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共对“先欧后亚”战略的认识

2011-08-15 00:49张文禄
关键词:英美抗日战略

张文禄

论中共对“先欧后亚”战略的认识

张文禄

二战期间,对于美国和英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而中国共产党对该战略持肯定态度。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认同和支持“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阐述了中共反对牺牲中国利益的态度和在坚持民族独立自主立场基础上积极利用外援的主张。

抗日战争;“先欧后亚”战略;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利用外援

对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 “先欧后亚”战略,国内史学界已有较多研究。如:黄光耀的《二战中罗斯福奉行“先欧后亚”战略之原因探析》(2006年)分析了美国制定该战略的历史背景;韩永利的文章 《“先欧后亚”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美国远东政策》(1996年)阐述了该战略的制定过程,《美国“先德后日”战略调整与中国抗日战场》(2002年)探讨该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的关系,韩永利的专著《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 (1941-1945)》(2003年),系统地评述了战时美国大战略的制定、调整、实施与完成的过程以及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密切联系。至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看待“先欧后亚”战略的,有关研究尚不多,笔者就此试做探讨。

一、中共对“先欧后亚”战略持肯定态度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正式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面对法西斯轴心国的军事威胁,英、美两国多方磋商,积极应对。1941年1月29日到3月27日,英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参谋长会议,“鉴于德国是轴心国家的头号成员,大西洋和欧洲被考虑为决定性战场”,认为“如果日本进入战争,在远东的军事战略将是防御性的”[1]。这是英、美两国首次正式提出“先欧后亚”战略。

事实上,早在1939年夏季,美国陆海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就认为,美国的直接威胁不是来自日本,而是来自德国。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我们第一位的忧虑在于大西洋,希特勒是对西半球,大西洋文明的主要威胁。”[2]这实际上就是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雏形。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大大出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意料。美国社会强烈要求痛击日本,“先欧后亚”战略因此承受着巨大的挑战。12月22日,阿卡迪亚会议在华盛顿召开,美、英两国领导人再次重申:“尽管日本加入战争,我们的看法仍然是:德国还是主要敌人,打倒德国是胜利的关键。德国一经击败,意大利的崩溃和日本的失败必然跟着而来。”[3]他们坚持“先欧后亚”战略不变。

对于“先欧后亚”战略,国民政府极为失望。国民政府一直希望“亚洲第一”或“欧亚并重”,并为此做了积极的努力。早在1941年10月,国民政府就表示“亚洲重于欧洲”,“打倒暴日,则欧洲之侵略势力,更易消灭”[4],极力要求美英投入重兵先对付日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的这种“亚洲第一”的要求更强烈,有关宣传也更积极。

中国共产党对“先欧后亚”战略却持肯定态度。周恩来指出:“纳粹德国正是法西斯头子,日意是其帮凶……为着全世界集中目标,集中力量,打击世界法西斯头子……我们更应继续担任牵制日本的光荣任务。”[5]中共认为,在侵略集团中,击败希特勒德国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如果不抓住这个关键,即使日本和意大利被击败,法西斯势力也有重新复活的机会。

在日本集中精力向南侵略,美英太平洋战事暂时失利之时,面对国内外对“先欧后亚”战略纷纷置疑的局面,中共再次果敢地肯定了“先欧后亚”战略。中共以事实为依据,有力地论述了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中共认为,太平洋战争是在辽阔的海洋和繁星般的岛屿进行着,由于交战地点远离交战国的“心脏区域”,因此日寇不会给美英造成致命的打击。而苏德战场却不一样,“战争是在苏联的腹地内进行着”。国势强大的德国一旦占领苏联,就会危及英美。“不管日寇怎样在太平洋上耀武扬威,可是执轴心牛耳者仍然是德国,而不是日本。”[6]对于美英在南太平洋的暂时失利,中共认为其中的原因之一正是法西斯侵略的元凶——希特勒还没有被打倒,美英还不能全力以赴地反击日寇。

