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佐良《论读书》译文风格看英汉翻译的“动态对等论”*

2011-08-15 00:46江凤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归化韵律译文

江凤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7)

从王佐良《论读书》译文风格看英汉翻译的“动态对等论”*

江凤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7)

早在1964年,奈达就提出了他的“动态对等”翻译观。“对等”是所有对翻译有严肃态度的译者们一贯坚持的目标。“对等”可以是功能对等、语义对等、结构对等。可结合培根的原作Of Studies与王佐良的《论读书》译文做文本解读,并主要从句法结构、修辞风格、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节奏韵律四个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动态对等。

动态对等论;句法结构;修辞风格;翻译策略;节奏韵律

奈达(Eugene A.Nida)翻译理论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就是他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论。动态对等论问世后,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对等”是所有对翻译有严肃态度的译者们一贯坚持的目标。“对等”可以是功能对等、语义对等、结构对等。笔者将结合培根的原作Of Studies与王佐良的《论读书》译文做文本解读,并主要从句法结构、修辞风格、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节奏韵律四个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动态对等。

一 “动态对等论”理论基础

“动态对等”翻译是奈达的最主要的翻译观。他认为,对等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1]。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动态对等也就是两种语言之间不仅应该是意义的对等,而且还是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的对等,以及还要使译文给读者心灵上的反响与原文对读者内心所激发的情感对等。奈达与德瓦尔(De War)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而功能对等更突显出的是翻译的语用与交际功能[2]。奈达定义的原文是: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这个定义的正确译文应是:翻译是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用接收语再现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对应信息(或相当信息)。

二 Of Studies原文文本解读和译文的翻译风格解析

Of Studies作者培根是英国最享有盛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作者在文中用行文流水的逻辑手法,总结了读书的功用和人们对其所持的态度,而且作者也详实地阐述了各种读书方法和不同的给予人的精神食粮。《论读书》语言庄重、警句叠出、文笔简练和说理深刻,充分体现了培根的强调读书方法、不能死读书的理念。“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把全文的说理推向高潮,因此它不愧是一篇经世致用的传世之作。

王佐良先生凭着对英汉语言特点独到的把握,能从整体的行文风格中把握全局。从“动态对等论”看,王先生的译文《论读书》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原文的行文风格、文体修辞、句法表征以及信息对等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吻合。

(一) 句法的动态对等:英汉语篇的形合与意合

所谓形合(hypotaxis),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显示句法关系,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parataxis),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和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3]。因此,结构和形式常能把英语的注意形合体现出来,而功能和意义则是汉语常用的连接手段,不用或少用连接类的虚词才能使汉语显得简洁而凝重。但是,英语和汉语都有形合句和意合句。一般地说,英语形合句多,汉语意合句多,但其多少与文体密切相关。

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but that would be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s;else distilled books are,like common distilled waters,flashy things.

译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

(二) 修饰风格的动态对等:排比运用

用排比句来讲道理,能使句子显得逻辑清楚;用排比句抒情,能使节奏明快,而读起来更是琅琅上口。这与汉语的排比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它从来不失为一种有力的修辞手段。而从这篇佳作中,通过句中排比句的运用处处显示了培根语言功底的深厚。而王佐良的经典翻译之作,也与培根的风格相当吻合。这些也体现了翻译“动态对等论”原则。“动态对等论”不仅体现在句子上的对等,同样也有短语对等和词汇对等。因此,我们可以看以下例子:

短语对等: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译文: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词汇对等:a full man;a ready man;an exact man.

译文:充实、机智、准确。

句子对等:Histories make men wise;poets witty;the mathematics subtile;natural philosophy deep;moral grave;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译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因此,通过以上例句可以清楚地看出,修辞风格的动态对等确实能给文章以行云流水的感觉,使文章读起来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并给读者以层层深入的感受。

(三) 翻译策略的动态对等:归化异化

基于文化翻译的理念,跨文化交际学派产生了两种翻译方法,分别是归化(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foreignzing method)[4]。虽然对两种翻译方法的争论在译学界争论不休,但是我们本着客观包容的态度对两种翻译方法在王佐良《论读书》一文中所体现的“动态对等论”来做一分析。归化是为了弘扬本族语自身的文化传统与语言魅力而进行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显然是以流利娴熟的本族语输出翻译成果。而异化则是为读者能切身体会到源语言的魅力和源语言的文化传承理念而进行的一种翻译方法,意即译作必须有异国情调。

归化翻译方法如: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其中把serve翻译成“足以”带有浓重的中国古代汉语的文言文色彩。在这里王佐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使读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语言的文化魅力和文彩飞扬。如“long time no see”翻译为“好久不见”这一地道的汉语式问候时,外国人并不会表达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相反,他们认为这种带有民族特色的创意归化翻译更增近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理解与传播。

异化翻译方法如:Bowling is good for the stone and reins; shooting for the lungs and breast;gentle walking for the stomach;riding for the head;and the like.

译文: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王佐良的译文把bowling译作“滚球”生动地向我们传达了这个源于古埃及球类的打法过程。他把读者带入异国风俗情景之中,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译者对类似短语的处理方法更贴近源语言的文化,也迫使目的语读者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不断加强学习。

(四) 节奏韵律的动态对等:音响美和韵律美

关于节奏,“狭义的理解是指语调快慢、轻重、重复和停顿。广义的理解则是整个抒情文体的结构方法。因此,节奏韵律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音响美和韵律美。音响美具体表现在它能给读者一种抑扬顿挫的听觉效果。而英语语音美的具体表现在单词重音、句子重音和功能词的弱读都能表达出作者在选词时的别具匠心[5]。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中文译本也应体现这样的原则。王佐良的《论读书》就体现了这一非常重要的原则。

音响美体现如: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中的三个/t/从语音效果角度上讲,给人一种丝丝入扣、跌宕起伏的语言效果,因为此句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安排匀称,因此读起来节奏和谐,富有音乐美。而译文中用的三个“足以”,在语音上形成回荡与连绵之势,与原文相符。此外从选词的角度上谈,使译文读起来更给读者一种抑扬顿挫与和谐悦耳,形象地再现了原文的写作风格,这更进一步地体现了翻译中“动态对等论”的具体内涵。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韵律美的具体体现。

韵律美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素而产生的,重在对音、调的精心选择,对节奏轻重缓急的巧妙安排,象征性地传达出某种感受,从而追求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头韵如: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尾韵如: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译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这些韵美的修辞会给读者留下非常美好的阅读享受。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王先生在尽量考虑到译文风格的同时,也尽量从语言上追求译文韵律和音响方向的“动态对等”,以便达到中英文两种风格的几乎完全对等。

从王佐良的《论读书》译文来看,王先生做到了形似神似的“动态对等”。这也从另外相反的角度印证了,如果译文与原文从形式到内容,从语篇到功能都完全不对等,那也就根本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翻译。“对等”应是所有翻译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极为丰满,且流畅自然、音响和谐,可说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动态对等论”所一直提倡的目标。

[1]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

[2]Nida,Eugene A&C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校:简子)

H059

A

1008-4681(2011)01-0108-02

2010-09-05

江凤(1976-),女,重庆江津人,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归化韵律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译文摘要
归化(双语加油站)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I Like Thinking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