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美
在儿科,股静脉采血技术是一项常见操作,大多婴幼儿的静脉血是由直刺股静脉采取。我科自2008年以来运用股静脉斜刺法临床采血,积累了一定经验。现结合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实验取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年龄3月~2岁,2组患儿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严格无菌操作,病儿仰卧,穿刺侧下肢外展、外旋与躯体成45°,垫高穿刺处使腹股沟展平,小腿弯曲90°成蛙状,充分暴露局部,按常规消毒皮肤及术者左手食指,用左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下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好。
1.2.1 对照组右手持注射器沿股动脉内侧0.5 cm处垂直刺入后,逐渐提针并抽吸,见抽出暗红色血,固定针头,抽取血液至需要量后用消毒干棉球垂直按压针孔处5~10 min后贴胶布固定棉球。
1.2.2 实验组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30~40°向脐部方向,沿股动脉内侧0.5 cm处斜刺入皮肤,逐渐提针并抽吸,见抽出暗红色血,固定针头,抽至需要量后干棉球平行按压针孔处5~10 min后贴胶布固定棉球。
1.3 结果
实验组:47例一次穿刺成功,无溶血,3例在皮下进退1次后取血成功,无皮下血肿。
对照组:39例一次穿刺成功,无溶血,5例在皮下进退1次后取血成功,4例误入股动脉,2例失败,11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血肿。
根据人体静脉解剖特点,股静脉在股三角区,由腘静脉向上延续而成,在大腿根部紧邻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走行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动脉和淋巴管。腹股沟韧带位于股神经、静脉上方,走行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触诊股动脉可帮助股静脉定位,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0.5~1.0 cm处,与之平行,股动脉位置较股静脉偏深[1]。对照组采取直刺法,针头与股静脉的接触面较小,为一个点,穿刺难度大,即使穿刺成功,固定针头采血过程中,若患儿不配合,也易使针头晃出血管,且针头刺入深度难以掌握,过深有刺中股动脉的可能,穿刺成功率较低,若反复皮下进退,易形成深部血肿,经皮肤按压效果不理想。实验组采取斜刺法,针头与股静脉的接触面较大,为一条线,采血过程中易固定针头,因穿刺有角度故针头刺入不会过深,出血量少,出血部位表浅,易于观察护理,平行按压针孔处因按压面积大可减少皮下出血造成血肿,此法简便易掌握,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1]杨丽娟,李振香.现代危重症临床护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