针对国民政府 “日本是侵略集团连锁中最弱一环”[7]的认识,中共给予了诚恳的批评。中共详细论述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实力后指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势力虽然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日渐衰弱,但由于日本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掠夺了中国和朝鲜的大批物资,因而日本在短期内还有一定的反抗能力。在希特勒德国被消灭之前,转变太平洋上交战国双方的力量对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反法西斯战争具有“长期性”,“不平衡性”,“阶段性”和“主从性”的特点[8],太平洋战场是从属于欧洲战场的。

二、中共支持“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先欧后亚”战略是美英国家利益和世界主要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该战略虽带有英美国家局部利益的烙印,但也是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明智决定,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共认同并支持该战略,是有其原因的。

(一)中共对世界局势有着明晰的认识

美英的大国特性决定了他们必然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但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反法西斯战争的长期性和主从性等特点,也迫使他们不得不采取有利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全球战略。

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述抗日战争的国际形势时,就从世界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世界的主要重心在欧洲”,“无论是各大国间的战争前夜或战争爆发,西方的各大小国家都将以解决欧洲问题放在议程的第一位,东方问题则不得不暂时放在第二位。”[9]580毛泽东的全球战略与美国最初的全球战略分析基本一致,都认识到了德国在未来世界战争中的突出地位。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1941年12月12日,毛泽东指出:“英美的总方针可能是对日取守而对德取攻,先集合英美苏力量解决德国,然后集中英美苏中力量解决日本。”毛泽东的这一深刻的认识与分析,准确地预测到了英美的战略意图。

1942年7月,周恩来与美国人戴维斯(史迪威将军的部下)谈话时指出:“如果美国力量转向亚洲,将使德国力量易于战胜苏联。”[10]179这再次表明,中共反法西斯的全球战略,与英美的“先欧后亚”战略是一致的。

中共认为,欧亚非三个战场虽是同一整体的不同组成部分,但每个战场在整个世界战局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欧洲战场“成为世界战局之重心和整个作战之枢纽”[11]。

(二)中共对中国抗战的艰巨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日寇残酷的烧杀掠夺与旷日持久的战争,使本来残破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加剧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艰巨性。争取外援特别是美国的援助,不仅可以部分地解决战略物资与经济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巩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国共意识形态的差异或多或少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增添了困难。特别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做法,不仅限制了中共及中国抗日民众的抗日,还分散和浪费了有限的抗日资源。国民政府一方面积极开展外交,呼吁重视亚洲战场,反对“先欧后亚”战略,一方面又以几十万的正规军封锁和包围中共抗日根据地,限制中共和中国民众的抗日。对于国民党的这种包藏祸心的做法,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人的主意是“叫英美不要在欧洲闹什么第二或第三战场,而把全力搬到东方先把日本打垮,再把中国共产党打掉,然后再说其他。国民党人起初大嚷‘先亚后欧论’,后来又嚷‘欧亚平分论’,就是为这个不可告人的目的”[12]915。

对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的做法,美国人也有同感。史迪威将军认为,中国军队现在还无意打进攻战,“他们要求提供作战物资是为了使中央政府等别国把日军赶出中国后,能万无一失的对付叛乱活动”[13]。

中共在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同时,多方借用美国的影响,敦促国民党积极抗日,制止其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同时,中共也积极争取美国的对华军事援助,特别是对中共的直接军事援助。为争取更多的美援物资,使有限的美援物资能真正用于抗日战争,中共强烈要求美国将援华物资直接调拨中共,武装抗日民众。在居里访华期间,中共诚恳地向美国提出,美国的援华物资 “必是援助一个真正打击共同敌人的朋友,以制止及削弱日本的力量”。为达到这一目的,中共要求美国“应当注意到援助的正当使用,使实际的结果不致和原来的目的相违反”[14]。中共真心实意的抗日精神以及与美国合作抗日的态度,也深得美国政府的赞同。

(三)中共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具有前瞻性认识

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而且在战后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支持与配合。因此,中共支持“先欧后亚”战略,不仅是从当时的世界战局去考虑,也是从中华民族的未来去考虑的。

