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安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067000)
“严细实新”校风探源与解析
王纪安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067000)
校风是一所院校风气的体现,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高度浓缩。从四个维度分析了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风“严细实新”的起源,详细解析了“严细实新”校风的内涵。
校风;文化建设;高职院校
判断一所学校办的好坏有一个重要标尺,就是校风。校风实际上就是一个学校的风气,是学校领导、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习生活等的一种特有的风尚,是一种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所学校思想面貌、精神追求、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在学校物质和精神领域的投影,是学校文化核心内容的体现[1]。“严细实新”是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校风。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风“严细实新”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任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形成的。1978年,学校在经过十年浩劫后正式复校,一批经过了艰难岁月洗礼的老领导、老教师重新回到了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岗位上。这些老同志大多在建国初期接受的高等或中等教育,亲眼见证了社会、学校在政治风云中的风雨历程,深知严肃办学,对学生严格要求,治学严谨,脚踏实地等作风的重要性。尽管没有“严细实新”这样的表述,但他们在管理、教学、学生指导等工作中就是在践行这样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些点滴事例中看到“严细实新”在工作的具体体现。严,比如很多教师对学生作业几乎都是全批全改,一丝不苟;细:甚至有的教师还建立了答疑笔记,逐条梳理答疑问题,分析其中的共性问题;实:没有特别的安排,许多教师都经常深入到实验室中,很多仪器设备自行安装维修;新:不断谋求改革创新,诸如新讲师全方位考核、三循环教学模式探索等等。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风“严细实新”是石油精神在学校的弘扬和传承。1952年8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指示天津大学,原天津大学附设工业学校改称附设石油工业学校,这是承德石油高专办学历史进程中首次在名称上有了“石油“的印记。1953年3月,政务院高教部决定,将天津大学附设石油工业学校划归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领导,名为“天津石油工业学校”,正式面向石油行业办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的国家,但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原油年产量只有12万吨。为迅速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局面,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保证,1955年,我国政府正式成立石油工业部,全面负责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随着1959年9月和1962年9月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的发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随后,大港、江汉、辽河、长庆、河南、华北、中原等一大批油田也相继发现并投入开发,中国石油产量迅速攀升。在此艰难创业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就是“石油精神”的精华——“大庆精神”的形成。大庆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三老四严”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在新的时期,“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企业精神,并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创业”,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始终不渝地追求一流、追求创新”;“求实”,即“讲求科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大庆精神”的形成,影响着包括石油院校师生在内的所有石油人。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风“严细实新”在迎接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明确提出。2005年我校首次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这种评估是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检验,每所院校都十分重视,承德石油高专也是如此。在2005年5月10日全校迎接评估动员大会上,时任校长在动员报告中提出:我校评估工作的要求是四个字“严、细、实、新”,要严格严谨严肃地做好迎评工作;要细心细致狠抓细节做好迎评工作;要实事求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做好迎评工作;要努力创新,通过评估,各项工作要有新高度、要上新水平、要创新局面[2]。在专家组进校后的评估汇报中,我校在介绍评建基本情况的独特做法时,也提出“全员参与、严细实新”,并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同年我校在进行迎评创优工作总结表彰时,归纳总结了我校的创优精神,即“敬业爱校,严细实新,抓改促建,质量创优”,将“严细实新”的作风给与了固化和肯定。全校师生在评估过程和其后的各项工作中,努力落实这样的要求,有许多感人的事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风“严细实新”经过严格的程序得到确认。我校原校风的表述是“团结、勤奋、严谨、求实”。这一校风表述内涵也很好,但主要是千校一面,而且不仅是学校,有很多企业也是这几句话,缺乏特色和自身文化沉淀。2007年9月,学校发布9号文件,面向全校征集“校风、教风、学风”的表述。文件指出: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师生员工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精神旗帜。为进一步总结提炼我校百年来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并固化为精练、生动、通俗、准确的语言表述,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提升内涵、树立形象的作用,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相关安排意见,学校决定即日起在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中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表述征集活动。活动开展后,经过广泛征集,深入讨论,多方论证,反复修改,汇聚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形成了体现学校办学积淀和追求的“校风“等学校精神理念等的提炼概括和阐释。经学校党委正式研究批准,2007年12月承油专党字50文件正式确定并发布我校校风为“严细实新”。
严:即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严肃办学;所谓“严格管理”就是要按照既定的制度或标准要求认真仔细地加以实施、从严负责,从严落实。“严格”就是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细致,毫不放松;这种管理贯穿到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方方面面。学校要发展,就要在办学管理的各个方面严格,从严治校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的科学管理,要建立在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严格管理之上。管理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是严格管理的内在要求,严格要求、严格考核是严格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管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升。严谨治学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尤其指教师对于科研和学术问题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教师要努力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尤其要弘扬严谨求实的学术道德。严肃办学在当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意义重大,办学切忌只顾眼前,只顾学校团体和教师利益,而忽视学生培养质量。严肃办学是因为我们肩负着国家给与的重大育人使命,严肃办学就要从收费、招生、到人才引进、干部聘任等各项工作必须依法依规、从学校长远发展出发,要规范各种办学行为。
细:即细心细致、注重细节;细化工作、精细管理;细心细致、注重细节是一种作风,学校工作无小事,教学工作无小节,无论是教学,还是各项管理服务工作都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对待工作不能敷衍了事,要精益求精,任何成功都是做好无数个细节累积起来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细化工作、精细管理。现在的工作任务很多、规章制度也很多,关键就是抓落实执行。抓落实、促执行,就要细化目标、细化要求、细化责任、细化措施、细化督导考核;要改变随意性、粗放式管理方式,健全制度,细化落实,堵塞漏洞,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路子。“细”更多反映的是一种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对个人的责任。责任感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实:即理念求实、工作务实、作风踏实的工作作风。理念求实,就是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理念、管理理念等都从学校实际出发,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出发,实事求是,实实在在,不尚虚谈。我校的大学精神“努力做得更好”十分平实,在全国文化建设论坛上受到专业的很好评价。工作务实,就是注重实际、不虚夸不浮华,不用说代替做,不搞形式主义,强调实效。工作踏实,就是每一个教职员工努力追求实干、实践,精心钻研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求实、务实、踏实很大程度上更是对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是对干部作风的要求。
新:即解放思想,敢于创新,适应新形势、确立新观念、探索新路子、实施新举措、谋求新发展、开拓新局面。“新”不是什么都推到从来,努力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就会取得事业的新发展、新突破。
[1]董俊明,陈晓阳.试论高职院校的校风建设[J],中国建设教育,2010(7):61-64.
[2]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组编.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年鉴(2005年卷)[M].2006.
Orig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chool Spirit of“Strict,Careful,True,and Innovative”
WANG Ji-an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Chengde 067000,Hebei,China)
School spirit is the soul and condensation of the moral culture of a school.The paper analyses the school spirit of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from four dimensions,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hool spirit of“strict,careful,true,and innovative”.
school spirit;culture construc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71
B
1008-9446(2011)01-0079-03
2011-01-09
王纪安(1960-),男,辽宁锦州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与管理、金属材料学科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