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116024)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评析
李 琳,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116024)
软实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的。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理清软实力理论发展的过程,明确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阶段。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软实力是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但要依靠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还要依靠文化的吸引力、政治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外交政策的影响力等表现出来。软实力理论的提出最初是为维护美国的霸权,但该理论的提出也克服了过于依赖物质权力来界定国家权力的片面性,也为其他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同时,软实力理论由于过于宽泛,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难以分清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相互关系;具有内部矛盾性等局限性。
约瑟夫·奈;软实力;硬实力;软实力理论
在美国学界与政界对“衰落”与“反衰落”的霸权争论中,使不少美国人认为美国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约瑟夫·奈在1989年撰写的《注定领导》(Bound to Lead)一书中,率先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也译为软权力、软力量)概念。据他自己所述,此概念是他受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彼得·巴克莱奇和摩尔顿·拜拉茨在1962年美国《政治学评论》中发表的《权力的两张面孔》和在1963年发表的题为《决定与非决定:一种分析框架》的文章启发,从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为形容美国的强大而从别处借用的一个词,以便概括所有非官方的影响力。约瑟夫·奈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出发点也是对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模式的不满,他认为现实主义忽略了太多世界政治方面的许多问题,如观念、国家间的相互作用等。约瑟夫·奈认为美国的力量并没有衰落,只是其本质和构成发生了变化。约瑟夫·奈强调软实力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软实力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意义。
约瑟夫·奈把软实力与当今国际标准、制度和体制联系起来,告诫美国决策者,“我们的价值观念是重要的软实力资源,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影响力。”[1]我们通过他本人1990年以来发表的文章和著作可以看出,他的观点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由此也对软实力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探讨。
1990年,约瑟夫·奈在美国出版的《外交政策》中发表的《软实力》一文中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其形成的原形是丹尼斯·朗在《权力论》中将权力划分为武力、操纵和说服三种形式的力量。约瑟夫·奈认为“同化权力(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这一权力往往来自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范和制度等资源”[2]。这与经济和军事力量等有形的力量资源形成对照。
1996年,约瑟夫·奈和威廉·欧文斯等学者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美国的信息优势》一文,以及后来发表的《信息时代的力量与相互依存》、《信息时代的国家利益》、《硬权力与软权力》等文章和著作,进一步阐述了软实力概念,并认为在全球化信息时代,软实力比硬实力更具吸引力和重要性。
1999年,约瑟夫·奈发表《软实力的挑战》一文,在该文中他是这样定义软实力的:“软实力是一国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达到期望的结果的能力。它通过让他人信服地追随你,或让他人遵循某种将会促其采取你所期望的行为的规范和制度来发挥作用。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使他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或者一个国家强化那种鼓励其他国家以寻求共存的方式来界定他们的利益的国际制度,那么他就无须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实力或者军事实力”[3]。
2002年,约瑟夫·奈在《美国霸权的悖论——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一书中,进一步探讨和阐述了他的软实力概念。他认为软实力是让别人也想要你所想要的能力,它强调的是人们之间的合作而不是强迫人们服从。同时,约瑟夫·奈认为虽然软实力并不仅属于美国,但在信息化时代美国可能获得比其他国家更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美国主流文化和观念更接近普遍的全球规则,具有广泛的文化、政策和外交交流,对各种国际问题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国际间合作和表现能增强其在国际间的信誉和声誉。可见,美国的软实力要比它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还要强大。
2004年,约瑟夫·奈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软实力的定义、来源以及美国和亚洲等国家的软实力资源,从而对“软实力”思想进行了更为系统和清晰的表述。约瑟夫·奈把权力(影响他人和达到自己目的之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或者“硬性命令式权力”是指通过威胁(大棒)或者奖励(胡萝卜),让别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通常与军事和经济手段的使用分不开。而“软实力”或者“软性同化式权力”则是指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手段,让他人自愿追求其所要的东西。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具体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者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等。
