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的警察文化建设

2011-08-15 00:55陈艳艳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公安民警时代背景时代

陈艳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微时代背景下的警察文化建设

陈艳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警察文化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对警察文化的研究要与时俱进。当前,由微民发起,以微博为载体,加之于微动力、微情绪、微需要、微服务,共同构成当前社会盛行的微文化,人们自此进入微时代。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对警察文化的建设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微时代;警察文化;网络载体

一、警察文化的概念界定

我国对于警察文化的研究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1990年第2期《公安研究》首次发表关于警察文化专论为标志,许多学者围绕警察文化的内涵、类型、特征、功能和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自此,警察文化的研究热持续不断。由于“文化”的概念十分宽泛,加之警察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文化”这一概念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仍然众说纷纭。

综合比较各种关于警察文化的说法,笔者认为,警察文化的主体是警察,上自领导阶层,下至基层公安民警,都是警察文化的创造主体。警察文化具有时间性,是在长期的公安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警察文化是警察队伍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具有行业特征、反映公安特色、体现时代特点的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具体可以包括警察制度文化、警察意识、警察核心价值观、警察管理意识、警察行为规范、警察科学素养、警察服饰等方面。但归根结底,可纳入以下范畴:第一是形而下的层面,主要包括警察物质文化、行为、管理、服饰等文化。这些层面都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到并找到的器物文化。第二是形而上的层面,主要指精神层面的警察意识、警察核心价值观、警察礼仪、警察文艺等文化。警察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公安民警的思想、精神,激发公安民警的热情和斗志,塑造公安民警的人格和信念,对公安民警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整体推进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微时代的新变化

网络的普及对人们影响深远,各种事务网络化、管理方式科学化、操作形式智能化。网络在公安机关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公安民警借助于网络,执法办案、发布命令,保证了警令畅通,提高了执法办案的效率。网络对于警察文化的传播、建设等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全球化的蔓延,信息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归功于网络的进步。发自微博,由微民倡导,加之于微动力、微情绪、微需要、微服务,共同构成当前社会盛行的微文化,人们渐渐进入微时代。“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各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做着微不足道的事,发出微小的声音,构成现代意义上的微民。

微时代为个人提供了一种便捷的交往方式和内容。一方面,即时的信息传递为参与其中的个体提供了丰富的交往内容,不同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等相互交融,个人在与其他价值体系的比较中调整和确定自己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扩展了个人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在交往范围上,任何个体都有发言权并接收其他个体发表的言论,在交往内容上,个人可以关注他人的心情等,在交往频率上,个体能够即时进行信息和情感沟通。微时代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以流动性、迷你型、瞬时性以及扁平化的新型传播方式为特征。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从网络流变的过程来看,它也经历了一个从加法到减法的过程。传统的大块文章的时代正悄然褪色,那时只有感兴趣的人才会深入阅读,但如今微民们惜字如金,在140个字之内解决问题。微时代将人们带进一个新时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沟通方式、行动方式和舆论监督方式,社会每个人都受微时代的影响。

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双重职能。拥有特殊身份的公安民警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等任务。警察文化是警察群体在实践中形成的特殊的器物文化和形而上的文化,同样也会受到微时代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在微时代背景下,群众对警察行为的监督性更强。微民使用更加便捷的方式在微博中发布个人信息,阐发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微博成为一个聚拢、吸收社会舆论的公共信息平台。当这一形式被全民认可时,产生的能量不可估量。警察群体和警察个人的行为受到群众的监督,警察在处理民事纠纷或刑事案件中,所暴露出的有碍警察形象的行为更容易被微民追踪,引发群众对警察形象的一系列争论,群众对警察的监督能力增强。由微民发起的“日记门”事件,通过网络监督将行政人员贪污事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有效地发挥了微民的监督力量。

第二,在微时代背景下,建设警察文化的环境更加多样。警察文化关注警察物质文化、警察精神文化、警察行为文化等方面。微时代为我们呈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微文化,微民建构着微文化,决定着微文化的辐射广度和深度。各种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社会行为都可以成为微文化的一部分,微文化可以和主流社会文化融合、平行甚至背离,这使人们在接触各种复杂信息时必须筛选,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警察文化在这种复杂环境中生存,要想被大众接受,警察群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就必须被认可,与主流文化相融合。如果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运用特殊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一旦被微民发现继而在网络流传,不仅对民警自身有害,也损害了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

