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小金库”审计浅探

2011-08-15 00:46:50中国地质大学审计处刘晓华杨从印
财会通讯 2011年31期
关键词:小金库责任人收费

中国地质大学审计处 刘晓华 杨从印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小金库”的治理,2009年6月,中央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18号)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直属机关、直属高校和驻外机构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教财[2009]13号),随后各高校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了“小金库”专项检查、清理。作为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更要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成为这项清理工作的主要力量,为大案要案打开突破口,结合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这种常规性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应积极探索关注“小金库”的方式、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小金库”存在的常见形式,就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关注“小金库”进行了探讨。

“小金库”定义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一、“小金库”的常见形式

(一)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 如:将收取的款项未按规定上交财务部门,而是以现金方式存放在个人手中或集中放置于某科室部门或直接存入私人账户。

(二)不按规定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 如高校有些职能部门,利用高校的特殊性质和行政职权,私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行为。

(三)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

如:利用学习培训机会和相关单位进行私自合作,乱开、乱填发票数额,报销虚假费用来套现。

(四)虚列支出转出资金 如:虚构经济业务事项,签订假合同、假协议、虚列招待费、印刷费、行政办公经费等来转出资金。

(五)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 如:制作假发票,买卖假发票来套现。

(六)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如:门面出租、场地出租收入不入账。

(七)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如:将举办的培训班收入,转入附属单位账户;将收费职能划转使单位正常收入转移至学会、协会等,使资金体外循环隐形帐。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小金库”的审计方式、方法

(一)计划阶段 在组织、人事部门明确了被审计经济责任人时,可根据不同单位的性质和开展的活动,由组织、人事部门下达书面通知,告知其要接受、重视审计部门的审计,同时附属要求其对所在单位是否私设有“小金库”进行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

(二)准备阶段 根据委托,审计部门成立审计组,在编制审计方案时,充分考虑被审计责任人及单位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小金库”隐患的各个环节、角落,确定采用重点审查的方式和方法。

(三)实施阶段 此阶段为发现“小金库”的最重要阶段,在审计中,审计人员要恰当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审计方式、方法,从而找到线索。

(1)审计公告。要让被审计单位职工和分管校领导知道有审计部门来审计,且告知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人员的办公地点、联系电话等,以便其提供审计线索。这些线索往往会给我们的审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切忌只和责任人、提供资料人、联系人接触,到审计结束了被审计单位其他人员一点都不知道。同时,对提供线索人员名单要保密并奖励提供线索有功人员。

(2)收入审查法。一是查阅国家、地方物价部门批准的单位收费许可证,教育部等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资金下拨文件,高校内部制定的相关收费文件、预算批复、会议纪要和工作总结中涉及收费的记录等。二是检查各项收入是否有文件依据,是否按相关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范围收费,收入是否全额入账,有无隐瞒收入未入账。三是走访调查法。对一些特殊收入,如:房租收入、培训费、废品变卖等收入,通过走访调查相关人员,与账上核对来发现是否存在乱收费、收入未入账等现象。四是对比法。通过对比分析若干年收入情况,找出不正常的变化,通过查找原因,从中发现是否有隐瞒收入或转移收入。

(3)支出审查法。一是测评支出的内部控制情况。主要是测评被审计单位支出方面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支出的审批人权限、责任、程序是否明确到位;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的岗位职责是否相互分离并相互牵制;制度的执行是严格在实际中落实还是流于形式;违反制度规定的责任追究是否明确并得到落实。若测评的结论是与支出相关的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责任追究不落实,那么存在不真实支出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二是审查支出的合法性、真实性、合规性。重点抽查大额支出、异常支出的原始凭证,尤其要关注本应以银行存款支付却用现金支票或现金支付的那些款项。主要是验证发票本身的合法性,检查它是否是税务机关、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合法票据,有没有用假发票来报销,套取现金的情况;查看票据的填写是否合规,有无涂改现象,且从票据开具的时间、单位、内容、数量、金额等方面验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查看已报销的票据有无多张编号连续或相近的情况,开具票据的单位与付款票据存根的单位是否一致;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人员了解和调阅有关资料,查证是否存在编造人员名单以人员经费支出的名义发放人员工资或劳务费来套取资金等。

(4)固定资产审查法。一是查看达到招标采购金额的固定资产是否经过招标采购,有无私自采购,拿回扣的现象。二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尤其是实验设备、空调、电脑等大宗物品,进行盘点看是否有账外资产,若有资产,但账上没有反映,要注意追查来龙去脉。三是固定资产的采购人、使用人、保管人是否相互分离且相互牵制,有无擅自将固定资产出租、出售、变卖来换取资金的情况。

(5)调查了解法。一是问卷调查。由于受审计范围、审计资料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仅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纸质资料的审计难以发现小金库,而问卷调查则可以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发现问题或为进一步查证提供线索。审计人员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和想要了解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巧妙地设计调查问卷来搜集审计证据或审计线索。二是与相关人员调查。找被审计单位比较熟悉情况,作风正派,敢说实话的人,通过聊天、询问等方法,以闲谈、唠家常的方式,在消除对方戒备心理的情况下,了解收入、支出、固定资产等情况反过去查账,看收入是否入了账,支出是否报了账,资产是否流失,如有出入或疑点,则再进行追踪调查,核实是否设有“小金库”。

(6)利用网络、媒体等信息。善于观察,做有心人,从被审计单位网站、校内论坛网站或者通过媒体公布的信息等途径查找被审计单位隐瞒收入、支出的蛛丝马迹从而找出“小金库”的存在。

(四)终结阶段 此阶段本要是对审计查出的“小金库”进行处理。

(1)加强宣传。利用审计结果通报会和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讲解“小金库”的常见表现形式,把“小金库”的危害、处罚政策讲清讲透,使相关责任人和工作人员提高认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排查各种管理上存在的隐患,从根源上遏制其发生。同时,通过讲解“小金库”治理中惩治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震慑作用和政策效应。

(2)加大惩处力度。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小金库”,除没收违规资金、给予被审计单位经济处罚外,对直接责任人和经济责任人,还要追究违纪责任,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结合校内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给予参与“小金库”人员适当惩罚,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职务。

(3)加大整改落实力度。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小金库”苗头和已经存在的“小金库”,责令被审计单位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提交整改落实方案,相关参与人员,该开除的开除,该轮岗的轮岗。同时,审计部门对整改落实情况要进行后续审计或回访,督促建立有效的管理约束体制。

[1]谢海飞:《“小金库”的认定及检查方法》,《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年第6期。

[2]栗艳玲,王国庆,王建伟:《“小金库”审计方法探析》,《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第52期。

[3]李中年、邓忠云:《支出审计的方法与技巧》,国审计署网站。

猜你喜欢
小金库责任人收费
堵!“小金库”不能放任
当好“四种人” 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10
四问兰州布菌事件:怎么赔偿? 责任人处理太轻?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4 06:21:30
新娘敬酒时受伤 责任人依法赔偿
公民与法治(2020年4期)2020-05-30 12:31:28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中国公路(2017年10期)2017-07-21 14:02:37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新时期经济学视角的“小金库”治理对策探析
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 05:57:20
小金库为何屡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