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友仁
(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39)
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其选择
顾友仁
(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39)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突显鲜明的党性和阶级倾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属性和人文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财富,从而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厚重的思想资料,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语境,也为进一步思考当代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属性及其现实选择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属性;文化选择
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突显鲜明的党性和阶级倾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属性和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的一种实践活动,“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1]。就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文化属性的实质就在于文化主体意识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彰显。所谓文化主体意识,从文化学的视域来看,即是一种“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和发展等”[2]。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财富,渊源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成功地建构了我们的文化属性,使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且,其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伦理文化因素,也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提供了厚重的思想资料,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语境,从而也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当代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文化属性及其现实选择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源自其自身的目标定位和价值抉择。我们知道,作为一种政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有机统一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肩负着传播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重任,以实现其为特定阶级和政党服务的政治和社会功能;而且还承担着实现社会个体的文化归化,塑造国民精神的使命,以彰显其为特定民族和国家打造精神家园的思想和文化功能。
从文化学的维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主要是通过其独特的内容体系和过程特征体现出来的[3]。首先,就其内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种为达到一定政治目标服务的意识形态教育。而意识形态则是学界所公认的文化之核心层次,即思想文化所统摄的基本内容。因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还彰显于它本身逐步实现“人文化成”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但从本质上说,它更是一种人文。它的这种人文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并非仅仅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而是以一种具有显著社会性的文化实体而存在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根本上是由文化所熏陶、润滋和塑造的。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按照文化的逻辑,遵循文化运作的原理来行事,以逐渐实现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体化,从而保证特定阶级或社会价值的授受与传承。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还以一种表征其本身所具有的工具理性的“人文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这种“人文力”的基本特征,有学者曾经形象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进行统治和控制的一种手段,是一个社会文化生态的重要部分。作为文化生态的必要结构,它必须也必然要发挥一定的文化功能,于是必定具备一定的‘力’。它不是一般的‘力’,而是‘人文’或‘文化’的‘力’,即通过人的精神和文化的机制发挥作用的‘力’。没有这种力,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对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产生影响。因为人是文化的生物,人首先是文化的创造者,反过来受文化的控制,然后又反控制文化。人的精神是由文化环境和教育所塑造的。任何一个人不管他多么伟大也不能超越时代,也难以摆脱民族文化所施加的限制”[3]。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种以培养符合特定价值标准的社会成员以及推动建立维持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公序良俗为己任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与特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既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文化的高度概括与集中表达,更难以忽视和否认特定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控制。
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文化属性及其基本特征也为我们认识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从基本内容上来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的集中反映。由于其鲜明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属性的存在,因此,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园地中的指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其次,从基本过程上来看,我国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总体上表现为政治性与文化性的分离,特别是其文化属性的缺失更是显而易见。同时,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属性的缺失,也导致以暗示与潜移默化为特征的“隐性”教育的空场,长期而单一的“显性”教育模式,不仅“会使被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某种刻板式的印象,形成某种倦怠”[4],从而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本身的价值,进而影响其实际效益;而且会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目标、思维模式”,还是在“价值尺度”和“终极关怀”等层面出现“泛政治化”的现象[5],并由此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而丧失说服力和感召力。再次,从基本手段上来看,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力”的发挥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其最为集中的表现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相应地,其作用也就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客观地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始于20世纪初期,前后长达近百年的反传统浪潮及其所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影响,则无疑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对于此,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先生就曾经做过分析,他认为:“新文化运动要从我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等方面来否定传统,但在生活样式和风俗习惯上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习俗、家庭观念等还保存着传统的概念。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破除了‘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文化最后的根子就扎在风俗习惯里面,融在风俗习惯里面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如果我们的风俗习惯都改变了,就不会认同这个文化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已经损失了许多”[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之整合工作的稳步前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语境日渐丰富,“文化化人”的效果也开始彰显。
然而,从总的方面来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化”之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基于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因此,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种文化属性的提升与否,则与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密切相关。
