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非护理专业医学生开设《常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的体会

2011-08-15 00:42施慧肖洪玲王靓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8期
关键词:无菌人文精神医学生

施慧 肖洪玲 王靓

中医院校非护理专业医学生开设《常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的体会

施慧 肖洪玲 王靓

中医;医学生;护理技术;教学体会

实践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能够迅速适应临床工作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必须重视综合技能的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医院校临床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熟练地掌握各项临床操作。为此,我校将《常用护理技能操作》课程引入到非护理专业的医学生教学中,以期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就自2005年以来,对我校部分非护理专业医学生开设了任意选修课《常用护理技能操作》(以下简称《常护》)的相关情况及所取得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我校非护理专业的医学生,主要是针灸推拿、骨伤、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等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常护》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也就是实习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

1.2 教学内容 市面上护理操作方面的教材比较多,但大多实用性不强。我教研室老师根据我校学生的自身特点编写了校内教学讲义,根据其将来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精选教学内容,主要参考我校四年制护理本科班所用教材,如人卫版《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凝炼出临床最常用、与医生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采血术、穿脱隔离衣、无菌技术、鼻饲、生命体征的测量、体温单和医嘱单的记录、危重患者的抢救、PICC、外科换药术、止血包扎术、外科洗手、烧伤、冻伤和电击伤等的急救等20余项教学内容。

作者单位:230038 安徽合肥中医学院护理学院

1.3 教学方法 我校《常用护理技能操作》课程共计45学时,每次课3个学时。其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2。授课教师选择近3年来一直承担《基础护理学》教学,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理论课采用全程多媒体教学,借助电教片和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教师讲解相关理论内容,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等,初步掌握操作方法。

实验课采用改良式PBL技能教学模式和情景教学法,以临床真实病例导出教学内容。教师示教操作技术并强调注意事项,学生练习时采用角色扮演法、下课前回示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各种注射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及插胃管等操作,要求学生互相练习,真人实做。

1.4 考核办法 通过形成性教学评价,我们将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堂学习活动、形成性课后练习的反馈、以及实验技能、理论考试成绩等都纳入评价体系中。

1.5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分别在课程结束后、实习结束返校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满意度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不记名,问卷回收率99.2%。

2 结果

学生选修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很大,选修班级也呈逐年增加。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反馈,开设了《常护》课的班级学生相比较于没有开设该门课班的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上手更快,无菌观念、动手能力和急救处理能力均较强。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提高,99%的学生认为实习前开设《常护》课十分必要,拓展了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临床见习和实习。特别是无菌操作、隔离技术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95%的学生认为填补了自身知识的盲点。

3 讨论

3.1 开设《常用护理技能操作》的必要性

3.1.1 使医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见习和实习 由于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范畴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有些医院如插胃管、静脉采血、PICC等护理技术由医生来完成。另一方面,中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走入临床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普遍反应无菌意识淡薄[1],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急救处理能力不强[2]。有些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甚至连最基本、最简单的测血压都不会,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学校、医院更加注重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医院校的医学生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3.1.2 紧扣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项目,为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基础 我校非护理专业医学生毕业后大多要考中医执业医师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而中医执业医师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项目中,有着为数不少的操作题均为护理操作。如无菌技术操作、穿脱隔离衣、安全搬运患者、戴无菌手套、导尿、插胃管、外科换药、心肺复苏等。因此开设《常护》课程,有利于学生更早、更好地掌握这些操作,为日后的从业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3.1.3 培养学生中医人文精神和爱伤观念 中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仁”,“仁”即“仁爱”,是对患者的恻隐之心、怜爱之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3]。为了培养学生的中医人文精神和爱伤观念,部分护理操作如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插胃管、搬运患者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真人实做,让学生相互进行医患模拟训练。学生亲身感受插胃管的痛苦体验和注射时的痛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感同身受”这四个字的含义。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更加体恤患者的痛苦,从而苦练基本功。将“大医精诚”的理念——精湛的技术和仁爱之心发扬光大。

近5年来开设《常护》课程的学生普遍反映,所学到的常用护理操作无论是在临床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我校开设《常护》课程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开设《常护》课程可以显著增强我校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些常用临床操作,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工作者的转变。另一方面使医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从整体医疗护理的观点出发,实现医疗和护理的无缝隙对接。

[1]张弛,谭生奎,姚洪武,等.中医学生临床思维与动手能力存在问题分析.中医教育,2006,(25)3:20-22.

[2]赵淑明,成秀梅,张风华,等.中医院校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河北中医药学报,2008,(23)1:45-46.

[3]王红松,章健,徐国龙,等.中医人文精神培养与中医院校文化特色建设.医学与社会,2010,(23)2:93-95.

猜你喜欢
无菌人文精神医学生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