宗教信仰、节日礼仪等精神文化层面。对于特定的民族而言,民俗包括有该民族文化的多个方面,从而成为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根据泰勒对文化的经典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其他能力和习惯。”[1]我们也可以看出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一个民族的民俗对我们认识和研究该民族的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民俗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透视出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还可以透视出该民族与周围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情况。这里着重探讨布朗族民俗研究对布朗族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 布朗族民俗简介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自古以来便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布朗族人民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布朗族的民俗大致可以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几种。其中,布朗族的物质民俗中较有特色的有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及生产民俗等。服饰方面总体上说,布朗族人民偏爱黑色服饰,而且因婚姻状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布朗族的饮食多种多样,但总体上来说布朗族嗜酸味食物。在居住习俗方面,布朗族人民多居住在深山,他们选定的寨址必须是有利于耕种的。布朗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其经济形态大致可分为封建地主经济形态和农村公社经济形态两种类型。

布朗族的社会民俗中比较有特色的主要有婚恋丧葬习俗、节日民俗、生育习俗等。当今的布朗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原则,家族内不准通婚,但一些古老的婚姻形态仍残存于现代社会中。布朗族普遍实行土葬和火葬,比较有特色的有叠葬和台葬①所谓台葬,就是将死者按年龄长幼和辈分来分台次叠葬在一起。现在这种多人共葬一墓的特殊习俗已经很少见了。形式。布朗族妇女在怀孕生产期间也有许多禁忌和独特习俗。布朗族的节日习俗则因居住的地域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布朗族的宗教信仰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佛教传入布朗族之前,信奉原始宗教,后来也信仰各种外来宗教。

二 布朗族民俗的特点

布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这是布朗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最鲜明的特色。由于其社会历史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布朗族的民俗也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布朗族民俗的环境适应性

布朗族的民俗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对布朗族民俗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容及形式都深受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物质环境对其所实行的社会文化制度和习俗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为一定环境下的居民会用一定的技术去开发自然资源,因而也就会结成一定的劳动组织模式,而劳动组织模式又会影响到社会结盟的方式。”[2]布朗族民俗对其环境的适应性在多个方面都有体现,如布朗族居住的建筑形式及室内设置安排都与当地的气候有关。布朗族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米-2300米的亚热带山岳地带,那里山峦起伏,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林木茂密。所以勐海布朗族的民居为竹木结构的歇山式“干栏”建筑,屋顶用草排或瓦片覆盖,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设有火塘,为全家人的活动中心;楼下不设围墙,一般圈养牛马猪鸡,安置舂碓,堆放杂物和柴草等。其他地方的布朗族先民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另外,由于亚热带山区气候的缘故,布朗族在饮食方面嗜酸味食物。布朗族的服饰、节日、居住、社会生产等都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

(二)布朗族民俗内容的宗教性

当地的宗教信仰以及当地居民的传统观念对布朗族的民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宗教仪式、观念等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宗教信仰比较盛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种影响尤其明显。有的宗教习惯已经转变成为民族习惯,“宗教的教义、教规,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形成了一些民族习惯和观念”[3]。宗教的教义、教规对民族成员和民族社会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宗教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形态的文化,与哲学、道德、法律、科学、文化艺术、民俗等有密切的关系”[4]。对布朗族而言,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布朗族的节日风俗与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布朗族的节日风俗中有很多宗教仪式和内容。泼水节是布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于傣历六月(公历四月中旬)举行,一般过三天,节内要到佛寺里浴佛,还要举行放高升、跳舞、堆沙、武术表演等活动。西双版纳、澜沧、双江等地区的布朗族宗教节日繁多,如“考瓦沙”(关门节)、“奥瓦沙”(开门节)①“考瓦沙”是小乘佛教信徒的净居斋期(或称宁夏安居期),时间从傣历九月十五日开始。在这一天,各村寨佛寺的主持,带着一名和尚与召曼一起到中心佛寺云集诵经。佛教徒成群结队到佛寺中听佛爷诵经,开展滴水活动,祈求佛祖降福于人间,期盼来世获得幸福。傣历十二月十五日是“奥瓦沙”到来之时,宣告净居斋期的结束。这天年轻人穿上新衣,全村男女老幼照例携带各种贡品,前往佛寺施舍功德,举行开门节仪式。、“桑堪比迈”(新年)、尝新节和以“赕”为中心的各种节日活动。

