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1-08-15 00:45蒋月锋
关键词:物质利益利益马克思主义

蒋月锋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甘肃陇南,742500)

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蒋月锋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甘肃陇南,742500)

利益是人们思考和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利益问题始终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忽视学生利益诉求、缺乏对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关系的正确认识等问题,这对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必须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课的双重功效,辩证认识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关系,必须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家庭利益观、学校利益观、社会利益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是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他们关于利益问题的看法决定了其自身为人处事的原则,也必将决定着将来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日益凸显的利益问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来创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利益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由人的活动实现的满足主体需要的一定数量的客体对象,[1]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精神、利益决定思想为基本出发点,揭示当代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过程和目标,阐述当代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中的理想、信仰、人生和价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2]综合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从利益与自然的关系看,(物质)利益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体现利益的自然属性。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看,利益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关系,利益主要指的是与物质资料相关的内容,即物质财富,在这一点上,利益与生产力是一致的,它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认为,对事物不能从直观去理解,而应从实践去理解,生产活动就是实践中最基本的活动。换言之,利益只有通过生产活动才能理解,没有生产活动,利益只是抽象的、无根的利益。[3]“‘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从此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得出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念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利己主义的个人私利,而是指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基本内容的物质利益,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与此相似的观点认为利益是纯主观的东西,它不过是人的主观情欲要求,把需要或需要的满足看作是利益。[5]也就是说,经过生产力的发展与改造自然的过程,需要是形成利益的自然基础和心理基础,满足人的利益需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从利益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经济关系是利益关系的根本动因,决定其他社会关系及各种利益矛盾。利益关系是经济关系的表现,恩格斯说:“每一既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6]不同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同阶级都是不同阶级的利益关系的代表者,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共同体都是“虚假的共同体”,它们代表的都是少数人的利益,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代表了全人类利益。由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是其他一切生产的基础,人们的经济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以物质利益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利益也就获得相对其他利益的基础性地位,支配影响其他利益的形成和发展。

从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追求物质利益动因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体现了利益的社会内容和社会特性。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最初动因,也就是说物质动因的实现构成了物质利益,精神动因的实现则构成了精神利益。物质利益是推动人们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而进行自由自觉斗争的客观动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而由生产关系(活动)所决定的社会关系(实践)是构成利益的社会基础。具体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关系。

从利益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看,利益是上层建筑的最终动因,体现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辩证统一。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利益,上层建筑的根本任务就是维护和调整一定阶级的利益关系。马克思认为,一切政治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解放的手段”。[8]同时,思想上层建筑的基础也是物质利益,物质利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原则。每个人都生活在利益关系之中,因而其思想、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理论观点都难免不受利益关系的支配、影响和决定,以利益和国家间的关系研究为逻辑起点,可以得出物质利益是对外关系行动的最终根据,[9]也是个人对他人关系的最终根据。事实上尽管表述不一,其实质主要都是从利益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阐释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个体的利益诉求

重“政治”教育,忽视“思想”教育,更缺失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教育。利益是上层建筑的最终动因,换句话说,意识形态是由于利益的形成而逐渐形成,由于利益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观点。[10]这也就要求随着利益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也要发展,但传统的高校行政化缺乏创新意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过于侧重过去的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随利益的发展及时“更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显得“力不从心”。如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生的正当权益没有受到充分尊重。另一方面,尽管大部分高校在开设思想政治课的同时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但教育者往往仅采用看记录片、红色经典等传统形式,缺乏兴趣点,尤其是缺乏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切身利益的思考,如在大三或大四学年,学生即将面临“特岗考试”、“ 3000名考试”、“三支一扶”等择业应试问题,由于缺乏在课程(内容)设置、授课时间安排上的统筹考量,导致“教师授课”与“学生备考”同时进行,无视学生的利益诉求又浪费了教育资源。再如每年“七一”表彰优秀党员时,学生党员所占比例与教师相比太低,甚至个别高校根本不予以考虑,实际变相剥夺了学生党员作为党员应享有的权益。

(二)缺乏对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关系的正确认识

高校的大学生有什么样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内容?与普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有何异同?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般观点认为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的整体,认为物质利益是低层次的需要,精神利益是高层次的需要,对两种不同层次不能厚此薄彼,这是对两者辩证关系的分析,具有一般性、普遍性。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背景影响下,对两种不同利益层次的重视,高校教育者、大学生与一般的普通民众等其他群体又存在差异性。前者对生产等市场领域关涉度相对较小,物质利益的驱动力相对缺乏,迫切需要满足学生精神方面的利益需求来加以补偿,以保证两者的完整统一性。而现实中,或者表现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正确的利益观从而导致片面的认识,错误的行为;或者表现为用某一种(精神)利益代替学生的全部利益。都割裂了两种不同层次的利益关系,造成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错位。另一方面,当代高校学生日益成为有一定活动和创造能力的主体,具有主体性地位。在满足基本的生存利益需求的前提下,更关注自身的发展,关注自己的精神利益需要,必然带来多元文化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纯的教化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味地强调“充当整体计划所需的螺丝钉”,忽视人的利益与发展,不能做到以人为本,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近几年高校大学生中途退学现象与此不无关系。事实上,调查数据也显示,60%的大学生认为物质鼓励比精神鼓励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都趋向于以金钱作为物质鼓励的选择,希望获得奖励的形式的排序是金钱、证书、荣誉称号、纪念品,这表明,大学生比较注重于实用性。[11]而现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片面排斥这一点。

(三)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教育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

