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罗伯特·弗洛斯特

2011-08-15 00:53王微萍
关键词:罗伯特

王微萍

(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54)

跨越时空的罗伯特·弗洛斯特

王微萍

(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54)

自1913年罗伯特·弗洛斯特的第一部诗集出版并获得成功以来,他的诗为全世界所传诵。在此,将罗伯特·弗洛斯特的两首代表作置于现代意境中重新加以诠释,从中感受作品不同凡响而寓意深刻的现实意义。

罗伯特·弗洛斯特;现代意境;现实意义

1916年,罗伯特·弗洛斯特(1874-1961)在给Louis Unter meyer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A poem is never a put-up job so to speak.It begins as a lump in the throat,a sense ofwrong,a homesickness, a lovesickness.It is never a thought to begin with.It is at its best when it is a tantalizing vagueness.It finds its thought and succeeds,or doesn’t find it and comes to nothing.It finds its thought or makes its thought.I suppose it finds it lying around with others not so much to its purpose in a more or less full mind.That’swhy it oftener comes to nothing in youth

before experience has filled the mind with thoughts.It may be a big emotion then and yet finds nothing it can embody in.It finds the thoughts and the thought finds the words.Let’s say again:A poem particularly

must not begin thought first.”[1]34(笔者译:可以这样说,一首诗绝对不是事先想好了才写的。开始落笔的时候,就好像喉咙里有非想说不可的话,或表达一种冤屈感,或是一种思乡情结或一种爱恋情怀。诗是有感而发,而非想好才写。当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某种感觉的时候创作最佳。这种感觉一旦释放就成功了。我想类似的感觉其他人也有,只是感觉没有如此强烈罢了。这就是为什么年轻时往往毫无建树,因为他们所欠缺的经验还没有赋予他们更多的思考。或许那时的诗只是一种博大情怀的流露,但没有内涵。写诗应该是先有诗情,再有思想,再是文字。再说一次:写诗尤其不该先想好了才写。)其实,这段文字就是罗伯特·弗洛斯特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度概括:都是有感而发的。当他要去牧场打扫水泉的时候(The Pasture),当他和邻居一起修筑残墙的时候(MendingWall),当他在烈日炎炎下锄草的时候(Mowing),当他摘苹果后打瞌睡的时候(After Apple-Picking),当他在林子里面临两条路选择的时候(The Road Not Taken)……他的诗情已经出来了,他将此时此刻最本能的感受淋漓尽致地、一丝不苟地,用他那朴素的、个性化的语言全部展现出来,让人先感受、融入到诗的意境,再发挥其无限的想象力,在诗中慢慢体会。这,就是罗伯特·弗洛斯特。

罗伯特·弗洛斯特可谓大器晚成。他1913年离乡背井,在异国他乡的英国出版其第一本诗集《一个男孩的心愿》(A Boy’sW ill)并获得成功时,已经39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无奈之下,他只好又从英国回到美国,在New Hampshire的农庄干他熟悉和热爱的农活。此后,他视农庄为家,把发生在田间地头的大大小小的平凡事都作为诗歌创作的主题,其诗歌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是一位典型的田园诗人。尽管成功姗姗来迟,他的诗歌创作天赋却为世人共睹,他的诗歌创作源源不断,持续达50年之久。如果说美国20世纪有一位民族诗人的话,那就是罗伯特·弗洛斯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罗伯特·弗洛斯特创作达到高峰,大受国民爱戴。1961年,他在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John F.Kennedy的就职仪式上,朗读他的作品“The Gift Outright”。这个殊荣,无人能比,无人超越。而他的去逝,John F.Kennedy (1917-1963)给予了极高的评价:“His death im-poverished us all;but he has bequeathed his nation a body of imperishable verse from which Americanswill forever gain joy and understanding.”[2]610

