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美国高等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王燕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美国创新人才辈出与美国高等教育有内在关联。美国合理清晰的教育理念、学生参与的教育方法以及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形成强大的合力,最终促成了美国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
美国;创新;人才;培养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5%左右,但是却拥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创新力量,仅就诺贝尔三大科技奖(物理、化学、医学三方面)而论,全球有469人获奖,美国占204人,接近总数的44%。虽然人们都认识到美国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有关系,但究竟有何关联依然模糊不清。因此,美国高等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依然值得探讨。
教育理念既是国家的教育理想,也是激励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努力奋斗的方向和指南。因此,教育理念是否明确而又合理则关系到整个教育工作的展开。要合理清晰地表述教育理念,又有两个必须依赖的前提:一是充分认识人的本性并基于这样的本性设立教育理念;二是如何通过凝练的概念来充分地体现这样的教育理念。就美国的高等教育理念而言,上述两个前提条件得到了充分体现,下面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美国高等教育虽然没有忽视专业教育,但核心依然是“全人”教育的理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始终都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
美国高等教育的这一目标既继承了欧洲大学自由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美国特色。无论是对英国的注重培养绅士的教育继承,还是对德国大学教育的学习,都是基于人的本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大学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培养专才,而在于把人培养为人,或曰成人之后再成才。所谓成人之后再成才,就是教育的目标在于将人培养为具有主体性的人,而不只为社会的某种目标服务的“专才”。如英国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纽曼所言:“一个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不一定马上就成为一名律师、抗辩人、雄辩家、政治家、物理学家、地主、商人、战士、工程师、化学家、神学家或文物收藏家,但由于智力得到了发展,他可以发挥自己的多种才能,从容、优雅成功地从事上述任何一种科学或行业,可以从事他感兴趣的任何其他科学或行业。”[1]亦即,教育应该是“普通人的教育”,[2]能够“使各种能力,即人本身,增强起来、纯洁起来,并得到调节”。[3]
美国大学教育正是在把欧洲的“绅士”、“完人”教育与自己的国情结合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全人”教育目标。正因为美国的“全人”教育是以培养“具有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为目标,因此,这样的教育目标既契合了人的主体性,也是基于人的特性而设立的教育目标。于是,在这样的教育目标指导下,教育能够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弘扬,能够使人所具有的创造性能力得到培养。换言之,当教育能够把人培养为“具有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以后,人世间任何职业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就不仅能够为这样的人所把握,而且还能够因这样人的存在而得以不断创造出来。不仅如此,整个社会的生活也因具有这样素质的人的存在而能够得以不断改善。
正确的教育目标的设立只是教育这个系统工程必须完成的第一步,要使这样的目标能够体现在教育活动中,既需要对其进行明晰合理的解读,也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这样的目标——一种传统不能由继承而得,而必须被争取。
美国的教育目标之所以具有恒定的指导力,还在于美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对教育目标的坚持不懈地进行明晰合理的解读。美国在1945年发表的“哈佛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明确指出美国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作为“健全的人”,他们应该具备有效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能做适切判断的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4]。1990年,曾任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的罗索斯基(Henry Rosovsky)围绕着哈佛的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出版了《The University——An Owner's Manual》,罗索斯基认为,通识教育是“除了职业训练的功能之外,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映,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项事物的本质”。[5]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指出:“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思考能力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在当前复杂多变世界,培养会思考的公民和有能力的劳动者……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6]
美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始终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探索、调查、发现是大学的核心。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学习者”。[7]我们不妨以哈佛大学为例对此进行剖析。哈佛历任校长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标。早在1909年,劳威尔(Abbott Lawrence Lowell)出任哈佛大学校长时,就指出:“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不管这些事实多么有价值……”[8]教育要培养的人才是“智力上全面发展的人,有广泛同情心和判断能力的人,而非瘸腿的专家”。[9]在谈及人才培养目标时,哈佛大学第26任校长陆登庭强调指出:“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10]
总之,美国的教育理念是一个既具有明确性又具有指导性的思想观念体系。首先,美国的教育目标意欲培养“全人”,即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的培养,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并坚信这种全面的教育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其次,对“全人”的教育目标所应该具备的核心要素进行凝练、准确的阐释,并在这样的阐释中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将人培养为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还是将人培养为具有发现、探究品质的人,都基于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亦即按照人的本性培养人。最后,所谓“通识教育”又为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指明了可以依凭的路径。概而言之,美国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核心要素和实施的路径构成的三位一体。