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中国已紧紧地与世界联成一体”。随着抗战的深入,中共与国际社会开始频繁接触,不失时机地促进与英美的联系,并以实际行动争取美援,澄清国际社会对中共的误解。1941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一文中明确提出:“在外交上,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12]806同时中共也强烈呼吁国际社会重视中国,重视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共认为,“战后新中国与新世界的建设,不应该放到战后再谈”,在战争年代的各种具体政策问题上,就应该培养民主、平等及协作的精神[15],以期为战后的民主合作打下基础。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与反对,国际社会特别是美英很难全面了解中共真实的政治主张。直到美国观察组到达延安,国际社会及美英才完整地了解了中共的政治主张。“中国必须实行工业化。在中国,这只有通过兴办自由企业和得到外资援助才能做到。中美两国的利益是相关而又相似的,它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调和的,我们能够而且应当共同努力。”“我们不会害怕美国的民主影响——我们将欢迎这种影响”;“美国无须担心我们不给予合作。我们应当合作,我们也必须得到美国的援助。”[10]182中共的这些想法,已超越了战时合作的范畴,着眼于战后合作了。而在战后合作中,美国仍被放在首位。

(四)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是中共不能忽视的前提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执政,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面对法西斯威胁的增长,苏联决定在外交战略上做重大调整。1933年底,苏联外交部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一改过去敌视凡尔赛体系的态度,表示愿意与美、英、法等国联合起来反对法西斯。这一倡议受到各国欢迎。从此,苏联走出了被孤立、被封闭的境地,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中共从孕育、成立到发展壮大都深受苏联的影响。1935年,当长征中的中共中央被迫提出接通苏联的问题时,毛泽东就认为,“地理上靠近苏联,政治上物质上能得到帮助,军事上飞机大炮,对我们内战有很大意义”[16]。红军到达陕甘地区后,为实施上述接通苏联的计划,铤而走险,冒着被分而歼之的危险,组建西路军向西挺进,以打通通往苏联的道路,接受苏联提供的武器援助。

就笔者所接触到的史料来看,尚未发现中共在抗战时期有书面的材料宣布自己赞成“先欧后亚”战略是为了支持或保卫苏联,但在抗战即将胜利和胜利后,毛泽东的许多言谈与行动均明确表明了这一点。1945年4月,就党的“七大”,“毛泽东至少做过九次书面或口头的报告和讲话,每次都要提到苏联和斯大林”。在内部讲话中,他直截了当地说:“苏联,毫无问题是朋友,是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在共产国际解体后,“联共党是全世界的模范,全世界的总司令”。认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人,都是斯大林的学生,他是我们的先生”[17]。这些言论表明了苏联在中共心目中的影响及地位。

三、反对“先欧后亚”战略中牺牲中国利益的行为

中共认同“先欧后亚”战略,是在坚持中国抗日的前提下,以坚强有力的反击日寇来配合该战略。中共对英美试图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做法,给予了猛烈的抨击。

日本帝国主义深陷中国抗日的泥淖中,这帮了英美一个大忙,便利了他们集中力量对付德国。但帝国主义损人利己的本性,使他们有牺牲中国和东南亚人民利益的可能。1941年初,美、日便进行了接触。美国欲以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换取日本不向南进的保证。中共在获得消息后,正告美国,如果“日美妥协,牺牲中国……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18]。强烈要求美国终止与日本的谈判。在中共、国民政府及中国舆论界的强烈反对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对日本采取了强硬的态度。

