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2011-08-15 00:49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宫胜利
中国商论 2011年32期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企业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宫胜利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小企业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赢得利润,不得不开展国际化经营。同时,随着国内竞争的不断加剧,日益国际化,迫使一部分中小企业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国外企业的解除增多,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动力。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使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1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国际化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将产品逐步推广到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目的是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要素,获取竞争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内竞争不断的加剧。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加困难,发展空间受到较大挤压,部分中小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从而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国际化经营已成为许多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从地区分布看,多数企业都选择投资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后,逐步走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并且正由传统行业逐步走向高附加值和宽领域。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平均规模较小,大大低于大企业的平均规模;投资领域虽有所扩展,但主要集中在贸易、服务行业。

2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2.1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融资

中小企业发展初期所需资金大部分靠自我积累,但在其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单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力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扩张需求。中小企业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对外部资金的需求也就显得十分迫切。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融资的基础。一部分中小企业自有资本金不足,内部管理不规范;有的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蓄意逃废银行债务。信用不佳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因此,中小企业首先必须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信息透明度,切实加强信用建设。

2.2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运作和长远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中小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做出努力,但由于中小企业先天的科技人才匾乏、资金严重不足等使其在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比较健全,政府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了促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措施。

2.3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人力资源

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力资源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也可以收高素质的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这些人才包括高级国际贸易人才、金融财会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等等。国际化经营人才匾乏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困难和障碍。对中小企业而言,培养、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关系到中小企业经营的成败,关系到其长远的发展。我们知道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密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关系。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淘汰自己认为不合适的员工,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离开企业,另谋发展。优秀人才流失,那就会对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应该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培养、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

2.4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内部控制

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常常是董事长、总经理和企业创始人同为一个人。对于企业管理的相关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由董事长或总经理说了算。即使部分中小企业认识到这一设置的弊端,设置了内控的机构监督。但由于其固有的弊端,内部控制监督机构也通常是只同意不反对,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在决策方式上,中小企业相较于许多的大企业而言,决策速度快,灵活应变的能力强。但“三合一”的管理层,内部控制的不健全,有时也会造成决策的随意性,促成了部分中小企业在对外扩张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国际化投资所需金额较大,建设期长,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但同时也会带来较大风险。因此,在进行国际化投资和经营的时候,要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以及财务可行性研究,对技术、环保、市场、政策等方面做出估计。中小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应该通过协商和讨论,审慎比较不同的投资方案,反复权衡、论证,选择投资反感,尽可能充分地考虑各种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实现科学的决策。另外,中小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起规范的投资决策机制和程序,才能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好、走远。

2.5 中小企业对境外子公司的控制

在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境外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和日常运行相对母公司比较独立。母子公司关系的处理要兼顾全球效率、当地市场的回应能力、知识的开发和散布,并力求在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不能管得太松或太紧。管得过松不利于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贯彻实施;管得过紧会降低境外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对当地市场的回应能力。许多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对子公司的管理存在着问题。有些中小企业认为海外经营只是国内经营的延伸和补充,其营业额在总营业额中占的比重不大;有些中小企业自身的治理机制就不健全、缺乏控制能力,缺乏国际管理和国际化经营人才,对海外公司的运作缺乏必要的、专业的、科学的指导和监督;一些境外子公司是合资企业,母方只占有部分股权,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无法派出合适的人员参与管理。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应该给予境外子公司必要的自主权,而在一些重要的战略问题上,包括人事、产品、财务等方面,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

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3.1 品牌战略

塑造和培养一批高附加值的国际品牌,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21世纪的经济竞争形式上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品牌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在当代,品牌不仅仅是产品质量的标识,也是文化的载体。但是,品牌文化内涵培育单靠向科技创新或广告宣传那样投入大量资金是不够的。文化附加值战略更加适合小企业创自主品牌。国外许多小企业及其品牌就是通过文化附加值战略成长起来的。如美国化妆品品牌“玫琳凯”,在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各项工作中都体现“保障妇女权益,实现女性人生价值”这一品牌的内核,引起目标消费者的共鸣,也获得了成功。要创品牌,就要营造文化氛围;形成一种营销文化;进一步形成先进的文化理念。例如:著名品牌“星巴克” 的品牌营销,就是通过把“星巴克”品牌做成“人情味”这种意义的象征。这种“人情味”是一种关怀和温暖,使星巴克在顾客心目中有了特殊的地位,也使得星巴克成了消费者在家和公司以外的第三个好去处。这就是其营销的成功。品牌体现的文化品位越突出、越具有个性,就越具有影响力。品牌的文化底蕴对品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品牌能走多远,品牌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品牌发展的机会有多少,品牌的价值有多大,品牌所能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中小企业必须引起对品牌文化的重视。在品牌战略发展过程中,要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品牌发展中来。将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将品牌赋予文化方面的内涵,迎合消费群体的文化诉求,以品牌文化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3.2 顾客满意的产品战略