在对美国教育理念进行上述分析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创新乏力的国家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因。许多国家之所以不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因为其教育理念方向出现了错误。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1)教育的目标不是人本身,不是基于人的特性来培养人,而是基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秩序,将人培养为这样的秩序社会服务的工具;(2)当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需要以后,向教育对象灌输一堆既定的事实、知识和观念就成为教育的唯一选择——填鸭式教育因此而生。经过长期不懈地灌输,在习惯成自然的作用下,受教育者就变成了可以储存信息的各种各样的“盘”,所谓的才能就是“盘”的储存能力。于是,人本应该具有的创新能力和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反而因教育的存在而彻底丧失了。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能存储信息,但不能创造知识和价值。
创新能力虽然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分野,但要将人类所固有的创新能力充分地发掘出来却离不开教育活动;我们固然可以基于人的特性来设计相关的教育理念,但如果不将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同样也无法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因此,美国的高等教育活动如何实现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值得剖析的问题。
美国大学教育中普遍运用的方法是学生参与式教学法——无论是阅读、还是辩论、讨论,无论是情境教学、还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都在于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这种以教育对象参与为主的教育方法,不仅充分体现了美国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是实现美国教育理念的根本途径。
教育对象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能力不仅是在参与教育的过程中被发现的,而且也是在参与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无论是讨论、研究、阅读,还是社会实践,只要教育对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主动参与其间,其作为学习主体自身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开发。 因为个体的独特性与具体情境的偶然性结合必然给学习主体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在应对这样的不确定性和其间的无限可能性的过程中,学习主体必然会遇到种种挑战。一旦学习主体能够成功地应对这样的挑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此而得到培养。
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固然是培养学习主体能力的必要条件,但若要真正地实现培养教育对象能力的目标,则必须看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忠实地执行。如果没有得到忠实的执行,再好的方法也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讨论式教学或参与式教学在中国高校也并不鲜见,可是往往未能够产生预期效果。原因何在呢?在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讨论式教学并没有被忠实地执行。我们不妨以美国的讨论式教学为例,看一看美国的大学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忠实地实施参与式教育方法的。
讨论式教学是美国大学中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在展开讨论以前,老师先给出一个讨论范围,要求学生就有关的论题在课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此外,老师还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求做主题发言的学生“要发表自己切身的感受和体会,而不是简单地总结人家的观点和论据……在课堂发言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哪些是自己的观点,哪些是小组某一个成员的观点”。同时,还要求其他同学积极反应——如果“缺席课堂讨论或者在课堂讨论时对同学的发言不能做出高质量的反应,将被视为两次缺席”。[11]
在这样的讨论式教学中,无论是发言者还是聆听者,都必须进行认真的准备,老师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在课下不就相关论题阅读大量文献并进行独立的思考,那么作为主题发言的学生就不可能实现有思想、有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作为聆听者的学生就很难对做主题发言的学生的观点做出高质量的反应。一旦无法完成老师的要求,则将面临极为严厉的处罚,因此,美国的讨论式教学是“逼你创新”。此外,由于老师要求做主题发言的学生必须明确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观点,因此,美国的讨论式教学又具有“尊重创新”的特征。在进行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并不轻松,同样需要做大量的准备。老师不仅要确定讨论范围,还要对学生的主题发言以及聆听者的回应质量有准确地的评估。因此,讨论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讨论式教学模式,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挑战。要使讨论式教学名副其实,师生都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独立地思考。正因为讨论式教学必须具有这样的前提条件,正因为我们的讨论式教学不具有这样的前提条件,所以,中国高校的讨论式教学往往只是照猫画虎,形似而神失——看似热闹,实则不过是台上几分钟而已。一旦大学的讨论式教学不只是台上几分钟,而是以师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独立思考为前提,那么其威力就显现出来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多样性的思维——变单一信息源为多信息源。无论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还是多信息源产生的思想激荡都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条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长期熏陶下,美国的大学生已经养成了创新习惯。一旦步入研究阶段,创新成果自然就会涌现。
虽然美国是一个特别重视实践教育的国家,但其同样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并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有严格要求。美国大学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美国各个大学都要求学生一定要准点到课,“如果晚到10分钟,即算一次迟到,两次迟到算一次缺课,早退一次算一次缺课,而且不论什么原因缺课都要记录在案,缺课六次课程不及格”。[11]在这里,缺课不仅仅是学生不来上课这一种情况。迟到、早退、请假等都包括在内,当然也包括低质量的上课或无效到课。不来上课、没有完整地完成课堂的学习和讨论,或者来了,但没有任何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等等,都会在教师的课堂管理范围之中,一旦达到一定的极限,就会被淘汰。
