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军,牛君仪,王宝红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汝南姓氏源流及郡望堂号文化初探
李爱军,牛君仪,王宝红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历史时期的汝南郡,因商周诸侯王国林立和汉代经济、文化繁荣,历史名人辈出,成为我国历史望族和姓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袁、周、许等20余姓均起源与汝南或和汝南有着密切关系。近两千年以来,这些家族迁居到世界各地仍不忘家族故园,自称郡望汝南、祠堂使用汝南堂的堂号表示纪念家族起源,使家族文化得以永恒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汝南姓氏历史文化。
汝南郡;姓氏源流;汝南堂;郡望堂号
我国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代”以前,“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1]。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祖同源的家族居民逐渐迁徙流散,分居异乡,相同姓氏的人在空间上分散各地。从秦汉郡县制以降,特别是西汉到魏晋时期,诗书文化传承出自家族,这些家族在政坛和文化领域名人辈出,引领国家和区域的文化。东汉末年,随着人才举荐制度“九品中正制”的推行,王、谢之流的名门望族左右着国家和地域政治。所谓“郡望”,就是居住在某一区域的名门望族,如琅琊王氏、河东裴氏、汝南周氏等。魏晋至隋唐之初,朝廷选官、民间婚嫁都注重郡望门第。唐末以后,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选官不问郡望,婚姻不分阀阅”,郡望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演变为族源姓氏的标志。居住在异乡各地同一姓氏之人为纪念祖源和历史家族之荣誉与传承家族文化,把家族发迹的历史居住地和姓氏联系,标明家族身份,为当地所仰望,“言李必称陇西,言周必称汝南”。
堂号则是家族姓氏在郡望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和分化,所谓“堂”,是指宗祠或祠堂。由于它们都是家庭和家族活动的主要场所。家族为纪念祖源地域或在家族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祖先的事迹、典故、传说等,为祠堂制定专门名号,简称堂号。同一姓氏的郡望家族在分化过程中,为区别不同的房支,使用不同的堂号作为标志。作为姓氏的一种血缘标记或延伸,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在家族谱系中,凭借记载的“郡望+堂号” 基本能揭示出家族的人文、地域起源,历史文化。
考证《郡望百家姓》,以汝南郡为郡望的姓氏有:周、昌、袁、殷、齐、和、蓝、危、梅、盛、应、鞠、仰、咸、廖、沙、盖、麹(麦)、糜等19姓之多。另外,查找家谱等相关资料,目前发现,和历史汝南地区有历史渊源的姓氏还有:许、蔡、杨、南、金、吕、江、左、沈、尤、商、漆、薛、陈、桓等15姓。从我国姓氏的起源和世族的形成角度来看,由于众多的姓氏起源或世族的形成于历史汝南郡有关,汝南郡与河南郡、颖川郡、弘农郡、太原郡、河东郡、琅琊郡等历史名郡一样,是我国历史姓氏文化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汝南郡始建于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历史区域广阔,最大时领37县,有37097平方公里[2]22。不仅包括今驻马店市上蔡、平舆、西平、新蔡、确山、正阳等地,同时还包括漯河的郾城;商丘的宁陵、信阳市区及息县、光山、罗山、潢川、淮滨、固始;周口的西华、商水、项城;阜阳的太和、颖上、界首、涡阳等地,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东南部、安徽阜阳一带[3]78。
汝南历史姓氏的形成有两个高峰期:
