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嵌入性理论最早是从经济社会学的学术空间中产生并演变而来的一种关于经济行为的假设。在经济社会学领域,从以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社会学开始,对经济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就受到重视。到了上世纪 50年代,这种研究被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结构主义的新经济社会学所代替。新经济社会学强调结构的功能意义,往往从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卡尔◦波兰尼最早提出了“经济嵌入于社会”的特定概念,格兰诺维特又从中提出了“兼及行动嵌入于社会结构”的一般假设。新经济社会学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强调,使“嵌入性”理论成为其研究的一个核心理论。“嵌入性”理论的提出也为后来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导向工具,学者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市场问题场景中人与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1985年,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提出经济活动过程应该被视为人际互动,并在研究组织理论时强调人际互动产生的信任是组织从事交易的基础,也是决定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①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罗家德译:《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由于格兰诺维特对“嵌入性”理论的特殊推动,嵌入性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连接经济学、社会学与组织理论的桥梁。嵌入性理论及其范式也走出新经济社会学的领域,逐渐拓展到区域经济、产业集群、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创新理论的研究当中。同时关于嵌入性理论的描述和表达也在各个学科继续演化,成为一个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和深化的重要课题。格兰诺维特作为嵌入性理论的重要推进者,其提出的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分析框架,也成为嵌入性理论的经典分析框架之一,大部分后续研究者都沿袭了这一框架。
嵌入性理论虽然旨在揭示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其理论方法和分析框架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普遍性,在解释社会现象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故嵌入性理论不断被其它学科领域借用,并屡屡被跨学科的解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用嵌入性理论的视野来观察和分析高校党员学生干部的功能定位和机制作用,必然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启示。高校党员学生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高校优秀学生,也是学生党员的代表,是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管理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得力助手,是学生自我进步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中,党员学生干部在结构上处于中间的位置,在关系网络中又位处一个重要的节点。
所谓结构嵌入是指“组织之间不仅具有双边关系,而且与第三方有同样的关系,使得群体间通过第三方进行联结,并形成以系统为特征的关联机构。”①易法敏,文晓巍:《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理论研究评述》,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 8期。结构嵌入性的研究视野不仅强调网络的整体功能和结构,还极为关注企业作为网络节点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位置。Burt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洞”的观点,认为企业要想在整个信息网络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结构洞。②Burt,R.S.StructuralHoles:TheSocialStructureofCompetition.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企业的“结构洞”位置体现了企业在网络中的“桥梁作用”。
从结构主义的意义上来看,高校党员学生干部是高校党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大学生亲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处于一个结构中层的地位。他们是高校党政信息自上而下传播的“宣传员”,也是大学生党员群体的代表者和主心骨。嵌入性理论认为,嵌入性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会产生资源交换,交换资源的能力又取决于嵌入结构或社会关系,因此嵌入会形成社会资本。结构嵌入性理论既强调网络结构的整体意义,又强调个体作为节点的结构意义,个体的结构意义需要获得网络结构的资源和资本赋予才能发挥作用。这对于高校学生党员干部来讲,其结构意义的发挥就必须寻求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支持。嵌入性结构理论中又提出,网络的密度代表了网络中社会资本存量的大小,网络密度越高说明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存量越大,这种社会资本的存在,将有助于行动者间信任机制的形成和协作关系的维系。③Coleman,J.S.SocialCapital intheCreationofHumanCapital.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8,94.因此,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配置就成为高校党员学生干部作用发挥的重要前提。要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配置,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较于社会资本的独立运营,高校学生干部在独立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加深了党员学生干部对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依赖。因此,高校党员学生干部作用的发挥就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建设。从宏观的角度将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完善和健全积极分子考察和入党制度、日常学习管理制度、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发展考评制度等,保证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抓好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对年轻的组织员和辅导员要进行党建工作的岗前培训,建立一套以组织员、辅导员、党支部书记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党建工作队伍。专职党建队伍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精湛,兼职党建队伍则开拓创新意识较强,二者的结合可以形成党建工作的合力;抓好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党支部设置,实现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从而为党员学生干部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完善的机制平台。
要努力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在场化”,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网站展开红色宣传,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建立长期与短期并存、学生受教育与做贡献相结合的党员活动开展体系。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创建学生网络党支部,进一步推进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工作;需要积极关注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为之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人性化的教育和服务为大学生解决学习、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场化”可以使党政主题深入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角角落落,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认知教育,从而为高校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提供高密度的网络支持。
