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与社区干预的体会

2011-08-15 00:42韩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1期
关键词:责任医生血糖

韩萍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迅速上升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怎样良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社区医疗的重点。目前糖尿病患者多注重降糖药物的应用,而心里和生活方式、运动对血糖的影响重视不足。本文旨在探讨社区慢病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院对近3年初次诊断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跟踪随访(空腹血糖值为7.3 mmol/L~8.5 mmol/L之间),年龄为45~65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配合治疗的79例,不配合治疗的41例(指不规律服药,不改变生活方式,不减轻体重,不适量运动,不定期监测血糖)。

2 结果

配合治疗的79例中,有5人出现并发症,占6.3%;不配合治疗的41例中,有16人出现并发症,占39%。

社区干预措施:由于糖尿病需终生治疗,其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主动性,所以糖尿病教育很重要。社区医疗就是注重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社区工作中责任医生为每个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及随访记录表,随访记录卡。随访记录表由责任医生填写保管,责任医生按近期血糖控制情况分级管理,如近期血糖值高的,相应增加随访次数。并如实填写近期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体重,血糖控制情况,影响血糖的因素及调整治疗方案。随访记录卡由患者本人保管,责任医生每次记录血糖监测情况及饮食用药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直观性,参与性,认识性,使患者更能积极主动的配合责任医生,良好的控制病情。

在21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有16例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控制血糖只靠药物,甚至不能科学合理的用药。他们对于糖尿病的基础治疗知识匮乏,甚至置若罔闻。社区医生向他们进行健康宣教,合理指导,利用多种方式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但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差别,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些年龄较大,经济较差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重视不够,平时无何症状,不能监测血糖,不注重饮食运动调控,也不能合理用药。还有些较年轻的患者,血糖已达诊断标准,但平时不注意观察,也不进行体检,有时即使出现了明显的自觉症状,也不在意,仍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抱着不负责的态度,以至过早的引起靶器官的损害。所以,对于糖尿病知识的宣传和血糖筛查很有必要,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在配合治疗且无并发症的74例中,责任医生根据其血糖控制情况,定期随访,并加入糖尿病心理干预。因为有资料表明,不良情绪与血糖控制不佳明显相关,抑郁的糖尿病患者比不抑郁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因此,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良好的医患沟通,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只是一种普通的慢性病,不必谈糖色变。促使患者本人亦积极主动的定期参加糖尿病健康讲座,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从而自觉地限制烟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规律用药,定期血糖监测。血糖一般都控制的很好,也大大降低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糖尿病已列为生活方式疾病,其发病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与日常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由于生活方式影响着一家人,所以家庭中有一人患病,其他人患病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健康教育应进行家庭式普及。同时也有利于糖尿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

社区每年还对糖尿病患者免费进行一次大型体检,使糖尿病患者能早期发现合并症,早期治疗。其次,社区还与政府协调,在辖区内添加一些有益康复的健身器材,使患者随时进行康复训练,有利病情恢复。和慢病知识读书屋,免费提供一些慢病知识书籍,画册,及健康手册,生活方式指导手册等。社区医院食堂还为糖尿病患者单独开设窗口,根据每个人的血糖情况,体重指数,活动量等,合理配餐。此外,社区医院还建立了糖友俱乐部,使社区糖尿病患者能互相交流控糖方法,并每月评选出糖尿病控制明星,从而激励糖尿患者坚持不懈,稳定控糖及提高了糖尿病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生活。

3 讨论

通过糖尿病的社区干预,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并不是简单的药物控制血糖,而是对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控。同时良好的社区医疗也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使糖尿患者更直接便利地就医,充分发挥了社区医疗的优势。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更重要的是早预防,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糖尿病的社区干预措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责任医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最美医生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