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1-08-15 00:46沈燕燕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学分方案院校

沈燕燕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 苏州 215000)

浅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沈燕燕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 苏州 215000)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高职类院校必须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学生所能接受的教学方案、设置合适的课程与学分,从而实现让学生多元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职院校;教学方案;学分制

当前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90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成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与社会更好地对接,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1]。

一 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各高职院校应当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实践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落实“通才教育,分类教学”和“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学管理模式,积极探索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途径。那么,各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学校发展总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学科门类和资源配置特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制定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的高职人才多元化培养方案,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主动规划自己人生目标的基础上,自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培养方案。

二 设置目标导向的教学方案

对于高校来讲,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制定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培养方案。根据现代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要以及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高职院校应当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分类教学为引导的改革思路。也就是说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培养方案,辅之以学术型、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创造创业型等不同发展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子方案,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对培养方案多类型、个性化的需求。

在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总纲的同时,下属各院系也应当在落实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分别融合各单项教改方案,做到既符合学校的总体规划,又有各学院自身特色。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发掘一部分学习优异的学生使其继续深造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积极推进学生带薪实习、创业孵化、国际合作等各种教改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具备特色优势。学校也要积极支持各院系依据本院系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目标,积极探索相关教改方案及教改措施。

(二)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学校和院系应向学生提供多种可选发展目标,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心理健康辅导,指导学生自觉规划自己的学业和人生目标,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潜力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规划。为此,培养方案要注重利用学校各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使课程设置在“模块化”、“序列化”基础上实现课程成绩、绩点和学分的互通性。使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自主选择,并适时调整不同的专业培养子方案。

在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心理健康辅导要结合专业介绍和专业教育,要坚持指导和引导为原则,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要侧重学生学业规划的可行性,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指导和引导。

(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设置规范化课程。当前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基本上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特色课程、选修课程四个课程平台构成。学校要精心设计基础课程平台,使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要科学设计学生可选、可调整的专业课程。本专业教学方案设定的专业课程之间要保持有机联系,满足学生选择不同职业生涯规划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同时改革创新包括政治品德类、公共外语类、公共体育类、军事类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类课程在内的通识课程平台。并在贯彻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与各院系专业人才培养子方案的有机融合;努力充实特色课程和选修课程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有效对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各课程平台的课程设置和调整也应遵循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既要明确课程设置和调整的目的,也要明确课程内容的周延关系以说明课程设置或调整的必要性,并在教研室集体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学校或本院系教学委员会的审核。

(四)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注重传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要着力培养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与人文素质,并使之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也应当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科学文化精神和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的起点和课堂信息量,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2]。

在注重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人才培养子方案要分别设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并以此设定对应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分类设定的考核标准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要素之一。

三 科学分配和计算学分

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均应按照专业规定的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并进行相应的学分分配和计算。

(一)学分设置原则。首先,每一人才培养方案和院系子方案需包含基础课程平台、通识课程平台、特色课程平台和选修课程平台几大模块。每一人才培养方案需在基础课程平台中列入专业核心课程。其次,每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要明确其“序列性”,并同时明确∶(1)除明示规定外,本专业同一序号的课程可以相互转换;(2)本专业同一课程平台内学分等同的课程可直接转换;(3)本专业同一课程平台内高学分课程可转换为低学分课程,即可折算为低学分课程的学分,以实现同类课程在成绩、绩点和学分上的互通性;(4)院系每一人才培养子方案均须明确必修课程和学位课程。学生至少须完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子方案所设定的课程学习,学校根据学生最终确定的人才培养子方案进行毕业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审核。

(二)各课程平台的课程设置及要求。在各高职院校课程平台结构体系中,学校要按照核定的总课时和总学分分配给各类课程平台。各学校有各自的方案,但研究发现比较科学的方案是∶基础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平台约40%;通识课程平台约25%;特色课程平台约20%;选修课程平台约15%[3]。在此比例下,各课程设置要求为∶

(1)基础课程平台以各专业核心课程为骨干,形成各专业的基础培养方案,为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体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系列课程、配套课程组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参照该专业的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规定,各院系可以根据本专业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增减,但须通过本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联席会议等机构审核并报教务处备案。专业核心课程应当由本专业的高职教师任课,并根据学生人数配备相应的教学辅助人员。高职院校尤其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要注重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其中,学校最好将有关课程前置,为医师资格、工程师资格、研究生面试、司法考试等留出一定时间。

(2)通识课程平台包括政治品德类、公共外语类、公共体育类、军事类和职业生涯规划类等课程,成为所有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识课程在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学分分配的基础上,要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政治品德类课程要推进系统教育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改革举措。理论教学应当不超过60%,并由教务处根据班级数和公共课教师可承担课时量统筹排课。同时根据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特定目标,由相关教研室安排开设相应的政治理论课提高班。公共外语类课程以大学英语为主要课程,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学生选择其他语言作为自己的公共外语类课程。学生选择其他语种为自己公共外语类课程的,由教务处协调本校资源和外校兼职教师予以满足。公共体育类课程以公共体育课为主要课程,辅之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评、课外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学校运动会以及早操等常规体育锻炼方面的内容。按照学分和课时均衡分配以及落实国家“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由体育部制定具体的课程方案和考核方法,并由教务处根据学生人数、场地设施和教师可承担课时量的情况,按照一年级可排上午四、五节课,其他年级以下午和课外时间排课为主的模式统筹排课。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是当今高等院校新兴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可以包括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辅导、专业教育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形式政策教育等内容。在新生入学后数周内按照教务处的统筹安排进行课程导入。具体课程方案和考核方法应当由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学科特色确立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心来解决。

(3)特色课程平台可以由学校下属的各院系以本专业成熟的研究成果、发展态势等为基本内容,以配套相关人才培养子方案开设的专家系列讲座或工厂实训演练,作为选择相应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必修课程,也可以作为其他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选修课程。

(4)选修课程平台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各院系组织开设的上述特色平台的课程,以及本专业发展所要求的拓展课程;由教务处组织各院系以跨专业课程为基本内容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课程,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类和人文艺术类课程,学生按照每类课程最低学分要求可以任意选修[4]。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所应承担的相应社会职能也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寻求突破性思路,根据大学生和社会的要求调整相应课程设置,最终建立社会认可的职业标准,这无论对学校发展还是学生的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金俊兰.高校教务管理体系构筑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1).

[2]程金林,吴斌,靳晓枝.高校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4).

[3]王婧.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分析与模型初探[J].教书育人,2007,(11).

[4]陈琴.论高校教务管理的规范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责任编校:简子)

G71

A

1008-4681(2011)06-0128-02

2011-09-06

沈燕燕(1983-),女,江苏南通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科员,硕士。研究方向∶党政管理、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学分方案院校
烂脸了急救方案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学分美食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