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对接受高等教育资源的影响

2011-08-15 00:44刘树堂彭东超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阶层子女分层

刘树堂,彭东超

(1.闽江学院教务处 350108;2.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们的经济收入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在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推动下,国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中国的社会层级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开始分化,出现了不同的阶层。同时,伴随经济的巨大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经过了“大改革、大发展和大提高”阶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1]。但是,相对于国民需求,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依然相对匮乏。而社会的分层导致了不同的阶层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呈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一、社会分层和高等教育资源的涵义

在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韦伯,他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提出了三条标准: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利——政治标准[2]。这三条标准既可以独立划分社会层次,也可以相互联系来划分社会层次。而此后,我国大多数的社会学家在继承了韦伯上述的观点的基础上,纳入了文化、职业、声望等因素。

现在社会分层一般的涵义是指“建立在法律或规则和结构基础上的、已经制度化的、比较持久的社会不平等体系”[3]。其标准主要是经济因素、文化因素、职业因素等。这种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体系,使那些经济基础较好,文化层次较高的优势阶层可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而那些社会中下阶层在社会资源的获取机会上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紧密联系,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分层的基础[4]。社会分层不等于社会阶层固化,而在于一个社会是否存在一个较为公正的社会分配系统和平等的阶层流动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使有才能、有特长的优秀人才进入较高的阶层中,在社会中形成一个较为公平的循环流动机制,使得这种循环机制向着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方向发展。显而易见,社会分层对社会资源、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有着重大的影响。

资源就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这里既包括社会资源也包括自然资源。人类社会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依靠资源。而资源分配的方式、方法、制度体系则直接影响社会成员能否得到资源,是否合理地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而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资源也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分配给需要的社会成员。因此,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资源是指社会(包括中央政府、地方社会部门、工矿企业、私人资助者、教育的受益者和家庭)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5]。从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在宏观方面,主要是政府或者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对整体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微观方面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既定的条件下,主管教育的部门或者高校如何组织利用这些资源。本文主要是从微观方面也就是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既定的情况下,探讨在我国社会分层持续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分层对接受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入学机会、过程及结果的影响。

二、社会分层对接受高等教育资源的影响

(一)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即高校招生是按照高考分数择优录取,高考的成绩决定了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表面看来只要考生达到一定的分数就有机会进入相应的高校,不会涉及到学生背景等各个方面。但在我国由于不断分化、固化的社会阶层导致其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并非完全的公平、公正,而其影响愈来愈显著。按照划分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是经济、文化、职业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同时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主要因素。

1.经济收入影响社会各阶层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在影响社会各阶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众多因素中,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经济收入。经济收入越高,所处社会阶层就越高,也就越处于优势阶层,其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就越大。王丽香博士通过对广州5所本科高等院校调查显示,一个大学本科生四年的学费、住宿费加路费等其他一些零用支出总共要花费40000元左右。民办高校的收费则更高,每年的学费一般在10000元以上。而这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阶层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当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基尼系数还在不断扩大,迫使收入低的社会中下阶层的子女不能获取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甚至放弃了进入高校的机会。

虽然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实现了个体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利,但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除学费和学杂费外,还需要很多的经济投入。而在我国由于地区、城乡经济收入差距过大,中西部很多贫困人口基数过大,一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面对生活费用支出以外的教育费用支出基本无力承担或者支出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学业成绩,影响到其子女在高考时的成绩,进而影响到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相反,那些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充裕,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优势阶层子女在接受基础教育时,无需考虑这些经济因素,相应的他们这方面费用支出会比较多,就有机会获得比贫困家庭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他们在参加统一高考中获得比贫困阶层的子女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样大部分贫困阶层的子女因为高考成绩或无法负担高昂的高等教育成本而选择进入成本比较低的质量不佳的高等教育资源,而有些甚至放弃接受高等教育,致使贫困阶层的子女无法享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对于录取分比较高的重点院校,贫困阶层子女入校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城市本科生是农村的281倍[6]。而民办院校更是由于得不到政府的补贴,兼具营利活动的原因导致其学费更加的昂贵。这对于贫困家庭的学子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更成为他们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拦路虎。

2.精英文化阶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一般认为,父母的文化程度愈高对子女的教育也就愈重视,不仅是重视学校教育,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而精英文化阶层更是如此。我们所指精英文化阶层不是特指那些在学术或者文化方面有着独特见解或者造诣的专家学者、教授,而是指那些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学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素质的阶层,他们在经济上非贫困阶层。此阶层的父母对于其子女的教育自启蒙教育就非常重视,让子女在整个教育阶段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由于自己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素质,对子女也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相反,那些文化素质不高的社会中下阶层由于自己认识上的局限,认为子女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而现在由于上大学的费用支出高昂,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等,他们甚至不支持其子女上大学;还有一些父母认识到了子女在整个教育阶段应该受到很好的教育,他们学习的时间不应该被占用,而且这些父母一般都是经济条件不好收入低的社会中下阶层,从事的大部分是初级阶段的劳动,微薄而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家长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和劳作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子女的教育进行规划和指导,有时更需子女支出超出他们合理的劳动时间,挤占更多的学习时间来帮助父母。而最后他们需要跟那些精英文化阶层的子女去共同竞争高考,由于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很难学到什么特长,更无法竞技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展的自主招生,这导致文化层次较低阶层的社会中下阶层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逊于优势精英文化阶层的子女。