2006年,在《软实力再思考》一文中,约瑟夫·奈将软实力简单定义为,“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4]同时他也指出单独依靠硬实力或是软实力都是错误的,可以将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文章中约瑟夫·奈回答了软实力是否比硬实力更容易被接受、软实力是否就是文化、价值观等的力量、软实力是否可以衡量等问题,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了软实力理论。
2008年,约瑟夫·奈出版了《灵巧领导力》一书,在书中他进一步阐明了软实力的内涵,认为软实力与影响力不同,它只是影响力的一个方面。与其他实力一样,软实力既可用于善意的目的,也可用于恶意的目的,目的的好坏通常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如何更好地把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起来形成巧实力,为此他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环境智慧”[5]。
2009年,约瑟夫·奈在《外交》杂志上发表的《变得灵巧》一文中强调,“许多不同种类的资源有助于提高软实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软实力’这一术语可以表示任意一种行为”[6]。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主要因素应包括文化(如果它令他人愉悦)、价值观(如果它具有吸引力并始终如一地得到遵循)和政策(如果它被认为具有包容性和合法性)。
由此可见,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提出是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权力的性质也在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深化和变革。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传统的权力手段已经很难解决国际间的问题,要依靠国际间的合作来解决国际争端,依靠有效的机制、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念和外交政策等软实力来增强国家竞争力和解决国际争端,提升国家在国际间的地位。同时,软实力理论也在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各个国家在实现本国家的战略目标过程中,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自身优势和局限性也显现出来。如何把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起来使用,形成一种融合各种资源的巧实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巧实力是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超越和延展,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体。巧实力既可以保持硬实力的必要性,也可以加大软实力的影响力。
在约瑟夫·奈看来,软实力来自于资源及对资源的柔性运用。软实力发挥作用首先必须具备可以提供运用的资源。与国家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相对,文化的吸引力、政治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外交政策的影响力是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产生软实力的资源多种多样,不同国家运用的软实力资源也不尽相同。约瑟夫·奈在1990年发表的“软实力”一文中认为,文化、意识形态、国际机制的制度等要素是构成软实力的主要内容。在2004年出版的《硬权力与软权力》一书中,约瑟夫·奈指出,“确立预期的能力往往与无形的实力资源相关,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被视为合法的或有道义威信的政策等。”[7](P17)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主要包含对国家软实力三种资源的分析以及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
(1)文化
文化是为社会创造意义的一系列价值观和实践的总和。其内涵具有先进性,能够吸引和同化他人。同化即让他人接受自己国家的思维、价值观等,从而具有与自己相仿的观念。文化要具有同化力,才能有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约瑟夫·奈把文化大致分为高雅文化(阳春白雪型)和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型)。
高雅文化的影响力。约瑟夫·奈认为,“当一个国家的文化涵括普世价值观,其政策亦推行他国认同的价值观和利益,那么由于建立了吸引力和责任感相联的关系,该国如愿以偿的可能性就得以增强”,相反,“狭隘的价值观和民粹文化就没那么容易产生软力量”[8](P110)。美国文化源于多而融于一,占其主导地位的是人的价值观,美国主张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在约瑟夫·奈看来,西方民主国家向人们展示了民主的优越性,认为民主能带来自由、平等的生活。民主逐渐成为了一种普世的价值观。西方国家通过传播其民主思想的优越性来吸引别国的关注,从而促进了民主化的进程。约瑟夫·奈还认为,美国文化是无需投入过多却极其有用的软实力资源,美语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通用语言。
流行文化的吸引力。美国流行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广泛,如NIKE,麦当劳,好莱坞等充分地向世界展示了流行文化的力量。它们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爱好。流行文化的渗透力很强,已渗透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约瑟夫·奈指出,“流行文化具有的政治效应并不是全新事物”,流行文化也帮助美国实现了很多重要的政治目标。正是由于流行文化的不断渗透,传播了美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美国的价值观就蕴含在这些文化产品之中。由于这些流行文化产品的输出,使它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改变着其他国家民众的观念和态度,使得他们接受和支持拥有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政策和行为,以塑造他国行为偏好的能力。
(2)政治价值观
价值观的吸引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才能真正强大。
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国家在国内外的政策是软实力的又一要素。政策随背景的变化可分为短期和长期效应。政策是政治价值观的体现,人们可以从政策的效果上体会到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约瑟夫·奈在《软权力再思考》一文中指出,国家的政治价值观要得到他国的认可,其行为方式和所倡导的价值观要一致,这样政策的合法性就会增强,就有助于推进外交政策的实现。如果其所倡导的价值观和其言行不一致,就会损害软实力。民主和人权等政治价值可以成为强有力的吸引力。政治价值观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理想,并具有国际认同或国际合法性。西方国家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理想,虽然并不完美但代表了一些国家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也受到一些国家的追捧。
