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娟
(中山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广州510275)
有偿献血人群卖血的社会背景和行为动因探析
王慧娟
(中山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广州51027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某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兴起卖血的高潮,形成了该区域大面积的因有偿献血而感染艾滋病的情形。本文对有偿献血人群卖血的社会背景和行为动因作了分析。
艾滋病;有偿献血人群;行为动因;比较利益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有三:经性传播、母婴传播和经血传播,是以人类行为方式而传播的疾病[1]。其中血液传播途径在我国显得尤为特殊。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某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兴起卖血的高潮,因此,形成了该区域大面积的因有偿献血而感染艾滋病的模式,国外把这个模式称为艾滋病感染的中国模式。我们的问题是:他们是在什么背景下从事卖血行为的?他们为什么要卖血?或者他们卖血的行为动因是什么?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社会学家认为,不同地区艾滋病传播的社会历史背景(这里所指的社会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是艾滋病传播的温床[2]。无视或轻视对艾滋病传播背景的研究,势必会对艾滋病的有效防治造成负面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构成了艾滋病传播的大背景,艾滋病在中国所显现出的,恰恰主要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是一些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作为转型国家所特有的问题[3]。下面试就有偿献血人群卖血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解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和农村分属不同的发展天地,这对我国的农村和城市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发展早期,受城市偏向思想的支配,政府往往不惜牺牲农业来换取工业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关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仍然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好,在体制内资源不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实际上人为地使农村中非常稀缺的资本不断地由农村及农业中向城市及工商业集中,而又把农村人口排斥城市之外,使非常严重的城乡经济社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4]。
在这种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下,农村居民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社会福利,处于医疗无保障、教育少资源、就业缺机会的境地,如国务院曾于1989年3月颁布了《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1991年2月又颁布了《关于劝阻民工盲目去广东的通知》等等。这些政策控制、劝阻、清退整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大大限制了本来外出就业机会就不是很多的农民就业。所以,农民只得靠每年种地获得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生活缺乏保障,经济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缺乏抗灾能力,一遇到家人生病、自然灾害等的侵袭,生活往往就会陷入困顿。在这样情况下,他们铤而走险的可能性也较其他人群更大,更容易选择通常被认为有感染上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包括从事性服务工作、吸毒和卖血等[2]。
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并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但是自建国以来就存在的对农民的不公平的体制仍然继续在发挥作用,农民依然被制度排斥在外,致使城乡关系失调、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民沿袭了一贯以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弱势或边缘地位,这是促使部分贫困地区农民卖血的内在制度原因。
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渗透进我们身边的诸多行业,降低了再分配所占的比重,市场交换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交换强化了货币的作用,人们生活中对货币的依赖越来越强,农民对现金的需求不断增加,正常农业收入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这构成了农民从事有偿献血的内在经济动力。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医疗卫生教育等重要领域迅速市场化,而同时出现的政策不配套导致三农问题迅速出现。医疗卫生的迅速市场化,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在一些贫困的山区,甚至输一瓶生理盐水已经到了40元。许多农民因为高昂的医疗费用而不能就医,这反过来导致家庭缺少劳动力,从而使家庭更为贫困。教育的市场化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尽管基础教育是义务的,但实际上农民自己需要负担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农资生产和销售的迅速市场化。因此在很大意义上说,市场化导致了农民支出的大量增加[5]。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于抗风险能力低下、收入来源少的农民来说,无疑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增加了农民从事高危行为的风险。
在发表于1989年8月号的《美国社会学评论》的《市场转型理论:国家社会主义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过渡》一文中,倪志伟(Victor Nee)明确提出了市场转型理论。该理论主要由三个理论命题构成,即市场权力命题、市场刺激命题和市场机会命题。其中,市场刺激命题认为,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意味着对人力资本回报的提高,它可以表现在对教育的更高回报上——因为教育是反映人类生产率的最好标尺之一。市场经济强化了人力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一直被看作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并且是长期贫困的重要特征[6]。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不够,加之农民自身对教育不很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导致农民和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发育缓慢,文盲人群占了很大比重[6],往往许多人在尚未完成初等教育就步入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因此,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上和迄今为止的结构性原因,我国农民经济社会文化地位等都很低下,人力资本低下,缺乏经营技能,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调整和适应的能力受到巨大制约,往往处于“创业无钱、就业无岗”的境地,收入来源匮乏。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他们缺乏与周围世界可以交换的资源,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出售,而自身血液提供了收入的最后来源。
