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屹山 向加吾
(安徽工业大学 思 政部,安徽 马 鞍山243002)
试论儒家思想传播普及经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许屹山 向加吾
(安徽工业大学 思 政部,安徽 马 鞍山243002)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传播普及的经验包括:充分利用政府力量的强制性推动;将儒家思想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必备内容;通过儒生的著书立说,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以乐育人,多管齐下,扩大传播普及效果。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传播普及经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包括:双管齐下,充分利用官方强制力推动和教育升学考试相结合的机制;坚持传播普及的灵活多样化,以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儒家思想;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当代中国,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不容否定,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纵观中国思想界发展历史长河,不难发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文化传播普及的极为成功,这足够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思想理论的传播方法和普及经验是否具有相通性呢?鉴于此,我们一方面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探寻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是如何传播和普及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现实主义的需要出发,从古今对比的视野中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理论的传播普及的路径及经验进行剖析,以便更好地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这一课题研究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来,儒家思想就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想,封建专制政府从维护专制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出发,不仅充分行使了各层各级政府的职能,充分利用和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统治力量,还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垄断机制,有人称之为“尊正统”,排斥异端,来确立巩固甚至强化儒家思想文化垄断地位,其实这种垄断机制早在汉初就已经开始了,国内学者李军林就明确指出“尊正统、排斥异端的排斥机制,即指奉行一种思想为唯一真理性的官方主旨思想,使人民去遵守,凡是不符合该种思想的东西被官方视为不合法、不正确而予以批判、排斥甚至是取缔。”[1](P212)为此,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垄断机制。首先,为了达到思想观点的一致,通过官修史书是最常用的方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个历史朝代都有官修历史的优良传统,无论其统治时间的长短,如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李世民曾就以儒家思想文化经典——《五经正义》作为调整人伦关系的重要准则。此外,唐朝还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部门对前唐历史进行系统的整修和编撰,最终著成《晋书》、《隋书》等六部正史,这六部正史都扮演了政府用来驾驭统治人民思想教科书的功能。其次,通过文字狱来垄断思想文化。文字狱渊源于西汉时期,董仲舒最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文字狱的先河,凡是与儒家思想相抵触的其他各家各派思想,一律不得传播与推广,即“行罢黜”。此外,董仲舒提出的“原心定罪”的理论也加剧了尊中统,排异端的趋势,这种理论认为,先前历朝律令不再是唯一的案件审判根据,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经典也可以作为审判量刑的另一准则,而且有逐渐超越前者之势,以此作为判定人的言行和儒家思想典籍是否相适应,假设某一个人的动机是好的,那么一般要从轻发落;如果某一个人动机不纯,即使没有违反法律的行为也要严惩不怠。董仲舒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狱的鼻祖,到明清时期,文字狱达到顶峰,无论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著书立说都要儒家思想和皇权的牢牢控制和束缚,稍有不慎都会受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可以说,正是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机制,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才可能牢牢控制住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把握和引领其发展方向。
起源于隋唐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作用。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其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充分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文化体系中所蕴涵的封建伦理道德观为历朝历代皇权的确立和巩固乃至发展提供了最适合的主流意识形态。虽然在考试形式上每个朝代有不同的特点,但从内容上看,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围绕儒家经典教义,除了必须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出题,对考生的身份及家庭背景几乎没有太大的限制,这具有积极的意义,为寒门出生的考生提供了一个转入仕途的机会,只要考生对儒家思想文化经典掌握较好,就能通过科举考试这个平台改变命运,进入封建各级政府权力的中枢,完成从学而优则仕的转变,这在中国考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某一个人,尤其是寒门子弟,要想走上仕途,通过科举考试方式之外,别无它途。在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之下,普通的大众尤其是出生寒门的儒生定把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的科举考试内容的学习和攻读奉为圭臬。如何才能奉为圭臬?这便需要一个教育过程。这个过程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观念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等心理在整个社会上大放其行,学习和弘扬儒家思想文化典籍氛围最终形成。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之下,整个社会都把学习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典籍视为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借以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天的伦理法则,这无疑会把儒家思想文化传播普及的群众基础日益扩大化。概括之,科举考试制度虽有种种缺陷和不足,但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早期传播和普及过程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和传承人都纷纷重视著书立说,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早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充分利用当时的传播方法,立言立说,对思想文化遗产的发展贡献巨大,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人类的重要文化典籍《诗》、《书》、《礼》、《乐》、《周易》、《春秋》。作为儒家思想核心内容的《论语》成为儒家思想传播普及的重要载体。此外,《论语》和孔子的弟子曾子著作的《大学》,子思著作的《中庸》以及孟子所作的《孟子》,也成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也通过努力作“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2](P4187)记录了孟子的学术见解和言行,具有重要的文化保存意义。汉初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董仲舒不仅重视著书立说,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而且重视将儒家思想中蕴涵的伦理道德规范上升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高度,使传统儒家思想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对汉初封建制度的强化作出了贡献。到宋元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新儒学阶段,体现在理学的发展水平上,经过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人艰苦努力和大力弘扬,使理学成为封建社会统治唯一伦理道德规范,朱熹的贡献极大,不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还是新儒学的开创者。陆九渊则另辟蹊径,引佛入儒,创立了“心学”学派,对儒学进行了大胆的阐释和发展,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王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继承了朱熹开创的理学并在此基础之上,又重新阐释了理学,实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一言以概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传播和普及的过程中,历代大儒通过不同方式来解释和弘扬儒家思想,尽管其立场不尽相同,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历史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通过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载体,这也是至今儒家思想仍根深蒂固的重要原因。
在儒家思想文化未成为主流思想文化的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十分注意通过音乐的方式来传播其理想,以增强传播普及的艺术感和美感,以便于受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据考证,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以乐育人”成为孔子传播其政治理想,实现其政治教化的重要内容。孔子更是身体力行,亲自向其弟子传授音律课程,所学课程即“六艺”中,“乐教”课程与其他“五艺”课程相并列,实现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于是有“孔子学鼓琴,师襄子”诗“三百五篇,孔子皆以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2](P3221)据考证,传统经典《诗经》为孔子所撰编,而《诗经》之所以被吟唱,与孔子的重视音乐相关。此外,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时时不忘乐教,把乐教作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辅助手段。关于这一点,学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孔子通过以乐育人的传播思想的方法对其意识形态的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孔子的传人荀子、孟子等人,他们十分注意利用乐教和其他多管齐下的方法,来增强儒家思想传播普及的效果。即使到了宋元时期,理学也借鉴了先秦早期儒家的方法,其代表人物朱熹也使用音乐教育的方式来增强其理学传播普及的效果。