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制度的创新力。凝聚力是使人或物聚集到一起的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凝聚力就是团结和聚合所有民众,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共同行动的能力。凝聚力强的国家在民众中会获得很高的支持度和信任度。如果一个弱小的民族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同仇敌忾,往往能战胜强敌,而民族内部的分裂和斗争则会引起国家的灭亡。
制度是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范和决策。制度的创新会使一个国家居于国际关系中的领先位置,并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从而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利益。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能在各自的时代里居于国际格局的主导地位,这与他们在社会制度各方面的不断创新有着密切关系。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许多制度仍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3)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的影响力。外交政策包括国家所倡导的世界理想和具体的对外举措,是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外交政策是国家文化、政治价值观实施的手段,它通过实践体现国家的价值认同,表现国家的国际形象。
约瑟夫·奈认为,美国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和风格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很多国家都在外交政策中追求利益,但软实力是以说服、吸引的手段去赢得与他国的合作而非武力或威胁,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如何塑造自己的外交目标。如果政策的制定基于国家的长远利益之上,就比狭隘和短期的政策更易吸引人。因此,合理的外交政策能够给国家带来声誉和威望,有助于塑造和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国家对利益的追求是国家生存的本能,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应该是利己同时利他的,损害他国利益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本国利益的损害。一个国家外交政策所表达出来的友好和积极的价值观能够吸引别国的关注和认同,从而产生对他国的影响。对外政策不仅对一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还对该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从而直接影响该国的国内政治和经济。
国家形象的吸引力。国家形象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精神面貌和政治声誉,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正面的国家形象会使人愿意用理解、亲和、接纳的方式对待该国及其民众,负面的国家形象,会使人们对这个国家及其民众带有敌对性、排斥性和刻板的印象。因此,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能够增强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国家形象同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物质力量的不断深厚,国家开始注重社会化的成长。大国形象其实就是国际政治社会化在大国身上的一种映像。要想获得国际的认可,就要具有世界大国的形象和潜质。“大国形象”则是指现时代的国际社会中一个大国应该具有的良好精神面貌与政治声誉,它是一种理想目标,是国际社会从时代精神角度赋予大国的各种义务、责任[9]。因此,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对外可以提升国家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有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竞争力。
国家安全利益的维护力。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成为各国维护本国利益的重要议题。过去单纯依靠武力和强制性手段的方法已经无法有效地保护国家的安全,甚至还会使国家利益受到更大损失。通过交流、沟通等方式取得别国的信任、理解和认同来维护国家安全,避免国家利益受到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约瑟夫·奈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和主导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从而左右世界政治的议事日程,那么它就可以影响他人的偏好和对本国国家利益的认识,从而具有软实力,或者具有制度权力。一个国家如果具备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能力,并使之与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念相吻合,其行为在他人看来就具有合法性。如果它们可以使用和遵循这种能力,那么它就没有必要使用代价高昂的强制性手段和武力。
国际制度的承担力。国际制度是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规范与组织彼此关系的原则、准则、程序以及规则。国际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对国际行为体的规范有约束作用。国际制度是人类对共同利益的追求,它的创建和实施是由众多国家参与和认同的,每个参与国家必须遵守其基本原则和规范。承担国际义务是一个国家树立威望、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国际义务的承担能力越高,越能树立起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和与其他国家合作的良好姿态,有利于间接地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
一个国家要想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首先必须自觉遵守国际制度框架内的规则。在国际政治中,大国特别是霸权国家常常掌握着创立国际制度的优先权和主导权。国际制度是大国传播其文化和价值观的途径。如果一个国家能够确立和参与具有和谐意义的国际制度的话,势必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从而获得尊重和支持。
