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仁
(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071)
绿色供应链下的供应商管理策略
——以A公司为例
黄建仁
(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071)
在回顾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以中国台湾A公司为案例,系统阐述了A公司在构建绿色供应链过程中采取的供应商管理策略的要点。
绿色产品;供应链管理;供应商管理
在环境保护的潮流之下,欧盟2005年8月及2006年7月分别开始执行废弃电机电子设备指令与电机电子设备中危害物质禁用指令。由于欧盟为全球在环境政策制定及推动之先驱者,因此对于电机电子产品所造成之环境冲击,最早提出因应策略及具体规范,以限制所有电机电子设备在设计、制造以及回收上都须符合指令。这两个指令直接对产业产生冲击,其诉求内容及管制项目,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北美地区)产生的衍生效应,未来将继续影响到电机、电子产业界竞争力的变化。
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供货商对其产品与环境相关的管理,亦即将环保原则纳入供货商管理机制中,让本身的产品更具有环保概念,提升市场的竞争力。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原来供应链管理基础上加上绿色要求与条件,而非推翻既有供应链运作再另外建置。绿色供应链是需先以环境为目的的价值链,以期能在公司管理系统中创造允许学习的公司文化、以及由总体到细节的原则,与由细节到总体的支持,在既有供应链管理中纳入环境冲击的考虑,以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管理绩效,此即所谓的绿色供应链管理[1]。
以欧盟通过的一系列关于电子产品的环保法令为例:如欧盟于2003年2月13日公告“报废电机电子设备指令”(简称WEEE:Waste Electrical&Electronic Equipment)及“电机电子设备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并于2005年7月22日公告“使用能源产品生态化设计指令”(简称EuP:Energy-Using Products),要求欧盟各国依指令精神转换制定各国法令,以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及回收再利用,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并要求提升产品能源效率。指令公告后,国际电机电子企业开始积极投入产品的环保改善,并展开到整个供应链体系。最受人注意的是WEEE及RoHS两道指令。随着指令的正式公布,各项电机电子产品中含有RoHS指令所述六种禁用物质及其化合物的电子产品均必须使用替代材质来代替被管制的材质,而这些指标性规定已演变成全球性环保要求,也成为信息电子产业基本技术门坎。这两道指令的通过,促使各国际电子企业纷纷开始制定相关的环境要求规范,也使得整个电子电机产业的企业生态有了转变,必须将产品质量与环境结合,才能符合未来市场的需求。
绿色供应链管理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一个集团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因此,从管理层面上来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策略管理;从经营管理过程来看,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在从产品设计、原物料采购、产品制造、到产品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Penman也指出在供应链上之环境发展应朝更远且策略性的看法,更直接的在供应链管理上以环境为观点进行营运,并认为经济观点与环境成本两者是需要横跨在供应链上的功能,而环境成本和利益主要是来自于产品与原料的再生和回收,因此必须谨慎地考虑其以环境为方向的活动[2]。
绿色供应链管理执行之成效与相关供货商之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较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和供货商之间的绿色采购来避免有害环境物质的使用,有时甚至和环境化设计及生命周期评估等一起使用。以客户观点来说,绿色采购的供货商必须在产品或零件上符合其环境需求,而未来的努力方向则是和供货商之间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从产品一开始设计就加入绿色设计、合作及创新,彼此间更建立一个环境数据库互相连结而形成企业上下游的平台,使绿色供应链的各环节都有一个环境化标准与依据。
