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峰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新形势下依靠学生党员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孙 峰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优秀分子和骨干的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必须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多条路径增强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效性,如担任辅导员助理,推行朋辈教育,落实大学生党员责任宿舍制度,成为和谐校园的推动者和监督者。
大学生党员;实效性;高校学生管理;责任宿舍制度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首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强意识形态方面宣传和影响,以图实行“和平演变”,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战略。其次,我国正处于社会剧烈转型期,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增多和复杂化。这些新变化,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如何利用其身处学生工作一线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其学生管理者的一面,发挥其学生骨干的榜样作用,增强其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示范效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西方国家日益猖獗的反华活动
长期以来,国外某些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图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媒介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借助其本国发达的文化产业,以合法的形式,比如通过向我国输入影视剧、图书、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自由民主价值观,实施思想文化渗透,借以达到曲解、丑化、淡化我民族文化传统,消解我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有时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利用民族、人权、宗教及某些社会敏感问题,通过煽惑、造谣污蔑等手段,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和贬损我党历史,丑化党和政府的形象。西方思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无疑会对高校办学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扭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滋长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导致其在政治大是大非面前失去辨别力。
(二)家庭结构变化,独生子女构成大学生主流群体
有数据显示,独生子女在城镇儿童中的比重已经超过95%,数量庞大,接近1亿[1]。独生子女已经构成大学生的主流群体,并且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纷繁复杂,新旧观念交替迅速;长期应试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原因造成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身心成长方面出现种种不足。突出表现为∶(1)思想意识薄弱、辨别是非能力不足。(2)依赖性强而自立能力、社交能力差。(3)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突出。父母长期溺爱导致其个性心理畸形发展,不能与其他同学在学校集体生活中融洽相处,易引起矛盾纠纷。(4)缺乏社会责任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多是索取和接受,而对别人和社会缺少奉献;物质欲增长而感恩心消退,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冲击。
(三)高校的持续大规模扩招
经过12年的高校扩招,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首先,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本就薄弱,低门槛、宽准入的急剧扩招给入校学生固有的心理问题雪上加霜。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高校辅导员,被日益增多且极其繁杂的事务所困扰,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那些急需帮助的特殊群体,师生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彼此漠视和疏离。学生固有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而逐步加深,当面临学业和就业难等压力时,心理状况极易受刺激并导致危害性后果[2]。其次,经过各高校连续多年的大量扩招,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加上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造成当下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打击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再次,人才市场关系失衡,大学生就业压力极其严峻,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大学生党员普遍品学兼优,表现优秀
本着早教育、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的原则,开展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学生初入校即进行系统的党的基础知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使其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发现学业优秀、政治合格的好苗子后,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程序进行吸收、培养。经过严格的系统化、规范化培养和入党后的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党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锻炼了党性,使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比普通同学更加优秀,往往成为思想上的先行者,学习上的佼佼者,工作中的开拓者和生活中的奉献者。
(二)与普通同学联系紧密、沟通顺畅,易于开展工作
大学生党员与其周围普通同学作为同辈个体,不存在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师生隔阂和代沟,互相之间存在着更多的同质性和互补性,具有大体相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体相同的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这些特点会增强他们相互之间的吸引力,使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变得更为简单直接和易于操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做到”见贤而思齐”,对个人的成长成才不无裨益,而且当代大学生易于对周围的群体价值观念效仿揉合。因此,利用这种同学之间的传播优势,发挥校园和谐道德人格建设中的”同龄人效应”[3]。
(三)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示范作用明显
大学生党员是从各方面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中,经过严格规范的培养、考察和考核等组织程序,选拔进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的。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特点是∶政治思想坚定、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较强、群众基础扎实、日常表现突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学生党员普遍能够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周围同学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实际行动践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成为同学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在某种程度上净化了本班级或群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整个大学生群体的进步和提升。于此,美国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韦恩·卡肖有过阐释∶”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我们通过观察他人学到的,当别人的行为导致了理想的结果时,我们便会去仿效他们,榜样的行为常常充当一种导致正确行为的诱因。”[4]这些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存在,将会极大地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对于创造良好的考风、班风、学风乃至校风,优化育人环境,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选拔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推行朋辈教育
在新形势下,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从高年级中挑选一些思想觉悟高、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富有责任心优秀大学生党员担任低年级辅导员助理,无论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还是立足长远,建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辅导员助理的大学生党员与作为被管理者的普通同学,彼此之间在年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存在着颇多相似和共通之处,而这正恰好为双方进行更为顺畅的沟通,加深彼此间的了解搭建起宽阔的平台和桥梁,从而使辅导员与学生间的”天堑变通途”。这也正是大学生党员相较于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自身所能发挥的最大优势所在。
大学生辅导员助理在工作中扮演着示范者、引导者和教育者等多重角色,其工作效果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通过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班级概况,帮助团支书做好班级的推优及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利用自身的学习经验和特长给所带班级的同学以学习经验的介绍和指导,促进和推动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最大程度上调动了低年级党团积极分子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了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包干到户”的大学生党员责任宿舍制度
学生公寓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高校最基本的组织。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和学分制的实施,其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情感交流的基本空间,教育功能将越来越突出。公寓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大学生党员责任宿舍制度在培养广大同学良好的生活习惯,化解公寓成员间各种矛盾,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公寓氛围,提升整个公寓成员的学习成绩,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和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党员责任宿舍制度开辟了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即利用学生党员自身优势,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名学生党员与一个或多个宿舍建立起联系,明确大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岗位、职责及目标。以所联系宿舍的同学为服务对象,学生党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宣传;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联系;宿舍文化建设的组织践行者;同学生活困难上的排忧解难者和学习上的辅导者;宿舍安全稳定的维护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和上报者等。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以舍风带学风,促进班级建设,又能让党员在党性自觉和群众监督下,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和谐校园的推动者和监督者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5]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等校园精神文化,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对科学文化的需要,而且能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党员应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率先垂范,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做出积极贡献。
大学生党员应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各种活动载体,整合大学生活动资源。例如,可以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服务活动中;将支部活动与院系团委、学生会活动联系在一起,避免学生支部活动资源短缺的缺陷。
作为和谐校园的监督者,学生党员可以在推进学校民主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作为广大普通同学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对学校的各项政策和方案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论证,使之能真正符合广大学生的意愿和要求。第二,大学生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体,成为联系学校和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在做好对校务民主监督的同时,必须及时准确地将广大同学的利益诉求反馈给学校,从而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
[1]黄润龙.中国独生子女:数量、结构及风险[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2]李卫衡,张宝,余文武.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预治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2,(6).
[3]张余,龚耘.论军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4).
[4][美]韦恩·卡肖.人:活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
[5]清华大学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N].光明日报,2007-04-25.
(责任编校:陈婷)
G641
A
1008-4681(2011)06-0119-02
2011-09-07
孙峰(1980-),男,山东禹城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