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相辅相成,因为它们都是以影响他人行为达到自身目的的能力。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其行为的性质和资源的实在程度不同。为此,约瑟夫·奈又提出了两个专门概念:支配力和吸纳力。在他看来,支配力即改变他人行为的能力,主要依赖于通过强迫或引诱的方式发挥作用。吸纳力即左右他人愿望的能力,主要依赖于一国文化和价值的吸引力,或者依赖于通过操纵政治议程的选择,让别人感到自身的目标不切实际而放弃表达个人愿望的能力[8](P7)。支配力和吸纳力不过是两个极端,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力量的谱系(色谱):从强迫到经济诱惑,到制订政治议程,再到纯粹的吸引。一般而言,软实力资源通常与吸纳力行为这一端相关,而硬实力则与支配力行为相关联。由此,约瑟夫·奈列举了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的几种情况:(1)软性的同化权力与硬性的指挥权力同样重要[7](P107)。(2)一国经济和军事的衰落不仅使其丧失硬实力,也能使其丧失部分影响国际议程的能力,并丧失自身的部分吸引力[8](P9)。(3)有时候软实力并不依赖于硬实力[8](P9),如苏联的硬实力实际上消弱了其软实力。(4)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时相互扶持,有时相互干扰。硬实力有时也有吸引人或者软的一面[8](P24-25)。(5)软实力较之硬实力资源更缓慢、更分散,运用起来更为困难[8](P111)。(6)巧实力意味着更好地懂得如何将硬、软实力结合起来使用[8](P31)。
软实力是一种以柔性方式运用资源去获得他国的认同、合作和理解的能力。软实力理论的提出为权力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有助于我们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实现国家对外政策,因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为美国霸权的维护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战略方向。约瑟夫·奈是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这一概念一经提出,随即成为冷战后使用频率极高的专用词汇,深刻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如今,软实力已与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实力并列,甚至比硬实力更为重要。“软实力”理论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表明一个国家可以用自己的文化和价值体制塑造世界秩序,它的行为在其他国家眼里就更具有合法性,它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制度力量来规范世界秩序,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和经济制裁。
软实力理论的提出是顺应信息全球化的新形势的结果。在这种新形势下,美国为维护霸权应当采取什么措施,软实力理论给出了解答。约瑟夫·奈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使其力量在别国眼中看来是合法的,它所受到的实现自己愿望的阻力就会减少。如果它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别的国家就愿意效仿和追随。如果它所塑造的国际规则与本国的价值观一致,它在别国的眼中就具有合法性。如果它能借助制度鼓励别国按照它所喜欢的方式行事,那么它就用不着使用高昂的硬实力。由此可见,文化、价值观和制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也在国家发展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克服了过于依赖物质权力来界定国家权力的片面性,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强调的是文化、价值观念和外交政策等非物质性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对传统实力思想的补充和延伸,也为重新分析国际关系中实力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现在,软实力理论在国家权力中起着硬实力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以柔性的方式巧妙的将国际政治中复杂的国际关系以非物质性的权力手段给予解决,并系统地展现在国家决策者的眼前,从而克服了现实主义过于依赖物质性权力来界定国家权力的片面性。正鉴于此,美国的布热津斯基根据当今社会的实践得出了与约瑟夫·奈几乎相同的结论:“归根结底,控制人类共同命运努力的成败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或)文化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思想。”[9]
第三,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提出为其他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提出以来,软实力理论引起了世界各国政要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胡锦涛2006年11月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发表讲话,称“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胡锦涛在2007年1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十七大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进行了总体部署。在对外交往中,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政治议程”的设置,从而将富有中国元素的信息传递给世界,以新的路径来提升中国话语权,确立中国在世界中的良好形象。
第一,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内部具有矛盾性。约瑟夫·奈将软实力和硬实力做了明确的划分,认为硬实力包括经济、军事等,是一种强制力;软实力包括文化、价值观和政策等,是一种吸引力。同时,他也指出软实力和硬实力相互联系,从硬实力中也可以产生出软实力,软实力要以硬实力为基础,硬实力有时也能表现出软的一面。但是,约瑟夫·奈没有把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资源严格区分清楚。其所说的软实力,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不仅在文化、政治价值观等软力量资源中能够产生,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等硬实力资源中也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对软实力和硬实力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就使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无法严格界定。按照约瑟夫·奈的理论,许多资源既有软实力又有硬实力,由于对两者关系缺乏理论解释,使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缺乏说服力。