罗伯特·弗洛斯特对生他、养他的土地情有独钟。他一生创作的大多数诗歌的意境选择于广袤的乡村。他的诗歌不用华丽的辞藻来点缀,也不用巧妙的比喻来修饰,更不用晦涩的语言来装扮。他采用的语言不是诗歌所特有的语言,所采用的文体也多为blank verse。所谓无韵诗,也称素体诗。“素体诗,是英语格律诗的一种,泛指按一定音步格式创作的任何一种式样的不押韵诗体。但更多的指无韵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五音步诗行,即,每行用五个长短格音步——十个音节组成,每首行数不拘,不押韵。”[3]797这种诗体,在莎士比亚、密尔顿的诗剧里常用。弗洛斯特的无韵诗,取其形,然而相当松散,听起来明白晓畅,像日常对话一般,很简单,很朴素。第一次读弗洛斯特的诗,会觉得诗中亲切、自然、直白的语言一目了然,使人很快融入角色。然而当你多读其诗歌后就会有所感悟,罗伯特·弗洛斯特正是以独具匠心的创造手法,以其深邃、细腻,不乏智慧的心,孜孜不倦地寻觅着生活的真谛,寻找着做人的道理,将深刻的内涵隐含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弦外之音。他的“诗歌的字面意思仅为我们提供文字上的描述,有了如此的说明,才开始对一首诗进行各种诠释,但没有结束”[4]218。在罗伯特·弗洛斯特看似平凡的诗歌中,我们透过现象,尽力去读懂诗人的隐含之意。可以说,他的诗跨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乃至今天,仍然具有深刻而不同凡响的现实意义。

《修墙》(Mending Walls)是弗洛斯特于1914年出版的North of Boston的开场篇,是一首无韵诗。一行5个音步,每两个音节一个节拍,不押韵。诗一开始就开门见山提出:“有些什么东西不爱墙,/让冻土膨胀在墙根下,/阳光里把墙垛拱塌,留下两人宽的豁口。”字面上有了如此的说明之后,邻居开始修筑残墙,将两邻居分开。然而,“我”告诉他:“我们并不需要这堵墙,/他家是一片松林,我家一片果园,/我的苹果树绝不会越过边界,/偷吃他树上的果实。”由此看来,修墙的绝对理由不成立,况且,“这里有些什么东西不喜欢墙,/它要想让墙倒塌”。无论弗洛斯特怎么表示不喜欢墙,邻居都不改变初衷,他反反复复地念道:“好篱笆带来好邻居。”(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这可能就是《修墙》的表层意思,太平凡不过的一件日常小事。然而,我们很快明白,诗中之墙实际引申另有其物。当我们开始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开始对《修墙》中墙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

《辞海》里的定义:墙,即,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3]671,是一种人为修筑的障碍物。古今中外皆有墙,当今社会也不乏墙,曾经一度,墙还非常盛行。殊不知,当政府机关深落在高墙之内的时候,似乎官与民之间的关系疏远了;当家家户户为安全起见纷纷安装防盗网的时候,似乎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危机产生了;当高等学府被高墙所包围起来的时候,似乎学子们的思想也在象牙塔里被束缚了;当权势人家的花园别墅被墙隔离开来时候,似乎他们的特殊化就凸现出来了……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墙,那就是长期以来,在我们大脑里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一种不愿承认和面对现实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正不知不觉地在我们身边竖起一道道无形的“傻瓜的围墙”(沟通障碍的代名词),成为破解人际关系的最大障碍,成为新生事物的滞后品。由此可见,墙可谓劣迹斑斑。诗中弗洛斯特所指的“墙”难道不是现代社会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疏远、妨碍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精神障碍?墙难道不是代表落后与保守的一种丑陋的社会现象[5]?多么寓意深刻的现代作品呀!

《没有走的路》是弗洛斯特于1916年出版的Mountain Interval的开场篇。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意境的地方:“森林叶黄,林中岔路两条各奔一方,/我一人独行,无限惆怅,/不能把两条路同时造访。”诗一开头,诗人就将相差无几、同样未知的两条路摆在了读者面前,从而将人类面临选择时的迷茫、惆怅、担忧、矛盾等自然心态刻画出来。然后,诗人将两条路的特性作了简单概述:“虽然两条路都曾有行人过往,/但这一条芳草萋萋,更少人踏荒。”后来,“我选择了行人更少的一条路,/人生从此就全然两样。”《没有走的路》与《修墙》相比较,更像传统的诗体。全诗有四个小节,每节的一、三句押韵,用词较为规范。从表层意义上来看,诗中表达的无非就是走这条路或走那条路的选择而已。然而,近百年了,为什么人们一直对此诗津津乐道?原因就在于罗伯特·弗洛斯特常常能够将想象中的乡村生活赋予更大的象征意义和更深刻的隐含意思。他的佳作往往超越了作品主题所表达意思的即时性,将他自己的人生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进而启发人们如何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做出明智的选择。

