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研究初探

2011-08-15 00:49:0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评估

阎 丽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新郑 450052)

高校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研究初探

阎 丽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新郑 450052)

评价方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观与人才观的影响,我国高校外语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以量化的考试结果为评价依据,而忽视了对学生这一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总结2010年河南省科技厅调研项目中两对实验班采用形成性评价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以此指导英语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师生共赢。

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学生;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观与人才观的影响,我国高校外语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以量化的考试结果为评价依据。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测试是主要的评价手段,对知识构建过程的评价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我国现存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大体还是停留在客观测试和教育测量阶段。考试等同于评价,以一次阶段性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则弱化了评价最重要的发展性功能,忽视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隐性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技能,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合作精神等。教学评价只注重结果不看过程,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性特征,出现学习、教学与评价相分离的现象。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记住了有关课程的内容以便于给他们评定一个分数,而忽视语言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尚未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主要是任课教师或相关的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则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很少参与到评价过程中。现存的这种评价体系源于中国二十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有着他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对它的效度和信度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国内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这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是四、六级大学英语统考的反拨效应问题。

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着过度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等诸多弊端,并对外语教学造成了“费时低效”等许多负面影响。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课程评价体系不合理、不完善和不科学。正如Puhl(1997)所断言的那样:除非我们改变评价方式,否则我们不可能改变教学的方式与过程。因而,外语教学有待建立以注重评价学生积极知识构建过程,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从而使英语教学更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随着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和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颁布,教育部已分别在中学和大学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外语教学评估改革。其中在教学评估部分提倡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办法来衡量学生的英语学习,并列举了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形成性评估形式。此后,中国高校的英语教学界便开始了对教学评估的研究,特别是对形成性评估的研究,形成性评估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所熟悉。

一、形成性评估简介

形成性评价最初是由美国的斯克里芬 (G·F·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提出来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B.S.Bloom)首先将这一评价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从而大大推进了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一般认为,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估一般在学期末或某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对象,为学生此阶段的学习提供鉴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估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语言教学健康发展的评估手段。它强调的是在日常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包括他们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运用、语言技能方面的发展程度、学习情感因素、学习策略的运用、人际交往所达到的水准等等。教师对学生这些发展状态进行观察、评价。通过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二、课题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策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1.为了进一步证实形成评估的可行性以及它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选择河南教育学院2010级语言学院英语专业两个条件相当的班和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10级商务英语1班2班作为实验对象,将各自学校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并在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严格的笔试和口试,测试成绩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证实两个班的英语水平是否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明显差距。然后对实验班采用形成性评估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50%的模式,而对照班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的模式。经过两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对两个班再次进行同等条件的测试,并对测试成绩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验证形成性评估在实验班的结果。

通过对取得的数据及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性评价的优势赫然出现:在新的评估体系下,我们看到的不是学生期末的一个总成绩,而是整个学习过程,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上。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学习占了一定的比重,包括学习计划、计划完成程度及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等,这就使得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避免了“被要求在教室里去思考如何结合实际去实践这些权威故事”(Connelly&Clandinin,1995:11),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比如在学习一篇与奥运会有关的文章中,学生的任务之一就是“你对奥运了解有多少?”,学生在得知这一要求之后都非常兴奋,有的同学竟然还说,“我们可以准备的范围变大了,感兴趣的话题多了,跟自己的生活距离拉近了。”后来的记录中我们发现,学生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对奥运做了很深入的研究,用幻灯片做了关于奥运历史的精彩讲解,甚至还追本求源,了解了古希腊,谈起古希腊、罗马文明对现代精神的影响;有的同学侧重了对自己喜欢的体育赛事的研究,纵观历届奥运会,给我们展现了不同领域的奥运片段;有的则把历届将奥运的最感人的片段收集起来,让我们在回顾这些片段时那些将奥运健儿的身姿历历在目;还有的同学竟然奥运中出现的最搞笑犯错归纳在一起。在整理这些的过程中,学生丰富了自己对奥运的了解,学会了用英语来表达与奥运有关的很多细节问题,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动手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

2.形成性评估弱化了教材的强势型,使评价者从被教材束缚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增添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而且使所教授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了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形成性评估体系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从而使学生学会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把这一所得更好地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上,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从其他课程老师的反映得知实验班同学不仅在英语课堂上受益,而是整个班级学习氛围浓厚,深得老师好评,为学校教学活动年树立了好的榜样。

三、形成性评价的其他特色

1.在这一实验的实行过程中,受益的除了学生这一大主体之外,教师作为同时参与的一个群体,也成就了作为知识评价者的评分模型的建立及完善。

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时,不仅从客观上评价了该生的学习效果,还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建立了教师自己的评分模型即教师知识的自我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之所以难,还在于英语教学进行到大学它本身已经有了很大的固定性。学生至少已经有六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学生的基础已经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甚至学习动机都极其不同。而考虑到大学学习的特点,老师重新从基础教起的可能性不大,而对于那些基础很差的同学怎么对其评价才能既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真实反映其学习效果呢?如果单一用完成的质量来决定未免使一些学生失去信心及兴趣,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测验和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初步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心中形成对学生的期望值。基于该期望值,教师比较学生在形成性评价项目中表现是否与期望值相吻合。若相符,则得到相应的分数;如果表现超出期望值,则以加分作为“奖赏”,反之则会被倒扣分作为“惩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评分模型,即教师知识的自我构建。

2.自我评估在现实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补充我国目前大学英语作为一种基础课程课时越来越少的趋向。现今全国很多高校都在实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课时的改革,弱化了大学英语的学分。很多院校从原来的24学分减少到6学分,甚至更低,学分、课时减少之后如何保障学生英语课程的学习?形成性评估可谓提出来一条可行性方案。教师课堂上有限的教,配以对学生任务型的评价,实现教师资源和学生课时的有效利用,同时还保障了学生英语水平的稳步前进与提高。

四、形成性评价辩证反思

任何测试手段都不是一无是处,传统的终结性评估一般在学期末,通过笔试的考试方式,用于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种评价方式同时涵盖了英语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内容。而形成性评价的出现是继终结性评估历经长时间的试验与反思而出现的。在原来的终结性评估的基础上,形成性评估进一步细化学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与监控,便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新的评估体系中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方针。所以新的评价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更能全面反映整个教学过程的真实状况,也因而提高了评价的信度,从根本上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1]许悦婷,刘永灿.大学英语教师形成性评估知识的叙事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

[2]苏秋萍.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与综合英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2005,(4).

G642

A

1673-0046(2011)05-0160-02

2010河南省科技厅调研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评估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大学求学的遗憾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