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编辑的法律意识及其培养

2011-08-15 00:49:10叶利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法律意识著作权法

叶利荣

(长江大学 期刊社,湖北 荆州 434023)

期刊编辑的法律意识及其培养

叶利荣

(长江大学 期刊社,湖北 荆州 434023)

期刊编辑活动的整个流程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法律意识在期刊编辑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培养期刊编辑的法律意识,应加大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建立编辑责任追究制度,在期刊编辑各环节强化编辑的著作权意识。

期刊编辑;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我国有关期刊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著作权方面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出版管理方面主要有:《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

编辑是期刊的办刊主体。期刊编辑的法律意识是指期刊编辑所具备的法律知识及其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集中反映了期刊编辑对我国有关期刊出版的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法律意识是衡量期刊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维权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在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一、法律意识在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法律约束贯穿期刊编辑出版的全过程

纵观期刊编辑活动的整个流程,从组稿、编辑加工到出版、发行,无不处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编辑居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无论是稿件的组稿、编稿、审稿、校对还是发行,都是法律行为的具体体现。”[1]《著作权法》第33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据此,在期刊的组稿、收稿环节,期刊编辑应及时处理稿件,尽量缩短审稿周期,及时向作者反馈审稿结果。《著作权法》第11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该法第34条规定:“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减,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根据上述规定,在编辑加工阶段,期刊编辑要保护作者的发表权、署名权和作品的完整权,把握好编辑加工的尺度。《著作权法》第29条规定:“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因此,在出版发行阶段,期刊编辑要及时向作者寄送样刊,支付稿酬。由此可见,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伴随着期刊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在任何一个环节,期刊编辑都要恪守法律法规,以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为准绳,规范自己的编辑行为,依法办刊。

(二)法律意识是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

法律意识是期刊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反映。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等。要充分发挥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要在纷纭变幻的市场环境中真正做到训练有素,胜任编辑工作,期刊编辑还必须具备足够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学术意识、市场意识,能够对稿件的政治性、科学性和知识性进行辨别,做出正确的判断。

强化编辑的法律意识是提高编辑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出版法制建设日趋成熟,出版环境更加复杂,期刊编辑活动越来越受到法律的规范和制约,期刊编辑面临的法律风险日益增加,这对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形势的变化迫切要求期刊编辑与时俱进,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及时补充法律知识,敏锐感知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化解各种法律纠纷。

(三)强化编辑的法律意识,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期刊编辑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法律风险的工作,既可能触犯国家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也可能由于编辑的疏忽大意侵犯著作权人的财产权、人身权。“期刊能否得以生存与发展,关键性的因素是编辑们的法律意识,不管哪家刊物,倘若以身试法,必遭灭顶之灾。”[2]因此,编辑队伍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对于一份期刊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编辑要熟悉和掌握我国有关期刊编辑出版的法律法规,能够运用这些法律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编辑实践。唯有如此,期刊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期刊编辑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编辑、出版、发行活动,一旦误入违法、非法的禁区,期刊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期刊能否在法律的规约下良性发展,固然取决于诸如体制、决策者素质等多种因素,但编辑作为期刊的办刊主体,其作用不可小觑。强化编辑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是办好期刊的前提条件。

二、期刊编辑法律意识淡漠的成因分析

(一)对出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期刊编辑对出版法律法规在编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期刊编辑一般都有明确的栏目分工,负责所属栏目的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工作,接触的都是与栏目对应的专家学者群、作者群、读者群。为了更好地完成编辑工作,期刊编辑往往会加强编辑业务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侧重编辑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殊不知,期刊编辑出版不是纯文字性的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受到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制约。“期刊,不论是自然科学期刊、社会科学期刊,抑或是学报,都是一个媒体、一种工具、一个阵地,都要受到各个方面的约束,其中法律约束始终贯穿于编辑出版工作的全过程。”[2]由于对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出版法律法规的学习,期刊编辑对出版法律法规往往缺乏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在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有些期刊编辑明明感知到了编辑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风险,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往往难以厘清编辑工作中各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导致触犯法律、侵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的案例时有发生。

(二)缺乏系统的出版行业法律法规培训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出版法》,但是,相对而言,我国在出版方面的立法已经比较完善。总体来看,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过去是“一法三条例”,现在扩展到“一法五条例”,即《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既为期刊正常的编辑出版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也约束和制约着期刊出版单位和期刊编辑的编辑出版行为。然而,目前,出版法律法规在期刊编辑队伍中的普及和推广,形势却不容乐观。大多数编辑对出版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在因不懂法与著作权人产生法律纠纷时,常常是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真正对这些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尤其是对《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烂熟于心的期刊编辑实在是少之又少。

