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终身得鱼——浅谈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元认知教学

2011-08-15 00:51:45陈雪松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元认知监控阅读教学

陈雪松

(牡丹江师范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授人以鱼,一日得鱼;授之以渔,终生得鱼”是一句中国古彦,强调了人类在社会实践和学习中,掌握指导性技能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求知的方法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所获取的信息中,有80%~90%来自于视觉对信息的收集,而阅读更是人类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的主渠道,因此也成了考试中重点考查的语言运用能力。[1]在大学英语四级测试中,阅读理解题在试题中占35%,其得分的高低直接决定英语总成绩的高低。同时,英语知识应用、写作以及听力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阅读能力。如英语知识应用,也叫缺词阅读,若学生不能读懂文章的大意,把握全篇的结构与逻辑关系,就无法正确地填上所缺的单词。由此可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中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角度分析造成学生阅读能力普遍低下的主要原因,并对阅读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一、关于元认知认识及其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在其《认知发展》中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随之,有关元认知的研究便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关注。Flavell认为“元认知”即自我认知,对认知的认知,是一个人对于他自己的思维或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在教学方面,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认知者(如学生)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又是认知主体(如学生)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习能力有重大指导意义。它包括三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1.元认知知识是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包括三部分:关于认知个体的知识、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信息特点)、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

2.元认知体验是指在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如,某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练习,理解并记住了大部分单词及词汇用法,从而产生了轻松愉快的心情。

3.元认知监控包括以下内容:在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明确活动目标、计划、步骤,选择应用策略,预测结果;及时反馈评价活动进行的情况,及时修正调整方法策略或修正目标,评价策略的使用效果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度;活动结束后对结果进行检验,确定进一步的行动方案,或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2]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元认知策略来说,阅读理解中的计划、监控及评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过程作为意识对象,积极加以分析及总结,并且能够在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补救策略去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具体来说,阅读中常见的元认知活动包括建立阅读目标、根据目标调整阅读速度和策略、评价阅读材料、补救理解失误、评估理解水平等。因此,一个有效的阅读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元认知活动过程。

二、传统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英语阅读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对此进行强调,但许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依旧薄弱,课堂教学模式依旧单一、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探知欲和自觉性。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英语阅读中,大学生在个体元认知知识上所存在的不足,折射出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几个弊端:

(一)仍以注入式教学为主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依旧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积累语言知识;整个教学环节形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课堂气氛沉闷;教材在不少学生眼里只是承载知识的工具,学生只限于获取静态的语言知识,学生不懂得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运用。这种缺乏互动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严重挫伤了教师教授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在思路和方法上大相径庭。美国教师把教授重心放在较高层次的认知过程上,比如文章的整体脉络、构思及意义融合等,遵循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理论,是一种“整体”的教学方法(“top—down”or“global”strategy);相反,中国教师把教授重心放在底层次的认知过程上,如在单词记忆和句法翻译方面,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授方式(“bottom—up”strategy)。[3]显而易见,传统的中国式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弊端,学生只会逐字逐句地阅读,不会把单词、词组及句组的意思以语言单位为中心在整个文章中进行整体把握,难以形成对文章主线和要旨的总体认识,对篇章的理解缺乏广度和深度。长此以往,阅读不再是阅读,而只是词汇等知识的单纯堆砌。

(三)片面强调教学,忽视学生心理成长

在历年四、六级考试中,学生们常会跟教师抱怨考试题量大、时间短;答题过程中往往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这种现象的产生根源何在呢?不难发现,其主要问题就在于教师平时疏于对学生应考战术的心理辅导,缺乏对学生“应战”答题技巧的讲解,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尤其是阅读缺乏兴趣,同时,这也是各高校四级通过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所在。

三、唤醒师生元认知意识,加强元认知能力培养

如上所述,元认知策略在阅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控制阅读信息的流程、监控及指导认知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元认知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计划、监控和评价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学习和体验运用元认知策略的机会,掌握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

(一)计划——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要提高元认知水平,教师应根据课堂教授的目的性,制定相应的讲授计划,培养学生三方面的意识性,即(1)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2)掌握学习材料的意识性;(3)使用策略的意识性。

下面以“Values”(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的阅读材料为例,谈谈阅读前计划制定的实施策略。

在阅读前,教师应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screen?(2)The theme of this unit is about values.What do values mean?(3)If you should become the richest man or woman in China,what kind of life do you think you would live?通过教师的图片展示及点拨、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对标题及文章内容进行有效预测,为成功完成下一步阅读做好铺垫。

(二)监控——丰富元认知体验,加强元认知操控

监控也称调节,它是在阅读中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控制和调整以达到预设目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运用诸如略读、寻读、粗读等阅读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整体脉络;还可以通过细读、进程监控(边阅读边思考,观察重要阅读信息,完成相关阅读要求)和略监控(善于自我提问,多角度推理,综合处理疑难点)等方法对学生阅读的完成进度进行跟踪指导。[4]

仍以阅读材料“Values”为例,笔者就阅读中的监控策略进行了探索,发现如下一些方式可供参考。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阅读方式,设置问题如下:(1)Why we advocate the standard of value in the modern society?(2)What did Lincoln regard as an important value,according to the story?这些问题的设置旨在通过快速略读,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脉络。然后,根据学生在第一次阅读中所得到的信息,进一步设置问题如下:(1)Can you master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places?(2)Howcanyoufinish the blanksaccordingto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学生带着如上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根据脉络线索进行信息搜集,此时学生的阅读方式为细读。此后,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不断给自己设问,如(1)“ Wha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2) What attitudes does the author haveaboutthevalue?……以此对学生进行进程监控,协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三)反思、评价——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

评价是对阅读材料的特点以及个人的理解能力作出必要的分析及总结。元认知理论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反思自己的学习进度,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为以后解决类似的知识提供借鉴。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所设置的学习目标及完成的学习任务给予适当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取得阅读的预期目标。

再次看“Values”中的阅读材料,在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练习后,教师将设置如下问题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反思评价:(1)Can you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2)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learning of the passage?(3)Will you follow the same value as the author?If so,how?通过以上设问方式,学生不仅反思了自己对整篇文章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方式做出了适当的评价,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以便更出色地完成下一次的阅读任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为自己的矫正性技能,可以说这才是真正地学会了元认知学习。

综上所述,元认知对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元认知理论能开发人的智能、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师本身在教学中的反思能力。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教师能否给他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教师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教师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教师能否使学生的思维擦出火花?教师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欣喜?教师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教师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这一切在于教师的元认知能力。解决了以上问题,必然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Brush.W.1991.The role of reading in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designing an experiment project[J].ELT Journal 45/2:156-163.

[2]杨连瑞,汤成雄,胡士田.英语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3]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元认知监控阅读教学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成才(2023年15期)2023-11-16 03:44:02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看监控摄像机的4K之道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