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祖珍 李业勇 潘玲华 陈安琪
桂林地处东经 109°36'~111°29',北纬 24°15'~26°23',平均海拔150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天气常不稳定,有时连续大雨,洪水暴发,高温高湿;有时持久干旱。对于多年种植的茄子基地,这样的气候条件,易导致枯萎病、青枯病及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严重发生,近几年发病率在20%~30%,重病年在50%~60%,严重影响夏秋茄子的生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于2007-2010年连续4年采用嫁接技术对夏秋茄子栽培过程中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预防效果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其介绍如下,供广大同行及种植户参考。
接穗应选择耐热、抗病、品质好、丰产性优、耐贮运且市场适销的品种,如万丰紫红长茄、天贵紫红长茄等。
砧木应选择高抗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亲和力强、适应性广且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品种,如托鲁巴姆、野力巴木等。
①播种期 夏季栽培,宜于2月下旬播种砧木,3月20日左右播种接穗,5月中旬嫁接,6月上中旬种植。秋季栽培,于4月中下旬播种砧木,5月上中旬播种接穗比较适宜,7月上中旬嫁接,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植。
②育苗方式 可采用大、中、小棚育苗。
①苗床准备 a.苗床面积。选用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园地作苗床。每种植667 m2茄子需砧木播种苗床3 m2,砧木采用穴盘育苗,需60孔穴盘25张;接穗播种苗床7 m2,分苗床 20 m2。
b.苗床制作。提前15天深翻土地20~30 cm,结合翻地每1 m2苗床施入腐熟精细有机肥2~3 kg及生石灰0.2 kg。翻耕后开沟作畦,畦宽1 m,畦高20~30 cm,沟宽40 cm。再用薄膜覆盖苗床。
播种前7天用50%敌克松(敌磺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配成1 000倍液淋施苗床,进行杀菌消毒。继续用薄膜覆盖苗床。
播种前将已沤制的苗床薄膜掀掉,苗床土整细整平,苗床边缘高出5 cm以利于浇水时水不流出苗床外,浇透水。
②种子消毒浸种催芽 a.种子消毒。将选好的茄子种子放入55℃左右的热水中,保持水温不变不断搅拌15 min后捞出,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浸泡10 min;托鲁巴姆和野力巴木种子不易发芽,种子用100~200 mg/L的赤霉素液浸泡24 h,捞出用清水洗净。
b.砧木种子浸种催芽。消毒后再用清水浸种24 h后洗净,装入纱布袋中滤掉种子上的水珠保湿变温催芽。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 8 h,夜间18~20℃16 h,每天翻动1次,用清水冲洗1次,每次清洗后滤干种子上的水珠。4~5天开始出芽,30%种子露白后播种。
c.接穗种子浸种催芽。接穗种子经消毒后用清水浸种10~15 h,洗净捞出后装入纱布袋中滤掉种子上的水珠,置于28~30℃的环境中催芽,2~3天出芽,当50%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①播种量 每种植667 m2嫁接茄子需托鲁巴姆或野力巴木砧木种子7~8 g,接穗种子10 g。
②播种方法 撒种时,将种子掺入等量的细土或细沙拌匀,第1次先撒2/3,第2次再将剩下的1/3种子补撒,播完种子后,均匀覆盖1 cm厚的过筛消毒的湿润细土。
③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用遮阳网覆盖床面及棚顶降温保湿。幼苗出土时及时去掉遮阳网,以免胚轴伸长形成高脚苗。苗床含水量始终保持在75%。
④分苗 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接穗假植于苗床上,株行距为10 cm×10 cm或8 cm×12 cm。砧木移植于装有营养基质的穴盘内。分苗后的前3天晴天要在棚顶上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促缓苗。缓苗后及时去掉遮阳网。
⑤分苗后管理 苗床及穴盘营养基质保持湿润,大棚、中棚四周保持通风降温,小拱棚阴天和晴天不盖膜,仅在雨天盖膜防雨水冲刷损伤幼苗。育苗中后期用0.1%磷酸二氢钾液或0.2%复合肥液进行叶面喷施。
砧木和接穗幼苗分别长出6~8片真叶及5~7片真叶时即可嫁接。
①嫁接工具 刀片、嫁接夹、接穗盘、湿润毛巾,宽2 m、厚0.02 mm的农用塑料膜,遮光率80%~90%的遮阳网等。
②嫁接前苗床准备 嫁接前,阴天苗床提前2天淋水、晴天于头天 14:00~15:00 淋水,确保嫁接时砧木与接穗幼苗干爽无水珠;提前1~2天用50%多菌灵、福美双按1∶1配成1 000倍液淋浇砧木苗床,用53%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接穗。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将嫁接工具消毒,晾干后备用。