(三)布朗族民俗的现实性

布朗族的民俗与布朗族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紧密联系,农业生产民俗是布朗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朗族人民在其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了与其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民俗文化。农事生产活动的方式在民俗活动中多有体现。“民俗产生于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之上”[5],布朗族的农业生产民俗也深受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往往把农事生产活动与原始宗教信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农业神崇拜民俗。如布朗族的祭祀活动中有祭祀山神、棉神、火神、水神以及农耕祭祀、祭耕牛农具、祭新粮、祭田公地母等的活动和仪式。另外,布朗族的节日中也有许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内容,这则多与当时人们祈祷丰收和庆祝丰收等活动密切相关。在布朗族的传统节日与其宗教信仰中都有相当多的内容与农业生产相关,如布朗族的尝新节以及以“赕”为中心的各种节日活动。

(四)布朗族民俗的心理承负性

布朗族民俗反映了布朗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及生活观念。民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首先,“心理的原因在民俗形成中也是很重要的,不可低估”[6],这说明一个民族民俗的形成受民族心理的影响是很大的,一种民俗的形成总是与该民族成员的某种心理需要和心理动机紧密联系。所以说民族心理对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并得到民族成员的认可和传承,它也会对民族成员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从民俗的形成看,都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特别是表现心意诸现象的信仰民俗更是与人的心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它直接反映人的心理特征。”[7]当然布朗族的民俗也不例外,布朗族的民俗也是在布朗族人民的某种心理需要的基础上慢慢形成并得以传承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布朗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观念。当这种民俗形成并得到发展后也会对布朗族人民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布朗族在婚姻方面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布朗族青年男女社交和恋爱都是非常自由的,布朗族青年谈情说爱的方式很多,主要有送鲜花、以歌声为媒、树叶传情和夜访等,这些都体现了布朗族人民对自由的尊崇。另外,布朗族妇女在怀孕期间,照常参加生产劳动,做各种家务,直到临产有阵痛时才休息。有的地区妇女生下小孩后,一般在一个月内不做任何事,但有的产妇也在10-20天内开始做家务,背着小孩下地干活。西双版纳地区,产妇生下小孩后一两天后便开始做家务。这些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或许是一种不人道的做法,但这却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布朗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质。

三 布朗族民俗的价值解析

布朗族的民俗是布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生产生活实践不断总结和塑造的,它不仅承载了布朗族人民生活地域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点,还反映了布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状况。因此对布朗族的民俗加以研究可以为我们认识布朗族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

其一,通过对布朗族民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布朗族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分层状况。“所谓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8]这里讨论的社会分层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分层,这里的社会分层仅指在民族社会中因声望、权威等的影响而存在的一些地位上的不平等关系。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集团性,“集团性是指因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9]因此透过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也可以窥探到一些民族社会阶层的情况。如布朗族的婚姻习俗中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不许娶妾,如有违反将被逐出村寨,但头人、富裕者仍有娶妾现象,这就透射出在布朗族社会内部存在一种差别对待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因此,从这一风俗习惯中我们就可以了解一些布朗族社会阶层的信息。

其二,透过布朗族的民俗,我们可以了解布朗族的地理和生存环境状况。“民俗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10]某一民族的民俗只有与该民族分布地区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相适应,只有与当地民族成员的生存环境相适应才能赢得生存机会,才能在该民族中得以存在和发展。布朗族的民俗也是在适应布朗族所处地区的地理和文化环境的基础上产生并得以发展延续的。这同时也表明透过布朗族的民俗,我们可以了解塑造了这一民俗文化的地理和文化环境状况。另一方面,由于风俗习惯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地方性指的是表现在地理或乡土上的特点,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风俗习惯往往表现出地方性的特色。”[11]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形成的风俗和习惯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透过不同的民俗我们可以看出其地理条件的差异所在。斯图尔德认为“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特殊适应过程所引起”[12],所以布朗族民俗在地域上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也能为我们展示不同地区自然与生存环境的差异,因此对布朗族民俗的研究对我们认识和了解布朗族的地理和文化社会环境状况有重要参考价值。如通过布朗族不同的居住方式和饮食习俗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气候状况和地理条件概况。如勐海布朗族村寨多建在山场广阔、绿树成荫的半山腰上,其建筑形式多为歇山式“干栏”建筑,而其他地方的布朗族先民多居住在土木结构的平方或楼房里。透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建筑我们就可以对他们所分布的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有一个大致了解。