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党务和校务工作的一个核心,也应该内化为党员学生干部的主动行为。首先要在制度上为党员学生干部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包括设立党员学生干部活动立项制度、党员学生干部经验交流制度等,充分调动党员学生干部参与和领导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不失时机的对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关心和指导,将工作经验升华为工作能力;其次还要加强对党员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鼓励他们打破惯性思维,以自身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开展工作,积极寻找和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同时还要赋予党员学生干部更多的权力,尊重、关心和信任党员学生干部,给予他们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使他们的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所谓关系嵌入性是指“关系双方重视彼此间的需要与目标的程度,行动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中结点间的相互联系纽带来获取信息收益,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强度、亲密强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关系类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类”。①易法敏,文晓巍:《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理论研究评述》,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期。如果说关系嵌入性主要关照的是网络的关系特征,那么结构嵌入性则主要关照的是网络内主体的结构特征。
在嵌入性理论中,“强关系”观点认为,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是紧密,越能够促进绩效的提高。高校党员学生干部就像一个楔子嵌入到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系统当中,嵌入的力度越大,嵌入理论的“强关系”也就越明显,高校学生干部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关系就越紧密,行动组织也就越默契和高效。从实际操作角度看,高校党员学生干部在整个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明显,就越能够通过“强关系”的作用使大学生和高校之间保持较好的信任关系,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促进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并带来粘滞性的知识共享和转移,从而提高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水平。
党员学生干部要实现这种“强关系”效应,依靠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党性动机和主观努力,也必须积极寻求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资源支持。从嵌入性理论角度看,高校党员学生干部作用的发挥既受到个体主观能动作用的影响,又受到宏观结构的制约。党员学生干部在高校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在个体动机和宏观制度结构制约之间的一种嵌入性行为。在个体主观动机之外,高校学生干部必须加强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联系,提高对广大学生党员的代表性和领导能力。只有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获得权力和制度上的支持,高校学生干部才能顺利的开展各项活动;也只有从广大学生党员那里获得代表权和话语权,高校学生干部才能在权力和制度的基础上,将各项活动付诸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将广大学生党员和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联系得越紧密,“强关系”效果也就发挥的越明显,就越能推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通过这种嵌入性行为,党员学生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结构中获取必要的社会资源,并以这种资源为出发,构成自身开展活动的合理性基础。党员学生干部桥梁作用发挥的最大化,也就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能量越大、效果越彰,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就越好。因此,作为关系嵌入型的高校党员学生干部,应该在以下两方面作出努力。
从结构性嵌入理论中,我们已经认识到,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赋予了高校党员学生干部开展工作的必要资源和资本。而高校党员学生干部必须通过加强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联系,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本量的增加值 ,为自身活动的开展提供动力支持。党员学生干部的一个重要职能是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和激励党员,始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提升其威信力和领导力的重要途径。在活动组织中,党员学生干部要善于综合利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完成工作,尤其是加强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联系,积极在校内和校外社会资源中寻求合作和支持,努力提高物力和财力的数量和利用率,从而保障党员活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开展。在活动进行中也要强化自身的统筹安排能力,善于团结同学和沟通协调,善于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对活动方式和预期成效进行科学规划和布置。一次高质量、深入人心的党员活动可以极大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也能显著的增进大学生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互相信任与联系。
大学生群体是高校党员学生干部获取资源和资本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没有大学生赋予其代表性和领导性,党员学生干部的存在意义就会丧失,其结构功能也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党员学生干部加强与大学生群体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党员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在政治方向上、学习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都能够起到表率的作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党员学生干部要自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和领悟党的最近文件精神,并积极向大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在学习上,党员学生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过硬的为学生服务的本领。学习成绩是一项基本的评价标准,党员学生干部应尽最大努力取得优异成绩,才能与同学互教互学,在学习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在工作上,党员学生干部也要起到模范作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热爱学校和集体,顾全大局,带领同学共同建设好学校和集体。要虚心接受同学的批评,在缺点和错误面前勇于改正,在荣誉面前不居功、不自傲,在日常生活和管理方面主动接受任务和承担责任,起到表率作用。在生活上,党员学生干部也应勤俭节约,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生活作风。从小事做起,从同学们关心的实际问题做起,在生活上给予同学帮助和支持。在组织上,党员学生干部要积极倡导并参与党员示范工程、党员挂牌上岗、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为广大同学服务,带动周围同学的共同进步和提高,不断维护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高校党员学生干部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起的这种模范形象,是获得大学生群体支持的重要条件,也是加深大学生群体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联系的最稳健的纽带。
由于嵌入性概念的理论化和抽象化程度高,其涉及范围开阔且具有弹性,因此参照嵌入性理论的视野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高校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机制就有着很大的优势。结构嵌入性强调的是网络内主体的结构意义,而关系嵌入性则主要强调网络的关系意义。作为结构嵌入型的高校党员学生干部是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大学生亲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作用的发挥仰赖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配置及资源赋予;而作为关系嵌入型的高校党员学生干部要发挥“强关系”效应,就需要综合利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完成工作,加强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联系,提高对广大学生党员的代表性和领导能力。通过这种嵌入性行为,党员学生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结构中获取了必要的社会资源,并以这种资源为出发,构成自身开展活动的合理性基础。从嵌入性理论的推断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能量越大、效果越彰,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就越好。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不仅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为省力和效果最好的一个环节。
[1]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罗家德 ,译 .《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易法敏,文晓巍.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8).
[3]Coleman,J.S.SocialCapitalintheCreationofHuman Capital[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