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华,梁 星
(1.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安徽淮南,232001)
中英称谓禁忌差异文化根源与跨文化交际对策
王宗华1,梁 星2
(1.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安徽淮南,232001)
称谓禁忌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的映现,可以说它是一种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外现。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的深层文化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英称谓禁忌差异的文化根源及其提高跨文化交际实效的对策。
中英称谓禁忌差异;文化根源;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对策
称谓禁忌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的映现,可以说它是一种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外现。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的文化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曾在《试论英汉称谓禁忌的文化差异》一文中论述过英汉在姓名、职业、职务、种族、性别等方面的称谓禁忌存在差异。[1]这些差异的存在,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中英两种文化差异的体现,有着深层的文化根源。
中国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宗法社会,重视血缘亲情和社会地位等级差别。从君王到普通百姓都有严格的等级规范,家族中强调尊卑各异、亲疏不同、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女有分。所以中国古代名讳制度盛行,臣民不可以君王字号命名、晚辈不可以长辈字号命名等,否则就违反了姓名称谓禁忌,重者死罪,轻者也往往会被冠以不敬不孝之名。晚辈直呼长辈、下级直呼上级被视为极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行为。
英美等国虽然也经历过封建社会时期,但是时间较短,经过文艺复兴,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以契约关系取代宗法和封建等级关系,没有强烈的宗亲家族观念,主张平等、自由、竞争、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姓名、职务和职业称谓禁忌方面,英语比汉语要简单得多,禁忌也较少。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建立在血缘和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以儒家思想中的“礼”为主导,重视宗族家庭伦理,并上升至封建国家层面,有着家、国一体的传统。三纲五常是其传统道德规范,调节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贵贱尊卑与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这种重伦理和讲等级的封建伦理观念,使得敬称和官衔称谓十分普遍,如老张、老李、王老以及张局长、赵主任等。英美国家的传统伦理道德与宗教结为一体,以基督教伦理为基础,强调平等、自由、博爱、个性独立。与英语相比,汉语的姓名和职务等称谓禁忌要多得多。
中国历来强调集体的力量和作用,推崇集体主义,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服从于国家、民族、阶级和团体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和价值通过集体的价值体现,是一种自我抑制的价值取向,使得交际中敬语和谦语较多,表现谦卑恭顺,称谓禁忌也相对较多;英美国家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个人主义是其价值基点和取向,称谓语中几乎不用谦语,敬语也少得多。
另外,汉语姓名称谓中的“老”字运用比较普遍,是由于中华文化有着敬老尊老的传统习俗,“老”字是知识和经验丰富的象征,同时也表明被称呼方的一定社会地位。英美国家崇尚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老”字说明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丧失,人人担心变老。可见,一个“老”字在中英称谓语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究其原因,是两种文化在宗法观念、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封建社会曾经出现过多种宗教,如西汉末传入的佛教、东汉兴起的道教、唐朝传入的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等。佛教和道教具有消极避世的“出世”特点,而基督教则具有积极参与世俗事务的“入世”特点。[2]然而,无论是“入世”宗教还是“出世”宗教,它们都只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一种工具或文化现象,从未上升到国家思想意识形态层面,始终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没有一种宗教可以与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政治势力相抗衡,宗教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在西欧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曾经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长达上千年,其教义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经过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美国主要是传承了英国的清教)各国虽然普遍采取了政教分离的政策,但基督教已经根植于英美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至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与外交政策、国家元首选举等,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无不有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可见,与英语相比,汉语里涉及宗教方面的称谓禁忌相对较少。
由于中英社会历史制度不同,在种族和性别称谓禁忌方面,既存在差异,也有一些相似点。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封建等级观念和大民族主义,曾经出现过民族歧视现象,如封建统治者曾称呼少数民族为“蛮”、“夷”等,称外国人为“洋人”、“鬼子”等。随着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制度的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歧视现象逐渐消失。在英美等国,特别是美国社会,由于长期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加之其特殊的民族发展历史,种族歧视一直是美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美国英语里为避免种族称谓禁忌而采取委婉称呼的相对较多,如改称黑人Nigger或Niggra或 Negro为Blacks或colored people等。[3]另外,由于男女平等思想的普及和人人平等制度的实施和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英性别歧视现象都越来越少,由歧视产生的性别称谓禁忌均趋向减少。
