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虚拟实习与真账顶岗实习比较分析

2011-08-15 00:46厦门华厦职业学院罗先锋
财会通讯 2011年28期
关键词:顶岗财会岗位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 罗先锋

会计虚拟实习与真账顶岗实习比较分析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 罗先锋

2006年11月教育部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要求把握实验、实训、实习这三个关键点,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对于高职财会类专业来讲,工学结合的最好切入点则是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得益于会计类中介行业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和大多数的职业院校一样,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在每年中介行业的业务繁忙期,都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安排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中介机构的助理审计员岗位实习。尽管该类实习兼顾了校企双方的利益,也为学生步入职场提供了实践性的帮助,但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实习岗位资源的稀缺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财会类毕业生数量;二是助理审计岗位的实践无法给予学生操练真实账目的体验和经验;三是实习单位规模不一,规范程度不一,实习的质量和效果难以控制。鉴于此,为了探索有效符合工学结合内涵的实习方式,摸索出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厦门华厦职业学院于2011年年初选拔了近20名高职财会学生作为样本,分别参与了与厦门某软件有限公司开展的“会计虚拟实习产品测试”项目和厦门某会计中介服务企业开展的“真账顶岗实习”项目。前一个项目是立足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虚拟实习,而后一个项目则是立足生产实践一线的顶岗实习,实习的模式完全迥异,而参与项目实施的师生也感受不一。笔者认为作为身处教学一线并进行具体工学结合项目操作的亲历者,两个项目个案的实施经验和收获值得与同行分享。

一、项目实践的具体情况

(一)会计虚拟实习项目“会计虚拟实习”产品是厦门某软件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最新研发的一款基于交互式网络游戏思想设计的财会教学产品,通过趣味性的3D场景体验和仿真的FLASH人物在动态的财务环境中让学生分角色,分岗位体验企业会计的全流程业务操作,并且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真实企业业务流程情境模拟引导,内置仿真单据演练和智能纠错系统供师生无时间、无地点、无人数限制的便捷在线实习。为进行产品发布前体验及测试,厦门华厦职业学院部分专业教师与学生在暑期一起参与了整个产品的教师平台和学生平台的使用,充分体验了虚拟实习这一另类途径的会计工作实践。考虑到产品未发布,故整个虚拟实习实际是在该公司工作环境下通过访问局域网络进行的。教师可以参与教学平台和学生平台的测试使用,而学生则参与学生平台不同岗位的测试,测试按项目式运作,技术细节和知识技能细节均由该企业研发产品的教研组负责。在教师平台中,教师主要体验关于实习系统管理和实习教学管理两个方面。通过该平台,教师可实现实习批次、实习跟踪及实习效果评价的及时管理,并可根据情况给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和设置任务权限,实习的管理非常机动灵活。在学生平台中,学生可自由在出纳、税务核算、采购核算、销售核算、费用核算、产品核算、总账核算和财务经理等八个岗位中选择角色进行模拟演练,演练从基本业务流程执行开始,涉及单据选择、业务办理、权限审批及最终的账务处理,并辅以智能学习反馈系统,可使学生随时发现错误并在线寻求相关帮助信息解决问题,整个实习学生几乎可自主完成。另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实习的虚拟性,很多工作执行过程中的企业文化等人文方面的体验和感受会匮乏,所以公司的教研组安排了每周一次的各个岗位的面授课程,主要用于关注诸如员工的团队合作配合、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信息反馈等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项目历时一个半月,项目结束时,参与实习的师生与企业开了小型的座谈会。教师的反馈意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突破现有实习资源之限制,实现全员参与和全程控制的会计工作实践;二是可实现具体工作的流程虚拟体验,提高学生实务的应变能力;三是由于整个产品是基于一个真实公司的业务流程全过程设计的,故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会计信息流的大局观,并把握不同岗位的难易点,帮助提升学生就业力。对于参与的学生来说,则觉得收获颇多:首先通过系统八大岗位演练,使学生对财会工作有了深入的认知和体会,并且对其既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回顾;二是通过几乎全真的流程操作,使学生关注了以往传统实践教学中无法实现的重点,如企业内部控制、危机处理、成本控制等问题,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很有帮助。