综合而言,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个广义的名词,说明公司与其供货商或客户,透过大量改善产品或生产制程环境绩效的之具体做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标非常广泛,包括将重点放在减少或废除制程或产品中之原料使用量,使供货商的生产系统均符合环保法规标准和实务做法,以及与供应商联合开发新兴的原料、制程或其它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当环境保护的议题融合于供应链管理中,以往的环保措施与要求便无法满足产业主动考虑环境保护的需求。因此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衡量选择必须经过有效的衡量才能符合绿色供应链的要求,所以考虑绿色供应链体系下厂商评选指标必须加入环境保护与绿色产品的概念。其中评选指标包含环境绩效评估、绿色采购、供货商管理、环境化设计及产品回收等五个维度[3],以下分别说明。
环境绩效评估可作为策略或营运作业改善的有效工具,针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所造成的环境冲击进行详细评估,如施乐(Xerox)利用本身的数据库及加入生命周期的观念而发展出一套绩效评估的工具;此外百安居(B&Q)针对供货商环境化的程度来做环境改善评估系统;AMD是利用数据库来将一些环境冲击因素的数据标准化,再针对各个分公司在各年度的环境活动加以评估及改善。
绿色采购的运作可借着对供货商材料采购、零件或产品的限制,来减少有害物的产生。产业因在供应链上下游角色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绿色采购重点,在供应链上游的厂商,如AMD只对一些办公文具、设备实行绿色采购;而在供应链下游的厂商,如IBM则除了针对法规所禁止材料进行减量及限制,更积极地完成一个完整的限制材料或产品数据库,透过网络和内部信息系统连结来对供货商采购的材料加以管制。
面对全球运筹的竞争压力下,如何管理自己的供货商以提升在产品及服务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焦点。大部分企业的做法为利用环境绩效评估、环境保护程度、活动或环境管理的程度来为供货商评定等级,选择是否为自己的绿色供货商,如B&Q、佳能以及诺基亚等著名企业即是如此,但也有些企业有特别的做法,如AMD更进一步成立针对不同产业供货商的评估组织,评估不同类型的供货商,而Xerox则提供环境教育方案来辅导自己的供货商。这些例子都是利用网络和内部系统结合来整合供货商,或产生互动并加以管理。
环境化设计的观念较普及,也是企业藉由环保产品而提升竞争力的来源,所以大部分的公司都已投入研究及发展,并进而取得环保标章。大部分的公司以能源、材料的节省、回收率增加及有害物的减少为指导方针来加以设计;部分公司更导入产品生命周期的观念,甚至开发软件来比较不同材料及过程的环境化设计,使各方面考虑更成熟。
由于法规及环境保护的压力,产品回收几乎是每家公司都早已投入的项目,不过也因产业的不同使得回收方法也大大不同。一般公司的做法是针对个别的材料、零件或产品来回收再利用,甚至有的公司对旧设备来予以拆卸、保管、运筹及回收;更有规模的则是有全球的回收系统,符合各个国家回收的法规形成不同产品的区域性回收管理系统,且强制回收的产品项目也越来越多,回收率也越来越高。
因此,从诸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活动实践中,本文归纳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顾客需求管理:亦即满足顾客需求与管理的流程,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探讨中着重于顾客因应环保规范所提出的要求,以及企业为达成顾客要求而采取的管理方式。
环境化设计与产品回收:虽然全球对于环境化设计的定义迄今尚无一致的看法,但大致可归纳为系统化地考虑在产品及其制程过程的全程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健康及安全目标的功能设计绩效,为掌握客户需求和新产品信息的产品开发。
生产管理: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分析中,此构面将着重于中游制造商如何将环保规范应用于内部的生产管理作业。
绿色采购与供货商管理:此构面的分析重点,尤其着重于制造商如何在绿色条件下,进行供应商选择、合作、整合、策略联盟关系建立等活动,以及其策略与措施是什么。从法规到客户的要求,进而转化成为内部管理上的要项,结合了绿色供应链各个构面的要求,提供在绿色供应链中进行供货商或委外厂商的选择的方向,使得厂商能在环境保护面考虑下选择合适的绿色伙伴。
本研究案例公司A公司成立于1984年,并于1995年于中国台湾证交所公开上市,为台湾地区的信息电子产业企业,主要产品为影像产品、信息家电外围产品以及办公室自动化产品。A公司在原料采购上有赖上游企业提供原料(零部件)的产品主要包括影像产品、滑鼠、计算机资料通讯装置、碎纸机以及电源保护器,其供应来源涵盖全球上游企业。
在A公司产品销售地区分布状况方面,2003年最大的销售地区为欧洲国家,然而到2004年,随着亚洲地区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日本大厂客户的顺利开发,主要销售地区已转为亚洲国家,其次为欧洲地区,而美洲地区的销售比重也获得相对提升。由此可见,欧、亚(日本)地区各国际大厂所要求的规范内容,对于A公司的营运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尤其随着欧盟及日本等区域之大厂对禁用有害物质之要求日趋严格,更使得A公司必须及早因应客户绿色需求。