如前文所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传播普及的经验之一是依靠政府强制性力量和科举考试的途径,实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大众化,这足够引起人民的深思,我们不妨也可以效仿历代中国封建统治者,主张建立各级政府的强制性力量和升学考试相结合的机制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政府的作用是责无旁怠的,我们要依靠官方政府的力量来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普及,这又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真正落实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到一级学科建设中来,由于的历史方面主客观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附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无疑制约了马克主义学科建设的发展。直到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单独设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传播和普及奠定了一个前提和基础。最近几年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提并论后尤其确立为一级学科后,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也大大调动了理论界和其他学术团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尤其从思想上调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性,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工作者的归属感。此外,各级行政部门要取得实效,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纳入到教材建设中去,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要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相结合,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材建设始终没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相匹配和相协调。要改变这一不利状况,教育主管部门要整合资源,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及民间的资源,不断充实更新马克思主义教材的内容。
其次,应当建立有效的升学考试机制来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化传播普及对象之一是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群体,首先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课堂,才谈得上让马克思主义进入学生的头脑。通过教学的诸多环节,师生的良性互动,学生才能真正接受主义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面。同时,要真正坚持又红又专的标准,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使之上升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服务”的高度,具体而言,就是做到“四进”,即进“课程、教材、教学计划和教案”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各级学校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在小学叫思想品德课,在中学叫思想政治课,在高校叫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称呼不一,但都旨在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目前具体的现状是,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监督乏力等。这些都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借鉴儒家思想文化传播普及方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亲和力,还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内容要覆盖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应还有自己的特点,应考虑到其综合性、抽象性、高度的理论性等诸多特点,除了把考试成绩作为升学考试的一个参照标准外,在具体操作方面,也要进行改革,适当减少死记硬背的空洞理论知识,增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环节,让学生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点应从小学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名称虽然叫法不一,但都是考试的必备内容,无论是开卷的还是闭卷的,升学考试要求基本都达到了,但应该继续完善其科学性和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
传播学的知识告诉我们,面对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对于与自己的观念、经验、特性、心理需求等因素相一致的信息,接受理解的较快。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传播和普及,还应注重方法上的创新,应坚持灵活多样化的手段,要坚持整体与局部、一般与个别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依据不同的人群,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方式灵活多样化,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文字表达的通俗化原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有句经典的名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和简单明了。”[3](P467)一般而言,高度概括的理论只有高度的通俗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大众化,某种主义或者理论要实现大众化,首先必须具备通俗化,要采用各种方式将抽象语言转换为适合人民大众语言思维习惯的大众化语言。另一方面,由于当代人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获取信息方式和接受信息的程度也因人而异,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充分汲取传统儒家思想以乐育人的经验,做到大众化途径的形式多样化和丰富化,以增强传播普及的效果。例如,我们编辑出版一些马克思主义通俗读本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也可以利用传播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普及。近年来出版的《走进毛泽东》、《说不尽的毛泽东》、《百年小平》、《画说江泽民“三个代表”》、《理论热点面对面》等读本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普及效果。有人指出“组织马克思主义宣讲团是另外一种好的方法,其特点是面对面,更直接,更直观,宣讲团成员可以和广大听众采取面对面地交流和研讨。宣讲团也可以广泛走进基层和不同层面的群体中去,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教育水平、心理接受特点等实际状况,结合广大百姓所关心的利益问题有针对性地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及时为广大人民群众解疑答惑。”[4](P32)
如前文所言,音乐在儒家思想早期传播普及过程中功不可没,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像电视、广播、电影等传统媒介以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新兴媒介,互联网便首当其冲。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网络的飞速发展,在当代中国,可以说,网络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涵盖信息量大、接受面宽的特点,有效进行网络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普及活动。这里首要的是充分认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的功效,千万不能因为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将网络拒之门外,应当着手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如各种类型的红色主题网站便是其中一例。建立网站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丰富红色主题网站的内容,厘清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各种类型的图片、视频等红色资源,使红色网站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各种类型的互动平台建设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说,网络的主管部门要通过使用互联网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到底如何真正有效借鉴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普及经验,换句话说,涉及的是怎样验证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传播普及的经验在当代的有效性问题。这需要我们重新厘清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还面临着一个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传播普及方式和经验的现代转换和创新的问题。这虽然不是本文所要专门研究的课题,但也要引起我们的反思,鉴于这一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仅仅从大道理上总结一些历史经验或政策建议就能取得实效,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需要我们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传播普及经验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语境结合起来,总结出一条或若干条能切实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1]刘英,李军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研究[J].中文化论坛,2006,(3).
[2]韩兆琦.史记笺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3]〔俄〕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罗小松.中国传统儒学的普及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许屹山(1978-),男,法学博士,安徽工业大学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