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术红,王丽娟
(1.哈尔滨工程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东北农业大学 学工处,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3.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
✧教育教学研究✧
当前高校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现状及问题
李术红1,2,王丽娟3
(1.哈尔滨工程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东北农业大学 学工处,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3.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
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心理咨询工作本土化的积极尝试和探索。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实践表明有效的朋辈心理咨询是必要的。同时这项工作还存在诸多发展问题。
高校;朋辈心理咨询;现状;问题
朋辈心理咨询源起于美国,当时是适应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不足,而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的情境而诞生的。中国学校的朋辈心理咨询于20世纪70年代在港台地区首先兴起[1]。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与专职心理教师的生师比例明显不合理,同时各学校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总体上看心理教师的数量与国家规定的生师比标准相差很大,现有的心理教师数量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另外,从实际情况看,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的咨询具有局限性、被动性特点等原因,学校的心理咨询覆盖面狭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低。针对这些情况,国内高校开始尝试引入朋辈心理咨询模式。从2003年开始有学者对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进行介绍和评析[2],之后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一线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朋辈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并进行了实践操作。朋辈心理咨询模式适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而兴起,经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心理咨询模式在发展和实践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对当前高校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对朋辈心理咨询的认识
经过全国高校几年的本土化尝试,朋辈心理咨询模式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肯定,其操作模式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如苗秋生等人通过调查表明“大学生在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求助的是自己或者同龄人,涉及学习、生活的重要方面。”[3]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其比例高达 79.8%,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的仅占3.2%。研究者们还从弥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满足学生多层次心理援助需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发现与干预心理危机等方面阐述了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4,5]。实践也证明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在宣传心理知识、发现心理危机、减低心理危机恶化风险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1.2 朋辈心理咨询形式探索
朋辈心理咨询在美国有多种形式,如朋辈电话和门诊咨询、朋辈调解、朋辈健康教育、朋辈伴读等[6]。我国高校同样开拓了多种朋辈心理咨询形式。
1.2.1 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和培训
设置朋辈辅导员的高校普遍制定了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和培训制度,并将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和培训作为构建朋辈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核心工作[3]。培训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培训、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培训、心理辅导技术培训等。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团体训练或讲座。
1.2.2 设立班级心理委员
2004年,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心理委员”等朋辈心理互助组织[7]。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将心理委员作为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的重要依托。班级心理委员既是班委成员之一,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干预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有的学校建立的是三级体系,即学校——学院——班级,有的学校则是四级体系,即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学校主要通过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获得开展宣传活动和基本心理疏导工作的技能。
1.2.3 成立心理社团
很多高校通过组建学生心理社团来开展朋辈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如“心灵使者团”、“阳光使者团”、“雪绒花”等社团组织,通过开展团体活动、互动游戏,或者单独谈心开导等形式,使得心理求助的学生在很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慢慢受到影响而改变[1]。
1.2.4 组建心理互助小组
心理互助小组主要是通过电话、E-mail、面谈、信函等形式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上建立互帮互助关系,达到双方共同发展的目的。
1.3 朋辈心理咨询的实效研究
近几年陆续有高校对朋辈心理咨询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朋辈心理咨询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自身及咨询对象的心理健康诸方面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如张传柱、鲍金勇等关于朋辈心理辅导在新生适应性教育方面的研究表明,实施朋辈心理辅导可以降低新生的焦虑及人际敏感等不适症状,学习适应性显著提高[8,9]。陈晓林等研究者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关注,并对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以其心理的示范性、行为的模仿性、氛围的共融性以及解决心理问题的启示性、疏导性等特点,对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效果[10]。另有研究者分析了朋辈心理辅导在多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高校的多元发展使得多校区成为普遍现象,校区分散、学生人数增多,同时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人员配备相对不足等实际情况,常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需求,朋辈心理辅导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显现出了其应有的价值[11]。
2.1 存在问题
2.1.1 定位不清,成员构成混乱