(三)编辑责任追究机制缺位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24条规定:“期刊出版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期刊刊载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很多期刊编辑部并没有形成严格的编辑责任追究机制,各级编辑的岗位责任不够明确。一旦出现编辑质量问题或责任事故时,编辑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编辑责任追究机制缺位,期刊编辑缺乏加强法律意识、强化著作权意识的紧迫感,缺乏自觉学习法律法规的动力和积极性,这极大地阻碍了期刊的发展。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负责人指出,新闻出版总署将进一步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尽快建立学术期刊编辑准入制度、学术期刊编辑责任追究制度;出台相关政策,严格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限,建立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评估制度,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促进学术期刊提高质量。[3]

三、期刊编辑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加大出版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

期刊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刻关注出版法制建设的进程和最新进展,及时补充出版行业法律法规知识,构建出版法律法规知识体系。对出版法律法规的学习要系统、完整、深入,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止于一知半解。要理解出版法律法规的实质和立法精神,结合编辑实务中的具体案例,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学习。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入,为适应出版业改革开放的需要,相关的出版法律规范也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做出修订。例如,2011年3月,国务院对《出版管理条例》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做出修订,上述两个单行法规据此作相应修改并对章的序号和条款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因此,期刊编辑学习出版法律法规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

期刊出版单位还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支持、鼓励期刊编辑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要把编辑的法律法规培训提到和编辑业务能力培训同样的高度,把期刊编辑对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中,为期刊编辑学习法律法规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在编辑业务培训和岗位培训中,增加出版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在业务培训中,要改变过去重编辑技能培训、忽视法律法规学习的错误倾向,充分认识法律法规在编辑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

(二)落实编辑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编辑岗位责任制,以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主线,以强化期刊编辑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核心。对编辑职责和工作范围进行明确的分工,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级编辑的岗位责任,并制定出相应的考评办法。严格遵守《编辑工作条例》,完善稿件三审制度、责任编辑负责制度、执行编辑负责制度、编辑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稿件管理制度等,力争编辑出版流程的每个具体环节的制度设计都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各级编辑在完成工作任务后要妥善保管好各校次稿件,备档待查;同时,还要建立“事后责任追惩制度”,明确责任,避免编辑推诿责任。

落实编辑责任追究制度,用规范、科学的制度确保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提升和强化期刊编辑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编辑,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问题比较严重的编辑,要严厉处罚;对触犯法律的则移送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在期刊编辑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强化期刊编辑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保证期刊按照既定的刊物定位和办刊宗旨良性发展。

(三)在期刊编辑各环节强化编辑的著作权意识

《著作权法》自1990年颁布实施以来,分别于2001年10月27日和2010年2月26日做出了两次修正,我国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出版法律、法规体系中,有关著作权保护的体系已经较为完善。《著作权法》是出版工作重要的法律法规之一,在期刊编辑的各个环节,都应强化编辑的著作权意识。

在组稿、收稿阶段,根据《著作权法》第33条的规定,期刊编辑要合理把握审稿周期,及时履行告知义务。由于来稿量大、编辑人手有限,大多数期刊往往会在“征稿简则”或“稿约”中对审稿周期和稿件处理方式做出说明,期刊编辑一般会在采纳稿件时主动与作者联系,而对未通过审稿的稿件则默认为退稿,不予回复。当前,“一稿多投”现象的泛滥与期刊编辑的此种退稿处理方式不无关联。显然,此种退稿处理方式没有体现出对著作权人发表权的尊重。鉴于此,期刊编辑应努力缩短审稿周期,及时向作者反馈每篇稿件的处理意见。在审稿阶段,坚持一稿三审制度,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在编辑加工阶段,根据《著作权法》第11条、第34条的规定,期刊编辑要特别注意保护著作权人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作品的完整权。要维护作品的原意,不随意改变作者的观点;修改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在编辑加工阶段,还要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期刊中的参考文献主要是索引性的,其重要性在于它可明确地标示引自他人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和数据,既体现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又表明了学术的继承性和严肃性。期刊编辑若处理不当,会造成对相关著作权人权益的侵害。在出版发行阶段,根据《著作权法》第29条的规定,期刊编辑要及时向作者寄送样刊,合理支付稿酬。

[1]王化伟.强化编辑的法律意识 明确出版者的权利义务[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5).

[2]王秀中.期刊编辑的法律素质亟待提高[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6).

[3]期刊“收费发论文”面临整顿将建立编辑准入制度[E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13994130,2011-02-24.

Legal Consciousness on Periodical Editing and Its Training

YE Li-rong (Journals Pres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 434023)

The whole process of periodical editing is protected and constrained by laws,and legal consciousness has a great importance on journal editing.Therefore,the training of concerned press regula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the editing accountability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the editing copyright consciousness ought to be intensified in every link of journal editing.

periodical editing;legal consciousness;training methods

DF49

A

1673-1395(2011)11-0043-03

2011-08 -10

叶利荣(1978—),女,湖北仙桃人,编辑,硕士,主要从事编辑学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法律意识著作权法
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2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16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论版权转让登记的对抗效力——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送审稿)第59条
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 06:57:54
论对“一台戏”的法律保护——以《德国著作权法》为参照
知识产权(2016年10期)2016-08-21 12:41:06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卷宗(2016年1期)2016-03-21 14:52:21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