总之,高质量的讨论教学不仅是在师生共同努力学习、积极认真的准备和用心思考发现中完成的,而且也是在严格的管理过程中实现的。人才培养不是仅仅有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就能实现的,也不是把一个好的方法拿来就可以奏效的。当我们在羡慕美国大学的课堂民主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学习的恰恰是美国大学里师生共同为这样的民主的、高效的课堂而承担的责任,为实现教育的理想而付出的艰苦的劳动。
高质量的师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与此同时,名师也必须遇到高徒。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而又合理的选拔教师和学生。就此而论,美国合理的选拔教师和学生的制度保证了创新人才的涌现。
美国科学合理而又规范的选拔制度保证了大学教师的质量。美国各个大学在招聘教师时,都会组织教师聘用委员会,委员会组成人员都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委员会对于招聘岗位的应聘人员提出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且聘用程序严格、公正、公开。先是公开招聘(在全世界本行业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上登广告),然后仔细筛查报名应聘教师的资料,最后圈定出一到三人后,通知应聘人前来面试。[12]面试一般由聘用委员会的所有成员组织与应试人面谈,最后,应聘者还要在学校针对学生公开做一场学术报告,各个环节都通过后,最后决定是否聘用,应聘者也要决定是否到该校应聘工作。通过这种公开、严格、谨慎、细致的教师聘用,保证了各个大学把最适合自己学校岗位需要的、最有实力的人聘用进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因此,美国各个著名的大学都骄傲自己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队伍,并认为大学的成功归功于有这样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美国耶鲁大学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骄傲地演说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告诉新生:在耶鲁,教导你们的教师都是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国际级领先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为知识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样的优秀教师不仅在学科专业上指导学生,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把自己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严谨治学的精神、研究问题的方法等传授给学生。
教育是师生互动的双向活动。好的老师必须有好学生配合才能够实现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的目标,因此,大学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学生选拔制度,把那些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挖掘出来。如何选拔英才进行培育,美国大学选拔制度具有自己的特色。
具体而言,美国选拔学生的机制可以称为过程式选拔,亦即在教育过程中选拔学生,宽进严出。美国大学教育普及率非常高,1996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达到80.9%。[13]美国的大学容易进并不代表美国的大学容易读,有关研究表明:美国大学的淘汰率高达30%。[14]就此而论,美国大学选拔学生是过程式选拔,即通过不断的学习、考察和淘汰过程,最终把那些有潜力的、积极努力、意志顽强,在锻炼中成长起来的人才选拔出来。与此同时,将那些不努力学习和意志不顽强的学生淘汰出局。因此,美国各个大学的优秀人才是经历长期过程中不断被筛选和发掘出来的。
这种过程式选拔机制从两个方面保证了优秀人才的选拔:(1)保证了所选拔人才都具有异常高的情商,如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在论及美国讨论式教学时,我们已经指出,要能够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必须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是无法完成的。(2)保证了那些基础差而又有潜力的人才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由于中学教育主要是完成既有知识的教学工作,因此,许多记忆力差一点而缺乏自控能力的中学生们往往难有上乘的学习成绩。其实,这样的学习成绩往往只能够代表“知道很多”而不代表有能力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可是,就创新而论,恰恰要求的是探索未知的领域的能力;就中学生而论,创新能力缺乏外在的显示机制。因此,过程式选拔学生机制解决了中学生创新能力缺乏外在的显示机制问题。美国大学的过程式选拔学生机制,不仅体现出“大学是一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15]169而且保证“从意志力极强而且具备足够条件的人之中挑选出一些人来受大学教育”。[15]157
总之,美国高等教育科学的教育目标、明晰的目标解读和教学中忠实的执行,加上高质量的教师和有潜质的学生的选拔,这些关键因素最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理推动着人才的创新,对此,我们不能不有所思考。
[1] Newman,John Henry Cardinal.The Idea of a University:De⁃fined and Illustrated[M].Chicago,Ill: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96.
[2] 洪堡,W.V.立陶宛的学校计划[J]//赵祥麟,等.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4.
[3] 洪堡,W.V.立陶宛的学校计划[J]//瞿保奎,等.联邦德国教育改革(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
[4] Harvard Committee.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report of the Harvard committee[M].Cambridge[Mass.]:The University,1945:64-73.
[5] 罗索斯基.罗索斯基论通识教育与核心的课程[M].黄坤锦,译评.通识教育季刊,1994(3):53-63.
[6] 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39-43.
[7] 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J].教育参考资料,2000(19):1-44.
[8] William Bentinck-Smith.The Hrarvard Book[M].350 Aniversary E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22-23.
[9] 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3(5):101-102.
[10] 阎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07.
[11] 赵永生.美国大学的课程大纲[J].教育教学研究,2010(5):163-164.
[12] 程星.细读美国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3.
[13] 21世纪美国教育发展趋势[N].教育导报,2002-09-04.
[14] 胡卓加.中美高等教育体系的比较与启示[J].高教探索,2003(4):57-59.
[15]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G649.712
A
王燕晓(1969-),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高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