(二)真账顶岗实习项目 真账顶岗实习是厦门某会计中介服务企业依托自己的业务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款会计培训产品。整个课程由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具体指导,课程的组织借鉴工厂的学徒制,并辅以一定的面授讲解。其课程核心亮点在于所有学生的实习任务均来自于真实的企业,并在业务和技能的训练设计方面兼顾了工、商、外贸等不同企业类型和外勤、税务及账务等不同任务类型。任务训练结束后学生可跟随师父进入企业的代理记账工位实现真正的顶岗操作和实习,以对自己的技能进行检验,优秀者亦可通过该企业平台实现就业。项目实施完全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学生按员工标准管理,挂牌上岗。整个实习按天安排教学进度,内容分为外勤、税务实务讲解操作、财务软件操作及不同类企业的真实账目操作三大方面。企业派出的实训老师每人负责带5名学生,主要工作职责是培训学生账目及相关事务处理及问题解答,同时每位老师还要承担约8~10家真实企业的代理记账工作,保证不因教学而脱离会计工作前沿,而学校的教师则参与整个培训计划的拟定及实习指导,同时负责实时反馈学生意见,以助企业调整。在实习管理方面,学生要按天记录实习日记,并每一周进行实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解答会,结束时企业评选优秀学员并给予奖励并给予工作选择机会。项目全程历时一个月,课程结束时参与学生的最大收获就在于有一定经验可独立处理一些小型企业的会计日常工作,而且通过实际外勤业务的实习,亦可胜任诸如报税、抄税、注册登记等工作,提升了就业能力。另经过全面的真账演练,学生也发现了不少技能和业务的难点;如税款计算、外汇核销及产品成本的计算等方面。和传统的学校实训不同,真账演练的关键在于所有的任务都基于企业的实际业务,诸多业务关系梳理成为探究式学习的激发点,如存货、往来款项、成本归集及计算等,这些需有全局观念的挑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而对于参与实践的教师而言,大家认为企业师资的全程陪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工作任务导向型的实习开展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而最终进入工位的顶岗操作则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这其实正是符合工学结合内涵的理想实习模式。

二、项目对比与启示

(一)虚拟实习与真账顶岗的对比 对虚拟实习的教学产品而言,因基于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研发,使得产品的使用只需通过开放网络访问服务器即可实现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使用。这为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手段:实践学材的仿真性,实践实施的普惠性(所有学生都可参与)与实践效果评定标准的统一性。从更大改变来讲,采用信息技术的虚拟实习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更多地成为“站在一旁的指导者”,而不是“讲台上的圣贤”,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型学习中,并且提供克服时间和地点障碍的教学途径。而真账顶岗实习的优点恰是弥补了虚拟实习的不足:身临其境的工作情境,各具特色的工作任务,顶岗操作的工作考核,这既不同于流程已经明确和任务已经标准化的虚拟实习,也不同于任务下达只以企业需要为主的松散型传统实习。以学习者能相对独立胜任中小企业的会计类岗位为明确目标,通过系统的任务组合和全程的学徒式学习,帮助学生实现了知识、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综合性系统升级。但其中所耗的人力、物力、尤其是供学生最终顶岗实践工位资源的不足,是其难以惠及所有学生的最大缺憾。

(二)对财会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是利用数字化资源平台提升校内实训课程的效率和质量。虚拟实习产品的实践就是最好例证,教师不再被繁重的实训操作指导所累,可有余力专注好的实训任务设计和开发;学生有机会选择和控制自己的技能训练情况。以此作为切入点,如在具体课程上采用分组式共同学习、案例研讨、岗位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高职财会校内实践教学可面貌一新。二是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做好财会类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所谓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就是来自于生产实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从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而设计的综合性实训项目,真账顶岗的项目设计恰好符合。其实该项目的出现不仅是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能力需求的一个市场反馈,更是对目前高职财会专业人才技能培训提出的新标准和要求,但是如果引入教学,尚需校企结合的团队进一步的研发,在具体的实施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

[本文系福建省2010年《核算类专业群工学结合多路径实践体系构建高职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闽教高[2010]92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余俊娟)

猜你喜欢
顶岗财会岗位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