(二)社会分层对不同阶层的高等教育过程的影响

1.社会分层导致不同阶层的子女在选择专业时存在差异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其不同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差异[7]。而这种文化氛围和职业差异反映到各阶层子女进入高等教育时,就变成了不同阶层的父母对子女进入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期望。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获取不同的信息和不同的信息量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个体能否继续向前发展及选择何种发展道路。而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文化、职业及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其获取的信息资源及信息资源量的大小的不同。其父母所处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就更容易从父母那里获取对未来发展比较准确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信息资源,再加上其父母自身的阶层优势,从而使其更能选择符合自己、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而相反,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子女,由于获取信息资源的不同及渠道的狭窄,他们一般不能选择社会比较热门的专业。而所谓的热门专业,也就是国家急需并鼓励发展、给予优厚待遇的专业[8],并且这种专业一般花费也比较大,对于社会中下阶层的子女来说,经济上也难以承受。

2.社会分层导致不同阶层的子女在学校发展不同

当前我国经济依然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但近些年CPI指数也一直在高位运行,并且我国的贫富差距也愈来愈大,不同的阶层生活压力都在加大,但对于不同阶层压力影响是不同的。对于社会中下阶层压力更大,而他们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子女其生活、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

一方面,一部分低收入阶层的子女为了减少自己对家庭的经济依赖和负担,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做兼职工作,从而挤占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更不要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助于他们学习需要和兴趣发展的一些书籍、电脑等,难以购买、使用。相反那些经济充裕、文化层次高的优势阶层的子女不仅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大量的学习时间去做一些为了生计的兼职工作,更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不能购买自己必备的学习资料。虽然国家、高校及社会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设立各种名目的奖学金,有调查显示“优势社会阶层如社会中上层和社会上层的子女获得奖学金的概率分别是社会下层子女获得奖学金的概率的1.3倍和1.8倍,且能通过显著性检验。”[9]这说明优势阶层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比那些低收入的社会中下层子女更有机会获取奖学金,在高校的学习过程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优势阶层的子女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是发展了其他许多兴趣特长。比如,打篮球、踢足球、弹钢琴等,而这使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兴趣特长。而那些低收入的社会中下阶层的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沉重的经济压力等原因,他们兴趣特长基本不可能发展。因此,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跟那些优势阶层的子女在这些方面竞争,使他们处于不利的境地,影响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效果。并且,如果处理不慎更会影响他们的心理,马加爵的事件就是一个深刻惨痛的教训。我们应该时刻反省现行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制度,改革其不公平分配的现状。

(三)社会分层对接受高等教育结果的影响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开始改革大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之后工作包分配的政策,之后大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后,不再接受国家分配,同时也意味着大学生必须自己寻找工作单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形势比较严峻,求职竞争非常激烈,社会分层导致的优势阶层和社会中下阶层子女在寻找工作结果方面截然不同。一方面,优势阶层的子女在其父母强大的社会资源的帮助下,再加其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所学专业是社会需要的热门专业,很快能找到收入丰厚而又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子女完成高等教育之后,在自己择业时很少能借助到父母的社会资源,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寻找工作,他们在进入高等学校时选择的专业不是社会所需热门专业,因此,他们一般找到的是收入不高或不稳定的工作。有研究表明,“对于一般本科和专科学校的学生而言,社会分层对就业机会获得及高等教育结果公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高社会阶层的子女在毕业时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相对于社会下层的子女来说,他们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从1.2倍到3.6倍不等,并通过显著性检验。”[10]这更表明了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优势阶层子女相对于社会中下层子女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后,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社会阶层的划分,影响了接受高等教育的结果。

三、结语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社会分层仍会存在,并且将继续存在。但社会分层并非意味社会不公平、公正,而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现代社会需要发展,就必经社会分层,但需要合理分层。要“促进社会主义分层的合理化,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努力。特别是要把教育放在战略位置”[11],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把高等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分层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我国在本世纪初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高等教育资源规模迅速扩大,但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仍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资源,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还将进一步分化,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还将继续存在。因此,有必要加强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的研究探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高等教育入学、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及完成高等教育结果三个方面去改革,使各个阶层子女在接受高教育的起点、过程及结果中都能公平公正地竞争。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丛湖平.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4]李介.科举制度与社会平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5]许士荣.公平和效率: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两难选择[J].高教与经济,2010,(6).

[6]张艳玉.中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J].文教资料,2010,(2).

[7]林健,董立平.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人学机会的影响[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1).

[8]吴秀琴.大学课程与社会分层关系初探[J].江苏高教,1998,(2).

[9][10]钟云华,沈红.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9,(7).

[11]姜相志.社会分层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2,(12).

猜你喜欢
阶层子女分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有趣的分层现象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雨林的分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