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人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泰州225300)
让影视作品成为增进中外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
张益人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泰州225300)
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影视作品的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字幕翻译者在处理一些涉及文化的因素时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电影本意的传达。本文结合一些实例,讨论了进行字幕翻译时可采用的策略。
影视作品翻译;文化冲突;翻译的策略;归化;源语言文化;目的语文化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影视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影视翻译的作用就显得日益重要。在大力引进国外优秀影片的同时,也在把国产优秀电影推介给国外观众,从而把中国电影推向国际市场。有必要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阐释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也属于文学翻译的一部分,它与文学翻译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字幕翻译又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体现出如下三个“性”:(1)综合性。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影视中有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片中人物的语言是和动作及动态的画面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2) 瞬时性。电影字幕一闪而过,不能像书本那样前后翻阅,因此字幕翻译要力求简洁;(3)通俗性。作为一门大众艺术,电影的受众是全体观众,因此,字幕翻译要通顺易懂。总结起来,字幕的翻译既要简洁通俗又要充分表达影片所传达的意义,同时还要兼顾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等[1]。
影视作品中的语言和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一样,都受到各自所属社会文化的制约,从而使影片深深打上社会文化的烙印,显现出各自社会文化的特征[2]。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方面的差异,英汉电影翻译工作者在处理一些文化色彩词语或语句时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声电影本意的传达。影视作品的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要注意到:不同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信仰及价值取向等的表达都影响着翻译质量的优劣。由于不少观众观看原声电影时必须依赖字幕翻译,译者必须把握字幕翻译的原则:要使观看注有译文字幕的观众能够很好地接受影片所表达的意义,即语言方面和文化方面。一方面,译文语言要通顺易懂;另一方面,每一部电影的对白中都包含特定的文化词语,这些文化词语可能为目的语观众所不知,因此,翻译字幕还要处理好其中的文化因素[3]。
中文字幕翻译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做到准确理解英文原文。如果遇到翻译不通或不确定的地方,译者就应当仔细查阅工具书,而不能望文生义,否则会影响原文的真正含义。例如,影片《木乃伊归来》中有句台词:“He went out west.”,看似简单,如果把这句译为“他去了西部”,好像很准确,但如果看了影片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片中被提及的人物已经死了,很显然和字幕自相矛盾。通过工具书,不难了解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是英文中“某人去世”的委婉语表达。再比如说,《七宗罪》这部电影的片名翻译。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个极富宗教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杀人。这七条死罪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即:饕餮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傲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而英文片名是“Seven”,这是个在西方宗教里非常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它在这部电影里可谓无处不在,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宿命的罪与罚。但是,可以想象,如果简单地把片名译成一个“七”字,中国观众绝不会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和认同,所以影片公映时译为《七宗罪》,点明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为主要的宗教寓意。可谓文化价值体现的经典范例[4]。可见,影片可能会出现大量涉及原语所在的文化背景的内容,若不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正确、合理地翻译。
影视作品翻译的本质是文化翻译,而翻译的使命在于从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走出来,然后再进入另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去。由于不同文化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冲突,因此译者对于文化翻译的职责就是减少乃至解决文化之间差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首先应该解决语言表达的差异问题,再努力找出最佳的翻译策略。由此可见,影视作品翻译应立足于目的语观众,从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艺术角度出发,选用目的语语言中与原片艺术风格最相似、为目的语观众所熟悉的词语和文化来进行翻译[5]。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很早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尊重目的语的特征,译文尽量使用目的语接受者喜闻乐见的、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的语言形式。”试看如下两例。
由周润发、杨紫琼以及章子怡等主演的《卧虎藏龙》 (英译名“CrouchingTiger,Hidden Dragon”) 是一部让西方观众了解中国武学的武侠大片,但不少西方观众在谈及这部电影时,只会提及前半截片名crouching tiger。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更是权力、尊严、力量和勇气的标志,与龙有关的词大多数是褒义的。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口喷烈焰、背生翅膀的怪兽,是邪恶的代名词。由于中外观众知识领域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一种文化传统中一个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从事影视作品翻译时,如果对此类文化意象直译、硬译,会令广大观众无法接受与认同,直接影响到该影片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实现。遇到这种情况,译者应当多采用归化法,帮助西方观众跨越中西文化鸿沟,帮助他们了解这种极富中国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
再来看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功夫》。这部电影不光在国内大获成功,而且在多伦多电影节上作首映。首映结束后,该片立刻获得大量媒体及影迷的追捧。随后,作为导演和男主角的周星驰现身好莱坞,出席了《功夫》在美国的首映式。美国的观众、影评人均给予这部影片很高的评价。在著名的烂番茄网站上,《功夫》的好评度达到85%,大部分都是溢美之辞。此外,《功夫》还获得了第63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功夫》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除了要归功于影片本身的魅力之外,与优秀的字幕翻译也密不可分。试看包租公、包租婆夫妇大战火云邪神前自我介绍时的对白。
火云邪神:……难道就是人称神雕侠侣的……?