开放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然“摧倒”过去的教育“围墙”,尤其是市场经济价值的广泛传播,已然使利益的“种子”萌芽于社会的不同角落,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教育的缺失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导致大学生在思想领域无法形成正确的利益价值导向,造成模糊甚至扭曲个人和集体、国家的利益界限,不仅可能陷入自私狭隘利益的思想误区,如精神空虚,甚至满足于低级趣味的文化生活、沉湎于网络等等,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现实中也表现为校园暴力等恶性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利益观教育的缺失带来诸多社会负面影响。在离校踏上工作岗位后,部分大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满足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已实属不易,更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甚至还会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因缺乏正确的利益观教育与导向所诱发的事件更具有社会危害性,如大学生因扭曲的个人利益观所导致的各种社会事件。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一)创新传统教育理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式

教育者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其利益,重视其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切实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必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平等的师生观,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随着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与调整,教育具有管理活动和消费的双重特性,大学生群体也获得受教育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就要维护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在制订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时,要以学生为本,真正体现学生是消费者的价值趋向。另一方面,在师生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转换传统的“说教者”的角色扮演,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关系,使“民主治校”不仅仅是矗立于高校顶楼之上的的一块牌匾,而是真正融入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服务学生的成长发展。尊重学生利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自2005年9月1日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这可以通过利益表达意识的主体化,利益表达权利的平等化、利益表达渠道的制度化、利益表达方式的多元化等多种方式。[12]以真正确立完善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其次,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课的双重功效。教育者切实以解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如可以结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将时政热点引入课堂,撕掉思想政治教育课一直被贴以“刻板、不受学生欢迎”的标签,如国内某高校就出现了大学生凌晨5点排队报读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情景。[13]在此基础上,单独把“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作为必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进行,以强化大学生的利益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利益追求的理性认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另一方面,实际问题、社会实践要结合并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进行。罗国杰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一书中认为,“物质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14]因此,重视学生的合理利益满足,增强有效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二)创新传统的对利益的认识,辩证认识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如前文提及的,首先,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两者的侧重点也各有差异性。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把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统一起来,鼓励获取正当合理的物质利益,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走出过去那种强调“精神万能论”的时代性误区,注重物质激励,把个人的需要、利益认为是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原则的基础和载体,同时,也强调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15]精神的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内化,物质利益的激励则是行动的内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科学的利益观认识与学习和合理的学校实践为以后走踏上社会能起到奠基性的指导作用。因此,通过改善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和学习条件,关心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利益。如通过勤工助学活动、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途径,使大学生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例如,把思想好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党员的单列标准,即把学习成绩欠佳,但思想上追求进步,政治素质较高的学生纳入优秀党员的行列,兼顾不同学生层次的精神利益方面的需求。其次,正确认识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精神利益以精神需要对象为实际内容,它不仅包括情感、尊重、名誉、求知、社会交往,也包括享有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成果、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理想信念的获得与坚持等内容。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观念、政治观点等都是意识形态领域中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成果,包含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理想信念的坚持等相关内容,与前者内容具有一致性。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意味着教育过程的某一阶段的完结,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学生获得了它应有的精神利益,符合社会期望的实践活动才是学生的真正精神利益之体现。

(三)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思路,发挥“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

首先,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家庭利益观教育。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组织形式,首先是利益发展的产物,是其他形式利益观教育的“学前班”。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家庭是消费的基本单位,大学生作为消费个体,其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家庭组织也是社会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人的意识往往和家庭存在的状况密不可分。父母收入增加10%,其子女的收入就会提高4.5%——父母收入高对一个人的前途有帮助,[16]必然对个人产生重要影响。人们早期的利益观,无不建立在特定的家庭组织之上,必须发挥家庭教育的功效,使学生树立起合理的个人利益观,特别是建立在家庭组织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利益观。

其次,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校利益观教育。学校尤其是高校起到上承家庭下启社会的“中继站”作用,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渐趋成熟,独立性增强,家庭影响相对甚微。通过课堂知识学习使建立在家庭基础之上的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观得到补充完善,特别是通过学校各种大学生自治社团组织和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内化,其个人利益观与集体利益观在这种理论学习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中逐步确立。

再次,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利益观教育。大学生总是要踏上社会完成自身扮演角色的转变,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它是社会利益观教育的“终端口”。在校园里的利益观理论教育必须通过切身的体验才能够达到内化,升华为自身的内在观点。一方面,利用毕业前较长时间的实训(实习)参加具有社会公益行业的实践,深化对社会公益行业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处理利益矛盾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小团队的合作精神。外出实训(实习)通常以小团队形式进行,如何服从团队利益的安排,这是培养社会共同利益观的第一步,也是处理好与其他社会成员关系的基础性一步。当然,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以正确的理论和舆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净化利益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因此,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种利益观的教育合力,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发展的本质要求。

关注并重视大学生的利益与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身的利益与发展。客观地看待当代大学生的物质利益观,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把自身的利益与发展同社会的需求与进步统一起来,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保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在,也符合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

[1] 苏宏章.利益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21.

[2] 谭培文.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价值的高校德育定位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7(6):10-11.

[3] 齐慧敏,吕洪波.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5):6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5] 宋银丽.马克思利益理论探析[J].内蒙古大学,2009(2):1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6.

[9] 张正元.试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J].江淮论坛,1983(3):2-3.

[10] 李英田.关注利益诉求:当前意识形态创新和发展的着力点[J].思想政治工作研,2008(6):10.

[11] 韩立君,王菲菲.关于大学生物质利益观的调查与数据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83-384.

[12] 牛慧娟.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江苏高教,2007(3):101-102.

[13] 吴自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位[N].光明日报,2010-12-05(6).

[14] 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5.

[15] 李维昌.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的关系问题研究综述求[J].求实,2009(5):84.

[16] 王冲.父母收入影响子女未来[N].中国青年报,2011-06-03(2).

G641

A

蒋月锋(1975-),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物质利益利益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与物质利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