第三,微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体对警察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机关要继续秉承“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时时以群众的需要为重。微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群体面临新的精神危机。微空间中信息的丰富性和随意性使许多没有经过过滤的信息直接进入,尤其是微空间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特别是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想与社会主流文化推崇的高尚的价值追求相背离,这使众多微民在多元价值观和行为选择中感到困惑、迷茫。而警察在这种环境中追求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在金钱和利益面前举棋不定,甚至走上歪路。因此,在复杂的微时代背景下,警察必须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

三、寻求警察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微时代产生了一系列的微文化、微空间、微行为,社会群体参与交流信息和表达情感的途径更加便捷、广泛,这使警察文化的建设途径更加多样化。警察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不断建设、调整、完善、提高,更重要的是从内部和外部来着手探索警察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一)提高内部公安民警的自身素质

素质建设是建设警察文化的核心。公安民警要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科技技能、心理素质、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条件,只有具备以上素质才能称之为合格的公安民警。公安民警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适应微时代环境下群体对警察提出的高要求。依法治警、文化育警、科技强警和从优待警是新时期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四个重要方面,这主要是从不同方面提升民警素质,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警察群体是警察文化的主体,警察群体的行为决定警察文化建设的质量。在社会舆论监督日益健全的时期,公安民警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不论是否佩戴警察标志都要履行一个公安民警应有的责任。

公安民警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面临高危险、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环境,承载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们安居乐业的政治和历史责任。公安民警也要提升个人技能,学习利用网络,了解社会群体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动态,利用微时代的特点,传播警察文化,使人们从害怕警察到熟悉警察,使警民关系更加和谐,警察文化的传播更为深远。

(二)改善外部客观条件

一方面要优化警察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在微时代背景下,警察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和多样,微文化与警察文化交织。“微文化”既可能创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公益文化,从而丰富和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又可能营造一种琐碎、平实、无害的“小众文化”,从而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还有可能制造一种消极、颓废、有害的反文化,从而消解和抵消主流文化。而我们所提倡的警察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与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导向一致的文化。消极、颓废、有害的反文化与警察文化背道而驰,反文化的滋长不利于警察文化的建设,因此,只有提倡积极、健康、向上的公益文化,自觉抵制反文化的侵袭,才能为建设警察文化提供一个宽松、舒适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要创新载体形式,以网络载体为手段推进警察文化建设。微时代由微博开始,微空间、微情感、微行为等相继产生。微博的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链条更为隐蔽,其传播效应不可预期。当微博成为社会舆论的汇聚点时,人们对各种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的关注更加普遍,所起的效果更加明显。例如从人肉搜索开始,个人的信息暴露在微民面前,没有隐私可言。警察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吸收借鉴微文化传播的经验,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模范标兵的典型事迹,让群体更加了解警察,理解警察。

建设警察文化不能一蹴而就,要与时俱进,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探索新的途径。警察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与复杂的社会环境相契合。微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体对警察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目标,建设警察文化要充分利用微文化的特点,把握微时代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在公安民警素质、社会环境和网络载体等内部和外部层面共同建设更高层次的警察文化。

[1]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者,2010,(1).

[2]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3]周琪.微时代下社会群体思想行为特点透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责任编辑:仪宏斌

Subtract:Police culture is an enduring topic which needs studies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At present,started by netizens and loaded by micro blogs,micro power,micro emotion,micro need and micro service have formed the micro cultures popular in the modern society.Along with it people enter the micro era.Under such a background,a series of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which will influence greatly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e cultrue.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e Culture in the Micro Era

Chen Yanyan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 100038,China)

micro era;police cultrue;network carrier

D631

A

1009-3192(2011)01-0108-03

2010-12-13

陈艳艳,女,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公安民警时代背景时代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公安民警培训课程研发的相关问题研究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