包租公:杨过!
包租婆:小龙女!
The Beast:...Could you two be the fated lovers...?
Landlord:Paris...
Landlady:...and Helen of Troy!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知道,片中的包租公是个长相有些猥琐、经常被包租婆打骂的可怜虫,而包租婆则是个一身横肉,终日嘴里叼着个烟卷而且一开口就粗话连篇、大嚷大叫的彪悍妇女。这二者的形象都和金庸先生笔下的杨过和小龙女相去甚远。因此当影片中二人作这番自我介绍时,中国观众都会捧腹大笑。如果直译成“Yang Guo”和“Little Dragon Maiden”,势必会让西方观众一头雾水。那如何向他们传达这种喜剧效果呢?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策略,把他们二人的名字译成了希腊神话中的“Paris”和“Helen of Troy”。Paris是特洛伊王子,风度翩翩;Helen是绝世佳人,美艳绝伦。西方观众对这二人很熟悉,当他们把影片中包租公、包租婆的形象和这两个名字比较时,就自然领会其中的喜剧效果[6]。
专有名词的翻译要统一,要使用观影者都熟悉的、已经固定下来的译名。人名地名的翻译应该使用音译法,也就是按照英语读音,在汉语中寻找最相近的汉字。比如美国篮球明星Jordan,翻译成乔丹,这个译法已经为大多数国人所接受。但如果译成“佐登”、“佐敦”(此两种译法见于港台地区的翻译中)就会让大陆观众很不理解。
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连续剧《The Pacific》中,不少对白的翻译值得商榷。比如有个片段讲述的是几个士兵在比较两款步枪的优劣,其中一名士兵说了如下一段话:“No,I will still keep my Springfield.”对于Springfield这款步枪国内军事迷们都很熟悉,它是由美国Springfield兵工厂生产的,而且它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译名“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但在影片中那段话译成了“算了,我还是用回春田兵工厂生产的枪吧”,甚至都没有使用它的曾用名“春田步枪”。虽然“春田”是对“Springfield”最早的译法,但它也并不是准确的意思。Springfield这个地名是由于当地的一个温泉得来的,“泉田”才是准确的意译。出现这种差错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译者没有以审慎的、对观影者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作为中外观众欣赏对方的影视作品、增进文化交流的桥梁,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需要译者们不断进行反思、总结,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字幕翻译的译者要力争使译文做到“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于观众,耳目能懂”,这也是字幕翻译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如何做好字幕翻译,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索,比如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这需要译者不但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有相当程度的文化修养。总之,做好字幕翻译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绝不仅仅是把源语言对白转换成目的语对白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到它的艺术性、文化性。译者一定要立足目的语观众,本着对观众负责、增进中外观影者的相互了解的态度去从事这一行业。
[1]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61-62.
[2]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13-14.
[4]孙建宗.世界优秀电影赏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5]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J].外语与翻译,1998,(2):27-28.
[6]肖章.上海译制片实践中的几点体会[M].//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二十五年(1949-1984).北京:北京电影出版社,1985:327-330.
(责任编辑 施 翔)
Make 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hance Sino-foreign Exchange
ZHANG Yi-ren
(Taizhou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ultural exchanges,the exchange of 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 enhances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But the translators may make some mistakes when translating these product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es.This to some extent effects the trasmission of the original meaning.Integrated with some examples,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strategies that can be adopted when translating 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
translation of 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culture conflict;translating strategies;domestication;source language culture;target language culture
H315.9
B
1671-0142(2011)01-0074-03
张益人(1982-),男,江苏靖江人,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