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林
长于沥胆伏枥贵在实干奉献
——记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通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经理刘贵喜
□张月林
通顺公司是个老矿井,破产重组时仅剩可采储量35.7万吨,尚不足开采一年。面对职工期望,刘贵喜殚精竭虑,一心扑在生产上,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将矿井的生产能力保持在了45万吨,采出边角残煤256.8万吨,是当时储量的7.2倍,并开发出-500米深部待采储量600余万吨,使企业走上了稳产高效的发展道路。
50岁的刘贵喜,被矿工尊称为“贵哥”,这称呼。包含着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他属牛,就像是一头拓荒牛,为了企业的生存而执著耕耘。他是班子成员里年龄较大的,但却是下井次数最多的,2009年下井次数达到了221天。有人劝他注意休息,他总是说:“通顺公司是一个生产50年的老矿井,生产条件差,不到工作面去看看生产情况和安全情况,心里不踏实”。
抓安全工作注重“唯实”。刘贵喜在强调“领导带头、全员参与、集体培训、整体提高”的安全培训中,亲自督导员工现场操作培训,制定贯穿全年的培、练、比活动,员工学习安全技能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业务学不精,不算好员工”也成了员工的共识,确保了通顺公司安全生产年的连续实现。
2009年,为了科学延长矿井寿命,刘贵喜把目光瞄向了工业广场煤柱和村庄煤柱等“三下”压煤,十几个昼夜盯着图纸运筹,多方了解外面的新技术,先后到邢台、山东、山西等地考察先进的采煤工艺,最后与山东孙村煤矿达成了“似膏体充填法”开采工艺的技术合作项目。有人担心说:“充填成本这么高,会影响企业效益,搞不好还会影响自己,还是别搞了。”他却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这个项目必须搞。企业要发展,就要科学发展,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在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面前,我们责无旁贷地要选择后者。”
为了使项目尽快落实,从项目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到人员培训,每项工作他都事无巨细地了解进度,哪些工作迟延了他就亲自到现场盯着解决问题,岩巷960米,煤巷1100米,外围整修650米,安装管路1300米,以及充填站等充填系统和生产系统工程,工期8个月,提前2个月就完成了。
经过对充填工艺的研究,他及时提出“沿空留巷”施工方案,经过论证后在02812工作面前段横向沿空留巷,两侧随工作面边推进边留巷,作为顶工作面的生产巷道、疏水巷和底层工作面的运料巷、溜子道,生产效率提高了26%,多回收煤炭资源1.3万吨,减少煤巷掘进1300米,减少矸石排放1.5万吨,节约资金260万元。
同事都说:“你的头发该理了,太长了。”他笑了笑说:“膏体充填项目成功了,我可以理发了。”几年来,在他的实干精神带动下,悬移支架、200型机组、充填开采、锚网索支护、连续运输等新技术、新工艺在实际中的得到安全高效应用,通顺公司的技术水平在整体跨越中实现了稳步发展。
“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了通二矿,几十年生于斯、长于斯,都是企业和组织培养的,带好队伍,搞好安全生产,就是对企业最好的回报。”无论是担任副经理还是董事长,他都身先士卒,冲在前,干在前,加班加点不计得失,以“党性最强、作风正派、工作出色、与时俱进”为座右铭,严于律己,勤政奉献。
为了改革生产工艺,他每天跟班十几个小时,盯现场,找问题,定方法,提建议,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一次,他在家准备炒菜,刚刚倒好油,忽然想到了采煤机械化设备的安装中问题,急忙打电话进行详细安排,等他安排好了,锅也烧干了。
他淡泊名利,在荣誉和利益面前,一让再让,总是说:“我没有做什么,工人比我更辛苦。”他时常把职工的疾苦放在心上,2011年帮贫扶困捐款1.3万元,春节期间和工会深入特困职工家中进行慰问,救助困难职工312名,落实安置十余户特困家庭成员就业。担任党委书记后,他积极组织落实职工上下班道路上的路灯照明问题,解决了职工黑灯瞎火上下班的难题。
破产未夺志,沥胆甘伏枥。在他的努力下,这个资源枯竭、亏损累累的矿井走上了管理明确、创新务实、技术进步、科学发展的道路。(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通顺矿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