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
(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高校干部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谢文
(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推进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我国高校的干部管理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缺乏统一规划、信息部门分割、失真与管理队伍素质落伍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此,推进干部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精确化、分级管理,形成一个干部人事信息管理网络通用平台,无疑是未来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改革路向。
高校;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资源,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这么说,谁第一时间获得了信息,谁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方面领先一步,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十七大”报告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称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战略任务。刚刚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研究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干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指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以规范干部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通过整合干部信息资源,引入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构建干部工作信息管理的集成化平台,助推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划化建设。简言之,干部管理工作信息化就是对干部管理工作领域的信息化[1]。它既要研究干部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方法、规律等理论问题,又要研究探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教育、监督等实践问题;既要研究干部群体的思想状态、整体结构及班子组合等问题,还要研究干部个体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专长等个性特征;既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又要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干部管理的特点和规律[2]。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公共管理事务的增多,日常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已远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实际需要。高校组织部门作为高校管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其肩负着学校管理职能中很多具体的管理事务,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息息相关的日常事务。干部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管理效益在广大师生员工中的认可度。因此寻求高效率、科学化、规范化的干部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政治民主建设。人所共知,民主政治需要一定的条件,足够的信息是其得以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通过信息平台发布选拔干部的任职条件、选拔办法、工作程序、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等,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干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干部工作从听取部分人意见到听取多数人意见,有利于拓展民主政治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进一步提高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的能力。日常干部管理工作所需的有关干部基本情况、数据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查询或自动生成报表,能快速、准确地为领导提供动态数据和决策信息。
第三,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提高干部管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平台能较好地将干部信息资源共享,使组织领导能直观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各级干部队伍状况。在干部选拔任用、调整配备和交流等工作中,均可利用信息库,直接产生干部任免审批表、基本情况表、干部名册等,大大提高了干部管理工作的运转速度。
第四,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有效预防腐败。干部信息系统通过紧密结合干部任免的推荐、测评、酝酿、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过程,对干部任免的程序以及在候选人基本信息、考察材料、任免审批表、上会议题等文件的制作上进行规范化的操作,从技术手段上为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供了保证,有效杜绝了人为干扰因素,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政治腐败的功能。
二
总体来看,高校在加强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确实已经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不可否认,当前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对加强干部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这主要有两方面的认识不够,一是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局认识不够,针对当前干部的流动性快、干部考察周期不断缩短的现状没有认真思考,没有较好地分析当前干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致理解为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可有可无;二是对加强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的重要手段的认识不够,目前的干部管理手段较为单一,大多停留于简单的表格或文档管理层次,开发的系统也只能满足某一个方面的应用,缺乏通用性,从而导致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大、步伐较慢,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更没能发挥出信息化本身所应有的巨大潜力。存在这些认识上的问题,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把握信息化的本质、涵义以及影响和意义。
其次,干部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就是规范信息流,信息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灵魂,共享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机制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1]。目前高校的各个部门保管着干部相关的宝贵信息资源,如人事处有干部的个人基本信息、组织部有干部的任免信息、教务处有干部的教学信息、科研处有干部的科研信息、纪检监察室有干部的廉政信息等,然而这些分散的信息资源目前大都停留在纸介质形式和EXCEL表格以及WORD文档上,由于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数据体系,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分散的信息处理和更新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探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有力的指导、协调和推进;其次是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并为日后的兼容留下隐患;第三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缺乏协调与合作,分散了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3]。
再次,干部动态信息更新太慢,数据准确性不高。传统的干部信息管理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借助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软件,软件信息处理模块比较单一,操作相关性不强,无法为校领导和上级管理部门提供快、精、准的统计报表和相关分析数据,制约了管理层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4]。
最后,软件开发人员素质跟不上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干部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其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日益增强,同时,由于干部工作本身特有的敏感性和保密性问题,非干部工作部门要了解干部工作流程、干部工作要求和干部工作的发展又比较困难。目前涉及干部工作有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绝大多数是由不精通干部工作的技术人员完成的,对干部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需求了解和把握并不直接和贴切,因此,已开发的应用系统数据通用性差、模块不兼容,直接制约了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三
干部工作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时代的内在要求。以信息化管理推动现代化大学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各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笔者认为,加强高校干部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第一,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干部工作信息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是要以长远的眼光深刻认识信息化在高校干部管理工作变革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增强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二是明确干部工作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干部工作者要为干部工作信息化贡献力量,强化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化的使命意识,三是要整合各方资源,构筑合力,成立以主要领导为主体的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探讨新形势下干部管理工作的特点,全面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
第二,统一规划,集成管理。干部工作系统庞杂,涵盖干部的全方位情况,因此系统要能够把零散化的干部信息实现集成化的统一管理。具体来讲在系统开发工作中要坚持4条原则:一是安全性原则,数据的安全与保密问题是干部工作信息化的核心问题,设计系统时要大量采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数据签名、用户权限审核等技术,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适用性原则,要适合组织工作的需要,系统的界面设计要友好,操作要简捷合理,交互性要强,要能够支持用户个性化的设置;三是规范性原则,遵循中组部制订的《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体系》,对组织部门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规范和扩充,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实现在多个系统之间良好的数据共享与无缝对接,丰富系统的功能。四是前瞻性原则,系统一旦使用就会成为组织工作的一种方式保持下去,因此不能落伍,要能按需调整,方便系统升级扩容。
第三,统一维护,及时更新数据。干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信息来源不统一。为了保证所采集的干部信息客观、及时、准确,应组织相关部门及时更新干部信息,确保信息的有效性。此外还应制定相关的管理细则,明确职责分工、信息来源的认定与入库、数据备份、信息安全及保密纪律,为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第四,建设一支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干部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一批管理型、技术型的复合人才。对此,第一要加强对干部信息平台使用者的定期培训,适应不同要求和形式下对干部信息的管理与分析,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将大量的定性数据量化处理,使零碎的干部信息条理化、结构化、形象化。第二要加强组工干部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组工干部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安全技术等理论和操作,切实具备信息加工、信息决策以及信息管理分析的能力,要能将新的科学理论、信息技术融入到自身的知识库之中。通过学习提高,逐步建立一批既懂干部管理知识又懂技术开发的团队力量,假以时日,达到组工干部自主研发信息系统的水平。
四
干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方向,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建立起完善规范的信息化制度体系,打造经济适用的信息集成平台,将干部工作的信息化覆盖到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到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明确高校干部管理每一项工作的职责,规范高校干部管理每一道工作的程序,才能让高校干部管理工作信息化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高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干部工作的公正、民主畅通新的方式。
[1]梁经军.我国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蒋笃运.关于构建干部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探讨[J].领导科学,1997,(10).
[3]史敏.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4]黄含其.论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2).
(责任编校:谭纬纬)
G647
A
1008-4681(2011)01-0042-02
2010-11-04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党建课题,编号:XJK09DJB01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09C580。
谢文(1981-),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商学院讲师,硕士生。研究方向:干部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