其三,研究布朗族的民俗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布朗族的社会概况。“民族学的文化研究,可以使我们透过文化,更准确地揭示负载它的那个民族的社会。”[13]所以研究布朗族的民俗可以让我们对布朗族的社会状况有更深入的认识。如从布朗族的物质生产民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社会生产力发展概况;从其大会餐中吃野菜①大会餐中吃野菜指的是双江县公弄寨的布朗族自古传承的一种习惯。每逢节日,当地都要举行一次大会餐。在这个时候由各家各户在家中做好饭菜,然后自带桌凳、碗筷,到佛寺的大场子里参加吃饭活动。吃饭活动虽然是以户为单位,但实行“串吃”,互相可以品尝任何一家的饭菜。这种习俗对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的民俗中我们可以看出布朗族十分重视团结精神和“有福同享”的意识,而且还注重加强彼此之间联系等一系列社会意识文化;从婚姻和丧葬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出布朗族人民的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而且可以了解到布朗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民族品质。

其四,透过布朗族的民俗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些布朗族与周围民族的族际关系状况。各民族成员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总会不可避免的与邻近各民族进行各种接触与交往,在这种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彼此借鉴和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份,摒弃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文化,从而逐渐形成一种适合本民族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相互融合的现象,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民族风俗习惯具有重要作用。那些健康的对社会发展有利,同时容易为不同民族成员共同接受的民俗文化可以增强不同民族成员心理上的一种认同感,缩小不同民族成员的心理距离,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从而建立不同民族间的友好民族关系。这一点在布朗族的节日民俗上表现尤为突出,如“施甸布朗族与汉、彝两个民族杂居,节日绝大多数与汉族相同。永德布朗族节日除与傣族节日相同外,还吸收了汉族节日的内容”[14]。由这种布朗族地域不同民族间节日民俗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可以看出,布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与汉、彝、傣等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这也为我们传递出了布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友好关系的讯息。

四 对待布朗族民俗的科学态度

从布朗族的民俗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布朗族的民俗是与其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随着布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布朗族的民俗也不断发生变迁,即便如此,其民俗在当今布朗族社会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布朗族的民俗对于布朗族成员而言具有一定的控制约束功能,“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观念,要求人们在生活中遵守它,它也成为民众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平稳生活的依托”[15]。如布朗族人民信仰图腾崇拜以及原始信仰,这种信仰中的某些禁忌和规定就约束了当地居民的某些行为,对保护当地珍贵动植物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婚姻、生育、丧葬习俗中有许多禁忌,这都从某些方面约束了人们的行为,明确告诉人们某些事情是不能有所作为的。民俗虽不具备法律的权威和效力,但它对民族成员具有一种内化的控制约束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民俗更贴近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因此更容易被民族成员接受和遵守,“风俗对人们行为的控制作用,不像法律和道德那样是在强力和舆论谴责的威慑下而发生作用的。风俗可内化为人们的习惯性行为,它是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16]。总而言之,研究布朗族民俗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布朗族的民族状况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布朗族民俗中有某些不尽合理的地方。我们不能对布朗族的民俗进行全盘肯定,当然我们更不能对其民俗加以全盘否定,我们应该采用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科学合理地来看待布朗族的民俗,对于那些对布朗族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民俗内容我们要加以发扬和传承,而对那些落后的、不健康的,对布朗族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消极或者阻碍作用的民俗我们要加以去除。对于布朗族的民俗,我们应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借助应用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来探求布朗族民俗的保护传承及改进的具体措施。近年来,应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其研究范围已从最初的民族识别,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革扩展到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所以应用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的认识布朗族的民俗,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应用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来指导我们对布朗族民俗精华的传承和对其糟粕的舍弃。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也会投入到城市化的大军中,这对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我们所能做的是对民族民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从而对各民族文化习俗进行有选择性的有意识的保护。

[1][1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5、308.

[2]宋蜀华,白振生.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67.

[3]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324.

[4]斯图尔特.中国的文化与宗教[M].闵 甲,黄克克,韩铁岭等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3.

[5][6][10]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7.21,23,26.

[7]贾稀儒.试论民俗中的社会心理特征[J].青海社会科学,1993,(6).

[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20.

[9][10][15]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49,401.

[14]赵 瑛.布朗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256-257.

[15]王晓丽.解析民俗[A].何星亮.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一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4-75.

[16]彭华民,杨心恒.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1.

C953

A

1674-3652(2011)04-0025-04

2011-05-12

李淑娟(1988- ),女,重庆巫溪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民族宗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曾 超]

猜你喜欢
布朗族民俗民族
冬季民俗节
我们的民族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作品研讨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成功举行
民俗中的“牛”
“文明上山”之后——《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读后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民俗节
多元民族
布朗族音乐文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