中英称谓禁忌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背后有着深层的文化根源。不了解和掌握这些文化原因,不仅会直接影响对中英两种语言的掌握和应用,而且会影响英汉跨文化交际双方之间的正确理解与沟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实效。一般而言,凡是别人忌讳的称谓,在跨文化交流中都要注意避免使用。那么如何才能减少或避免违反中英称谓禁忌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呢?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对英美文化的学习与积累,是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各种禁忌与提高交际实效的根本之策,也是长久之策。胡文仲教授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4]学习文化可以通过阅读有关英美国家文化专著以及历史和社会的书籍,也可以通过听取专题讲座。但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阅读文学名著、欣赏电影与电视剧等。因为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提供最生动、最具体、最深入、最全面的材料,使文学欣赏者从中得到对于英美文化的有血有肉的了解;同时,欣赏者的感情与书中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所制造的氛围,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5]而且,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还可以培养跨文化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文化差异、解决文化冲突,实现有效交际”。[6]当下,加强对基督教及其对欧美文化影响的学习与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除了通过阅读文化书籍、欣赏文学作品等逐步培养文化差异意识与文化敏感性外,加强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差异敏感性培训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做法。对那些各级各类从事跨文化交流的人员如外事工作者、留学生、外贸和外企职员、临时出国人员等适时进行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能力的培训,通过讲座、报告、案例分析、观看视频资料、参与情景对话等方式,强化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者的文化差异敏感性,减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
在加强英汉语文化差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称谓禁忌使用时的各种制约因素分析和比较,掌握称谓禁忌的普遍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等特征。禁忌语和委婉语是普遍的语言与文化现象,也是文化语言学的孪生子。在文明社会里,人们常常用文雅、含蓄或动听的语言来代替那些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理的禁忌语,这些语言就是委婉语,如英语里用street walker来代替prostitute(妓女)、汉语里用“下岗”代替“失业”等。除此之外,在英语里,人们还常用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代替butcher(屠夫)、mortician(丧葬师)或funeral director(殡仪负责人)代替undertaker(殡仪工)、sanitarians(卫生保持人员)代替bus boy(餐厅打杂工)、hair stylist(发型专家)代替barker(剃头匠、理发员)、clothing refresher(清理衣服者)代替washwoman(洗衣女工)、secretary(秘书)代替typist(打字员)等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这类称谓禁忌及其所对应的委婉语,不断扩大这两方面的积累,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触犯称谓禁忌及其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文化调适能力是指交际参与者在跨文化环境中根据文化特征或文化冲突主动调节自身交际行为的能力。它是建立在对一定文化的理解基础之上,与个人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包含心理调适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6]一旦发生称谓禁忌语等文化冲突,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能够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稳定交际情绪,缩短冲突持续时间,加快恢复正常交际。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具有较强的文化调适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有计划参加文化语境模拟跨文化交际实践训练,是一种提高文化调适能力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中英两种语言的称谓禁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有着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二者之间的差异,是由于中英不同文化所致,是文化差异的体现。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的文化根源,对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语言和文化始终处在一种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动态的视角分析和探究语言新现象背后的文化变迁。不断加强对目标语文化的学习与积累,逐步增强文化差异意识与敏感性,注重培养跨文化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跨文化调适能力,这将有利于减少或避免违反中英称谓禁忌,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实效。
[1] 王宗华,梁星.试论英汉称谓禁忌的文化差异[J].池州学院学报,2010(4):84-85,89.
[2] 杨玢.基督教伦理与西方社会法治规则[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4.
[3]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246.
[4]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80.
[5] 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54.
[6] 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17.
H319
A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7sk215)
王宗华(1973-),男,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