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当代资本主义

2011-08-15 00:49张立影
关键词:教条主义资本主义观点

张立影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当代资本主义

张立影

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认识资本主义的问题上所得出的基本经验总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坚决反对对待资本主义的教条主义观点。就当代资本主义而言,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历史要求,强调要在发展中正确认识和定位资本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

认识资本主义的问题一直是伴随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在认识资本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条截然对立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和各种唯心主义的立场,主张在发展的观点的指导下,科学地辩证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一、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全面认识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认识资本主义,首先产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思想作为指导。它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认识问题的解决,甚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

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因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唯物辩证的观点。早在党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自觉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党的七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收中国的与外国的历史遗产,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1]因此,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认识这一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唯物辩证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反面就是教条主义以及一切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和思想。在认识资本主义这个问题上,由于早期中国共产党比较幼稚,犯过很多教条主义的错误,只知道机械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观点,结果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写于1930年5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在我们党内存在着两条思想路线的对立:一条是从实际出发,“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另一条则是从本本出发,以为“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能无往而不胜利”的“保守路线”。因此要“迅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进步的斗争思想!”[2]而在写于1941年5月19日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完整地提出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3]

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确实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够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来认识资本主义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或“左”或右的错误,这些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于对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缺乏认识,因而把中国革命等同于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结果导致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反思这一错误,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了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唯物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从而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而不是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否则中国革命就会走向失败的观点。但是中国共产党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并没有完结。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这一错误完全拒绝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辩证唯物的立场,完全拒绝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是教条地照抄照搬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模式,不仅坚持城市中心论,而且急躁地不切实际地要求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从而给中国革命带来了近乎毁灭的灾难。在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坚决地反对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的立场,从而才能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所提出的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的政策,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由于所借鉴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又存在着一些弊端,又由于教条主义地解读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一些基本特征的预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犯了一系列的“左”的错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先是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发生了改变,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依然是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依然是过渡时期的主要斗争;后来又认为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要揪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形成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结果酿成了十年的内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反思对待资本主义的历史经验中深刻地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立场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邓小平在讲到思想路线的重要性时鲜明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4]143“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4]191因此,邓小平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在认识资本主义问题上的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反面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相对立的。所谓教条主义,就是主观和客观相分离,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在认识资本主义的问题上,所谓教条主义,就是一切从本本出发,忘记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状况,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生搬硬套,照抄照搬关于资本主义的既有教条,从而造成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的错误,造成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挫折。

历史已经表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的观点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顺利地发展,而一旦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的观点,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到失败。正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一再强调大开调查研究之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的初步胜利。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5]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认识资本主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的历史经验之一。

二、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也离不开发展的眼光。

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资本主义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在历史上,资本主义经过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发展历程,当今又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的今天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显而易见,这一变化是可以通过唯物辩证法得到合理的解释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源于其自身的内在矛盾,这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的原因。但是,唯物辩证法并不否认事物发展与变化的外在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也是至为重要的。外因构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第二位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事物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因,而外因只是第二位的。

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部分的质变。那种漠视和否认当代资本主义部分质变的观点,那种把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仅仅简单地归结为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略微的调整的观点,那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没有发生任何质变的观点,都是不足取和错误的。但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变化呢?所谓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是指在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的非根本性质、非基本矛盾已有所改变;在资本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尚未改变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则出现了局部的改变;在资本主义社会内,一些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固有因素在消失,一些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因素或社会主义因素在生成并发展;‘社会主义入口’的特征日益增多。 ”[6]

然而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并不是资本主义根本性质的变化,因而资本主义并非人们异想天开所认为的已经走向了社会主义,人们只需坐享其成地等待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美好明天的到来。毋庸置疑,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在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方面做出了局部的调整,譬如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等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通过参与企业的管理,其经济地位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在经济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客观上造成了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否定。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的发展不仅突破了原先的雇佣劳动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构成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一种过渡形式”[7]。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的兴起使得一部分劳动者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由于职工股份所有制采取了集体信托持股、个人帐户持股和混合持股等三种形式,实现了职工整体持股,因此它不仅使得众多的劳动者拥有企业的部分资产,拥有了更多的参与管理和分红的权力,而且由于已经触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从而使得生产资料的社会属性在不断增强。此外,在当代资本主义还存在着利害攸关者经济等经济形式,这些形式不仅大大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事实上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计划向行将到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生产投降”[8]。

当代资本主义在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早期,由于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确实存在着绝对贫困化的趋势,两大阶级的对立和分野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这种情况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阶级通过共同决定制度参与了企业生产的管理,因而其境遇已经事实上走向了 “中产阶级化”。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认定的特定情形:“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9],可以说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的过去。在另一个方面,由于劳资关系的大大缓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也得到了相应的调节。在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原先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日益对立和分化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关系已经统一到了秩序相对良好的流动性上面,因此曾经富有的资产阶级后代依然富有,曾经贫穷的无产阶级的后代依然贫穷,这在今日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然而这些情况的出现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完全发生了根本的质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部分质变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当代定位的历史依据。毋庸讳言,由于资本主义即将进入社会主义入口的增多。因此,当代资本主义可谓是新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虽然不能谓之社会主义,或谓之为资本社会主义,但是显而易见,它暂时性地增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和平过渡的历史可能性。早在1872年,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和平改造的历史机遇时说:“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如果我对你们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10]当然,资本主义已经显示出来的部分质变虽然加剧了和平过渡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又绝不能理解为历史的必然性。因为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并没有造成根本质变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并不是要不切实际地绝对地认定资本主义的完全质变,从而产生右倾的错误。相反地,中国共产党要在实事求是地界定资本主义现有特征的基础上,从而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的未来的发展路径。

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同一时空的历史共存性,加之资本主义目前走向社会主义的同一性的增加,因此社会主义必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相互竞争,相互吸收统一性因素,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这种统一性造成的相互借鉴,并非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亦非是资本主义的永生。因为社会主义只有在这一竞争的过程中才能走向最终的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认识资本主义问题上所把握的历史的必然趋势与应有的共产主义的信念。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6.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人民日报,2007-10-25(A3).

[6]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M].人民出版社,2000:1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9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39.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79.

D616

A

1673-1999(2011)10-0096-03

张立影(1974-),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100081)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11-01-07

猜你喜欢
教条主义资本主义观点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观点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业内观点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研究述评
新锐观点
王明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历史考察
观点参考
彭德怀与1958年反教条主义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