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鄂尔多斯市发展现代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 00:54:54
草原与草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农牧民

刘 荣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内蒙古 东胜区 017000)

人们把采用世代相传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方式来组织生产经营的农业,称为传统农牧业。现代农牧业即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用培养新型农牧民发展的农牧业。因此,建设现代农牧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牧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促进农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过程。

1 鄂尔多斯市现代农牧业的发展现状

农牧业历来是鄂尔多斯的基础产业,农畜产品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鄂尔多斯农牧业的发展之路,概括地讲,经历了从解放初期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曲折发展阶段,1979年到20世纪末的恢复发展阶段和进入21世纪的迅猛发展阶段。伴随着历史进程,鄂尔多斯农牧业经济也逐步由徘徊不前向快速发展、现代化迈进。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西移,我市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牧区工作全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力推进“三化互动”,确立了“瞄准市场,调整结构,改善生态,增收增效”、“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农牧业发展思路,提出和实施“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收缩转移、集中发展”和农牧业“三区”发展规划等战略举措,使我市现代农牧业迅猛发展。

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现代农牧业向纵深发展,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繁荣农村牧区经济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破解“三农三牧”难题的根本方法。近期,我市建设现代农牧业的目标和任务,即要以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为手段,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状况;要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消除二元结构,实现农牧民富裕和全面发展。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牧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使土地产出率和农牧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使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鄂尔多斯市现阶段建设现代农牧业就是要立足我市542.13万hm2可利用草原42.33万hm2耕地等资源条件及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发展以土地规模经营、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和设施农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牧业工作。

1.1 大力推进规模经营

即实施以土地有效整合、配套节水灌溉模式、全程化农机具、现代化养殖园区、综合农艺措施及经营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农牧业基地建设。为实现土地有效整合,市里捆绑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成框”的标准,将土地集中整理成便于大型农机具作业的规则条田,为实现大型机械作业和实施节水灌溉创造了条件。大规模的土地整理,使耕地面积增加了15%~30%。鄂尔多斯采用高标准节水灌溉措施,在黄河南岸扬水灌区推进黄灌区水权置换,采用渠衬节水措施;在井灌区推广使用以美国维蒙特大中型时针式喷灌为主的先进节水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农牧业生产成本。2007年至今,全市现代农牧业基地共购进各类大中型喷灌机1 893台。据测算,较之以往的大田漫灌,喷灌区节水可达70%以上,渠道衬砌节水可达40%以上。同时,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007年至今共购入各类大中型农机具3 177台套;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良种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农作物模式化栽培等现代综合农艺措施,种养适用技术入户率达80%以上。

1.2 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程度、改良草牧场及以草定畜和划区轮牧等措施,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提高牧民收入。借鉴欧洲农牧场庄园经济模式,鄂尔多斯在西部牧区以户为单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和人均收入5万元的标准,全面装备现代农牧业机械,全面组装推广配种、防疫、配方饲喂、快速育肥等现代农牧业技术,建设单户经营1万亩草牧场和20hm2亩保灌饲草料地的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全面提高牧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2008年建成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200户,2009年建成800户,力争到2012年达到3 000户。

1.3 稳步实施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高效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不但能大幅度地提高农牧民收入,而且能大量吸纳转移农牧民,实现转移农牧民就业增收。市里为保障城市蔬菜供给,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设施农业建设,按照每个园区不低于6.67hm2的要求,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扶持、协会组织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模式。2008年全市建成设施农业基地733.33万 hm2,2009年 333.33万 hm2,到 2012年计划达到6666.67万hm2。

2 鄂尔多斯市现代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鄂尔多斯市在发展现代农牧业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鄂尔多斯市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其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还有许多现实长远的问题急需解决。如农牧业产业布局的区域化问题;在现代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产业化层次低、科技含量低、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非农产业发育缓慢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鄂尔多斯市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具体地:

2.1 农畜产品中名牌产品少,产品特色不够明显

品种结构不够优化,品牌效应较弱,缺乏能够代表我市特色的品牌产品,影响了知名度的提高和规模特色作用的发挥。

2.2 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因宣传、推广、管理力度不足,基地环境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按标准化生产的意识不强,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2.3 设施农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

我市设施农业面积2000hm2左右,目前还处在政府投资、补贴建设阶段,农牧民、企业自发建设积极性不高。设施农业布局过于分散。造成农产品生产整体效益水平低。缺少一批能够展示本地区特色农业生产发展的高标准示范区。

2.4 产业化水平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

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少,不能带动更多的农牧民进入产业链;产、供、销三方面监管和联结机制还不够强,组织化程度低,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3 鄂尔多斯市现代农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3.1 明确目标,转变思想观念

一方面转变各级政府和服务部门的观念,排除畏难心理,把发展现代农牧业工作作为当前及以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把发展现代农牧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转变农牧民的思想观念,让农牧民认识到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缩小城乡差距,摆脱贫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必由之路,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紧迫感,提高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自觉性、自发性和积极性。

3.2 统筹兼顾,稳步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资金多、难度系数大,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现代农牧业必须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努力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3 夯实基础,提供物质保证

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必要保障。上述制约因素只有稳步提高,具备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物质条件,才能搭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平台。

3.4 推进创新,强化科技支撑

在着眼增强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广泛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取得联系,采取多种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相关企业、机构、人才和先进技术,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稳步提高科技对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

3.5 多能并举,健全产业体系

充分开发农牧业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向农牧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3.6 城乡统筹,转移剩余人口

完善出台不同地区农牧民转移的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机制,确保进城农牧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解除农牧民后顾之忧,使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现代农牧业基础建设工作相协调,最终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路子。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农牧民
绿染鄂尔多斯高原
内蒙古林业(2021年6期)2021-12-26 16:45:32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24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资(2019年44期)2019-12-03 03:10:48
大医精诚福泽一方——专访鄂尔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医院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06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6
鄂尔多斯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40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8
2014年鄂尔多斯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情况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6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现代农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