朋辈心理咨询员应该是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才能上岗的,虽然我国高校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是选拔的标准不统一,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将心理社团成员或班级心理委员等同于朋辈心理咨询员。其实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的成员只能作为朋辈心理联络员或信息员的身份出现。因为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重点不是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发现和反映问题或者协助解决问题[12]。很多学校将心理委员等同于朋辈心理咨询员,给心理委员赋予了过多的职责。另外,心理社团的成员、社团的职责、规章制度、组织原则和朋辈心理咨询员团体的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完全使心理社团成员以朋辈心理咨询员的身份出现,不但会影响工作效果,有时也会产生原则性冲突。
2.1.2 专业性不强,实施质量低
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目前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资还比较匮乏。2011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其中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相应要求,即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从实际情况看,这个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另外这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对心理咨询师的督导制度还没有建立,专职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和业务提高未能得到很好地保障。本来学校设置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初衷是为了协助专职心理教师开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减轻专职教师的压力,但我国目前却出现了心理咨询师资不足同时用朋辈心理咨询员来补充其师资不足的状况。有的学校专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付日常的心理咨询都是很困难的,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繁杂系统的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训和督导,其结果就可能导致朋辈心理咨询员的设置有名无实——表面上看学校建立了朋辈心理咨询制度,其实没什么实质内容。从目前的相关研究和讨论也可见一斑,很多研究都是对朋辈心理咨询必要性的阐述,而这一咨询形式在工作中产生实际开展和有效性效果的实证研究则较少。
2.1.3 缺少校际合作,没有统一标准
朋辈心理咨询模式是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开展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既然是借鉴,就要在一定高度上来实施。如果我们不发挥后发优势,还只是简单的模仿或尝试的话,就可能永远是落后的。美国早在1984年就成立了全美朋辈互助者协会,即后来的全美朋辈教育联合会,集聚了全美501个致力于朋辈心理咨询推广的组织,其中多数是学校,并制定了朋辈心理咨询的统一标准。2002年协会修订的新标准对朋辈心理咨询的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维护都进行了标准化的规范和指导[5]。而目前我国大陆高校的朋辈心理咨询工作都处在各自探索阶段,每个学校有各自的朋辈咨询员选拔和培训标准、工作实施途径、工作流程和组织机构等,但是学校之间的差异很大,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很大差距,各个高校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很少,这就导致了各自为政、总体水平难以统一提高的现状。因此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成立高校朋辈心理咨询的统一组织机构,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章程、工作流程和组织制度,通过开展校际交流和合作来提高朋辈心理咨询的实施质量。
2.2 改进策略
2.2.1 组建专门团体
为了避免朋辈心理咨询员与其他学生组织成员有所混淆以及分工不明确的局面,首先应该给朋辈心理咨询员“正名”,即在实际操作中给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明确的定位。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学校的专业构成情况组建专门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团体,这个组织的运作完全遵照特定的组织原则、工作职责和制度,不能造成其工作范围过宽或过窄的局面,或者以其他组织代替之。
2.2.2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要完善和改进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本的解决策略是真正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水平,配备充足的师资,建立咨询师的督导体系,提高咨询师的实际咨询及培训技能,这样才能组建专业化的朋辈心理咨询团队并对其进行系统培训,从而更好地发挥朋辈辅导员的作用。
2.2.3 建立全国性组织机构
在全国范围成立高校朋辈心理咨询管理组织,用来协调和统筹管理各高校的分支组织。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章程、工作流程和组织制度,开展校际交流和合作,如培训师资共享、统一地区或城市的朋辈心理咨询员校际之间的志愿服务、定期举办经验交流研讨和案例分析讨论会等形式来提高朋辈心理咨询的实施质量,扩大朋辈心理咨询的影响,拓展这项工作的深度。
[1] 杨思帆.“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效能性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4):132-134.
[2] 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心理与就业辅导,2003,(9):65-68.
[3] 苗秋生,翟瑞,杨慧琴,等.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初探[J].广州化工,2010,(7):233-234.
[4] 祝秀香,陈庆.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67-68.
[5] 文秋林.校园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1):14-16.
[6] 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 2007,(8):52-55.
[7] 李笑燃.关于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2-35.
[8] 张传柱.朋辈心理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3):172-173.
[9] 鲍金勇等.朋辈心理辅导在高等农业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33-134.
[10] 陈晓林.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09,(3):182-183.
[11] 叶剑辉,邓胜柱.朋辈心理辅导在多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效性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9-141.
[12] 周璠.浅谈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现状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43-44.
(责任编辑、校对:刘玉娟)
Review on Development of Peer Counseling in University by Now
LI Shu-hong1,2, WANG Li-juan3
(1.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Students Work,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3. School of Metallurgic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mental health to carry out peer counseling in university, also is positive try and explore for work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localization. Universities have got some achievement, and practice suggests that effective peer counseling is necessary. But there are much developmental problems in the work.
university; peer counseling; achievement; problem
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2010135)
2011-09-23
李术红(1976-),女,黑龙江双城人,硕士,东北农业大学学工处讲师,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科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G445
A
1009-9115(2011)05-0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