所谓文化选择,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选择“是个‘人化’的问题”,“是指与自然选择相对应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选择”;而狭义的文化选择,则“是指文化环境发生改变时,关于文化改造与发展的态度、取向及行为的设计”[6]。从上述文化选择的定义来看,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很明显是属于狭义的文化选择的范畴,它是指特定的阶级、政党和国家依照一定时期民族、社会抑或政治的需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制定并实施的,“对某种或某部分文化的撷取与吸收或排斥与舍弃”[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尺度来进行。如此,方能保持其正确性与合理性。而正确且恰切的文化选择,无疑将有助于受教育主体迅速而有效地领会与吸收特定的思想政治文化,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政治意识之中,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切实提高,并由此极大地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学者曾经为教育的文化选择确定了四个尺度,即民族的、科学的、社会发展的以及教育的尺度。其中,民族的尺度,即选择“浓缩了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是在这些原则中间居于第一位的主要因素[6],民族传统文化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是决定特定民族或国家的教育事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些作为教育事业文化选择指导原则的基本尺度,也应该毫无疑问地成为其在进行文化选择时必须加以遵循的根本准则。而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来说,民族的尺度则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五千年从未断绝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而且,其本身即是一种崇德型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数千年中,传统道德文化始终在其中居于非常核心的地位,并发挥出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作用[7]。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要是以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为主线的。而传统的道德要求又往往是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灌输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广泛接受和遵循的,这就使得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极为浓厚,并进而形成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密切整合的“文化化人”和“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由于这种良好传统的形成和逐步发展,使得强调善行,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陶冶美好的精神情操,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理想和道德定位。在长达数千年的民族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及“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所蕴涵的顽强不屈、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还是后来所出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所折射出的自强宽厚心态;无论是“泛爱众,而亲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中所彰显的博爱无私情怀,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所体现出的深沉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等,都是这种社会理想和道德定位的体现。而正是这些社会道德理想的存在和不断强化,使得中华民族表现出极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自信、自豪的情感和精神品格也因此而逐渐成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便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也是党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文化属性的本质体现,这是任何了解和正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然而,毋庸置疑,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特定时期内,由于民族和国家所面临之苦痛的国际情势以及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等多重因素的客观存在,人们对于这一显见的道理却熟视无睹,甚至走向了它的反面,从而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过程。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以“耻辱”和“落魄”而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的。为了救亡图存,“五四”精英们在一系列的探索失败以后,开始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传统文化。“五四”反传统大潮的反复冲刷,加之从民国时代开始实施的以中小学“废除读经”为标志的传统文化隔离政策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制度效应[8],使得我国现代历史上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遭受了重大的挫折。20世纪中叶,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党的八大的召开,确立了传统文化在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有的地位,从而为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客观地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模式”在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统治地位,以及接踵而至的10年“文革”的横扫“封、资、修”和大破“四旧”的粗暴行径,使传统文化的处境不但没有能够得到根本改善,反而几乎遭致灭顶之灾。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使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而党和国家适时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略,也使这一时代传统文化的地位有所改善。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改善很快便被随着国门打开而强势涌入的西方文化所消解。更有甚者,在以西方文化话语霸权为标志的80年代后期的“全盘西化”思潮中,中国传统文化因再次成为文化学术界攻击的对象而备尝磨难。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伟大的中国人民所创造的近现代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革命传统文化以及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中华文脉汩汩流淌,世代传承,并始终成为世界民族文化长河中之亮丽的风景线。
值得提出的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当国内反传统的政治运动汹涌澎湃之时,同样是在东方,同属儒学文化圈的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却开始快速崛起。工业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使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价值。与此同时,随着建立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在进入后工业时代时的一系列道德危机的出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意义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阐释。这种世界性的传统文化热潮也在我国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并直接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波及整个文化、学术和教育界的“国学热”现象的出现。而且,这种国学热潮在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不但热度不减,而且因为得到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民间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而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客观地说,就文化形态本身的性质而言,西方也有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之内在的精华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也需要我们去以科学的态度加以选择和借鉴。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目前,全国范围的传统文化热潮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新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文化抉择,那就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现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以弘扬和创造性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古今中西文化成果的历史性融通为路径,通过返“本”以求开“新”,通过会通,以求境界的提升,沿着党和国家批判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以期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信仰坚定、理想远大、品德高尚、视野开阔的治国平天下之才,并进而为中华民族最终建构起立足传统、传承美德、放眼天下、止于至善的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1]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
[2]楼宇烈.国学百年启示录[N].光明日报.2007-01-11(11).
[3]陈建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与文化选择 [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6(2):30-31.
[4]连淑芳,阮杜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政治性“过度阐释”现象分析[J].教育探索,2007,(12):97-99.
[5]韩迎春,皮艳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J].大学教育科学,2009,(5):16-19.
[6]孙晓华.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J].兰州学刊,2005,(4):312-314.
[7]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27-135.
[8]王卉.科学主义、反传统与读经[N].科学时报.2006-07-13(04).
The Cultural Properties and Its Selection of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GU You-ren
(Research Center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phenomenon manifesting the vivid Party spirit and class tendency;but also a cultural phenomenon reflecting the rich cultural properties and humanistic spirit.The Chinese nation has created a vast wealth of cultural assets in its long history,so as to provid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lentiful thought material,and a good cultural context as well.Furthermore,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wealth has offered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profound inspiration for our further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al properties and its selection of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ultural properties;cultural selection
G641
A
1008-407X(2011)04-0084-04
2011-03-10;
2011-06-1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06JZD000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JA710001);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基金项目(33190066)
顾友仁(1973-),男,安徽寿县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