一是远古到商周、春秋的先秦时期。我国古代姓氏的产生许多是为纪念先祖和封国,多取义于先祖的名字、官职、封国之地的名称等。汝南郡先秦时期地处黄淮平原,气候温和,土地平衍。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的农业活动,西平、确山等地都发现大量仰韶文化遗址。优良的自然环境,加上其距离中原文明的中心河洛地区里程较近,交通便利,深受古代中原政治文化影响,是部落、贵族的重要分封之所。黄帝的妻子螺祖故里传说就在西平,黄帝将二十五子,赐姓十二。其子昌意,系出有熊氏,为嫘祖所生,其后世以他名字中的“昌”为姓。昌姓汝南郡,成为当地望族,后世虽然迁徙各地,仍世称汝南郡望。关于南姓,《姓源韵谱》所载:商王盘庚妃姜氏,梦龙入怀,孕十二月而子,手握“南”字,长大后主管荆淮之地(汉汝南郡地),号“南赤龙”,其曾孙南仲周初为大夫,后世子孙遂以祖名为姓,称南氏,汉唐之际,在汝南形成望族。西周、春秋之际,汝南是沈、蔡之国,周武王时期,他的同母弟聃季(有称季载),分封沈亭(今平舆射桥镇古城村),开立沈国。春秋之际,传位于沈子嘉,蔡国灭沈,嘉后人奔楚,因国为氏,始有沈姓,以后的叶、尤姓氏,皆是春秋、五代时期由沈姓分支产生,沈国故城至今仍是沈氏国内外后裔前来寻根问主之地。西周武王分封叔度于蔡(今上蔡县),后参与“三监之乱”被周公旦放逐,但其子胡却有贤名,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改封胡于蔡,以奉叔度之祀,是为蔡仲。蔡仲被蔡姓后人尊为始祖。关于周姓,是周平王子姬烈,被封于汝南,后失国,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周氏后人尊姬烈后人周邕为始祖。关于应姓,也是系出姬姓。武王第四子应叔受封应侯,其故地位于汉汝南郡故地,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滍阳镇,其后以国为氏。其他如蓝(出自芈姓,楚公族食采于今信阳市内蓝邑,子孙以邑为氏)、江(西周江国故城于今正阳县)、廖(系出有熊氏)、沙(为沙随氏之后,封地于今商丘宁陵县)、吕(新蔡有大吕亭)等姓氏和汝南的关系皆于此相类。
另外,春秋以来,汉汝南故地由于离近洛、鲁等文化中心,是历史文化名人主要活动地之一。如漆姓本是复姓漆雕氏后人所简改,春秋孔门七十二贤中有上蔡人漆雕开、漆雕从、漆雕侈、漆雕凭四兄弟,故漆氏后人均称郡望出自汝南。
二是西汉到魏晋时期。从西汉高帝建汝南郡以降,汝南郡的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出现繁荣景象。鸿隙陂、马仁陂等水利工程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汝南郡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到东汉永和5年(公元140年),汝南郡37县人口共计2100788人,在全国各郡国人口中,仅次于“帝乡”南阳郡[2]22;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文化中心,在《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列有传记、留下姓名的汝南郡官吏、名士达100多人,600石秩位以上的在朝高官就有61 位,戴凭、钟兴、许慎、周举、蔡玄等蜚声海内的经学大师、著名政治家桓宽、陈蕃、范滂均出自汝南。四世三公的袁安家族,许劭、许靖为代表的许氏家族,世家大儒应奉、应劭家族等全国一流的门阀世族和众多有区域影响的家族遍布汝南。一时人物之盛,有“汝半朝”、“汝南固多奇士”之称。同时,汝南郡也是某些著名历史人物食邑之地,如汉昭帝时为丞相杨敞,为弘农家族始祖,其食邑于汝南,后杨氏部分后人也成郡望汝南。薛氏后人落籍新蔡,也大致类似于此。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随着讲究氏族出身、门第的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拔制度的实行,“郡望汝南”成为众多出自汝南世家大族后人的维护家族政治利益的金字招牌。西晋末年永嘉战乱后,汝南世族之家随中原人口,躲避战乱,迁徙江南各地,为保证自己在朝廷的政治地位和表示对恢复北方故土的思想,仍以郡望汝南标榜,如三国时期的吕蒙、魏晋六朝时期的梅赜、梅陶,殷浩、和峤、沈约等家族均称郡望汝南。并在族谱之中,奉出自两汉时期汝南历史政治、文化名人为始祖。到了唐代,这种凭借历史家族地位,获得政治、文化影响的风气依然得以延续,齐映、齐抗、仰仁诠等高官仍称郡望汝南,宋人廖行之在送许氏友人诗中道,“君家畴昔汝南龙,渊有骊珠自不穷”[4],仍对对方汝南世族门第称羡不已。北宋以后,虽然科举制度彻底取代门阀世族选拔制度,但迁居海内外各地出自历史汝南郡的家族,出于纪念家族荣耀和历史渊源,增强家族凝聚力,激励子弟上进等目的,通过世系家谱方式,立历史名人为始祖,或从历史名人为记载节点,进行家族分支,由于汝南两汉历史名人地域集中,并且是世族文化现象的重要形成期,所以郡望汝南就成为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海内外袁氏后人奉袁安为始祖;许氏后人奉许劭、许靖、许慎为各支房始祖;殷氏后人奉殷浩为始祖;梅赜、梅陶成为梅氏后人一支的始祖;桓宽、周裴、陈蕃、盛吉、范滂、和峤、廖化、干宝等汉代汝南历史名人被其家族分支立为始祖。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居海内外的出自历史汝南郡的后人,都用郡望汝南记载自己家族和中原的关系,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千年传承。