尽管弗洛斯特本人“选择了行人更少的一条路”,从而使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坎坷和挫折,但他没有气馁,深知自己走的路“也许更值得去走”。从诗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诗人带给我们的是:他不因未选择的道路而叹息,而因已选择的道路感到自豪。一个伟大诗人的路就是这样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的。一个国家的路何尝不是如此?1976年,中国打倒了“四人帮”,拨乱反正,举国欢腾,然而,“中国向何处去?”“是尾随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效仿东欧,背离马克思主义?”成为摆在我们党和国家面前的最大难题。然而,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经济特区”、“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的政策和策略,将中国推向了世界,将世界融入了中国。这一条路,充满了荆棘,一路走来30年。回首这一选择,中国人民可以自豪地说:因为我们“选择了行人更少的一条路,/人生从此就全然两样”。今天的中国,坦坦荡荡地行进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以其繁荣、和谐的景象,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国家如此,人生的选择何尝不是呢?人的一生中有无数的诱惑和无数的选择让人迷茫。2010年7月25日《重庆晚报》(17版)有这样一则报道:“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最多的河南省有95.24万考生,其中复读生达33万,占报考人数的34.7%,其中包括大量之前已经考过本科线的高分考生,还有一部分专门以冲刺清华、北大为人生目标的‘定向考生’。”“四川考生某某为考清华,选择从复旦退学复读。而云南宣威某考生为进清华,甚至放弃北大、复旦和北航3次录取,连续复读3年。”“根据往年估算,今年高考后,高分复读生的比例将超过10%。”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比例选择复读?高分复读,已经演变成了人生的一场赌局。正如复读生堂而皇之所言:复读的代价是一年或几年的青春年华,然而赌赢了就是后半生的幸福。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人生的选择只有这一条路莫属?难道清华、北大培养的毕业生一定就该是“位居社会高端”,“优先享用资源”,成为社会特权的“精英”?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的社会更需要的是平时工作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忠诚、敬业、尽责,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勇往直前,淋漓尽致地表现人性的深度和人性光辉的“国家精英”[6]。我们不禁要为复读生在人生关键时刻的选择感到遗憾。

以上是笔者将罗伯特·弗洛斯特的两首代表诗作置于现代意境的再思考。其实,无论是在《修墙》中,还是在《没有走的路》中,罗伯特·弗洛斯特从不说教,也从不将他的主观思想强加于人,而只是将个人此时此景的感受娓娓道来,告知于人,留下无数令人遐想的空间,从而赋予他的诗极为深广的内涵。他的诗昨天读起来有颇多的感受,今天读起来仍有许多的新意;他的诗跨越的不仅仅是新英格兰,也不仅仅是美国,他的诗跨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留下无穷的回味和无尽的新意。这就是罗伯特·弗洛斯特所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智慧。

[1]Carl Bode.Highlights of American Literature,Book IV, English TeachingDivision,Information Center Service,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Washington,D.C.1971.

[2]Edward Connery Lathem.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 Holt,Rinehart andW inston,New York,1969.

[3]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Elaini Barry.Robert Frost on W riting[M].New York: Rutgere University Press,1973.

[5]王微萍,张丽鹂.诗性语言——人的世界构拟[J].外语学刊,2006(6).

[6]肖雪慧.培养什么样的精英[J].书摘,2007(6).

(责任编辑张佑法)

Rober Frost across the Time and Space

WANGWei-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Since the successful publication of Robert Frost’s first collections of poems in 1913,his poems are read with admiration by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studies of hisworks are conducted beyond time and space in an endlessway.By taking two of his representative poems into modern context,this paper gives a new interpretation to the outstanding and profound works,endowing them with realistic significance.

Robert Frost;modern context;realistic significance

I106.2

A

1674-8425(2011)02-0095-03

2010-08-07

王微萍(1961—),女,重庆人,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罗伯特
生于250年前的罗伯特·欧文倾尽财富以在完全平等的社会中完善人性
“欧元之父”、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去世,享年88岁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罗伯特·梅:开创性的理论生态学家、直言不讳的政府顾问
没有鸟叫,关了窗吧
勇敢与懦弱
“我离罗伯特·德尼罗很近,等了他十天!”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
死亡谷的枪声
英男子当“裸体木匠” 干活时只穿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