A公司构建绿色供应链中,对于供应商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主要参与部门包括:工程服务中心、采购管理部(QC/SQM)和采购单位,其职责分工如下:
工程服务中心:负责制定易致环境污染物质限用或不得含有物质等相关的管理规则,并进行教育训练,倡导及稽核。
QC/SQM:负责评鉴现有及新供货商符合绿色采购要求。
采购单位:负责与供货商、合作公司、外包厂商沟通及协调,确认所有采购部品、供应品、订制品符合上列管理规则之要求。
为了符合客户端所要求的规范与标准,A公司不仅得要求本身作业合符标准,还必须面对上游供货商,使其作业能与公司规范同步。然而,要求供货商改善以符合法规并不容易,因为强势的原料供货商配合意愿不高,而小型零件供应商的训练及沟通不易。在面对压力及挑战之下,A公司针对不同产品或零件来进行供货商管理的主要做法为:
(1)建立限用物质调查表。针对下游客户的要求制订规范,对供货商实施限用物质调查,供货商必须符合其相关要求。
(2)透过资料库管理供货商。在管制物质调查及要求方面建立资料库来加以管理,藉以整合客户要求;同时,也藉此资料库要求上游供货商能透过网络来填写相关资料,以利掌控管理,并将此资料纳入供货商的评鉴,用以管理供货商。
A公司在面对不同的客户需求下,针对客户所要求的物质建立化学物质调查表,同时要求上游供货商必须填入相关资料,以利资料库的建立,通过将客户要求整合于此资料库中,使上下游能加以整合。
此外,A公司将此资料库和原本的ERP系统加以整合,不但发挥了资料库自动检查及资料管理的功能,也使得整个ERP 系统透过网路的建立而大幅提升其实用性。其实施之具体措施及机制如下:
合格供货商必须签署环保声明书,并提供给负责采购部门,以保证提供给A公司的产品符合A公司的要求。
填写厂商绿色采购管理评价表,自我评价绿色管理能力,并提供给负责采购部门,A公司要求供货商应建立内部的绿色采购管理模式,以确保供货零件能符合绿色采购要求;并由SQM部门将绿色采购管理能力稽核项目,列入供货商例行稽核之项目。
每项绿色零件在承认时,须配合A公司要求填写化学物质调查表,提供给A公司作为承认的条件。
针对A公司规定的高风险化学物质,每项绿色零件须送至公正检验单位检验,取得检测报告,并填入化学物质调查表。
原材料不得使用不符要求的物质,承认后不可更换原材料的来源(更换前须事先告知A公司,并重新填写化学物质调查表,并取得A公司承认)。
绿色电子零件应在规格书上加注耐温(Heat Resistance)规格,转换的零件须填写无铅零件耐温调查表(此表已与化学物质调查表结合)。
供货商应对其原材料供货商取得保证及要求。
制程中不得掺入不符合要求的环境管理物质。
建立内部管理流程及记录(如ISO管理流程)。
对转换的零件功能及可靠度必须进行验证并提供测试报告。
前文提到,A公司会要求供货商建立内部的绿色采购管理模式,以确保供货零件能符合绿色采购要求。在对供货商的作业稽核方面,A公司由内部的工程服务中心、SQM以及采购单位人员组成稽核小组,针对供货商的管理能力进行稽核与评鉴。
经过小组成员的稽核后,对于不合格之供货商,A公司将先进行辅导,针对供货商不合格的项目,A公司会要求提出改善对策以及时程规划,并进行第二次审查。经过第二次审查而未通过者,则使供货商丧失供应资格。对于比较重要的供货商,则采取优先辅导措施,尤其是一些具有战略性的供货商,更会要求其必须通过稽核,因而甚至会进行第三、四次的辅导与稽核审查,直到通过审查为止。
[1]丁执宇.知识经济时代清洁生产新趋势-绿色供应链管理[J].永续产业发展,2007,(7):21-32.
[2]Penman L.Environmental concern:implication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lanning-Strategies for Management[M].2008.
[3]赖义方.绿色供应链中绿色供货商之评估-以PCB供货商为例[D].中国台湾:国立成功大学,2008.
Supp li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Green Supply Chain:A Case Study
HUANG Jian-ren
(Business School,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fter review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green supply chain,the paper analyzes its main contains and,in connection with the case of a certain enterprise A,introduces systematically the key points in the enterprise's supplier management strategy in its establishment of a green supply chain.
green product;supply chain management;supplier management
F274
A
1005-152X(2011)02-0107-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1.02.035
2011-01-19
黄建仁,男,中国台湾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