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照军
(国防大学 战略教研部,北京 100091;工程兵学院 联合作战与军事思想教研室,江苏 徐州 221004)
《三略》兵学思想浅论
田照军
(国防大学 战略教研部,北京 100091;工程兵学院 联合作战与军事思想教研室,江苏 徐州 221004)
《三略》是汉代一部著名的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它兼采儒、道、墨、法等家思想,全面论述了经国理军的政治策略和军事谋略。在战争观上,《三略》认为,用兵的目的是诛暴讨乱,不得随意发动战争,民众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主张收揽民心;在治军思想上,《三略》主张举贤任能、崇礼重禄、严明赏罚;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三略》主张知彼知己、因敌而胜,柔弱刚强、兼而制宜。
《三略》;汉代;兵学思想
《三略》亦称《黄石公三略》,是汉代一部著名的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它兼采了儒、道、墨、法等家思想,全面论述了经国理军之道,所谓“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三略·中略》),为许多政治家和军事家所推崇。在兵学思想方面,它对战争观、治军思想以及作战指导思想等问题,均作出了简要而又不失深刻的分析判断,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战争观上,《三略》反对随意发动战争,但又主张诛暴讨乱的正义战争。它认为,民众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治国理军要注意收揽民心。
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三十一章)《三略》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并作了引申、发挥。它说:“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三略·下略》,以下只注篇名)“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上略》)它认为,“兵”乃“不祥之器,天道恶之”,王者应该通过施行王道来使天下归心、四海会同,从而实现不战而胜,“这样就和战争万能论、暴力至上观划清了界限”[1]275。另一方面,它认为,“兵”虽为“不祥之器”,但不得已用兵,也是符合天道的。所谓“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下略》)。《三略》认为,用兵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取乐,而是为了诛暴伐逆,兴利除害,而这种符合道义的正义战争,必然会受到民众的拥护而取得胜利。所以说:“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其克必矣。”“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下略》)这是说,以德治国,举义用兵,除害兴利,泽及百姓,恩洽万民,则会使圣贤归附,国家强盛,天下归服。为此,《三略》提出了“释远而谋近”的战争观念。它说:“释近谋远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佚而有终。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下略》)所谓“释远”,就是避免从事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战争;所谓“谋近”,就是要内修政理,安守本土。“这一观点曾在后世以防御为特色的军事战略文化传统形成过程中发挥过深远的影响”[1]277,“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275。
《三略》吸收了儒家的民本思想,认为民众既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又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有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国家就强盛,战争就胜利。它说:“制胜破敌者,众也。”“以弱胜强者,民也。”“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上略》)民众在战争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三略》非常重视民心民力的问题,主张收揽民心、注重民事、关心民命,并把这些作为治国、理军的要务。它说:“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上略》)首先,收揽民心,就要实行王道政治,以道德教化万民,使民众心悦诚服,从而使国家得治,军队强大,攻取战胜。所谓“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中略》),“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治,心降可以保终”(《下略》)。其次,收揽民心,还要关心民事,使民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所谓“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下略》),只有富民才能富国,只有国富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确保国家的安宁。“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而养民的关键在于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即“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娭,然后选士以司牧之”(《上略》),也就是说,只有在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从事军事行动,才能争取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所以说《三略》“是我国古代一部从战争观高度专论宏观战略的杰作,也是秦汉时期最高的军事思想成就”[3]45。
在治军思想上,《三略》重视将帅在国家和军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张举贤任能;注重道德、法律对于治军的作用,主张崇礼重禄、严明赏罚。
孙子非常重视将帅在治国理军中的重要作用,他明确指出:“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作战篇》)并把将帅看成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七计”之一。《三略》继承了孙子的这一思想,也极为重视将帅在国家和军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上略》说:“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将帅是国家命运之所在,良将能团结军心,指挥兵力,统御士卒,获得全胜。所以,《上略》对选拔任用将帅提出了具体的条件,并作了明确论述。
《三略》认为,将帅首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它指出:“将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上略》)其次,将帅应当智勇双全、深谋远虑。它说:“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上略》)有智、有谋、有勇、有力,智勇双全的将帅,才能有力地指挥军队抗击敌人,不轻举妄动,不畏敌怕死,才能抓住战机,适时出击,战之可胜。再次,将帅应当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它说:“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囚。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伙。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已也。《军谶》曰:‘军井末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是谓礼将。’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废,以其思素蓄,谋素和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上略》)这样,就会使军队上下团结—致,保持充足的战斗力,就能够以少胜多,以一取万,所向无敌。
