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岩
(泰山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系,山东泰安 27102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解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三大文明体系中,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的一次理念升华,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共同成长起来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最终形成经历了起步、全面展开和发展完善的历史进程。
70年代我国基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认识,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措施,如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保护水土等等,迈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揭开中国当代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序幕。
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主要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使生态建设和环保事业开始走入正轨。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中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生态保护法制化的开始。
1982年,中国共产党十二次代表大会,全面分析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改变了长期以来“人多力量大”的错误观点,将计划生育确立为我国今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党中央将环境保护正式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成为我们党在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中又一个标志性方针。
1987年中共十三次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首次明确提出“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表明我们党已经把环境保护提高了发展战略的高度。
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两项基本国策,是我党80年代在维护生态平衡重大问题上的主要措施,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进入90年代,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从理论转向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类的共同的愿望,党和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对策及行动方案。
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表明了我们党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视与决心。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中,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相应的发展路径,这些总结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基点。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执政经验之一。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建设“两型”社会。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指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建设生态文明并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要求之一,“使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而言,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以一种文明形态来认识生态问题,在我党的文件上还是第一次。
这一阶段,从科学发展观到生态文明的提出,说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样的战略高度,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文明建设体系的深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这一理论的提出,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是我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更高要求,也反映了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创新。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一重要论断。这个论断,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结底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没有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没有生态文明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同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本质的统一,只有社会基本矛盾处于相互适应的状态中,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此最终实现经济、政治领域的和谐。
发展是我们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过去我们在发展问题上存在误区,使我们在自然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着眼于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应该由过去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向包括环境、社会效益在内的多元综合效益转变。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便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理性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明确了当前我国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我国现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的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中共十七大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新修订的党章中,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明确的任务和内涵,使生态文明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中央还不断健全环境保护的组织体系、调整经济手段、完善法律法规,标志着生态文明思想已完全融入国家的发展理念中,从根本上践行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为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社会”;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提出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十七大又把建设生态文明并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要求之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是对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所取得的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生态文明的确立,体现了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是这个有机整体的四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生态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反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而其本身同经济一样,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它对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反作用,使得生态文明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将起到推动力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物质载体和支撑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联系起来,从而完成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党的执政基本方针之一。面对世界范围环境意识的高涨和国内严重的环境问题,党和政府把如何做好环保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人类走向生态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一项重大课题。从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生态文明的提出,都贯穿着党中央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思考。
生态文明与科学执政具有内在的联系,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强调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科学执政的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认真对当代世界在发展中出现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科学执政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中,把执政的外部各项政策、措施与党的执政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理念的升华,也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体现。从1973年至2006年,我国先后召开了6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制定了20多部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并相继通过了一系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文件,直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表明了我党在科学执政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过程中,认真对当代世界在发展中出现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成果,以及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努力,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向、执政模式的跨越式进步,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姚燕.新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7).
[4]王红梅.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重要意义[J].新疆社科论坛,2008,(6).
[5]铁燕,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执政方略演进[J].甘肃社会科学,2010,(3).
[6]张首先.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J].理论与现代化,2010,(1).
[7]陆德洛.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J].改革与开放,2008,(7).
[8]万泽民.论生态文明与科学执政[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