从上述分析来看,贫困是导致农民卖血的最根本的原因。Schoepf曾断言:“如果广泛存在的贫困、不平等和暴力的生存条件不消除,像非洲那样艾滋病泛滥的悲剧就会在许多地方重演……”。艾滋病在世界的传播迄今未能得到遏制,重要的并不在于生物原因,而是由于导致其在不同地区传播的社会历史背景未能得到认识和改变[2]。我国学者翁乃群也指出,艾滋病不仅是一种传染病,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么看来,我国的艾滋病问题本质上属于“三农问题”。解决艾滋病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解决“三农问题”。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血被看得很重,曾有“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有所损也”之说。传统上,血一般被看作是一个人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卖血被看作是在以耗费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那么,他们为何去卖血呢?我们试图找到他们卖血背后的行为动因。总结起来,我们认为,农民卖血的行为动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有着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国家财政一直以来主要就是从农业中提取的。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仍然主要依靠从农民手中收取的农业税费[7]。随着地方财政的自主化,地方政府的投资收益在按规定向上级交税后,其盈余由地方自留,由此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力,奥伊(Oi)把这称作“地方政府社团主义”[8]。尤其是在1994年实行央地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力更被激发。在内地不发达的农业省份,农业税费占了地方政府收入的很大比重,所以,地方政府一直以来有着重视农业税费的愿望。为了完成税费征收任务,这些地方政府一般都会纵容或默认乡村两级组织的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农民成了乱收费、乱摊派行为等繁重税费的最终承受者。在农业税免征之前,不少贫困农村地区出现农户交光当年所产全部粮食也不足以完成规定的税额的情况。许多地方甚至出现暴力征税,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强迫农民交税,使得官民关系出现裂痕。农民为完成纳税任务以及保障纳税后家人的生活,往往走上了卖血这条道路。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教育作为衡量人力资本重要工具起着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代际流动的中介,是社会下层向上流动的渠道。人们特别是弱势群体寄希望于教育,想方设法为子女提供创造向上流动的机会和条件。
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来说,他们把未来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摆脱贫困的愿望十分迫切。由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要实现产业化,免费教育不再施行,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就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对于食不果腹的人们来说,这些费用就是压在头上的一座大山。许多农民家庭年收入不过五六百元,而一个中学生学费和生活费往往就要去数百元,而大学生的学费更为昂贵,要数千甚至上万。据有学者研究,一个大学生要四个农民才可以供得起。可见,接受高等教育成了奢侈。为了子女的教育,他们往往压抑自身的消费欲望,省吃俭用,积攒每一分钱。在极度缺钱的情况下,往往更容易参与卖血这样一个高危行为。
生活和生存是不同层次的概念。处于生活层次的人为追求理想、抱负、生活的优雅舒适而努力。而处于生存层次的人考虑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温饱,这种生活状态的人们主要生活在绝对贫困的境地中。在国际上,最早对绝对贫困研究的是英国社会学家朗特里(S.Rowntree)。他认为,绝对贫困一般是从生物意义上来说的,即食不果腹,也可以叫做生存贫困(subsistence poverty)。相对贫困是从社会意义上来界定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相对贫困(relative poverty)的思想,即:一个人不能维持某种生活水平,即按其所在国的风俗习惯,没有达到一个体面人应该过的那种生活水平,那么这个人就是穷的。贫困农民采取卖血这种方式来缓解经济困难,也包含为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在内。对于因贫困而卖血的农民来说,他们的生活无从谈起体面和舒适,他们很多人还在为了基本的温饱而奔波,处于绝对贫困的生活境地。对于他们来说,享受生活的舒适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应该说,他们从事卖血的行为也包含了比较经济效益的成分在内。“比较利益”的概念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原用于研究处于国际分工中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现在我们把它用于社会学中并尝试来解释农民的卖血行为。我们认为,行动者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9]69。对于农民来讲,行动的目标往往就是尽可能多的获取货币。在家务农,薄田只能维持生存;出外打工,毕竟打工经济充满了不稳定性,他们很多人是背井离乡只身远游的,往往最终的结果就是失意地返回故里。卖一袋子血则可以得到几十元报酬,在当时的农民眼里,这是一笔“巨款”,相当于出外打工好几天的工钱,可以顶过农民一个月的家庭收入。再者,农民对卫生知识十分欠缺,根本不知道“艾滋病”这样一个疾病,加之不少农民心存侥幸,往往就加入了卖血的大军。20世纪90年代,在中原某些贫困地区,人们卖血换钱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在上蔡县文楼行政村3000多人口中就有1000多人卖过血。村里十多岁以上的人几乎都涉足过,年龄大的六十来岁,小的只有十几岁[10]。
无论是上面分析的为了缴纳农业税务、支付子女上学费用来说,还是为了改善生存质量、把卖血当作一个致富途径来说,经济原因是他们去卖血的主要原因。贫困是农民卖血的最主要经济背景,也是促使他们卖血的动力。如何缓解农民的贫困,改善其生存质量,这是我们今后在研究和工作中应该考虑的。
[1]孙江平.艾滋病的社会属性及在中国的映射[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6):469-470.
[2]翁乃群.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动力[J].社会学研究,2003,(5):84-94.
[3]李楯.我们为什么没防住艾滋病[J].中国新闻周刊,2005,(45):74.
[4]王璠.统筹城乡发展与体制创新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5):19-24.
[5]王晓毅.冲突中的社会公正:当代中国农民的表达[EB/OL].[2005-05-11].智识学术网,http://www.zisi.net/htm/ztlw2/shyj/2005-05-11-21320.htm.
[6]何晓琦.长期贫困的定义与特征[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6):53-57.
[7]赵晓峰.逼民致富30年:透视乡村关系的演变逻辑——以豫东平原为例[EB/OL].百家争鸣网,http://bjzm.org/?viewnews-2915.html,2009-09-30.
[8]Oi,Jean.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9]周长城.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张继承,等.河南某村“怪病”惊动高层[N].长沙晚报,2000-01-21.
On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Behavioral Motivation of Blood-sale People
WANG Hui-juan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During the 1980s and the 1990s,there was a climax of selling blood in some backward rural areas,and as a result,many people were infected with HIV due to their selling blood.In this paper,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motivation of blood-sale people are analyzed.
AIDS;blood-sale people;behavior motivation;comparative interest
C91
A
1009—5128(2011)05—0046—03
2011—03—28
王慧娟(1981—),女,河南许昌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的研究。
【责任编辑 贺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