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琨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Essays是其主要文学著作,包括58篇散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伦理探讨、处世方法以及艺术欣赏等。该书见解独到,文笔优美,被奉为散文史上的杰作。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Essays被译成中文并广泛流传。
曹明伦(1953—),我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研究专家,其主要译著有《爱伦·坡集》,《弗罗斯特集》,《威拉·凯瑟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培根随笔》和《司各特诗选》等。他翻译的《培根随笔》妙语迭出,形神兼备,享有很高的声誉。“虽不敢说它是成色十足的纯金,但闪闪金光,在译界幻化出一道亮丽美景,却是不争的事实”。[1]
在全球性生态思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于2008年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全新翻译理论,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2]
胡庚申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3]这个定义特别强调翻译的两个方面,即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的适应选择。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4]译者的适应选择是生态翻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理念之一:“适应”指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指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翻译则是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4]
生态翻译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翻译本体进行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翻译原则,即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方法,即“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译评标准,指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并得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这个结论。[2]
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译者的适应选择及三维转换入手,对曹明伦译《培根随笔》进行解读和探讨。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5]培根既是哲学家又是文学大家,思想深邃而又极富文学素养,被奉为英国散文的鼻祖。Essays写于17世纪初,处于早期现代英语阶段,因此文中保留了许多中古英语的特点,使用了一些文言词和文雅的长词、大词,甚至还有大量的拉丁词,文风简洁,譬句迭出,成为传世名作。而曹明伦先生作为杰出的翻译家,文学修养深厚,翻译功底扎实,翻译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具有良好的译者素质。另一方面,译作的潜在读者大多熟悉中国文化,而90年代以后随着外语教育的普及,熟悉英文并读过原著的读者也日益增多,这就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曹先生适应这一翻译生态环境,发挥译者为中心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半文半白,文白相间”的文体,充分调动汉语中蕴含的文化因素,追求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意义之相当、语义之相近、文体之相仿、风格之相称”,[6]让读者通过译文“知道、了解甚至欣赏原文的思想内容及其文体风格”。[7]正是由于译者进行了恰当的适应和选择,使得其译作端庄典雅,古色古香,“处处珠玑,琅琅上口……纵横捭阖于近代英语、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得心应手,妙笔成文,全无滞涩呆板之象,拖沓臃肿之态”。[1]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方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4]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4]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探讨译作中的三维转换情况。
例1:
原文:It is a prince’s part to pardon.
译文:高抬贵手乃贵人之举。
在原文中,作者使用头韵(alliteration)的修辞手法,用了三个以字母“p”开头的单词。译者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使用两个“贵”字与之对应,并以“抬”、“举”二字前后呼应,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表现出原文的巧妙,很好地实现了语言维的转换。而将“pardon”译为“高抬贵手”,“prince”译为“贵人”,这两个词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且不失原意,丝毫没有牵强之感。另外,原文言简意赅,译文也简洁明快,充分传达了培根散文语言凝练的美学效果。
例2:
原文:A wise son rejoiceth the father,but an ungracious son shames the mother.
译文:儿子聪明其父开颜,儿子愚笨其母赧颜。
原文两个分句除了衔接词“but”以外字数相等,风格对仗,采用了尾韵(rhyme)的修辞方式,而且包含rejoice和ungraceful等较为正式的书面化词语,在屈折变化方面还使用了中古英语中“th”的形式,古朴典雅,颇有格言警句的味道。译文也采用了对仗和尾韵的方式,巧妙运用“其父”、“其母”、“开颜”、“赧颜”等文言词组,译出了原文的古风,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充分传达了原文的交际意义,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方面都实现了较好的转换。
例3:
原文:...or to teach dangers to come on,by over early buckling towards them;is another extreme.
译文:……或是因打草惊蛇而导致“引蛇出洞”,则属于另一个极端。
此例中原文的表达并无太多可圈可点之处,显得较为平淡,如果草草而译的话也可表意。但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汉语的特点,使用了“打草惊蛇”和“引蛇出洞”两个成语,将原文的“dangers”译为“蛇”,语义连贯,表达工整,形象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而且获得了比原文更好的美学效果。
例4:
原文:There is a cunning,which we in England call the turning of the cat in the pan;which is,when that which a man says to another,he lays it as if another had said it to him.
译文:另外还有一种狡诈,我们英国人管它叫“锅里翻饼”;其做法是一个人把他对另一个人说的话翻过来说成是另一个人对他所言。
原文“the turning of the cat in the pan”源自英语成语“turn cat in the pan”,是“叛变、变节”的意思。这个成语中的“cat”其实是“cate”或“cake”之误,与猫并没有什么关系。在翻译的时候,如果按字面直译成“锅里翻猫”(如水天同译本),不仅会让读者费解,其本身也是对源语文化的一种误读;如果采用意译的方法译成“叛变”或“变节”,则无法体现原文作为成语的文学效果。因此,译者将它译成“锅里翻饼”,不仅保留了原文的语言形式,也正确地传达了这一成语的文化含义和交际意义。
例5:
原文:Riches gotten by service,though it be of the best rise,yet when they are gotten by flattery,feeding humors,and other servile conditions,they may be placed amongst the worst.
译文:出仕受禄固然最为风光,但若俸禄之获取是凭阿谀奉承、偷合苟容或其他奴颜婢膝的行径,那这种钱亦可列为最卑污之类。
这个例子中,如果将riches gotten by service译成“靠服务得来的钱财”,则很显然与后面的“阿谀奉承”、“偷合苟容”和“奴颜婢膝”没有什么关联。因此,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这里的service应该理解为“公职”。而曹先生将其译成“出仕受禄”,并描述为“最为风光”,颇为符合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公职”的概念,能充分引起汉语读者的共鸣。
例6:
原文:Honor hath three things in it:the vantage ground to do good;the approach to kings and principal persons;and the raising of a man’s own fortunes.
译文:欲求高位者可怀有三种动机:一是想获得佐政济世的条件;二是想获得攀龙附凤的机会;三是想获得发财致富的时运。
译者分别用“佐政济世”和“攀龙附凤”来翻译“do good”和“the approach to kings and principal persons”,寓意准确,文采斐然。从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两个词语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很容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因此无论从语言、文化还是交际的角度来说,译文都有很高的转换程度。
曹先生译文中此类妙译不胜枚举,以上诸例仅是沧海之一粟而已,虽不能窥译文之全貌,但仍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译者为中心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妥善处理语言、文化和交际等层面的多维转换,使译文取得了很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在Essays众多译本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1] 冯钢.吹尽狂沙始到金——读曹明伦译《培根随笔》[J].中国翻译,1999(3):70.
[2]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3]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97.
[4]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5]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62-67.
[6] 曹明伦.文本目的——译者的翻译目的——兼评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和意大利谚语“翻译即叛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1-5.
[7] 曹明伦.译者应始终牢记翻译的目的[J].中国翻译,200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