第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过于宽泛,软实力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大小,往往根据该国所拥有的资源。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越多,其实力就越大。像有形资源,如自然资源、经济规模和军事力量等,这些要素都是可以衡量和测量的。但像文化、价值观和国家政策等无形资源更多的体现为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软实力并不像硬实力那样容易衡量,也很难利用指标和数据来对软实力的作用进行分析。
第三,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化。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越来越重要,软实力的存在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一个国家,要想宣传本国的文化、价值观等,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支撑,那么软实力也会很难进行实施。软实力虽是独立存在的,但它又难以脱离硬实力而独立存在。因此,没有硬实力的支撑,软实力也很难发挥作用。
第四,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更多地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实际上,讨论软实力问题既应该着眼于国际关系,同时也应该着眼于一个国家的国内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有内外两个方面,如果综合对内对外两个维度而不是单纯局限于对外维度的意义上探讨一个国家的实力,那么这种对软实力的理解就会更为全面、完整,虽然这已经改变了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原意,但这并不否定他对这一概念做出的奠基性贡献。
第五,约瑟夫·奈讲的美国软实力是从维护美国霸权地位出发的,阐释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政策主张,因此这一理论具有较强的“美国性”。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初辩护了美国文化上的吸引力。在“9·11”以后,软实力成为了劝说美国睁眼看世界的口号。约瑟夫·奈坚信美国文化的优越,这是他之所以强调以“软”代“硬”的原因。他看到了美国的世界形象受到伤害,所以奉劝美国政府不能忽视感情投资。一方面,约瑟夫·奈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了伊拉克战争如何使美国的软实力下降了,从而使“软实力”在一夜间成为了反战运动者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约瑟夫·奈也从这一理论出发,曾经提出过“中国软实力威胁论”,从而加入到了“中国威胁论”的合唱之中,这进一步暴露了他的阶级本性、美国立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警觉。
[1]JOSEPH S N.Re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J].Foreign Affairs,1999,78(4):22-25.
[2]JOSEPH S N.Soft power[J].Foreign Policy,1990,(80):153-171.
[3]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4]JOSEPH S N.Think again:soft power[EB/OL].http://www2.ihis.aau.dk/Political-economy/NYE.doc,2011-10-09.
[5]约瑟夫·奈.灵巧领导力 [M].李达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84.
[6]JOSEPH S N.Get smart[J].Foreign Affairs,2009,88(4):160-164.
[7]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9]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3.
Analysis of Joseph Nye’s Soft Power Theory
LI Lin, HONG Xiao-nan
(Faculty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The soft power theory was firstly proposed by the US scholar Joseph Nye.Now soft power is the most popular topic and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ft power theory and to summarize the main stages of the 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According to Nye’s opinion,soft power is the attraction of culture,political valu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ies.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not only relies on hard power,such as the economy and military,but also depends on the attraction of culture,the emotional appeal of political values and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policies.The soft power theory was firstly raised to maintain the hegemonism of the US.But then it was applied for getting rid of one sidedness of the determination on the national power and help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ft power of other countries.Meanwhile,the theory is too general and lacks obvious evaluation criterion,as it is hard to differentiate soft power from hard power and there are several limitations,such as internal contradictories.
Joseph S.Nye;soft power;hard power;soft power theory
G02
A
1008-407X(2011)04-0088-06
2011-07-30;
2011-1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X0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129)
李琳(1984-),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研究;洪晓楠(1963-),男,安徽桐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科学哲学、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