1941年6月,美国封存了德、意等国的在美资金后,又要求德国撤退其驻美领事馆人员。但同时又声明,德国在华盛顿的外交团体不适用此令。苏联资金也在被封存之列,但日本却不在此列。美国的意图昭然若揭:一方面不堵死与德国和谈的大门,唆使德国与苏联决战;另一方面继续纵容日本,以换取日本不向南进攻的承诺。中共尖锐地指出:“美日关系,形迹可疑。”强烈反对美国的这种以牺牲中国和苏联利益为代价的对德日妥协的做法。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固守欧洲第一的战略方针,对亚洲地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日军南侵的估计不足,结果导致东南亚大片领土的丧失。中共认为,美英的失败,固然有兵力不足的因素,但美英当局轻视敌人的侵略野心,轻视东南亚当地人民的抗日力量,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当地人民的抗日力量,则是主要因素。为此,中共忠告美英,若不下“焦土抗日的决心”,彻底实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有困难的[19]。

中共认同 “先欧后亚”战略的一个原因是争取美援,但中共争取美援是建立在独立自主的抗战基础上的。“抛开自力更生方针,而主要地寄希望于外援,无疑是十分错误的。只有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同时不放松外援之争取,才是正确的道路。”[9]567中共争取外援的目的是要服务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国民政府争取外援的目的是有区别的。毛泽东说:“我们的根本方针和国民党相反,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利用外援,而不是如同国民党那样放弃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去依赖外援,或投靠任何帝国主义集团。”[20]

中共抗战的目的是明确的,因此争取外援的立场是坚定的。“于民族无利,虽拔一毛而不焉;于民族有利,虽一卒一物而不损,遇任何机会而不放松。”[21]“我们对战争的政策是独立自主,决不介入和附属于一个帝国主义的争夺战争,而放弃我们民族独立自主立场的。”“我们讲自力更生,并不等于取消争取外援,但必须要弄清主从。”“一定战场上的配合行动是许可的,而这期间并不发生战争的变质问题。”[22]

独立自主的抗战精神,不失时机的寻求外援,在最大限度的利用外援的基础上,彻底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这种坚定而明确的抗战立场,赢得了世人的侧目。

四、结语

不可否认,“先欧后亚”战略带有英美大国利益的烙印,但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它的国际性作用更显著。它反映了解决事物矛盾的主次规律,是有利于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中共对世界局势有着明晰的认识,对中国抗战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再加上对未来中国与国际社会特别是与英美的合作发展有着前瞻性的认识,因而深刻认识到“先欧后亚”战略的积极作用及深远影响,从而给予了战略配合。中共对该战略的认同,并非是对该战略的盲从,而是在服务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局下,通过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艰苦斗争,争取英美援助,配合全球作战。任何企图以牺牲中国利益来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行为,都是中共所反对的。

[1]韩永利.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 (1941-1945年)[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0.

[2]黄光耀.二战中罗斯福奉行“先欧后亚”战略之原因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6).

[3]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

[4]欢迎美国军事代表团[N].中央日报,1941-10-09(1).

[5]周恩来.团结起来打倒敌人[N].新华日报,1941-07-20(1).

[6]世界反侵略阵线的总战略方针与中国[N].解放日报,1942-01-20(1).

[7]中枢昨日举行纪念周:郭外长讲国际形势[N].新华日报,1941-08-05(2).

[8]周恩来.太平洋战争与世界战局[N].新华日报,1941-12-14(1).

[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0]项立岭.中美关系史全编[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11]世界战局与太平洋战争的特点[N].解放日报,1941-12-18(1).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10.

[14]增进中美友谊:特向居里先生致词[N].新华日报,1941-02-08(1).

[15]战后新世界与新中国[N].新华日报,1942-10-05(1).

[16]青石.东北决战幕后[J].百年潮,1998(4).

[17]青石.斯大林“不许革命”? [J].百年潮,1998(3).

[18]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499.

[19]为盟邦英美进一言[N].新华日报,1941-01-13(1).

[20]毛泽东选集:第 2 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5.

[21]严重的太平洋局势[N].新华日报,1941-02-21.

[22]周恩来.论目前战局[N].新华日报,1941-05-25.

D820

A

1673-1999(2011)11-0019-04

张文禄(1973-),男,安徽亳州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亳州236800)教师,安徽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2011-03-18

猜你喜欢
英美抗日战略
抗日小英雄杨杨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战略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战略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抗日英烈马威龙
爷爷的抗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