企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购买者的需求。任何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都应注意对顾客的调研。尤其在国际市场上,企业惟一要做的是去理解并懂得客户。国际化的本质是懂得国际客户,在客户需求上花力气,通过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际客户的需求,这些都会帮助企业尽快融入国际化中。国际客户的背后是不同国家独特的文化、社会阶层结构和特有的消费习惯。并不是“高质量、多功能”的标准的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接受,不能一味盲目的按“标准”做产品。中小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后,应清楚地了解目标顾客的基本需求。应该从中寻找出消费者的重点需求,在“重点”上下功夫。关心并挖掘顾客想法,有目标的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例如,对于欧美市场来说,消费者更倾向于“务实”。注重的不是款式,而是是否实用。中小企业在对欧美市场进行进出口贸易时,应多把注意力放在质量和实用上。在实施这种战略时应以以下几点为原则:要卖消费者想购买的产品;了解和掌握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求拟付出的成本;着眼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方便。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盲目的做产品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很危险的。真正决定企业成败的是消费者,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用户需求。中小企业可以抓住顾客的消费重点,节省不必要的成本,在这种“细致”上做文章,真正做到顾客满意。

3.3 借力战略

借力战略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中小企业要想单纯的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几率是很低的。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小企业必须适当得“借力”。运用借力战略,中小企业要重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国内外大企业配套合作,重视与中小企业之间进行横、纵向合作。

第一,通过同大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合作来借力。我国中小企业在这种产业链上的合作上,可以多依附于大企业。由于它们的实力较强,中小企业如果与之联合,很多时候都可以带动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的提升,促进中小企业技术的创新。在目前,跨国公司在实现利益最大化,逐渐将产业链向上游调整。将利润相对较低的业务分离出来,分包给第三方公司。这也是大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小企业可以借着这个发展机会,承揽这些分包业务。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与大企业结成某种稳定的协作关系。在合作中,凭借自身的成本低廉的优势,以实现到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即通过与大企业的合作实现自身的利益。这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捷径和重要策略。同时,对于有规模效益的产业,由于中小企业一般单独没有办法承担,中小企业可加入以国内大企业或国外跨国公司。可以随着大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通过加入以国外大企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利用在吸收技术外溢方面存在得天独厚得优势,促成了中小型企业外生型的创新。中小企业以其某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入国际产业分工,是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策略。但是,加入国际分工并不是都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如果这种配套以浅层配套为主,风险仍然较大。因此,鉴于此中情况,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应积极寻求与跨国公司深度配套的机会。

第二,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的中小企业进行横、纵向集群来借力。在国际化经营中,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集群”这种组织形式谋求比单个小企业更强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集群可以进行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相对于单个的中小企业而言,在这些方面企业集群可以获取单个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以一家龙头企业为主,带领做相同产品的中小企业形成一个产业群体。在这个产业集群中,依附群体中的龙头企业出口产品,避免中小企业各自为政所造成的恶性价格竞争,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例如:义乌的小商品小企业群、绍兴的轻纺小企业群、海宁皮革制品小企业群、宁波的服装小企业群等都属于这种性质的联合。

另外,我国的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集团化联盟来实现整体的效益。中小企业根据分工不同、职能不同,结合成具有完整功能的集团。通过各种人事关系建立起信息、销售、资金等合作网络。这些网络相互联系紧密,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利用这种“网络关系”, 在竞争、合作、协作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可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借助外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陈翊.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动因分析——以温州锁具产业集群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2]田家林,徐立岗,王丰.中小企业国际化分析[J].消费导刊,2008(11).

猜你喜欢
国际化经营企业
聚焦港口国际化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