为此,《三略》吸收了墨家的尚贤思想,主张在选帅任将方面,要举贤任能,去除奸佞。它说:“所任贤,则敌国震。”(《上略》)“千里迎贤,其路远。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故能全功尚贤,而下尽力。”(《下略》)求贤若渴,求贤以德,而贤可至,国可治,战可胜,所谓“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国”;否则,“贤去,则国微。圣去,则国乖”(《下略》)。《三略》认为,佞臣专权,是祸乱国家、危害军队的根源。它说:“佞臣在上,一军皆论。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专任自己,举措伐功。诽谤盛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已同。稽留行事,命令不适。造作奇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殃。”(《上略》)佞臣不去,国命不长,军争必败。为此,君主经国治军,一定要辨忠奸,除乱源,任贤能,施德政,收人心,正士气。所以说:“主察异言,乃观其萌;主聘儒贤,奸雄乃遁;主任旧齿,万事乃理;主聘岩穴,士乃得实;谋及负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上略》)这样,则国可治,民可安,兵可强,敌可胜。
《三略》非常注重道德、法律对于治军的作用,主张崇礼重禄,严明赏罚。它认为,礼义道德与爵禄财物并重,方可得到勇敢不怕死的义士。《上略》说:“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另外,只靠奖赏不行,还要惩罚,只有赏罚分明,赏信罚必,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威震敌人。所谓“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就可以使得一支军队具有无比强大的战斗力:“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其兵为天下雄”。总之,重礼义,明赏罚,便可以广招天下勇士、死夫,以此治军,便可威震天下。
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三略》吸收并发展了孙子的“知彼知己”与老子的“贵柔”、“守弱”思想,主张用兵要知彼知己、因敌转化,能柔能刚、能弱能强。
《三略》认为,是否采取军事行动,不能单纯考虑己方的有利条件,还必须察知敌人的各种情况,方可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因此,先察明敌情,是用兵之要,切不可盲目兴师。它说:“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上略》)要从敌人的军事、后勤、地域、国力、民情等各个方面去察知、审明敌情,并以此为基础而制定攻伐之策,然后兴师出兵才能具备较大的把握,方可顺利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所谓“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上略》)。《三略》认为,自然万物是变动不居的,战争的形势也是瞬息万变,战争指导者必须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因敌变化,始终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所以说:“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去之,敌陵待之,敌暴绥之,敌悖义之,敌睦携之,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网罗之。”(《上略》)战争指导者掌握了因敌变化这个规律,就能做帝王的老师。
老子认为,作为弱者,要战胜并取代强者,就不能与之死打硬拼,而要采取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策略。他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第七十八章)老子认为,整个宇宙中的事物,不论是人生,还是物理,抑或是用兵作战,都是“柔弱胜刚强”。
《三略》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贵柔”、“守弱”、“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一方面,它主张守微、守柔,反对贪强、保刚。它说:“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圣人存亡。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上略》)在对敌作战中,要守柔、守微,隐藏自己,发展自己,等待时机,以求胜敌。另一方面,它还进一步指出,刚柔、强弱,四者都不可或缺和偏废,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四者要相兼而制其宜。它明确指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上略》)在决策、指挥战争时,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转化性。“能柔能刚”、“能弱能强”,“柔能胜刚”、“弱能胜强”,以此经国理军则国强、兵胜。如果一味强调“纯柔纯弱”,“纯刚纯强”,则国亡、兵败。“这就在道家传统‘贵柔守雌’的命题中增加了灵活因素,关注到了强弱转化中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从而纠正了传统道家偏执一端的片面性。”[4]44
《三略》从哲学和战略的高度来论政、言兵,显示出了高超的思想智慧,许多论述弥补了其他兵书的不足。另外,“《三略》的兵学理论,带有较强的实用精神”[5]222,所谓“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中略》),所以它曾备受后人的关注。宋代戴少望在《将鉴论断》中说:“兵法传于今世者七家,惟《三略》最通于道,而适于用,可以立功而保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之评论说:“其大旨出于黄老,务在沈机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之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与《三略》的成书年代相比,虽然当今的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用于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并未改变。研究《三略》的兵学思想,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和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打赢未来战争,为国家发展提供良好的战略环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糜振玉,等.中国军事学术史:上[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2] 陈相灵.《武经七书》与当代战争战略[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3] 于汝波,黄朴民.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4] 孙建民.黄石公三略新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
[5] 赵国华.中国兵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E89
A
1006-5261(2011)06-0113-03
2011-04-05
田照军(1973―),男,江苏徐州人,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叶厚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