③嫁接方法 劈接法嫁接,先用刀片在接穗2叶1心以下1.5 cm处横切,用湿润毛巾包好放于接穗盘里待接。嫁接时用刀片在砧木的第2片真叶上1.5 cm处去掉上端,切口平齐,然后在茎切口处的中央垂直下切1~1.5 cm,在接穗下端两边各削1刀,削成“V”字形,切口长为1~1.5 cm,将接穗小心地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接穗一边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相吻合,然后用嫁接夹固定好,嫁接夹上端固定位置与砧木横切面相平,预防砧木横切面开裂感病。边接边盖膜,薄膜直接盖在嫁接苗上,把薄膜边缘扎好,确保不漏风。
④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的前3天,嫁接苗上的薄膜保持覆盖不掀,从第4天开始,清晨或傍晚,揭膜通风30 min左右,以叶片干爽为宜。晴天棚顶覆盖双层遮光率90%遮阳网遮荫降温;阴雨天不盖遮阳网;雨天棚顶覆盖薄膜防雨水冲刷。棚四周始终保持通风,确保棚内温度在25℃左右。嫁接后5~7天,视天气和嫁接伤口愈合情况,可逐渐揭去覆盖膜、遮阳网,10天后去掉嫁接夹,进行正常的育苗管理,当嫁接苗长出新叶时(15~20天)可移栽大田。
茄子种植地远离有“三废”污染的工矿企业以及垃圾场、医院和生活区;不用受垃圾或工业、医院废料、废渣等污染的地块作菜田。
①整地施肥 定植前15天深翻土地,每667 m2撒生石灰100 kg进行土壤消毒,耙碎整平作畦,畦面宽1.2 m,沟宽0.40 m,畦沟深0.3 m。在畦中央开沟施肥,每 667 m2施腐熟粪肥 3 000~5 000 kg,三元复合肥 30~40 kg,磷肥 50~70 kg,覆土后将畦面整碎耙平,覆盖一层稻草降温保湿,防止土壤板结及杂草滋生。
②定植 选择晴天下午无风天气及时定植,每畦栽 2行,株行距为 60 cm×80 cm,嫁接口离地面2 cm以上,切忌泥土盖住嫁接口。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①搭架及绑蔓 茄子定植后及早搭架,一般采用“人”字架,架材必须坚实、牢固,架高1.8 m。搭架后及时绑蔓,以防大风大雨吹倒秧苗。
②整枝 为减少营养消耗,必须分期分批摘去根茄以下侧芽叶片分期分批摘去,保留根茄以上的枝芽生长结果。阴雨天气不宜打芽。
③追肥 夏秋季以清晨或傍晚浇肥水为主。缓苗后每10~15天追施300倍的三元复合肥水1次,连追2次。待第一批果实采收后,及时追1次重肥,每667 m2施腐熟粪肥1 500~2 000 kg,三元复合肥15~20 kg。进入结果盛期加强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每采收2~3次应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 kg 1次。
④水分管理 灌、排分渠,避免串灌。雨天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后期遇高温干旱季节,及时灌水,防止因干旱造成植株早衰。灌溉水用自来水或未被污染的水。有条件的用微滴设备,可人工浇,也可在傍晚半沟水漫灌,晚上自然落干。灌水不能漫过畦面,忌大水漫灌。
①主要发病原因 浇水过多,大水漫灌,雨后积水,导致作物根系发育不良,植株抗病力降低,病害明显加重;土壤中有机质少、偏施氮肥、砂壤土、酸性土病害较重;线虫、地下害虫多的地块病重;平畦较高垄栽培发病重;种植过密、缺肥、植株长势弱的地块发病重。
②主要预防措施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采用无病土育苗;及时避蚜、防蚜,田间可挂、铺银灰膜;田间布放性诱剂、黄色黏虫板、杀虫灯诱杀害虫;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做好田间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种植不可过密,适当整枝、疏叶,利于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定植地块每667 m2增施石灰100 kg,使土壤偏碱性;避免大水漫灌;施足基肥,生长中后期停止中耕以防止伤根,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
③药剂防治 成株期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绵疫病、褐纹病,棉铃虫、茶黄螨。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褐纹病防治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菌核病防治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 2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800倍液。绵疫病防治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53%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棉铃虫防治要求抓住卵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即幼虫未蛀入果内之前施药,喷洒5%天然除虫菊乳油800倍液、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液剂5 000倍液防治。茶黄螨防治用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20%哒·螨醇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1 500倍液。
浙南冬季的最低气温在0℃以下,黄瓜无法自然生长,为了实现黄瓜的全年供应,经过3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早春大棚黄瓜栽培技术。即搭好大棚、覆好膜,起好垄消好毒;选好品种是关键,“津优1号、新超越”品质好、产量高;密度掌握在2 500株/667 m2;田间管理分阶段;病虫防治无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