两汉以后,汝南历史名人对郡望的影响逐渐减弱,但仍发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个别历史名人身上,如唐朝汝南人南敏,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以使臣身份去日本返回途中遇台风飘泊到当时的新罗国定居,成为朝鲜南氏家族的始祖。五代时期很多汝南人随王审知(固始人)入闽,其部下沈宗文,为避讳王审知之审音,去三点水称尤氏,成为尤氏之始祖。
汉代以后,随着在汝南郡成长起来的各士族人口的增长、自然迁移以及战乱等原因,历史时期发生过西晋永嘉之际、唐朝末年、北宋末年等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些家族成员逐渐迁移到江南、福建、岭南地区。明清以来,又有很多人二次迁徙到港、澳、台湾,东南亚诸国及欧美各地,也有的回流到北方内陆各地。目前,以汉代汝南郡为郡望的家族袁、周、许等姓氏后人遍及海内外各地。以袁氏为例,一世祖袁安第38代孙袁志君,为广东布政使,其后裔迁江西,几经辗转,南迁东莞温塘。其后人袁顺迁江西袁州分宜县,袁顺后裔袁崇,1127年受宋高宗皇帝调往广东镇守,居南雄“珠矶巷”阿树村。目前,袁氏后人约有700万,分布在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湖北、广东、香港、欧美等海内外各地[5]。很多姓氏在新的居住地成为当地望族,但其根在汝南,后人仍都以汝南为郡望,有“天下袁氏归汝南”、“汝南周氏遍天下”之称。从历史汝南郡迁徙各地的后人,仍以汝南为郡望,目前,以自称汝南郡望的姓氏有20个。在家族祠堂中,以郡望汝南或本族汝南历史名人的事迹为堂号,延伸出汝南堂文化现象。笔者调查相关家谱和网络资料,发现在全国各地以“汝南堂”或汝南管辖的上蔡、西平、新蔡等县、汝南历史名人事迹为堂号的姓氏有:
许姓汝南堂、月旦堂、训诂堂;袁姓汝南堂、卧雪堂;周姓汝南堂;陈姓汝南堂;蔡姓上蔡堂;蓝姓汝南堂;杨姓汝南堂;南姓汝南堂;沙姓汝南堂;薛姓新蔡堂;左姓汝南堂;梅姓汝南堂;廖姓汝南堂;殷姓汝南堂;商姓汝南堂;王姓新蔡堂;漆姓汝南堂、三贤堂;齐姓汝南堂;左姓汝南堂;和姓汝南堂;范姓汝南堂;沈姓汝南堂
这些家族除将家族祠堂命名为“汝南堂”外,通过堂联、家谱等文化形式,表明自己家族的汝南历史渊源和颂扬祖先事迹,笔者摘录部分姓氏与历史汝南有关的堂联如下:
周姓:汝水南来,碧浪清波流大海;岐山西发,奇峰秀翠耸中天。
许姓:汝南世泽;二龙家声。
和姓:1源自唐尧;望出汝南。2岭南无珍货;汝西有栋梁(和峤)。
昌姓:汝南发秀;帝胄增华。
廖姓:源出武威汝南,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世推望族;派盛楚豫闽粤,数公侯卿相台恒督抚,代显伟人。
桓姓:直言世事遗新论;推衍宏议号盐铁(桓宽)。
殷姓:汝南世泽;汉国家声。
袁姓:1忠臣孝子;四世三公。 2才捷当庭赋铜鼓;节高卧雪对梅花(袁安)。
陈姓:投辖留客;悬榻待贤(陈蕃)。
梅姓:中侯苗裔;汝南望族。
沙姓:汝南世济;东莞家声。
南姓:姓启商代;望出汝南。
仰姓:源自上古,望出汝南
戴姓:一经传旧德(戴凭);五世振儒风。
范姓:党祸株连,子宁割爱(范滂);邓公应梦,母为留名。
应姓:汉官定仪(应劭);道院栖真。
由于姓氏影响力的稳定性、广泛性和针对性,姓氏文化的地域开发,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如山西洪洞县的明代“老槐树”移民姓氏文化开发;信阳固始县陈元光、王审知入闽对福建姓氏文化影响的开发;福建与台湾以姓氏为主题的乡亲文化开发,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寻根为纽带,成于商周、兴盛于汉的汝南郡望及“汝南堂”姓氏文化,因其历史久远,以家族的思根求源为背景,有着广泛而稳定的群众基础与很强的吸引力,近年汝南县、平舆县组织的韩国金姓后人寻祖,香港袁氏后人寻祖活动都证明了这一点。汝南姓氏文化与嫘祖文化,周诸侯国沈、蔡文化、秦汉历史名人文化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汝南姓氏文化的挖掘无疑会推动地方其他历史文化的发展。汝南姓氏文化作为驻马店地区重要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能否进行完善的现代整合,是释放其文化价值,提高地域知名度,塑造区域文化品牌,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关键。
