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成都大学 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0036)
从实践回应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李科
(成都大学 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0036)
实践是理论的根基和土壤。从实践视角审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可以提升科学发展观的学科地位。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实践中孕育出来的理论成果;是在实践背景下理论不断演绎提升的精华;其科学性为未来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践回应;科学性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过程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人们总会对自己所亲历的社会有着各种看法与观点,比如社会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速度、发展规律等等。高度概括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系统的概念、范畴而构成的思想体系,就形成初始形态的发展观,再经过实践的检验、理论的提炼逐渐酝酿才能形成成熟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突出的理论贡献。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应对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又必然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又要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需要认清的是,“发展观”前的“科学”二字并不是通常所讲的“自然科学”中的“科学”,即不能理解为“合理的、正确的、好的”意思。有学者认为,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规定或内涵上看,正是“发展”界定了事物进程的科学含义,实现了对以往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1]。还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贯彻着动态平衡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动态平衡的发展观。坚持动态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也只有发展了才能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2]。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即既要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笔者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根基和土壤。从实践视角审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可以提升科学发展观的学科地位,提升其理论说服力,在实践中增强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有论者认为,要从“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3]。这一推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与一定时代条件下的伟大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濒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我们党及时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通过改革开放迅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性增长;面对20世纪90年代初的极左思潮回流,小平同志适时南巡讲话,扭转了局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今天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因此,科学发展观有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不是一个观念树立的命题,任何被认为是真理的理论,都必须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曾经往往自认为是科学、真理了,但若干年后却发现违背了科学,背离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为,科学发展观一定有一个不断结合实际的修正、实践过程。科学地、历史地、辩证地又不脱离历史背景地将理论置于实践的进程中加以认同和理解,才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科学态度。
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全面地指明了科学发展观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来说,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一是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理论认知与现实相结合的一般发展规律,同时又密切注意到了在中国现有条件下,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发展策略,是共通性与差异性的统一;二是它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很好地结合起来了,使方式、手段与目标、宗旨很好地统一起来了。[4]
科学发展的两大要点:一是发展,二是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点。一般而言,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问题,都是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总体来讲,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以及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必须一步一步地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生态问题、民生问题等等,在处理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时,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观念加以解决。否则,“顾此失彼”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发展、“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虽然都可以取得一时的经济效益,达成既定的发展目标,但是这样的发展最终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最终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还债。因此,科学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点。
科学发展观是实践基础上辩证的发展观。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唯物的发展观,“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科学发展观始终把物质的发展当成第一要务,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就是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同时,科学发展观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人民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发扬批判的创新精神而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目的、基本原则、重要体现及总体要求。[5]
科学发展观还是历史的发展观。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系统的阐述,尽管社会历史的自然界有这种差别,“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从表面上看,社会历史似乎受偶然性支配,而实际上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隐蔽着的必然性支配的。[6]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在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中形成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理论性思考的产物,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决策层几代发展观进行历史的和辩证的扬弃的结果。[7]要从历史的角度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遵循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客观规律,制定和实施任何发展策略都必须考量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基本国情。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违背历史和规律如1958年的那种“大跃进式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发展,反而会妨碍发展。
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无论是“平衡式发展”还是“跨越式发展”,都离不开实事求是地从经济增长条件和社会进步实际需要出发,既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和谐相处。这两个方面既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又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实践,它无疑需要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同时实践也将催生新的科学理论。回眸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和发掘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社会的进步,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支撑;社会的发展,也将为科学发展观的完善提供新的科学内涵。30年前,我们党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和解除人们的思想禁锢,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但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渴求越来越高,人民更加关注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自身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既要重视经济指标,也要重视政治环境;既要提升G D P,又要保护生态指标;既要重视近期效益,也要兼顾远期利益。
科学发展的科学性还包括发展的动力、质量和公平等要素。在发展动力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及其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是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动力的主要方面。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在发展的质量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物质支配水平、生态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创造水平的综合度量。在发展公平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社会的民主化程度、人均财富占有的均等化水准、能耗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公民平等参与社会管理的区际公平等总和。
总之,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新的历史阶段转变,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解放思想是催生新生事物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直接的力量,没有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思想大解放,就没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1978年和1992年两次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两次大跨越。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全党共识,都使全党在冲破“左”的樊篱、摆脱“两个凡是”束缚的争论中,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扫清了思想障碍。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创立了科学的发展观。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以务实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要求,推动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
[1]伍志燕.“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J].江汉论坛,2007,(4).
[2]胡振平.科学发展观——动态平衡的发展观[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1).
[3]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N].人民日报,2007-12-17.
[4]谢志强.破解发展难题需要创新发展思路[J].科学社会主义,2005,(6).
[5]张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及其实现途径[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
[6]赵曜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p186-187.
[7]兰红.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J].辽宁经济,2005,(3).
On Scientificity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Response
Li Ke
(Teachers College,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036,China)
Practice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soil.Survey of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may enhance its discipline status.The s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result developed during the long practice of the CPC but also the theoretical essence continuously refined with pratice;therefore,its scientificit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ture practice.
C0
A
1004-342(2011)01-11-03
2010-09-16
李 科(1975-),男,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