就目前来看,作为姓氏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的驻马店地区,社会各界对姓氏文化的开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开发尚处在初级阶段,有很大的挖掘潜力。笔者认为,汝南郡望、汝南堂文化资源的现代整合,首先应建立在历史资料调查整理的基础上,收集姓氏研究、家谱等相关资料,对现在仍保留汝南郡望和使用汝南堂号的姓氏后人与汝南的历史渊源,历史迁徙、现代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并通过研究家训、堂联等资料,挖掘历史汝南文化,尤其是名人文化对这些历史望族的家风、祖训形成的影响,如袁安卧雪对袁姓家族文化的影响、周氏后人重儒、文化名人辈出的汝南历史根源等。
历史文化品牌的现代影响力来自它的知名度和感知力。汝南姓氏文化的感知力主要族群来自海内外汝南郡望家族的后人。他们带着寻找自己家族根源的梦,从海内外不远万里来到祖籍地,如何通过寻祖、祭祖等各种联谊形式,与他们充分互动,使他们不仅在异乡他国的“汝南堂”宗祠抒发对故园的怀念,增强民族归属感,更重要的是他们来到祖籍地,有穿越千年时空的感觉,强烈地感知家族历史信息和故土居民的热诚。通过与这些家族后人联合开展姓氏历史遗址遗迹保护与开发和家族史研究活动,在家族发祥地建设以主要姓氏汝南历史名人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文化广场和文化纪念馆,给各姓氏的后人提供举办集体的和个人零散的寻祖、祭祖活动等硬件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软性的姓氏文化内涵的研究,将姓氏文化这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区域社会发展之中。
[1] [北宋]刘恕.四库总目提要·通鉴外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 [北宋]廖行之.送许兄还侍兼简广南监场二首[EB/OL].(2011-06-12).http://www.book.guqu.net/qusongshi.
[5] 袁氏家谱网.http://www.yuanscn.com (2010-11-25).
The Origin of Surnames in Runan County and Its Development
LI Ai-jun, NIU Jun-yi, WANG Bao-hong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Henan 463000, China)
Runan county is a famous birthplace of dukes and royals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which is the original place for more than 20 surnames such as Xu, Yuan and Zhou. During two thousand years, the families with such surnames moved all over the world, but they still remember their hometown by calling their living places as Runan Hall or Runan Jun, which makes Ruan culture run on consistently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Runan county; original surnames; Runan Hall; Junwangtang
K820.9
A
1006-5261(2011)04-0100-04
2011-05-06
李爱军(1969―),男,河南汤阴人,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朱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